锦衣状元 第464章

作者:天子

这次轮到孙交无语了。

好家伙。

你唐伯虎替皇帝去西山开矿,居然说自己不懂?

那你去干什么?

双方坐下后。

孙交问道:“户部一直在商讨接替管理官田人选,举荐几个官员上去,陛下却迟迟不下决定……伯虎,你可知陛下属意何人?”

又是个尖锐的问题。

唐寅卸任管理皇庄的户部主事,这差事就一直悬空,皇帝也没说让谁来接替,使得朝中有资格迁此职务的官员人心浮动,都想从中分一杯羹,既想在政治方面立下功劳,又想捞得一些好处。

唐寅表现得很直接……

又打量朱浩。

那小眼神好似在说,这事恐怕只有朱浩能决定。

而这次孙交则表示自己完全看不懂了,老夫问你问题,你居然又看朱浩?意思是让朱浩回答老夫呗?

朱浩笑道:“孙老,我们还是探讨一下开矿之事吧。听说朝廷要将西山原本属于张家外戚的煤窑发卖出去,也不知道谁会来竞买,而且想来价钱应该不低吧?”

孙交皱眉。

朱浩这小子,明显是一只小狐狸,居然在竞拍煤矿这件事上装糊涂?

孙交懒得搭理朱浩,将朱浩的问题直接无视,侧头望向唐寅:“伯虎,你在西山开煤窑,一切可还顺利?”

唐寅点头:“嗯。”

孙交不解:“那就是说,一切顺利呗,也不知做到何等程度了?”

唐寅眼神又不自觉往朱浩身上飘。

孙交都想打人了!

怎么我一问你问题,你就看朱浩?

你是不是不想诚心回答?

“伯虎……”

孙交怒从心头起,差点就要将唐寅这个“后起之秀”给当面斥责一顿。

唐寅叹息着打断孙交的话:“孙老部堂,实话实说吧,此事由始至终都是敬道在背后谋划,我这半身入土之人,不过是听命行事……您有事直接问询敬道便可。”

“什么?”

孙交本以为唐寅先前的话只是托词,没想到真就是听从朱浩的命令行事?

孙交随即望向朱浩,发现这小子笑眯眯的,即便先前孙交对他很“无礼”,但瞧这女婿的心态照样保持得很好。

孙交脸上满是阴霾,问道:“敬道,你说吧。”

朱浩笑道:“孙老总算记起晚辈来了,晚辈在旁想说话,却不让说,真让人着急啊。”

“嗯嗯。”

孙交和唐寅几乎同时清起了嗓子,大概意思是说,让你讲你就赶紧讲,少在这里装模作样打官腔。

朱浩道:“年前我说去边关走一遭,其实是去西山勘探煤矿去了,找了几个地方,觉得还不错,这不年后就让唐先生带人去开矿了么?进展想来应该不错吧?”

“嗯!?”

孙交转而望向唐寅。

唐寅点头:“几处新发现的煤窑,虽然地处偏僻,但以实际探测出来的产量,要比西山现有的煤窑都要好!且开采的难度不大,并不需打深井,有的甚至可以表层开采。”

“你们……”

孙交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唐寅再度解释:“是这样,朱浩不但精通文墨,连堪舆玄空之术也很擅长,他此番去西山,轻而易举便勘探出几处煤窑,眼下看来,都能为朝廷盈利。”

孙交道:“伯虎,你实话实说,这不是在搪塞老朽,为接下来竞买张家煤窑做准备?朱浩小小年岁,去西山一趟,就能发现煤窑?还是几处?这……老朽绝对不信。”

唐寅苦笑道:“孙老部堂,其实在下与朱浩相处这些年,从难以置信到不得不接受现实,实在是经历太多次了。与他接触久了,见识多了,也就不觉得稀奇,能坦然面对一切。”

孙交:“……”

人要脸树要皮,唐寅这个当先生的真是无耻,当着自己弟子的面,好意思这么说?

孙交气得双手颤抖个不停,觉得眼前这对师徒是在糊弄自己。

打死他都不信,朱浩居然离京短短数日就能发现煤矿,且不信朱四让唐寅回京城的目的,不是为了竞买煤矿。

朱浩笑道:“孙老一定很好奇,唐先生回京师的目的是什么吧?其实就是做个样子……张家的煤窑,我们可不打算买,所卖银子,我们都会返还张家,弥补他们的损失。”

孙交冷笑不已,越说越离谱了。

要是你们不打张家煤窑的主意,搞那么多事干嘛?

朱浩继续道:“相反,我们非但不买煤窑,很多产量不太行的煤窑,我们还打算卖掉,交给商贾来开发。”

“哼!”

孙交嗤之以鼻,糊弄鬼呢?

唐寅则听出一点眉目,大概是觉得朱浩所说,应该跟之前提到的矿税有关,当下笑着道:“朱浩……敬道,你详细跟孙老部堂说说。”

朱浩微笑道:“是这样,朝廷对于民间开矿,一直想征收税赋,但推行下来,效果很差。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民间开矿本来就难度极大,开的矿又很容易为权贵所侵占,且许多开矿者本身就是权贵,他们极力排斥朝廷,以朝廷与民争利为由,买通文人,极力反对朝廷收税。”

“嗯。”

尽管孙交不想听朱浩的废话,但现实就是如此,无可否认。

税收困难,一直都是大明的顽疾,大明末期财政崩溃,以至于灭国,不都是因此而产生纠葛?

极力推崇商税之人,都被文人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还将大明的灭国放到什么天灾人祸,尤其是阉党乱政上……

其实根本原因,却是因为大明资本主义萌芽,令社会手工业和商业快速发展,却没有配套的税制跟上,以至于大明财政崩坏,无以为继。

朱浩道:“强收矿税,明显不行,所以要改变明目和方式方法。”

孙交皱眉。

唐寅则一脸期许地问道:“如何改变?”

“嗯?”

孙交又打量唐寅。

你们师徒一问一答干嘛呢?

难道朱浩做这些事前,都没跟你这个先生兼执行者说清楚?还是说你们故意唱双簧说给我这把老骨头听?

其实唐寅是真的不知情。

唐寅求知欲本来就很强,干了半天,总要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否则把我唐某人当傻逼呢?

朱浩笑道:“现有的矿,包括煤窑,还有铁矿等等,产量都不行,收税与否也就那样。我的想法是,以后由朝廷负责勘探矿藏,发现好的矿藏地,诸如煤矿、铁矿、铜矿等,由朝廷将其变卖,一次收取一定费用,都采取竞买的制度。

“并且在竞买成功后,朝廷提供先进的挖掘和冶炼技术,以此来收税,从所有的矿区收取一成到三成产量的矿石成品,来作为税赋。”

孙交听到这里,差点想骂人。

旁边唐寅已忍不住出言质疑:“朱浩,你如何保证商贾会来竞买,并接受你这套呢?还有,若是民间自行勘探出储量丰富的矿藏,那你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了?”

第612章 让老夫缓一缓

孙交听师徒二人唱双簧,内心既费解又生气。

你们通过这种方式来跟我讲故事呢?

朱浩笑望正在生闷气的孙交,道:“这就要讲究专利的重要性!这么说吧,要是用我们的方法,既能减少人工,提高产量,还能大大增加生产的安全性,产出的矿可以得到朝廷的订单而供不应求,而私下开矿所得既繁琐产量又低,那是否所有人都会采用我们找到的矿脉,利用我们的技术呢?”

这次连唐寅的脸都直抽抽。

说得简单。

凭什么你的技术就比别人先进,还有,难道别人不会模仿?

等等。

唐寅好似意识到什么。

这小子自小便会玩花活,整出来千奇百怪的东西,难道他能弄出一种别人学不去的技术,以此来提高矿产?

“至于唐先生你所说民间自行开矿,先由着他们,但我料想,就算他们千辛万苦找到矿脉,又费尽心力建立起矿厂,朝廷也会定出一个指导价,并将产出的矿买走,再转卖给需要的人。”

朱浩继续袒露想法。

孙交实在听不下去,道:“你这般,与巧取豪夺有何区别?”

朱浩道:“区别可大了,以往的巧取豪夺,乃勋贵出手,以极低的价格买走,别人的成果付诸东流。但现在有朝廷做坚实后盾,只要交了我们所提到的‘税’,他们就能得到朝廷庇护,权贵窃取不得,还能利用我们的技术,提高生产力,何乐而不为呢?”

唐寅苦笑:“就当是给朝廷交保护费呗?”

“正是。”

朱浩义正词严道,“可以这么理解。我们的保护费,既保护了他们对矿场的所有权,又提高了产出,可谓一举两得?”

孙交老脸抽搐两下:“无稽之谈!既然一本万利,为何你不派人去直接把所有矿厂给占下来变成官窑?非得把利分给商贾?”

朱浩笑道:“开矿这种事,需要民间力量参与,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竞争,若一概都是官窑,结果会导致制度崩坏,工作效率变得低下,贪污腐化横行,上行下效,好政策也会变成坏政策。

“反之,若我们只负责勘探,让商贾来开矿,再根据市场行情来制定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收取较为低廉的税赋,如此可减少朝廷在人员以及生产资料方面的投入,等于是减轻了风险。”

……

……

孙交和唐寅接连发问,问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朱浩对答如流。

虽然孙交和唐寅未必对朱浩的主意全都赞同,但有一点他们已经认识到,那就是朱浩对此经过深思熟虑,绝对不是一时兴起才制定的计划,很可能经过长久思量和考证。

孙交一时找不到论点来反驳。

唐寅笑着问道:“孙老部堂,你听敬道所说,可有道理?”

孙交黑着脸道:“除了那所谓的别人非用不可的技术,其它的,倒能说得过去!但如何能让一种技术,不被人模仿?”

朱浩起身道:“实不相瞒,为了开矿,我最近画了几十份图纸,从开煤矿到冶铁,再到制造刚度极高的生产工具,还有便于运输的煤车和轨道等,涵盖了采矿和冶炼的方方面面,拥有极高的技术含量,他人就算得其形,也没法得其神,在冶炼和制造方面但凡有一项技术不过关,便画虎不成反类犬!”

“什么?”

孙交虽是户部尚书,但被朱浩这一套说辞给唬住了。

唐寅道:“就好像当初你制造琉璃一般,他人模仿不来?”

“是。”

朱浩实话实说。

孙交不解地问道:“伯虎,什么琉璃?”

唐寅道:“是这样,过去数年,大江南北流行起一种琉璃镜,可以反射人影,活灵活现,这件事孙老部堂可知晓?”

孙交皱眉。

这东西天下谁人不知?

“这跟朱浩有关系?”孙交不解。

唐寅笑道:“正是朱浩造出来的,到现在,民间模仿制造琉璃的,都还制造不出相应的东西,你就说稀奇与否吧。”

“呃……”

孙交一时愣住了。

风靡大江南北的银镜,当初从权贵各处求索而不得,一面镜子几十上百两银子,甚至可作为贡品存在……到现在一二两银子便能买到镜子,这东西几乎富贵人家家家都有,居然是朱浩制造出来的?

那这小子……岂不是赚了不少银子?

朱浩道:“哪里哪里,其实部分技术已为苏东主所获,哦,就是南户部黄部堂的内弟,他跟我是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这也是为何在为朝廷出钱出力方面,他愿意出手相助的原因,还有开矿……他出钱也不少。”

孙交听完,人都快傻了。

这中间居然有这么多典故?难怪新皇要筹措钱粮,一下能筹措几十万两,感情你们是有“后台”啊!

唐寅苦笑道:“孙老部堂,你这女婿可不简单,他如今就算不是富可敌国,手上也有不下十万两银子,还有苏东主为首的大批商贾愿意听他调用,就说如今京师流行的银号,便是……”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长生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