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子
第312章 见鬼说鬼话
老太太对朱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对朱娘来说,这套早就不新鲜了。
都知道这老太太是什么性格和路数,现在还会被你所蒙骗?但是表面上,她还是装出一副很为难的样子。
“娘,儿媳没有能力操持朱家一大摊子事情,只想跟小浩一起安稳过活,儿媳绝对不会做辱没朱家门风的事情,会好好教导儿子成才……”
朱娘不卑不亢地回道。
朱嘉氏也不着恼,摇头叹息:“唉……你可真没眼光啊。此番平定江西流窜过来的盗匪,我朱家立下大功,不日便将受到朝廷嘉奖,如今江西南中巡抚王守仁亲自到安陆接手贼寇,论功请赏,若是你肯回归朱家的话,你儿子继承朱家锦衣百户……甚至是千户之职,并非不可能。”
朱娘嗫嚅道:“娘,小浩他现在科举已有一点成绩,恐怕不会再眷恋祖上留下的职位。”
“难道说,为人子不孝到连他爹的遗志都不继承吗?”
朱嘉氏面色不善,开始拿孝道的大帽子吓唬人。
朱娘很想说,之前我们想继承的时候,朱家不给,现在不想要了,你们非要逼着我们接受,这算什么道理?
非要跟我们对着来,处处以朱家的利益为先?
“娘,我回来啦……”
就在此时,院子里传来朱浩清脆悦耳的童声。
朱嘉氏本要继续对儿媳进行说服教育,听到孙子的声音,不由眉头皱起,一脸的横折子挤在一起。
随即老太太与朱娘一起走出堂屋门,就见朱浩坐在院子里葡萄藤架下的竹椅上,正拿起茶几上的茶壶往嘴里猛灌茶水。
老太太黑着脸喝问:“孙儿,今日不是府试吗?你为何在此?”
“祖母?您怎么会在……孙儿给祖母请安。”
朱浩拿出一副贤孙的姿态,向朱嘉氏弯腰行礼,脸上满是童真的笑容:“今天的确是府试,孙儿天没亮就去应试了,结果发现考得好难哦,两道题都出得莫名其妙,看半天不得要领,只能随便作答一下就出来了。”
“什么?”
朱嘉氏听到这儿,顿时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这小子……
县试时可是案首,到了府试见到题目就不会作答了?
随便作答一下就出来?
这说辞可信吗?
换作唐寅和范以宽这些人,肯定不会听信朱浩的胡言乱语。
写四书文是有难易之分,但断不至于你在县试时为案首,到了府试却交白卷吧?再说你小子什么学问,我们会不清楚?
可朱嘉氏却不知道这些,她对孙子的学问没有个清楚的认识,觉得朱浩所说……很有道理。
一切就在于朱嘉氏从来不认为朱浩有能力参加科举。
一个开蒙才两年的孩童,居然能在科举场上无往而不利?
定是兴王府买通州衙,县试时提前泄题,找名师体现写下文章,让他背默后到考场上作答,方才一举拿到案首。
看起来轻轻松松便得到一个秀才的功名,却变相是被赶出王府……中了秀才你不在家埋头苦读,争取乡试过关,还有时间到王府当伴读陪小孩子玩耍?
除非是别有用心!
结果现在朱浩到了府试,没有人给他泄题、写好文章让他背默,这不就现出原形来了吗?
朱娘紧张地道:“小浩,就算很难,你也不能这么早就出考场啊,你……我打听过了,就算你得了县试案首,如果府试和院试发挥不好,也不一定能进学。你……你现在回考场还来得及吗?”
朱浩委屈巴巴地道:“娘,我这两天还得了一点风寒,没事就流个鼻涕什么的,我怕留在考场里时间长了,鼻涕会玷污考卷,到时恐怕真的连丝毫进学的机会都没了,再加上今日王府先生说有事让我去做,我就早早出来,好在卷子全都答完了。”
换作以往,朱娘或以为朱浩这番话是真的。
可现在她也成长了。
平时儿子没事就在她耳边吹牛逼,说得自己有多厉害,怎么到了府试却如此唱衰自己?等她侧头脑袋看到一脸着恼的婆婆,全都明白了。
这话不是说给她这个娘听的,而是要让老太太相信有这么回事。
你不是说我儿马上要考中秀才,前途无量,以此威逼利诱,让我重归朱家吗?现在我儿子说了,他这次府试发挥不好,你看他这么早就出来了,一个正常的考生能这么早出考场?那肯定是考试出问题了。
“娘,您看……”
朱娘望着婆婆,一脸委屈。
朱嘉氏道:“孙儿,你先生知道你今日要考府试,为何还有事吩咐你去做?”
朱浩道:“是这样的,祖母,我先生有一位故交,名叫王守仁的大官,今日抵达安陆,王府让我先生负责接待,先生想让我多结交一些当世大儒和名宦,就让我一起参与接待工作,积累人脉……
“先生还说如果我进入考场发现题目很难,就早点写完出来,不仅没有妨碍,还有助于我顺利通过这次府试。”
有理有据。
熟知科场规矩之人,对朱浩的话定然嗤之以鼻,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外省官员,如何能影响一地府试?
可朱嘉氏空有一肚子坏水,却从来没参加过科举考试,哪儿知道那么详细?
听了朱浩这么“合情合理”的回答,加上她对孙子的刻板偏见,瞬间就把脑海中所有的怀疑连结成线……
明摆着这些话就是往她心坎儿里说的。
不管别人听了是否觉得合理,只要老太太听了觉得合理就行。
“你这个先生真是煞费苦心……老三家的,你仔细思量吧,为娘先去了!”
根据错误的认知,朱嘉氏发现形势有变。
儿媳现在担心孙子考不中生员,肯定不会贸然答应朱家的条件,再在这里停留下去也是徒劳,不如回去派人调查孙子的话是真是假。
王守仁到安陆她知晓,但王守仁跟王府那位教习是故交?孙子前去接待的话,扮演了什么角色?
又会为朱家带来什么利益?
比起算计儿媳妇,老太太更喜欢算计兴王府和官场中人。
……
……
朱嘉氏走了。
朱娘和朱浩一起送出后门。
等回来关好门,朱娘问道:“小浩,你是不是在你祖母面前撒谎了?其实你考得不错?”
“那是当然。”
朱浩道,“这次题目实在太简单了,我用了不到一个时辰就写完,还留在考场里干嘛?今天唐先生让我去接待朝中大官,说要为我好生引介一番,让我在士林中能获取一些名望,所以我才提前交卷出考场的。”
“那你还不赶紧去?”
朱娘宽慰不已,赶紧又催促儿子办正事。
朱浩笑道:“娘,这位大官本是江西官员,负责平定江西、福建等地盗寇,现在跨省办差,到了一地必定要先跟官府进行交接,你让我一个小孩子去那么早干嘛?”
朱娘这才放心下来:“难怪你会先回家。”
朱浩道:“等中午时,他们把交接之事完成,我再去找唐先生……你可知道,唐先生跟王中丞同一年参加会试,只是那年王中丞考取进士,而唐先生则因为一些事从此后不能再考科举……
“境遇不同,前途也迥异……现在唐先生在王府里有所成就,还是我们家帮忙的结果呢……”
“好了好了。”
朱娘不想听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跟她没关系,所以她根本就不关心。
“你赶紧准备一下,不行换身衣服再去见那位官老爷,这段时间娘给你缝制了几身新衣……希望你能顺利通过府试,这样你距离考取生员就更近一步了,娘也可以安心去酬神……”
朱娘现在手里有钱了,却发现对儿子科举没什么帮助。
有钱也不知往哪儿花。
好像除了求神拜佛、祭告先夫,希望神明保佑外,别的什么都不能做,这才是让她觉得很无力的地方。
“好了娘,我换身衣服就去,我先回王府,唐先生安排接我的人应该在等我了……如果祖母再来,你就随便搪塞她两句,她肯定没安什么好心思……我猜她这次是想吞并我们的生意,美其名曰让你掌管朱家家业,是吧?”
朱浩笑着说道。
朱娘早就知道儿子能掐会算,对老太太的阴谋算计看得一清二楚,否则刚才也不会说那些话了。
“就你聪明。”
“娘,我们可不能吃亏,我先去了。”
……
……
朱浩离开家门,并没着急着回王府,仍旧是在城里闲逛。
盗寇的事圆满解决,安陆乃至整个湖广地面迅速安稳下来,州城里似乎比以前更加热闹。
谁都知道安陆有个兴王府,出兵轻易就把数千盗寇歼灭,以后哪个盗寇还敢来安陆生事?
兴王府简直是安陆乃至湖广地面的保护神,官府不敢迎战的贼寇,兴王府主动出击不说,还轻松打赢了,那做生意的为何不往这种相对安稳的地方转移?
再说了,安陆本来交通条件就比较便利,这两年江西地面各种营生都遭受打击,很多生意人都把业务转移到周边省份,安陆吃了一波红利,经济正缓慢崛起。
“人真多啊。”
朱浩城里逛了一会儿,发现前面不远就是自家在城里开设的商馆。
此时一群人从里边出来,行色匆匆,正是马掌柜手下的“经纪人”,他们来跟各地客商谈生意,此刻正回去向上司汇报。
这间兼具贸易和住宿功能的商馆,让各地来安陆做生意的商人趋之若鹜,因为他们足不出户,在商馆就可以把生意谈妥,避免到处找人接洽,买卖货物。
本来朱浩想进去瞧瞧,但抬头看看天色,快到中午了,已是跟唐寅约定见面的时间,估摸着回王府后,就有人领他去见王守仁。
生意上的事可以暂时放到一边,我还是先去会会王阳明这个当世大贤更为着紧。
第313章 挡箭牌
朱浩前脚进王府,还没等到西院的宿舍,后面就有急促的靴子踏地声传来,回过头一眼就见到陆松带着几个侍卫急匆匆向他追来。
“朱少爷,可让在下一顿好找。”
陆松追上朱浩后松了口气。
朱浩笑问:“陆典仗找我作何?”
陆松摆摆手,让手下自行换班,他则凑上前,待稍微缓口气后才道:“你不是跟唐先生商议好了,中午前完成府试便出考场?我不到午时就去等,等了小半个时辰,一直到有放排的人出来,听他们议论才知你一早就交卷出场了……我又赶紧四处找寻。”
听陆松诉苦真是稀罕事。
朱浩平时见到的陆松,都是下地埋头干活老黄牛的类型,哼哧哼哧只喘气不会叫唤,现在才知道原来陆松也有叫苦的时候。
详细问过才知道,原来陆松一早就被唐寅叫去到城外十里亭等候王守仁,接到王守仁后护送其到州衙……一上午就没空闲过。
“陆典仗,你找到我,接下来要干嘛?不会带我去州衙找唐先生吧?”朱浩笑问。
陆松道:“这倒不用,唐先生猜到你可能会回王府,就让人在距离王府不远的东胜阁设宴,你随在下去一趟即可。”
这边陆松来不及休息,换了一班侍卫跟上,便带着朱浩去酒楼。
……
……
要说王府出钱给唐寅设宴款待贵宾的地方,自然不同寻常。
当天兴王府直接包下整个东胜阁,只招待唐寅和王守仁这一桌客人。
“好名字。”
朱浩站在酒楼门口,不着急进去,抬头看了一眼,东胜阁二楼窗户全都关着,不能从外察觉里面是何光景。
陆松见门口守着的王府侍卫,便知地方没错,走过去道:“通传一声,就说我带朱少爷来了。”
“是。”
侍卫赶紧上楼通知。
朱浩心想,这弄得还挺正式,平时你陆松直接带我上去就行,这是给王守仁面子?
不像啊!
应该是给唐寅面子,让唐寅的故交王守仁觉得,唐寅在王府中受到极大的礼遇,给足了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