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第169章

作者:天子

朱浩发现自己的生活品质提升很快,可能马上就要走向纨绔大少的生活了。

不但家里开始有了护院、丫鬟,母亲甚至还为自己配备了贴身丫鬟,这范儿……以后是不是可以带着丫鬟去溜街,是不是该给自己配个鸟笼什么的。

提笼遛鸟的生活唾手可得,那是不是就该进入不求进取的死循环了?

不行。

做人要有追求。

不过找个小妹妹给自己洗澡……

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朱浩也就嘴上说说,事到临头,朱浩还是放弃了。

“你出去到外面等着,如果需要热水的话,给我送到外间,我会自己提拎着倒进去,不许偷看哦……”

朱浩只能把尴尬,以“我年纪小脸皮薄太害羞不想被人看”为由给化解过去。

别看小媛年岁小,但男女之别她是懂的,本来她就不太想给这个陌生的“小哥哥”洗澡,虽然看起来这好像就是自己进这院子的份内之事,但随着朱浩把她给推出门,她也就乐得躲清闲,只负责端水送帕的差事。

……

……

朱浩自个儿把澡洗完。

浴桶什么的,自然不用他来收拾。

朱婷早早便睡下,朱娘和李姨娘还在商量做什么生意,就见朱浩走出房来,李姨娘笑着打趣:“怎么了浩少爷?为何不让小媛进去服侍你洗澡?”

朱浩义正词严:“姨娘,我是大人了,怎能让一个小姑娘偷看我洗澡?若让她看到……不该看的,多不好啊?”

“嚷嚷着要丫鬟,还指明要丫鬟给你洗澡,这种要求吓退多少人家打算出来做事贴补家用的好姑娘?事到临头你却怂了?”

朱娘闻言不由白了儿子一眼,好似在说,你可真会折腾你娘我啊。

我在外面给你找贴身丫鬟的时候,不知道的还以为要选童养媳呢,有多少人家听说后都不敢把自家姑娘送来,结果你却只是打嘴炮?

朱浩笑道:“刚刚才认识,有些不好意思,得慢慢培养感情才行,怎么可能一上来就弄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娘,晚上我没吃饱,洗个澡又饿了,有吃的没?”

“吃那么多还没饱?”

朱娘蹙眉。

李姨娘笑道:“浩少爷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饿得快很正常……姨娘这就去给你弄吃的。”

说完喜滋滋下厨房去了。

朱娘打量儿子一眼,没有去挡手上的账本,问道:“你是有意支开你姨娘?有事对娘说?”

“没有,我纯粹就是饿了。”朱浩摸了摸肚子。

他还真不是胡说。

最近朱浩发现,自己饭量大增,之前只是个孩子的饭量,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发育,即便青春期没到来,饭量也是快速增加,更为要命的是……自己还很挑食,已经不是来的时候随便几个米团就能对付一天的状态了。

不能亏肚子,生活要有品质!

“娘,咱家到底有多少银子了?”

朱浩瞄了眼账本,笑嘻嘻问道。

朱娘道:“咱家有多少银子,你不知道吗?”

这话似在说,银子都是你赚回来的,现在连跟苏熙贵的人洽谈生意,都不用为娘出面了,你居然问我有多少银子?

她想了想,可能是觉得这样呛儿子不好,便又回答:“现银有七千多两,铜钱三千二百多贯……”

“上万两了啊?”

朱浩咧嘴直乐。

“这不稀奇,主要还是苏东主买咱晒盐方子的钱,剩下都是卖琉璃镜的钱,以及你从王府带回来的俸禄……本来还要多一些,之前不是花了一千多两赎回咱的宅子吗?另外工坊上投进去一些,再加上前段时间又置办了几十亩田产……这是做给你祖母看的,不然咱什么事情都不做,轻易就过上好日子,你祖母会怀疑的……”

朱娘不想让朱家人知道自己已经是有着千亩田产的大地主。

所以又买了几十亩地,显得好像是赎回宅子后,将剩下的钱买了点田土,以土地租子供儿子读书。

想法是好的……

可问题是,朱万宏已暗地里打听过朱娘母子在城外的产业,现在朱家还没什么动作,这足以说明,朱万宏真的跟朱家那群人不同。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后续还得看看朱万宏有何动作。

“娘,有大伯的消息吗?之前不是听说他回京师了?”朱浩问道。

朱娘有些茫然地摇摇头。

她是真不知道。

本身就跟朱家分家过,朱家那边可能也在打听朱万宏下落,在朱娘看来,朱万宏跟自家利益毫不相关,操那闲心干嘛?

“好了娘,那我去吃东西了,这两天我可能很少回来……”

朱浩不打算多问,准备吃了东西就进屋,也不是早早睡觉,而是要写点东西。

朱娘道:“既然这样,我让你姨娘多做一点你爱吃的馅饼,前几日买了一些鸭蛋回来,已经腌好了,配上一些咸鸡蛋,你带回去……”

“好!”

朱浩眉开眼笑。

咸鸭蛋和咸鸡蛋,很多时候都是能解饿、解馋的好东西,这年头一般人家还真吃不起。

单单是那猪肉韭菜馅儿的馅饼……

想想都觉得香。

李姨娘别的不行,下厨真是一把好手。

……

……

王府内。

朱浩的学业有了新进展,不再局限于四书五经,开始有意“博览群书”。

王府这一点比较好,书库存书质量极高,很多都是朱浩之前闻所未闻的出版物,或者是一些他曾听闻但后来佚失的善本,甚至有海内孤本。

本来王府不会轻易把这些珍藏拿出来示人,毕竟都是朱祐杬长期收集的典籍,问题是现在朱浩要参加科举,乃是朱祐杬在背后推动,加之唐寅的背书,眼下王府书库等于是对朱浩敞开大门,只要朱浩想看,都可以顺利借阅到。

不过不能朱浩亲自去拿,得由唐寅帮忙挑选。

如此一来,局限性有些大了。

“我说陆先生,能不能挑点高级货?”

一连几天下来,朱浩终于表达不满。

王府那么多珍藏好书,你全给我一些市面上常见的,你自个儿也天天看书,不会是想把好书留给自己吧?

唐寅手里正好拿着书册,故意卷起来不让朱浩看到封面,闻言语重心长劝诫:“朱浩,我承认你见识不凡,但书籍这东西,合适的才是好的……读书要由浅入深,我给你选的都是进阶学问的必要读物,你顺着看……不要老想一步登天。”

朱浩道:“那也不用每一本都跟理学、礼教相关吧?要不我们换换种类?”

唐寅不耐烦了,皱眉问道:“给你看的,你都读完了?”

“不是读完了,而是以前都看过,不过是又温习一遍,能背的也都背下来了,甚至还能挑出其中错漏……”

朱浩随口回道。

唐寅闻言不由讪笑:“朱浩,做人可要实在,不如我……”

“陆先生想考校我,是吗?还是算了吧,陆先生不会又要给自己找不痛快吧?”朱浩带着讥诮的话,让唐寅脸色瞬变。

本来觉得朱浩这小子太过放肆,我帮你找书看,你居然讽刺我?

仔细一想,可不是么?

以往每次说要考校朱浩,最后不都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唐寅随即把手上的书交给朱浩,“那你看看我这本。”

朱浩接过书,封面上连个书名都没有,打开来,却有著书人的一些感悟,也有详细卷宗,表明这是某部文集中的一册。

“这种书你能看明白?”

唐寅脸上带着几分高傲之色。

在智计和人情世故方面,我承认你小子的确很妖孽,但论博览群书,你小子就算天分比我高,也要读个几十年……十几年……最少几年才能跟我相提并论吧?

朱浩点头道:“刘梦吉的书……《静修先生文集》,怎么就一卷?别的呢?”

唐寅:“……”

“先生别误会,这上面不是写了作者的名字吗?刘因……静修先生弟子整理,难道不是静修先生文集?”

朱浩安抚了一下唐寅受伤的心灵。

唐寅微微松了口气,原来这小子是从书上看到的,你小子眼睛还挺尖。

朱浩道:“他撰写的《小学》和《四书语录》我都没看过,市面上很不好找,如果有他的全集,最好一并给我……陆先生可以随意进出书库,应该不难吧?”

唐寅皱眉:“这些书名你从哪儿打听来的?”

朱浩没好气道:“我说陆先生,你不会真以为我在读书方面完全是个门外汉吧?书这东西,不用限制谁能看,看到就是看到了……你看过的书,我肯定有很多没看过,但我看过的书,你也未必全都看过……如是而已!”

“你才几岁?怎有如此大的口气?”唐寅实在听不下去了。

你小子就继续在我面前装!

朱浩笑道:“那刘梦吉的《退斋记》总有吧?听说这书最近几年刻印很多……说起来我也读过……”

唐寅差点气吐血。

《退斋记》的典故,正是弘治十二年会试鬻题案的关键,程敏政所出会试策论题目便是以《退斋记》为题,也是毁了唐寅一生的罪魁祸首。

朱浩随便就把这件事拿出来说,足以说明朱浩的学问和见识的确非一个孩子能拥有。

“想要什么书跟我说……算了,下次你跟我一起去书库,看到什么书你自己拿!不过要随借随还!”

唐寅放弃了挣扎。

爱咋咋地。

毁灭吧,赶紧的。

第218章 眼不见为净

唐寅不再充当为朱浩选书的“先知”,而是老老实实做起了随从。

想看书?

自己去拿,喜欢什么就拿什么,只是以我唐寅的名义帮你带出来,你看完后及时归还便可。

而后几天,唐寅惊喜地发现,朱浩居然不在课堂上睡觉了,而是专心读书,虽然看上去是一目十行那种不太专注的样子,但让唐寅有种“这小子终于回归课堂”的感觉。

一个先生看到学生用功读书,长期积累起来的挫败感会消弭很多,多少生出一种终于把坏学生带入正道的成就感。

但这几天,唐寅接连带朱浩到书库拿书,专司看管书库的守卫觉得唐寅看书速度未免太快了。

“陆先生,您看要不这样,您一次多带几本书出去,免得这么来回跑,或者这书库钥匙干脆交给您,您何时来拿都可。”

书库守卫有些不厌其烦。

你唐寅不就是名气大一点么?

兴王允许你阅览其藏书,你就这么一天几本几本的看,每次还让我跑腿?给点面子好不好?能不能别总折腾人?

唐寅看出书库守卫对自己很信任,但关系到一些原则问题,他不会蹬鼻子上脸。

唐寅做出妥协:“那这样吧,我一次多借几本,但一定随借随还,别的……在下实在不敢僭越。”

他始终明白,自己只是王府请来的幕僚,在长史司没有正式的职务,也就是没有官身。虽然王府中很多属官连举人都不是,从功名上来说不如自己,但他唐寅才是王府的外人,而眼前这些看起来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却在王府生活了十几年,算是不可得罪的地头蛇。

……

……

书照借,朱浩照看。

平时唐寅不在的时候,由公孙衣过来授课和监督学生自习,最近他进步很大,在唐寅“领导”下,公孙衣见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授课,经过近一年的总结整理,公孙衣现在也开始有了点名师的样子,教授孩子不再像之前那么频频露怯。

随着教授学问进一步深入,朱三这个平时看不起公孙衣的小女孩,都收起了之前的轻慢。

朱三跟京泓和朱四的课业差距逐步拉大,已在往陆炳的水平靠拢,主要跟朱三课堂上不用功听讲,以及平时她还要学习一些女儿家的《女孝》等读物有关,从这时起,男孩跟女孩学的东西,已经开始走向岔路。

上一篇:国姓窃明

下一篇:长生志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