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天子
朱嘉氏果然是只老狐狸,闻言冷笑:“你是朱家之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你赚来的钱都是朱家的,无论闹到哪里,都没人站在你的立场……你应该很清楚才是。”
朱娘牙齿咬着下唇,都快咬出血来了。
她一直努力抗争,但朱嘉氏所说也是现实,在这样一个封闭守旧的时代,女人一旦嫁人,别说朱家是锦衣卫千户之家,就算普通人家,所作所为也代表了夫家,无论市井舆论,还是官府,都会站在夫家的立场上无情镇压儿媳的反抗。
时代不同,所虑基点也不同,朱娘知道自己身单力薄,难以抗衡强大的世俗力量,之前才一直选择隐忍。
若是抗争过度,被夫家抓回去,铁链加身,别说出来赚钱,以后连自由都未必有,那时朱家只要放出一句“这是朱家自己事”,同情朱娘的街坊最多只是义愤填膺一下,连官府都干涉不得。
朱娘神色凝重:“娘若不愿意交换的话,那儿媳为了孩子,只能选择拒绝您的要求……儿媳也想儿子将来有一番出息。”
朱嘉氏脸上满是不屑:“你连他爹给他留下的锦衣卫百户职,也不想要了?”
“要不起,也不敢要。”
朱娘回答得很直接,“儿媳很清楚自己在朱家的定位,已没法从军职上帮小浩争取,倒不如将所有牵绊斩断,靠小浩自己努力争取功名。
“儿媳也知一介女流没资格跟家里谈分家,但既然现在朱家想要儿媳的工坊,那儿媳自问有理由跟朱家谈上一谈……娘若不同意,那儿媳只能拼个鱼死网破!”
“你!”
朱嘉氏怒视这个不听话的儿媳。
转念一想,她突然明白朱娘哪儿来的底气。
朱家不是想要工坊吗?
只要我不交,你们朱家想要拿回去,大动干戈先不论,最后闹到满城沸沸扬扬,就算最后被朱家用道德礼法绑架,成功拿下,只要我不给你们技术,把工匠全都遣散,那朱家还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即便那时我被朱家人抓回去关小黑屋,但你们也没获得想要的东西,双赢的局面就会变成双输。
正和博弈讲究的是什么?
当然不是损人不利己!
互利互惠,各退一步,合作才能达成。
不然由正变负,朱家损失大笔钱财,而我朱娘损失自由和孩子的前途,这也是你们朱家自己的选择!
朱嘉氏很生气。
以往明明只要自己出面,没有办不成的事,现在居然被一向温驯如绵羊的儿媳给要挟了?!
她哪儿来的勇气?
朱嘉氏不由往屋门外坐着的朱浩身上看了一眼。
此时朱浩望过来的懵懂大眼睛里满是迷茫,好像完全听不懂长辈在说什么,朱嘉氏有些厌烦地别开头,根本就不会往“孙儿才是始作俑者”的方向想。
“如果为娘不同意,你真要跟家族闹得不可开交吗?”朱嘉氏冷冷问道。
朱娘面色平静:“儿媳认为,娘没有理由不答应,儿媳只是想换取自由身……工坊给了朱家,田宅则是儿媳花钱赎买回来的,这中间朱家几乎毫无损失……娘为什么一定要逼人走绝路呢?”
朱嘉氏迅即站起,她已经想明白了。
可能是之前对朱娘的步步紧逼,让朱娘已有生无可恋的想法,这个女人能耐大,在铺子丢了的情况下,还能靠经营一个作坊东山再起!让朱家重新觊觎……朱家若是不拿出一点诚意,恐怕朱娘真的会誓死抗争,大家都落不到好。
对朱嘉氏来说,朱娘和朱浩以后的自由身算个屁啊!
你们已经成功了两次,还能再一次翻身不成?况且现在兴王府和县衙都在帮你们说话,想要对付你们一家子可不容易!
“为娘想出城看看工坊的情况,也看看你们的存货,还有制造工艺如何,若一切真如你所言,为娘会答应你。”
朱嘉氏终于想明白了,正式做出承诺。
朱娘道:“若是娘同意的话,必须要找官府和乡绅、坊老等人,一起做个见证,儿媳才会把一切交给朱家,从此后儿媳就当是跟朱家分开过,生死与朱家无虞……但儿媳也会当着众人的面承诺,从此之后为先夫守节,一切都只为孩子!”
朱嘉氏看到朱娘那决绝的模样,心里突然泛起一股没来由的敬意。
这女人真狠啊!
或许让她几十年媳妇熬成婆,怕是比我还要有手段,难怪她想以此换个自由身,这是觉得以后还有机会直上云霄!
之前让你做成工坊,那是小瞧了你,现在知道你能耐,今后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朱家人盯着,看你怎么谋求发展!
等你连饭都吃不上,回头再来哀求朱家的时候,田宅还有你的一切,仍旧归属朱家!
朱嘉氏理顺思路,也就不再刻意逼迫儿媳服从,只要把儿媳日进斗金的工坊拿到手便可。
……
……
第二天一早。
朱嘉氏在朱娘的陪同下,到城外工坊查看了坊内制造玻璃器皿的情况。
这次朱嘉氏叫来刘管家、朱万泉和自家铺子的几个伙计,同样还有临时请来的工匠,其实就是为了从各方反应来判断这生意是否为陷阱,看看有无必要跟儿媳交换。
朱嘉氏没有叫朱万简来,主要是二儿子太不像话。
就算工坊拿回来,朱嘉氏也是打算另找人经营。
“娘,我进去看过,光是库房里的琉璃器皿数量就不下千,一个个瓶瓶罐罐璀璨夺目,巧夺天工,工匠们手艺精湛,生产有条不紊。”
朱万泉进去考察后,出来向朱嘉氏汇报情况,末了有些担忧地道,“但这件事,是不是先问问大哥的意见?大哥就在城里,父亲如今卧榻,有些事还是问问大哥的意见比较好。”
第192章 分家
朱万泉毕竟是家中唯一的秀才,有功名在身,比较重视道统,家里有事要么请示父亲,要么由兄长做主。
毕竟现在长兄朱万宏暂代父亲锦衣卫千户职,从道理上已然是一家之主。
朱嘉氏就像没听到,自顾自问道:“确定工坊没什么问题吗?”
“并无问题,只要接手过来,立即就可以投入生产,只是大哥那边……”朱万泉还想坚持一下。
朱嘉氏抬手打断了儿子的话:“这件事为娘做主便可,你大哥生性敦厚老实,涉及锦衣卫差事,你当然要去问他,可如今谈的却是生意,他不懂也无须他来掺和。”
……
……
工坊一点问题都没有。
朱浩本来就没在工坊上捣鬼,连里面工作的匠人都是用心培养的,经过几个月栽培,全都是熟练工。
场地什么的一看就投了大价钱,毕竟当初朱浩设计图纸,朱娘投资,前前后后工坊花费即便不到一百两,也有七八十两……雇请的力夫也是在工坊做工超过三个月的,上上下下都是熟手。
只有这样,才能让朱嘉氏和朱家人相信,朱娘的确是靠生产“琉璃器皿”赚了大钱。
“娘,现在可是能进城找人做公正,把田宅过户了?”
朱娘走过来,言辞恳切而又坚定。
朱娘身后,跟着于三、仲叔和狗子等人,加上带来的护院,足足有六七十号人,不怕朱家人乱来。
朱嘉氏叹道:“这么大的工坊,你短短几个月时间里便支棱起来,足见你能力之强……你为何不肯回朱家,由你来打理一切,让你继续赚钱,不比自立山头好?”
朱娘闭上眼,懒得去看朱嘉氏的丑陋嘴脸,语气分外坚定:“人各有志……娘既然想做琉璃生意,儿媳把生意转手交给家里便是,从此后娘不要过问我们三房便可!”
“嗯。”
朱嘉氏如愿以偿拿到工坊,虽然被儿媳拿回三房的田宅,但那毕竟是以高于市价三成的价格卖出去的。
田宅放在那儿赚不到钱,不如一次性出手,回笼大笔资金。
随后一行人进城。
这次要请乡老、坊老,以及官府中人来做见证,正式把过户文契定下,连一应规矩也要立好。
……
……
朱浩下午回家时。
朱家人早就已经离开,准备回去接手琉璃工坊,大干一场,狠狠地捞上一笔。
“娘,一切还顺利吗?别最后时刻祖母又反悔了。”朱浩找朱娘求证。
朱娘点点头,旁边李姨娘兴奋地道:“朱家本来不想惊动衙门的人,是我们特地发出邀请,县衙那边也积极响应,京知县没亲自来,宋县丞却来了,另外请到的官绅听说涉及朱家内部事务,还知咱跟兴王府关系不错,全都是本地有头有脸的人物,在契约上落名做了见证。从此以后,宅子便是咱们的……”
“宅子?不是田宅吗?”朱浩问道。
朱娘脸上有少许失落:“事到临头,你祖母变卦,不肯把你爹留下来的田地给咱,只说把宅院和铺子转卖,当时那么多人在场,娘……没有跟她争论。”
果然还是吃亏了。
虽然朱万功留下的地不多,但怎么说也是捆绑在一起的,朱家关键时刻还是做了小人,克扣了几十亩地,值个一百多两的样子。
“小浩,你就别计较了,咱的地多的是,不缺这一点。”朱娘反过来安慰儿子。
一应计划都是朱浩提出的,用工坊换回一家人自由,从此之后就算是正式分家过,还拿回丈夫留下的宅子和铺面,以后就算守着它做个小本生意也是好的。
朱浩摇摇头:“被人白白占便宜,心里终归还是有些不舒服……不过算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次一定要让朱家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李姨娘好奇地问道:“之前不是说,苏东主对于那些琉璃材质的瓶瓶罐罐很感兴趣吗?为什么库房里还有一千多件琉璃器皿,还一并交给了朱家?咱留下来慢慢变卖不好吗?”
朱浩道:“这叫诱饵……正是因为库房内存货多,让他们觉得这东西容易制造,好像销路也挺不错,他们才会上钩。”
“小浩,如果可以的话,我们现在换得自由身,就不要再跟家里斗了……我们现在的田地已经够了,以后继续开铺子做点小生意,城外田亩收着租子,你能安心读书,我们一家衣食无忧,这样就很好了。”
朱娘之前还是个女强人,现在却想回归家庭。
朱浩道:“可是娘,问题是我们跟苏东主做的买卖,本身就不是那些瓶瓶罐罐啊……苏东主需要的是银镜和眼镜,朱家把工坊拿回去后发现生产出来的瓶瓶罐罐卖不动,最后还不是要找我们麻烦?”
“这……”
朱娘又犹豫了。
她或是想到,要把制造银镜和眼镜的方法一并交给朱家,这样双方就再也没有利益纠葛,以此换得小院的安宁。
可想到那些都是自己赚钱的凭靠,都是儿子从“高人”那儿找回来的秘方,凭什么交给朱家?
“对了娘,咱什么时候搬回原来的家?”朱浩这会儿又变成天真孩子的模样,压根儿就不想谈朱家的事情。
李姨娘笑道:“快了,快了,这两天就让人收拾一下,等焕然一新咱就搬回去,可就是有一点很麻烦,咱现在院子周围住了那么多护院,搬回去后……只怕没地方给他们住啊。”
“没事的,姨娘,让于三在我家附近找院子安置便可,租和买都可以,总之现在咱家大业大,以后再有钱就正大光明购置产业,气死朱家人!”
朱浩脸上洋溢着欢愉的笑容,这股发自内心的喜悦冲淡了朱娘心中的隐忧。
在朱浩看来,朱娘过虑了。
现在朱家已在公众面前主动表示跟朱娘分家,从此后两方各不相干,若公然违背契约,那地方上谁还敢跟朱家往来?
你们若耍赖,我们还可以玩更高端的手段。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总有办法对你们这群无耻小人!
……
……
朱家顺利把制造玻璃器皿的工坊拿到手。
第二日,城里朱家自己的铺子开始出售工坊库房中的存货,开出的价格,一个两尺高的玻璃罐子,直接卖价一两银子……
之前玻璃器皿就没出现在本地市场过,所以这件事引发全城轰动。
很多人前去一探究竟,甚至连士绅以及豪门大户都应邀前去观赏,弄得好像一场新品发布会。
现场很热闹。
朱嘉氏没亲自出面,由刘管家带着铺子的掌柜和一些伙计帮忙操持,本来朱万简应该代表朱家出席的,但他生气昨日盘下工坊时,老太太没带他,正在生闷气,使得这次盛会,朱家只有旁支支应,连个主人都没有。
但这仍旧不影响这次展销会的热闹程度。
“刘当家的,不知这罐子,价值几许?”
有人当即就指着玻璃罐问价格。
刘管家笑道:“基本是一两银子一个,当然大小不同,价格也不同,这已是最为实惠的价钱。”
在场很多士绅和富户的代表,本来他们对玻璃瓶子和罐子很感兴趣,可听了价格……一个个都露出“你们朱家想钱想疯了”的神色。
有人提出质疑:“一个好的陶瓷罐,价值不到一钱,你这上来一两银子一个,是不是太贵了点?”
“对啊,官窑烧制的陶瓷,那得多精美?我一钱银子都能买俩呢!”
刘管家没想到这群来参加发布会的人,会这么不给面子。
也有人提出:“听说这是人家朱三夫人经营的行当,朱家硬生生把生意抢了过来,你们朱家人可真是没良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