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姓窃明 第281章

作者:浙东匹夫

后方的朱树人一直在用望远镜紧密盯着战场动向,

看黄得功和黄蜚等人终于从至少两个方向包围了阿巴泰的主阵,只留下北侧一个小口子还没堵,朱树人也是非常满意。

这个细节,也是他火线指挥要求的,所谓归师勿遏嘛,东边是淝水,西南两侧被包围了,如果北面也彻底围住,阿巴泰的军队反而更容易死战,在北侧留个小口子,敌人就容易逃。

而且就算往北逃也没法直接逃出包围圈,往北再走十几里路,还得渡过芍陂连接淝水的芍水才行,那点地理障碍足够迟滞逃兵再被追杀迫降一阵了。

眼看着战局进入了垃圾时间,只要慢慢用步枪队叠阵法推进、一层层剥离枪决就能奠定胜局,朱树人也就放心了,开始琢磨如何更快更多的歼灭敌人——

歼敌已是必然,区别只在于时间快慢,而显然是越快越好,

因为越快留给敌人徒涉过河的时间就越少,留给往北逃窜的敌军逃兵的时间差也越少,最终逃出包围圈的敌人数量就会更少。

朱树人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黄得功打得还是稍稍有些慢了,至少他有办法再提提速,略一思忖后,朱树人再次让传令兵给前方传去军令——

朱树人并不想干涉战术指挥细节,他这方面的才能也不如黄得功,所以不会微操。朱树人擅长的是大局观和政治眼光,所以他很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只是让人给黄得功带几句喊话攻心的口号:

“让前军呐喊,汉军割辫缴械者不杀,杀鞑来降者免罪留用!”

黄得功得令后,觉得果然很有道理,立刻层层吩咐传令下去。

战场上枪炮齐鸣,如此混乱,复杂的口号是没有传唱力的,普通士兵最多记住两句话,还得又通俗又对仗。朱树人吩咐的这两句就很通俗,没两盏茶的工夫就全部呐喊了起来。

而对面已经被逼入绝境、还被阿巴泰用于断后的绿营步兵,在惨重的伤亡和绝望的心态之下,终于生出了反水的念头。

有些士兵纷纷开始抽刀砍掉自己的辫子,然后抛下武器抱头俯身往明军这边冲。为了防止被流弹击中,有些士兵甚至是伏低身体甚至翻滚着脱离战线,只求对面的明军兄弟看清楚他们没有威胁。

一开始的小规模误会走火肯定是有的,逃兵之间的自相践踏也不少见。

但后来明军也立刻在磨合中做出调整,比如黄得功吩咐明军推进各阵之间留出一些甬道,给成建制投降的敌人通过。

清军大阵中的满汉兵互相猜忌,也顿时因为这种变故而上升了一个台阶,一些满人军官出于恐惧开始胡乱砍杀稍有异动的己方汉人士兵,进一步点爆了火药桶,直接引起了短兵相接的反水火并。

到了这一步,连阿巴泰身边的亲军都知道事不可为了,阿巴泰的几个心腹侍卫军官上来就要架着阿巴泰逃跑:

“王爷快走吧!这些绿营蛮子果然也不可靠!弟兄们都顶不住了!”

满人三旗中,两白旗在前期的骑兵对战和冲空心火枪方阵时就被重创逃回来了,阿巴泰也早已允许他们撤退,所以战场上留到最后的,其实是阿巴泰自己的正蓝旗。

而岳乐和博洛身边,是时刻带着正蓝旗各一个甲喇的,刚才阿巴泰让俩儿子带队组织先逃,也又各自带走了一个甲喇。

所以阿巴泰身边此刻留下的侍卫,也就刚好正蓝旗一个最精锐的甲喇而已,大约两千人,加上他觉得绝对心腹可靠的蒙军旗和汉军旗,大约五六千是铁杆心腹、积年老贼、平时银子喂饱的。

前方填线当炮灰的绿营大面积哗变混乱后,阿巴泰能倚仗的,也就身边的五千骨干。

可惜,阿巴泰原本就即将油尽灯枯,此刻看到大面积的部曲反水投敌,他更是备受打击,气得一口老血喷出,不省人事了许久,属下连忙掐人中泼水才勉强悠悠转醒:

“你们自行想办法突围吧,就说是本王将令,让你们迂回转进,本王不行了,死在这儿,好歹算是马革裹尸,多尔衮也不至于清算我正蓝旗其他袍泽作战不力之过……咳咳……噗……”

说着说着,他把自己的印信和其他一些信物交给手下,试图让他们突围后能有个物证,免于被军法严惩。刚说完这些,又喷血昏厥了。

阿巴泰的死让清军中军最后的主心骨彻底崩了,他身边的侍卫也莫衷一是,有些想遵照的他遗命能突围一个算一个,有些却满眼血红一时莽气上涌,要返身跟明军拼命。

又过了约摸半个时辰,淝水西安的清军中军,除了逃散突围出去的部分,其余彻底被扑灭。

……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鞑子主力被我们歼灭了!最后竟有两万两千余人的绿营成建制倒戈投降!混战中还帮我们杀了不少真鞑!大大减轻了我们中军决战的死伤呐!”

“曹变蛟曹将军那一路,追亡逐北,也陆续俘虏有往北逃的敌军溃兵五六千人,斩杀真鞑和蒙古兵数千,加上中军的俘获,此战我军生俘总计约两万八千人!”

人生的悲喜并不相通,清军那边凄凄惨惨崩溃的同时,明军这边自然是士气高涨,全军上下欢欣鼓舞,被胜利的狂喜淹没。

各部的战果和战损也很快粗略上报,汇聚到朱树人这儿。

众将都是满脸振奋,对鄂王爷的用兵大战略愈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王爷的政治眼光和攻心怀柔之术,也是愈发敬畏。

都觉得王爷这已经是超越了岳武穆,堪称汉人中的军神。

唯有朱树人自己还是那么谦虚:“诶,勿乃太过。孤不过是高屋建瓴,攻心为上,具体战术,不都是众将自行指挥的。是你们平时操练得法,用兵如臂使指,与孤何干。”

谦虚过后,朱树人耐心大致梳理了一下各部汇总过来的战果和战损。

战损最多的,还是一开始左翼伸出去围堵的那支步兵,因为当时两军还在相持胶着,清军两白旗一开始的冲杀也甚为猛烈,哪怕最终重创并击退了清军,但这个过程中,明军死伤绝对是不少的。

黄蜚和蔺养成部在第一阶段各自有两三千人的伤亡,已经接近了部队人数的两成,能够坚持死战不退,也没有崩溃,

不得不说是这几年部队待遇提升、训练有素、反复进行洗脑、教育士兵们稍微认几个字,学一点爱国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比之下,曹变蛟部的骑兵,前后全程参加了战场各处的厮杀,以及最后的追击,总伤亡也不过三千人左右,刚刚超出骑兵全军人数的一成多一点,还是正常的。

剩下的中军主力,全场持续血战下来,伤亡约在五六千,虽说总人数跟左翼军相当,但中军总人数毕竟多了一倍还不止,从百分比来看,这个伤亡率也就百分之六七而已。

而明军都付出了那么多的伤亡,对面惨败的清军,损失自然至少是数倍于此了。

光是被活捉的俘虏,全加起来就有两万八千人,都是汉人,因为没有留满蒙俘虏,或者说很多原本有机会成为俘虏的满蒙兵,都在绿营汉兵想要投降的过程中,内讧被杀拿来献人头赎罪了。

黄得功可是喊过“杀真鞑来降者免罪留用”口号的,所以想投降的绿营汉兵谁不愿多纳个投名状?返身抽刀砍原先的主子,也就再平常不过了。

其余主战场上被杀被消灭的、重伤不治补刀的清军,也有约一两万人,更多是暂时找不到尸首的,不是淹死杀死在淝水里,就是往北溃散逃到芍水边、渡河时被曹变蛟的骑兵追杀背刺,杀进芍水尸骨无存。

事实上,这种总崩溃式的追击战,溃逃中被背刺的人数,远远要多余阵战而死者,因此明军估计战场周边各条河里,被杀掉河里或者驱赶下河而死的,至少加起来有两万多人。

除此之外,满人两白旗在一开始的主动进攻中,就被打得大残。

打扫战场后,把伤员全部补刀,累计在黄蜚的初始阵地周边,发现了四千六百多具正白旗士兵的尸体。

在蔺养成的初始阵地上,也发现了两千两百多具镶白旗骑兵的尸体。

加上曹变蛟部阻击战和追击战中杀灭的两白旗骑兵,估计两白旗被杀战损者,又超过了其编制兵力的四成以上。

这次虽然没跟当初打多铎时那样,把重建起来的两白旗全歼,但也绝对是重创。谁让骑兵机动性高呢,这样的战场,敌人打不过还能逃。先逃的部队还有友军掩护撤退,要全灭是实在困难。

但不管怎么说,满编两万人的两个旗,永久性战损又接近九千了,逃回去的那一万一两千人,至少也有一些轻伤不坠马的伤员,就算养好伤将来战力也多多少少会减损,可以说两白旗已经被彻底打得难以重建战斗力了。

虽说清军八旗的总人口,在前几年据说有二十到二十五万。每个旗除了近万人的正规军战兵外,还能有一万五到两万多的“预备役男丁”。

但两白旗的正丁已经团灭过一次,所以多铎死时,两白旗适龄男丁总数,就已经从五万多降低到三万多了。这次又折损近万,将来哪怕重建,也是把所有适龄男丁都拉上来了,难免有歪瓜裂枣。

如果说当年多铎带的两白旗,主要是二三十岁的精锐年轻人。

那阿巴泰今天带来的两白旗,普遍已经是十七八岁的少年人、和三十好几四十多的中年人。

这次再损失一半,下次强行再补充满编,至少一半都是十五六岁的孩子,和四五十多岁的中老年人了。哪怕都是“适龄当兵男丁”,年龄也是要分出三六九等、不同批次的。

要是下次再这么损失,那两白旗也别补充了,或者干脆拉十五岁以下的小孩子、或者六十岁以上的老头、或者拉女人上战场吧。

另外,除了两白旗再次扮演了满人骑兵中受损最终的部分之外,阿巴泰嫡系的正蓝旗,也有一定损失。

阿巴泰本人亲率的那个作为心腹侍卫的最精锐甲喇,因为撤走不及,和周边绿营汉兵反水抽刀相向,最后撤离不及,被成建制歼灭,满编两千人全部被杀。

另外还有两个甲喇略微受创,各自伤亡数百人。所以正蓝旗的战死、补刀死总人数,大约接近三千人,也不算少了,只是比两白旗好些。

满人三旗,总计永久性战损一万两千多人,还有一些轻伤逃回。汉、蒙军累计被歼灭四万多、俘虏投降两万八千人。

此战清军总计被歼灭有生力量,达到了八万多人之巨!

而且将领方面,清军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除了一开始的班布尔善阵亡、苏克萨哈受伤、阿巴泰气急而亡,后续还有贝子/辅国将军级别的额克亲等若干中层将领阵亡,

能做到贝子/辅国将军的,基本上怎么着也得是奴儿哈赤的亲孙子或者侄孙,算是清朝的皇亲国戚。谁让奴儿哈赤子孙多呢,儿子就超过十五个,孙子加侄孙都过百了,多杀几个也无所谓。

这次的总损失,虽比三年前多铎前往江南、最后十一万人全军覆没要少些,但若论单次战役的损失,怕还是今天这场淝水之战更甚。

毕竟多铎当年损失的十一万,是经历了南京战役、金山寺战役、江阴攻城战、江阴决战,前后四场小规模连串战役,加起来才灭了那十一万,实际上最终的江阴决战,被消灭的清军也就在五六万之间,只占多铎总损失的一半。

而今天这个八万,是一天之内一鼓作气完成的。

十二万多清军逃回去的总兵力,不过四万多人。

其中满三旗骑兵一万七千多人,蒙军旗一万多人,剩下汉军旗和绿营总数,走脱不过一万五左右。

可见绿营兵是崩溃投降最严重的,此战带来的汉军旗加绿营,可是有七八万人,最后才走了一万五。

那两万八千之多的投降战俘,大多是绝境中一听说大家都是汉人、只要弃暗投明就能活命,就纷纷没节操地调转刀口杀向旧主子求活了。

随着清军主力覆灭大半,明军打扫战场、统计战果的时候,朱树人很快还发现了一个很搞笑的小花絮——

有一小撮清廷汉军旗的军官、骄兵悍将,居然不满足于作为降兵被俘的待遇,试图求见朱树人献功,说是他们杀了满清饶余郡王阿巴泰!

阿巴泰已死,这个事实当然是板上钉钉的,明军打扫战场时,已经缴获了阿巴泰残缺不全的尸首。

但具体怎么死的,这个过程原本一时还未有定论。

听说有降将主张战功,具体负责打扫战场、逐步审核的黄得功,就私下里抢先告诉朱树人:

“末将已经拷问过旁证了,有不少人说,阿巴泰是本就病在危笃,又遭逢大败,直接呕血气死于阵中的,并非被人所杀。

这伙汉军旗降兵,不过是刚好离阿巴泰中军最近,在跟阿巴泰那个亲卫甲喇火并肉搏后,乱中夺得了阿巴泰的尸身。

那批降军中军职最高的,恰巧是个投机小人,就割了阿巴泰首级,非说是他阵斩了阿巴泰,求朝廷赏赐重用。”

第四百三十一章 孤可以假装不知道

朱树人一听黄得功的分说,顿时就笑了,

敌军中多出一些软骨头的卑鄙投机小人,这是好事,倒也没必要深究太多,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管后续是否能重用,都可以先给这降将一点钱财和荣誉虚衔,供在那儿当个招降的吉祥物,有助于后续更好地瓦解敌营人心,埋上一招闲棋。

于是,朱树人便做好了安保工作,并且让侍卫彻底搜身了那几个号称杀了阿巴泰的降将,这才亲自接见他们,由他自己明断是非,给个说法。

很快,一个二三十岁、刚刚割了辫子的年轻汉人降将便被带了上来,离朱树人还有二十步远就开始跪下膝行而前,叩头请罪:

“罪将原清……原鞑子汉军正黄旗耿继茂,拜见鄂王爷!罪将迷途知返,乞王爷收容!”

朱树人脸色微微一沉,也彻底断了真正重用此人的念头:“耿继茂?耿仲明是你爹?他在何处?”

原来还是个铁杆汉奸圈子、三顺王派系的角色!

耿继茂砰砰叩首:“家父……战前原本驻守邳州,负责防备淮安的朝廷天兵北上,但多尔衮担心阿巴泰这一路主攻兵力不足,就把家父和伪贝子尚善两部兵马,都从淮安、徐州抽调到了凤阳。

此次决战之前,阿巴泰要留兵继续围攻寿县、八公山,家父的本部兵马,大多被留在围城战场,阿巴泰根本不拿咱汉人当人,每遇死伤惨烈的攻坚,都让咱汉人带队先登。

此番罪将带了汉军旗正黄旗部分人马,随阿巴泰南下参加野战。见王爷天威,忍不住便弃暗投明,求王爷指条明路!”

朱树人略一琢磨,就想到清军确实有这样驾驭汉人将领的传统,遇到要分兵的时候,拉一部分出去野战,留一些亲戚在后方带兵,这样也算是留个人质。

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局面都是让老爹带兵出去,把儿子留在后方当人质。

只是耿仲明已经年老,他降清已经超过十五年,历史上再活两年就要衰老病死了,所以阿巴泰这次没让他往返折腾参加野战,就留在了寿县战场,而让他年轻力壮的儿子带队野战。

既然得知了耿仲明这个老汉奸还在寿县,朱树人也就有理由暂时不重用耿继茂了。他略一琢磨,就假装体恤下情地说:

“你倒也不怕事情败露,清狗杀了汝父?居然敢投降?汝父当年杀害朝廷驻守登莱的督抚、官军,还带着红夷大炮投鞑,原本罪不可赦!不过你既能临阵杀阿巴泰来降,倒也可以赎罪立功。

如今汝父还在敌营,孤若是立刻公然重赏重用你,消息走漏之后,汝父定然会被岳乐、博洛清算,就算不被杀害也会被囚禁。

所以,为了汝父安全,也是全汝之孝心,孤暂时不公开给你职务,只给金银赏赐。待寿县、凤阳战役结束,若能彻底驱逐鞑虏,歼灭清军主力、汝也能说服汝父弃暗投明,到时候孤再数功并论,公开给你们实职与爵位!

眼下,可以暂时对外宣扬,就说你已经战死了,是为了保卫阿巴泰而死的,如此鞑子也能放松对汝父的警惕。

不过孤不能担保此计是否奏效,你刚才太过张扬了,至少有数千战俘都听你宣扬你杀了阿巴泰,能瞒住多久孤也不能保证!”

耿继茂不知是计,只当朱树人是心细如发,为了他爹的安全,才暂时隐瞒他宣称杀阿巴泰的功劳。

又听朱树人还答应先让他隐身、并赏赐他金银珠宝,他也就乐得安心,真当朱树人既往不咎,会给他荣华富贵了。

实话实说,今天这次投降,他也是纠结过的,毕竟他亲爹相当于是人质,还留在清军内部呢。

只是这种汉奸世家,往往骨头特别软,遇到本人都有性命之忧的厮杀生死关头,哪里还管爹不爹的?只要自己能逃得活命,爹死了就死了呗!

“多谢王爷赏赐!王爷圣明烛照,明断万里!末将得投王爷,如拨云见日,久旱逢霖!家父当年若能得逢王爷这样的明主,也不至于一失足成千古恨!”耿继茂说得激动,还砰砰砰扣头,朱树人让人把他拉下去,这事儿才算完。

看到耿继茂离去,曹变蛟和黄得功等明军宿将多有些不以为意:

“王爷真要重用这种卑鄙小人?这耿仲明一家的卑鄙无耻,可是只有孔有德可比,远甚于尚可喜,更甚于吴三桂等不得已而暂时屈身降贼的。

当年鞑子首次得到我大明的红夷大炮,就是耿仲明和孔有德二人带去的!从此流毒无穷!此罪之重,便是当年先帝也曾金口玉言,说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阿巴泰明明不是他杀的,王爷为了稳定人心,暂时勉强追认倒也没什么。但最多稍微给点钱财,免去罪责也就是了。若是还给爵位……怕是带坏了世风呐。”

朱树人一抬手,屏退左右,只对曹变蛟、黄得功二人低声道:“本王岂能不知?自会另有区处。这不过是暂时虚与委蛇,稳住耿仲明。

一旦有更好的时机,少不得以这个耿继茂为引子,引起清军寿县、凤阳等部再来一场内乱!到时候,我大明才好克尽这凤阳战场的全功!”

听朱树人这么说,并不是真要重用和给对方荣誉,曹变蛟和黄得功心里才好受了些,纷纷表示理解。

而朱树人何等人精,看到二将忿忿不平,便又趁热打铁收拢人心:“反正咱知道阿巴泰是病死的,暂时也不能公开宣扬耿继茂自称的功绩,

不如就先说成是二位将军率部合力进击、在最终全歼淝西之敌的过程中,乱军中合力斩杀了阿巴泰,至于具体谁动手的,就别纠结了,功劳由你们二部平分。

阿巴泰要是最终定性为气急病死,我军中诸将的总功劳也要逊色一些,能给大伙儿多点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就以阿巴泰之死,额外加赏黄金万两,白银十万两,绸缎万匹,再看看你们麾下将领,谁还没封爵、但积功劳苦又能服众的,给个不能世袭的伯爵。

你们自行商量着分配吧。谁的部下拿伯爵,就少分些金银绸缎,没拿到爵位的分三分之二,拿到爵位的分三分之一。

上一篇:影帝他不想当太监

下一篇:锦衣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