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235章

作者:夜星月语

被瞧得有些羞意的李嫣不依的轻声娇嗔了一声,朱标忍不住笑着从她背后环住了纤细的腰肢,只感羸弱无骨。

刘瑾见状嘴角微微上扬,躬着身轻轻伸出手招了招,领着殿内伺候的一众宫女太监们快速的完成了退场。

这时候自然也没什么需要多说的了,有时候想哄住女人,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到底还是要看你舍不舍得在她身上卖力气。

金枪欲刺桃花蕊,不敢高声细颦眉,粉荷玉璧得滋润,阴阳和合生万物……

一番云雨后,俩人相对侧躺额头相触略微粗重的鼻息相闻,薄薄的汗水在白皙的身体上散着玉润的光泽。

“这下可安心了?”

李嫣没有应声,只是用脸不停的磨蹭着,火热的情意毫不遮掩的表露着依恋,她担忧的不是她叔父如何,只是担忧殿下会不会因此不想见她了。

虽然自认殿下无论如何也不至于厌弃,但她绝不想因为任何事耽误了半点与殿下相处的时光,人生短暂青春美貌更是转瞬即逝。

她要将自己最好的样子毫不掩饰的献给自己最心爱的男人,将来失去韶华失去恩宠后也足矣抚慰平生了。

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有些女子就是这样,对爱的人只恨不得倾尽一切,也有些女子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爱情之中。

就如常洛华,她会是最好的妻子,会是最好的太子妃,更会是最好的皇后娘娘,但她绝不会是最好的情人。

她不爱么?倒也不是,少年夫妻自是有恩爱在的,只是她天性就对爱情克制保留冷静而已,再多爱都终究会流逝,默契的陪伴才是携手走到尽头的根本……

第二天的早朝就没昨日那么热闹了,但也不算消停,陈佑宗昨夜是去了相府喝茶,但东宫一系难得发作,就这么虎头蛇尾自是不行的。

几名翰林院以及御史台的官员朝着中书省及吏部好一通的发难,当朝弹劾了数名三品四品的官员,胡惟庸陈亮等都默不作声,陈佑宗等也没下场继续扩大事态。

朱标没怎么理会今日事,只是着令大理寺刑部安排人彻查方才几名被弹劾的官员,然后又让他们即刻提审汝南侯及李存义等人。

退朝后朱标立刻没回谨身殿,而是径直到了武英殿,察罕及云南来的段氏使臣段羌娜都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微臣(外使)参见(大明皇太子)殿下,殿下千秋。”

朱标负手走到俩人身前,辽东云南这俩块最后的拼图也快齐了啊,真是令人心神愉悦。

先没理会段羌娜,朱标微微俯身拍了拍察罕的左肩道:“骁骑营多骄兵悍将,可别丢了本宫的脸面。”

察罕面色有些虚浮,可见这些日子是没少寻欢作乐,听闻朱标的话面上立刻涌出血色大声应道:“微臣定不负殿下信重!”

朱标微微一笑从俩人中间越过走上主位落座:“对了,这位是大理总管段氏的使臣。”

“使者也请免礼起身吧。”

段羌娜用纯熟的汉话应了一声,起身后向身旁的察罕行了一礼,察罕随意的回了一礼,显然是瞧不上所谓的段氏使臣的。

不仅是因为对方是女子,更是因为段氏实力不行,察罕怎么说也是辽东之主纳哈出的嫡长子,蒙古札剌亦儿氏木华黎裔的子孙,偏安一隅到现在还被梁王压制的破落小国之人,确实不算什么。

随着段羌娜起身,朱标这才得窥全貌,衣着服饰与江南风格相似,只是身上银饰手镯等物较多,长相秀丽,身材挺拔,皮肤略黑,从姿容来看算是个美人了。

朱标同察罕笑谈了起来,察罕近来可谓是春风得意,能威胁他地位的弟弟死了,父亲也按照他的劝说向高丽动兵准备归顺大明,未来的大明主宰也对他青睐有加,甚至让他出任蒙古将领最多的骁骑营骑都尉,这蕴含的意义已经十分明显了。

段羌娜显然也是个沉得住气的人,并没有急切的想要彰显自己存在,只是乖巧的站在原地仔细的听着俩人的交谈。

大明皇太子的为人处事方式都是段氏现在急需了解的,虽说早就通过各种方法探听过,但消息情报终究不够深刻。

安抚了察罕一阵后朱标便赶他去京营赴任,等察罕一走安静了许久的段羌娜就开始展现自己的风采,主动挑起话题捧着朱标来说了。

不得不说女子在这种情况还是有些优势的,她嘴里说出的话虽然也是吹捧之词,但却不显得油腻,朱标听着也不怎么厌烦。

其实这点就很难得了,以朱标的身份,这些年什么样的好话没听过,甚至可以说他这辈子都是在甜言蜜语中泡大的。

今日的时间比较充裕,加上马政的筹备所以朱标对段氏还是有些耐心,便给段羌娜赐座上茶,听着她说云南的风土人情故事。

朱标面上含笑,但心中却是一直在考量到底要不要给段氏一个机会,段宝信中表露出的野心不小,段氏到底有没有做出让步的准备呢?

场面较热后,俩人不约而同的停止了毫无意义的客套话,朱标率先发问道:“总管派使者远道而来必不是只为了送信吧,有何所求但可直言,本宫必不吝赏赐。”

段羌娜起身仪态优雅的拜倒行礼道:“段氏世守大理,逢遇蒙元灾祸,王位失传族人流离,至今足有百年,王府多骄恣,凌虐段氏,渐构成衅,外臣之父便是因此而亡,段氏叩请天朝上国发兵扫平邪佞!”

一恃宗亲,一恃故旧,两不相下,这就是云南原本的状况,但元朝覆灭后梁王终究也是大不如前了,段氏自是此消彼长,如果大明不干涉,几十年后段氏自己就可解决梁王这无根浮萍。

现如今来这一手,估计就是看出大明现在是准备将段氏及梁王一扫而光,所以才这么急着来求,发兵不发兵不重要,段氏就是想要获得大明的册封。

朱标沉吟片刻道:“早在前几年,朝廷就曾去信数封予段氏,可段氏并未回复,甚至朝廷的使臣都死在了云南。”

段羌娜赶忙道:“外臣请殿下明鉴,我愿以段氏历代先祖之名发誓,大明使臣之死与我段氏绝无瓜葛,定是梁王下手无疑。”

“殿下,非段氏不诚,实受困梁王之威,仰赖殿下覆灭北元我段氏才得喘息之机,如今积攒粮草兵马以足,便迫不及待来使朝拜。”

……

第677章 引诱

朱标听着段羌娜的辩解面上并没有什么表情,大明使臣的死确实是梁王下的手,但并不意味着段氏无辜,怎么也是当国数百年的王族。

大事做不了,安全护送几个使者出境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只能说他们还是不想让大明插手,但又没胆子拒绝,坐视梁王下黑手正是再好不过了。

“好,既如此我大明就应尔等所请,你可即刻回信,让汝弟段宝尽起兵马,本宫也会下诏谕令征西大将军挥师南下,区区前元余孽,不日即可平定,到时我大明定不吝封赏。”

要知道现在段氏还是有点实力的了,虽然段功妇人之仁,但也不是寸功未有,其数战数捷终收复中庆路、夺回昆明,让大理段氏家族荣光再现,也让大理众多本土世族重新聚集到了段氏麾下。

加之梁王毒杀段功,这甚不体面,也不足以服人心,如果大家都只是玩这种手段,何必再养兵马,都全心全意培养刺客杀手好了。

段功死后,梁王意欲斩草除根,重新收拢大权,发兵七攻,但却被段氏上下齐心击败,如果是以前,大理本土世族会畏惧梁王身后的元庭,但现在可不会了,百年甚至千年世族发力,梁王也讨不到好处。

最后在鹤庆知事杨升调解下息兵讲和,梁王上书表段宝为云南左丞,双方以洱河金鸡庙为界,南属梁王,北属段氏。

如果段氏打开愿意里应外合,云南确实可以轻易平定,但如此一来云南就又只是羁糜状态了,本来贵州就已经很难掌控了,再加上个云南,恐怕大明声势一弱,他们就要改旗自立。

历史上大明解决梁王后,段氏一族就被押送到了京城,段家两个嫡子一个被老朱赐名归仁一个被赐名归义,被分别打发到永昌卫和雁门任镇抚为大明守疆去了,然后又让沐家世镇云南……

段羌娜秀美一颦哀求道:“殿下,我段氏不过依仗天险自守,实难发兵相助,诚非无心效力……”

朱标忍不住哼笑道:“那你段氏与我大明还有何用?”

“殿下,我段氏原乃大汉武威郡郡望之族,始祖段讳贞曾任西汉太守之职,段氏昔年虽自立一国,但终究是汉人血脉,同云南浪穹蛮族普定广南等诸蛮是不同的。”

“若能得主国扶佑复国,我大理段氏必定永忠于大明皇族,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历代王世子皆赴京师沐浴教化,以此为诚!”

见朱标没有应声,段羌娜接着劝说道:“大理偏远之地,蛮夷众多汉民稀少,不堪教化,天朝上国辽源广阔物阜民丰何须此地,昔年宋太祖就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言此外非吾有也。”

赵匡胤确实说过这句话,他麾下大将王全斌平定了后蜀,欲一鼓作气,乘胜灭了大理,并呈上大理地图一副去请示赵匡胤,而赵匡胤认为唐朝的安史之乱是由征伐南诏而导致的,便以玉斧画大渡河曰此非吾有也,这也就是宋挥玉斧的典故了。

站在赵匡胤的立场上,其实他的决断并没有错,如果是朱标也定然会是这个抉择,当时的大理可不能算是小国,可以说是称霸西南地区的强国,所辖的区域覆盖了今天云南、贵州西南部、四川西南部,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

依照宋朝的国力根本没有一战而定的可能,后面不断的投入兵力只会把刚建立的政权拖垮,何况他当时北面还有北汉和契丹,在没有燕云十六州的条件下,一旦契丹铁骑挥师南下,而大宋的军队尚在西南边陲,那就是铁亡的结局。

但大明终究不是大宋,这立国数年间铁骑四扫,四海皆静残敌瑟瑟,吞掉云南根本无需动用太多兵马,北疆的蒙古倾力也不足以突破防线。

段羌娜的姿态放得很低,屁股翘的也挺高,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朱标的想法,既然他有意拿下南洋,那么大理段氏甚至是那些土著世族都要清理。

之所以还没大动干戈,唯一的问题就是大明缺人,迁民拓土开疆需要极多的青壮人口,这在王朝的任何阶段,这都是最简单的事情,从来的问题都是人多地少。

可偏偏就是在这刚结束乱世的时期,虽然朝廷已经竭力鼓励婚配生子,但成效还需要时间,总不能把还没会走路的孩子赶到云贵等地吧,如果是后世,那自然是好地方,可就现在……

随着大明版图的扩大,朱标真恨不得百姓们一年揣俩,生他个十几年,一家最好有十几个孩子,这才够填充国土,否则光是把地方占上有什么用?

如果只是派遣军队去驻扎,而地方没有汉民百姓在当地开荒耕种供给,都不需要外敌,光是他们的军需供应就足够把大明的财政拖垮。

朱标有些烦心的揉了揉眼睛,段羌娜倒是有心上前坐到皇太子怀中给他吹一吹,只可惜周围的人肯定是不会允许让她这个蛮夷小国之女靠近的。

自她父亲死后,段氏主脉就余她们姐弟二人,本来此行来的使者应是从旁系挑一个叔叔,可她自请而来就是为了留在大明皇储身边伺候,不求多高的位份,起码是要能说说话的。

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大明攻入云南时保佑段氏数百年的尊荣体面,大明非大宋可比,这他们自己再清楚不过了。

“殿下或许不知,外使出发前,那梁王为安抚我段家,以顺帝之名下诏曰忠勤懋着,父子秉忠,征讨克捷,乃于戎马倥偬之中,干戈纷扰之际,不第远朝且兼平乱,宜示至优之数,以彰匡济之勲,兹特升宝为武定公,仍总管大理军民府,其不负初心,永保世爵,以光大尔赤城于无穷”

“梁王想以武定公之位份拉拢段氏共抗大明,吾弟回诗曰烽火狼烟信不符,骊山举戏是支吾。平章枉丧红罗帐,员外虚题粉璧图。凤别岐山祥兆隐,麟游郊薮瑞光无。自从界限鸿沟后,成败兴哀不属吾。”

段羌娜想表达的无非就是他们与梁王势不两立的态度,但朱标更清楚,如果在没有谈妥的情况下发兵入云南,段宝定不会顾念杀父之仇,他们现在怎么说也是唇亡齿寒的关系。

段羌娜现在也很急切,说了这么多,大明皇太子依旧是面不改其色,显然这些都不足以动摇其心意,难道天要亡我段氏?

段羌娜直感心中酸涩,两行热泪自流而下,泣声道:“我临别时也曾赋诗赠弟曰珊瑚钩起出深闺,满目潸然涙湿衣。冰鉴银台前长大,金枝玉叶下芳菲。鸟飞兎走频来往,桂秀梅香不暂移。惆怅同胞未忍别,应知恨重点苍低。”

再一拜之后缓缓起身,素手拉纤衣,眉眼间不复坚毅之色,只剩娇柔凄婉,洁白细腻的锁骨以及深邃的沟渠渐显……

一旁伺候的太监们赶忙垂下头,刘瑾也是如此,但目光还是紧紧盯着段羌娜的影子,一旦有上前的异动就会立刻拿下,什么都没有殿下的安全重要。

宫女们则是用鄙夷的目光死死盯着这所谓的大理公主,不愧是蛮夷小国出身,连我大明寻常人家的好姑娘都比不上,竟这般下作的勾引太子殿下!

……

第678章 驱狼

朱标见此略有愕然随即就是不满的皱起了眉头,或许段羌娜自认自己现在的所作所为是为家国血亲的牺牲是高贵光荣的,但在朱标看来这是上不的台面的行为。

难道如此重要牵扯数十万生民的大事,就靠你一个女人宽衣解带就能轻易解决了?

这可真是笑话了,哪怕这个女人姿容不错,身上带着大理公主段氏嫡女的身份也不够,甚至可以说差的太多太多了。

就这样的小国公主,朱标要求各藩属国一年进献一个当玩物都可以,怎么可能因此动摇想法,身为使臣据理力争因势利导或者偷换概念怎么都好。

在其位谋其政,为己方谋取利益没什么不对的,联姻自然也可以当作筹码,朱标也从不抗拒政治联姻,但不应该这么明摆出来,太不体面也不成体统。

“够了!此处乃我大明武英殿,皇帝与诸公侯商谈军政要务的地方,不是什么淫靡之所,还请使者自重!”

面对这冷淡的训斥,段羌娜面色凄婉,但手上的动作好歹是停了下来,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原地默默流泪,换作旁人恐怕早就心软了。

朱标虽不曾心软,但也有些厌倦了这样的交流方式,你有所求不代表我必有应,这女人将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了。

或许是唐宋以来历代中原正统都不曾入主云南导致的,让段氏以为大明也不怎么需要云南,她入东宫为妾以表忠诚就够了呢。

这就是双方看待问题的差异了,段氏根本没有想到朱标是有心彻底断了段家的根基,毕竟就连残暴的蒙元都不曾这样做,这百年来段氏虽丢了王位但依旧是大理总管。

但在朱标眼中,云南通两洋连三亚合四区接通内地辐射周边,高山耸峙大江奔流,且北高南低落差极大,对南洋诸国居高临下之势,地缘压制虽不言,亦在其中矣!

所以在朱标的构想中,想要彻底拿下南洋,云南就是重中之重,是为兵家必争之要地,无论如何都要彻底拿下的。

“若外使难当重任就此回去吧,大理总管的信本宫也会转呈给我大明皇帝陛下,段氏若真有心,下次就请总管亲自来京一趟吧。”

打死段宝也不敢来京,真敢来朱标也不会放他活着回云南,话说到这个份上就算是谈崩了,朱标心情也不算好,浪费了这么久的时间,可谁让段氏自作聪明以为一个嫡女就能满足大明的胃口。

不等段羌娜再有何反应,朱标起身挥袖离去,户部和兵部尚书还在谨身殿等他,方才早朝上有些未明了的事,还得开小会解决。

至于段家,如果他们还有些脑子,这次来的使者中另有人能站出来,那还有机会继续谈,如果没有,那就注定他们是要灭亡了。

不过料想如此紧要事,段氏还不至于都寄托希望于一个年轻女子身上,应该还是有旁系长辈跟随前来的。

朱标踏入谨身殿,见户部及兵部尚书就要行礼:“免了吧。”

“贵州新卫所如何了?”

“回禀殿下,五开卫、层台卫、平溪卫、铜鼓卫等卫所都以入驻,如今我大明在贵州各地共有卫所一十七处,掌控山河要道,陇赞阿期宋蒙古歹等宣慰使皆无阻碍。”

“嗯,再加设七处吧,这七处卫所可征召贵州本土百姓,以此安抚贵州诸族裔,告诫指挥使务必一体视之,绝不可欺压苛责,若闹出兵变,朝廷必严惩,户部的军需粮草供给不得延误。”

“诺。”

事实证明陇赞阿期是个聪明人,贵州目前的情况要比朱标预想中平稳许多,卫所入驻也并未遇到什么阻拦,有些顽固不化的土族都不用卫所出动,他们自己就解决了,而且手段酷烈无比。

“各地迁民的事情暂缓,起码等春耕时节过去了再说,户部也要派人去地方看看迁民们的情况,不要光等着御史弹劾再去改正。”

“是,微臣回去就安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几人把早朝时候没商谈完的问题处理完,赵文景迟疑片刻还是开口问道:“微臣听说殿下方才接见了大理段氏使者?”

冒然打听君主的动向是忌讳,但朱标对有能力臣下还是格外宽容的:“嗯,段氏此行来的是大理总管段宝的亲姊。”

两位尚书对视一眼就对段氏的小算盘了然于胸了,但也都想起了方才自家殿下进来之时的神态,虽看似与往常一样,但他们还是感受到殿下的不喜,看来是把事情弄坏了。

他们不认为是殿下对那段氏女姿容的不满,自家太子爷是何等心性,怎么可能碍于皮相,要知道圣上北巡前应下了一些臣子所请,给殿下定下了不少承徽昭训。

这里面有不少是地方镇守将军指挥使家的适龄小姐,这帮糙汉都是什么相貌,虽说现在有权了,但想生出姿容出众的女儿还是比较难的,不是没有,但这几率肯定是比不过世家大族出身的女子。

这种事,如果没有殿下点头答应,圣上也定然不会强求,可见太子殿下是成大事之人。

俩人心中猜测但并没有问殿下为何不快,这不是他们在能多问的了,只是直言道:“段氏势力渐涨于我大明而言是好事,梁王本就不得人心,如今更是势弱,殿下,不若行驱狼吞虎之策?”

“殿下,微臣拙以为这狼不如改以贵州狼更佳,正好可看看陇赞阿期等人到底是有多少忠心可勉。”

朱标眼睛微微一亮,用贵州土司们的兵马去碰段氏及梁王确实是个好主意,陇赞阿期等人现在是很配合,但他们手中的兵权却实实在在是个威胁。

装的再乖顺的犬,只要还有尖牙利爪就随时可能转变为狼反咬一口,朱标对土司们的信任还是有限的,只不过不想逼迫太甚。

“此条不错,兵部回去同中书省大都督府议一议,然后再拟一份奏章呈上来。”

“诺。”

两名尚书携手退了出去,朱标在刘瑾的伺候下简单用了午膳,然后就开始批阅奏章,还没批一会,就听通禀有圣上口谕传来。

朱标放下手中狼毫绕过书案长身而立,就见一名穿着御史官服风尘仆仆的中年人走了进来站定,朱标先行礼道:“儿臣标,恭请圣安。”

那传旨钦差站北面朝南高声应道:“圣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