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太子 第142章

作者:夜星月语

朱元璋仔细思索一下还是没想起来,不就是质量颇为一般煤炭,跟过冬时候宫里的太监宫女们用差不多,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儿子的性格,定然不会拿没有用的东西浪费时间。

老朱沉吟着不说话,朱标见状也不再装深沉了,要不老朱面上挂不住了,就是这时候不说什么,等过年时候可就要折腾他了,那些麻烦事可都得让他上,弄不好还得被赶到凤阳祭祀皇陵。

朱标光是想想都累的不行,赶忙说道:“父皇可还记得当年与儿臣商讨棉花的时候的事情,工部那边终于有成果了。”

朱元璋听到这个提醒再联想棉花很快就想起来了,眼睛一亮欣然的附身抓起一块乌黑沉重的煤炭,掂了掂问道:“这一大块多少文钱?种地人家里可用得起?”

朱标点头道:“用得起的,这一大块成本也不算高,因为主要原料用的是煤矿里的碎煤渣以及黄泥,开头这两年朝廷再补贴些,百姓们花上几文钱就能用的起了。”

朱元璋顿时欣喜不已,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他是最知晓寻常百姓过冬有多难的,年幼时家中保暖的被子里只装的起木棉、稻草、芦花等廉价又充实的保暖物品。

然而,稻草粗糙,缝隙又大,装在被子里沙沙作响,异常难受,芦花听起来美妙,实则异常轻薄,一被子的芦花也不如一斤棉花保暖。

……

第434章 思虑再三

所以朱元璋开国后就下令,官田民田都要出一部分种植棉花,结果刚开始种棉令推行时,遭到了很多百姓的抵触,百姓惜田,能种粮食的土地,从不会浪费种什么其他的。

毕竟无论是种什么都是要交田税的,何况吃饱还在穿暖前面,种种因由之下,纵使百姓迫于官府命令种了棉花,但却并不认真照顾,依旧是把心力都应在粮食上。

朱元璋见此便下令,益种绵花,率蠲其税!

此令一下立竿见影,江南地区的百姓的心眼就活动了起来,种粮食是虽然可以填饱肚子,但是要花钱交税,种棉花不要交税,只要卖一把子力气,来年收了棉花,再把棉花卖了钱,就可以又买粮食了。

百姓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朴素,当然了,士绅地主自然也不会放过朝廷的优惠政策,他们是不缺粮食的,所以种起棉花倒是比百姓还狠。

只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棉花无论是做衣服还是做床被,都是极为舒服的,所以价格不低,太多百姓自家种了也舍不得自用,大多都卖了出去,也就留下一点点给家中幼子幼孙用。

多种棉花的南方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北方了,老朱推广棉花,最大的受益者是温饱有余的百姓,赤贫百姓的生活还没改变太多,毕竟正式种棉花也不过才三四年,产出相对所需人口还是相形见绌。

想来尚需十几二十年棉花产出多了起来,价格下降才能真正惠及天下,不过这也是常理,哪怕是工部研究的煤炭也是一样的,再便宜也总有买不起的人,而买不起的人却又恰恰是最需要的人……

不过事情总还是要办的,就比如棉花,传入国内都已经不知道多久了,可前面多少朝代的明君贤相却从未推广过。

煤炭也是一样,宋朝时候就已经开始焦炭炼铁了,这是冶金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发明,相比于欧洲,华夏早了好几百年。

华夏从不缺少创新,只是甚少服务于底层百姓,愚民弱民更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罢了,不过到如今,时代已经要变了。

世界即将连通,固守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纵然闭关锁国可以在延续一段时间,但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面对浩荡大势无处可躲,那就应该主动投入其中借势而为,犹如金鲤一般顺着时代洪流越过龙门,再次成为世界的主导。

朱标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否则他完全可以让工部先研究那些奢侈品,好好捞上一笔,只是那些东西于国于民无益。

如果朱标只是个百姓商人甚至是勋贵侯爷,那他才不会管这么多,更不会费心力谋划,只会安心捞钱,反正大不了就领着一些心腹混出海外,这时候那边都乱的很,有钱有人给自己弄个自治领土也不难。

但他却是国之储君,那么他的根就在这儿了,舍弃不掉的,所以才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筹谋打算,因为他知道,若是只抱着自己死后管他洪水滔天的想法玩乐一世,等大限将至那天他一定会后悔的。”

人活着总是要有责任的,于国于家他都会对大明负责,朱标的思虑一停,就见此时自己父皇已经命人把一旁的燃着熏香的五龙拱珠香炉掀开,把里面燃了一半熏料取出,兴致勃勃的把黑乎乎的煤炭投入进去。

命太监点燃后乐呵呵的看着,看了好一会才说道:“那些煤山本就都是朝廷的,成本算无,对百姓售卖的价格再低些吧。”

朱标摇头说道:“已经够低了,再低下去对其他卖煤为生的商户也是个巨大打击,何况今年能卖给百姓的本来也不多,毕竟北方边军那边需要的也是个大数目。”

朱元璋闻言有些兴奋的心情平复下来,也是点头道:“不错,草原那边这几日连番大战,虽然没有波及到我大明,但如此动向不得不防,这些煤炭优先供给边军。”

朱标应道:“就是到煤矿边上开厂前期投入的银子也少不了,儿臣刚才同工部尚书说要从户部支出五万两……”

朱元璋坐回主位道:“可以,不过工部一定要尽快安排制煤,都已经是入秋了,不能拖拖拉拉的。”

说完后老朱苦笑道:“这银子昨天才入库,今天一早各部都发来了要钱的奏章,光是兵部就要十万两,其余的吏部要五万两,礼部要两万两,户部说要自留十万两,都是狮子大开口。”

朱标闻言也无奈的回答道:“难得天上突然掉下块大肥肉,各部估计都想着嘴快有嘴慢无,最后一个汤都没有。”

父子俩随口说了几句没有用的,然后老朱看着还在燃烧的香炉说道:“你今晚是要见不少人啊,是有什么打算?”

朱标点头道:“昨日邀请的时候倒也没想太多,只是想顺势看看远近亲疏,没想到今日早朝弄成这番局面,今夜看看胡惟庸的打算。”

朱元璋想起早朝的情况也是有些不明所以,按说他也只是想要把地方那些犯法的官员拿下,并没有牵扯京城以及北方边军的意思。

毕竟这两方面他都有布局,只等时候一到即可收网,先在打草惊蛇得不偿失,可胡惟庸这番动作却是有股鱼死网破的架势。

朱标接着说道:“胡惟庸是个聪明人,他应该也只是在试探,事情真的闹大了,父皇的计划固然乱了,可他却是实实在在要掉脑袋的,儿臣估摸着今夜他应该会主动低头。”

朱元璋眉头皱了起来,胡惟庸这般莽撞的试探着实不符合他平日的行事风格,在经过与杨宪的斗争之后,胡惟庸做事已经十分稳重成熟了,有了丞相的气度。

从他轻松写意的斗倒汪广洋就能感受到,他彻底从李善长的影响里走了出来,可以说是自立山门了,中书省六部衙门甚至一些勋贵将领都对他颇为敬仰。

这样的聪明人按说不会这么鲁莽,可他偏偏就是这么做了,甚至不惜亲自上阵,这就不得不让他思虑再三了。

……

第435章 集贤楼

与自己父皇交谈了一会儿,朱标就踏出了谨身殿,现在大概是申时,斜阳欲落去,但依旧散发着淡金色的光芒垂挂在天边。

还不到赴宴的时候,但也不远了,这时候反倒是无所事事了起来,回东宫见妻子太远,去后宫看母后太麻烦,自己父皇还忙着批阅奏章……

朱标漫无目的的走在前宫,骤然回头一看就见成群低眉敛息的宫女太监,他们的日常就是跟随在朱标身边,除非朱标特意下令,否则总会处于一个众星捧月的状态里。

信步走到内五龙桥上,挑了个不错的地方,径直坐了下去,默默的看着下方流淌的河水,刘瑾见状走到桥墩一处隐秘的角落掏出一个青花瓷碗,里面全是一些光滑的鹅卵石。

而其余宫女太监则是规矩的等候在桥下,刘瑾快步跑上去把跪地将瓷碗递上,朱标随手接了过来,然后捻起一颗鹅卵石就朝水中抛下,小小的浪花掀起,石子落入水中清脆悦耳的声音随之传来……

小太监们的目光慢慢都被石子吸引,他们的年纪也都不算大,也是喜欢玩耍的年纪,只可惜家中养活不起了,就把他们送入宫中,换些银子让家中其他人活下去。

而宫女们则是默默用希翼热切的目光看着神态平静丢着石子儿玩的太子爷,都渴望等有朝一日得到太子爷的宠爱,哪怕是一夕之欢也足够了。

众人众生相,谁还没个愿望呢?

等朱标把一大瓷碗的石子儿都投尽了,夕阳也落下去了一半,天色昏暗下来,朱标一个恍惚回过神来,随手放下瓷碗站起身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莫名的感觉一阵索然无味,有些想回宫睡一觉了。

只可惜今晚还有正事要办,起身去一处殿内脱去朝服,换上了一身玄色窄袖蟒袍,袖口处镶绣金线祥云,腰间朱红白玉腰带,上挂墨玉麒麟腰佩,黑发束起以镶碧鎏金冠固定。

换完后大大方方的走到宫女们,见她们面红耳赤后方才心满意足的走出了内殿,心想本宫就是晒黑了些,也是京城最靓的仔!

朱标突然想着下次得找机会让傅忠好好照着老三的脸打几拳,那小子越长越帅了,往后是个威胁,还有老六也是。

除了大殿外面的天色也彻底的黑了下来,宫里各处已经点起来灯火,不过因为马皇后节俭的命令,还是有不少黑暗的地方。

朱标算了算时间,这时候有资格赴宴的应该都到齐了,就等他去了,这才不慌不忙的登上了车驾,朝着宫外集贤楼行去。

刚到宫门口,就见数辆一摸一样的车驾等候在此,驾车的将领随意的插进了其中,然后宫门大开,几辆相同的车驾驶出,谁也不知道太子究竟在其中那个里面。

朱标也没兴趣给随行的护驾人员增添难度,老老实实的坐在其中,七扭八拐过了许久之后,车架才停了下来,外面这时候也传来了官员们的问候:“臣等恭迎太子殿下驾临。”

坐在另一辆车上的刘瑾先到了,此时上前拉开车门特制的车门,端坐在其中的朱标赫然显露,文武官员这才安心的拜了下去。

朱标矫健的下了车驾,一手负在手身后,先是抬头看了眼道旁高耸夺目的集贤楼,此楼也是半公半私,是洪武元年所建,听闻文官们向来喜欢到此谈风论水,是个雅致之所。

然后才对地上穿着便服的一群官员们笑道:“都起来吧,今日就不必拘泥于礼数了,否则这酒也不用喝了,本宫还不如回宫睡觉来的舒坦。”

最前方的胡惟庸起身笑道:“殿下所言极是,那一会儿臣可要好好敬您几杯酒了。”

后面的勋贵顿时来了精神,也不在黑熊精披袈裟愣充文人雅士了,各个从地上弹了起来,过程中谁碰到谁还不忘推搡几下。

“哈哈哈,殿下说的对,难得出来喝酒,又不是在宫里,喝得痛快高兴最重要。”

“娘的,你高兴也不能跳起来踩老子的脚啊!”

“嘿,老子愿意,你小子不服一会儿看谁喝趴下,谁输了谁请往后三天的勾栏听曲?”

“呸,粗鄙之徒,本官一会儿就要教训教训你们,勾栏听曲也带本官一个。”

武勋们自顾自的玩乐,尤其是赵庸等人,知晓自家殿下的脾气,也知道此时该活跃气氛,自然当仁不让本色出演了。

文官们看勋贵如此粗鄙,太子殿下也只是含笑看着,就知晓今夜太子殿下确实是想要热闹一些,于是都不在装深沉了。

唯有其中一批面色不好的,那都是跟陕甘之案牵扯过深的,大理寺以及刑部如今已经开始彻查,今夜他们还能过来赴宴饮酒,但明日可能就身在刑部大牢受刑了。

如此清醒之下,他们怎么可能笑得出来,只能死死的盯着最前方胡惟庸的身影,其中几个地位不低的,心中都在咬牙,若是胡惟庸真的不保他们,把他也别想过的舒服。

一群人说说笑笑进了集贤楼,菜品都是刘安过来安排的,清淡小菜为主,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不过鸡鸭鱼肉倒也不缺,毕竟是朱标请客,太寒颤也就太刻意了,没有必要。

入席之后酒菜也就端上来了,朱标落座后笑道:“诸位莫要嫌弃菜肴不盛,本宫在宫里可都吃不了这么好的,母后缩减宫中用度的情况,诸位应该也听过了。”

自然没有傻子会挑剔,都纷纷表示皇后娘娘乃是千古一后仁德可钦,还有文官表示如此丰盛的宴席已经许久未见了,诚恳的谢过了朱标。

朱标当先提了一句之后,就是其余人发挥的时候了,左右都是场面上的话,无论文臣武勋都会几句,朱标也没往心里去,只是不时举杯点头。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面红耳赤的武勋们就开始放飞自我了,污言秽语不断,不仅是互相较量,还会刻意把平日看不上的文官扯进来,仗着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劲头狠狠的灌了他们一顿。

第436章 忠臣良将

如此热闹的场面中,那一撮神情恍惚的官员们顿时就显得格外的格格不入,朱标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只是不停的与胡惟庸碰杯,小口小口的抿着酒。

渐渐的醉倒的人越来越多,就是酒量好的武勋们看看上面那两位面色如常还在谈笑的丞相和太子爷,也都自觉的醉倒了。

醉倒的自有家中仆人带回家中,朱标也不会挽留,等到月上中天之时,集贤楼内的人就不多了,武勋那边更是仅有南雄侯赵庸等寥寥几人留下。

不过按照朱标对那些家伙的了解,估摸着这会儿没喝尽兴的都脱身去勾栏教坊司耍乐尽兴去了,他们可不想掺合到陕甘贪污案中。

渐渐的酒桌上的气氛又凝固了起来,胡惟庸则是笑容依旧朝着朱标敬了一杯酒道:“今日圣上命大理寺以及刑部彻查陕甘贪腐一案,臣本以为朝中贪腐蠢物应该不多,正好可以趁机一扫污秽肃清庙堂……”

朱标径直接过他的话碴道:“胡相所想正合本宫心意,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庙堂乃朝廷中枢,岂能留贪污硕鼠居其中!”

一旁的刑部尚书张口道:“殿下所言极是,只是臣今日拷问那些犯官,他们竟有人张口胡乱攀咬,企图污蔑更多人。以达成法不责众的目的,其心可诛啊!”

朱标饶有兴致的问道:“哦?都攀咬到谁了?而且曹尚书又如何断定是胡乱攀咬而不是确有其事呢?”

刑部尚书曹荣面上神色一滞:“那人数可就多了,赵尚书陈通政甚至连远在镇边的开平王都有,这可不就是明目张胆的攀咬,臣以为应该仔细审讯而非听风即雨,也请殿下禀明圣上。”

朱标摆手道:“父皇既然是命曹尚书以及阎寺卿主管,那就是信任,这些事两位爱卿商量过后上奏禀明即可又何须本宫多事。”

话说到这个份上、曹荣自然也不能说没有殿下您点头,阎东来那个铁面阎王根本就是油盐不进,没有大理寺的配合,刑部如今根本做不了主。

阎东来这时候也放下酒杯开口道:“曹尚书所言有些过于武断了,拿些犯官或有胡乱攀咬的嫌疑,但也不代表全是如此,本官以为某些京官确实与地方犯官有所牵连!”

吏部尚书正好坐在阎东来上手位,闻言开口道:“怎么听说阎寺卿的亲侄子翰林学士阎鹤堂貌似也有牵连?”

刑部尚书笑道:“这是凤翔知府的供认,胡乱攀咬罢了,阎家书香门弟阎公子更是前科进士品学兼优怎么可能会如此不智。”

朱标闻言看了看阎东来,这件事他倒确实不清楚,阎东来面色不变强硬道:“本官承蒙圣上信重,执掌大理寺主管刑狱案件审理,绝不会因私废公,若是阎鹤堂果然牵扯此案,定然要大义灭亲维持法纪,这点劳烦曹尚书在旁监管!”

曹荣顿时有些下不了台,这也是为何他厌恶阎东来的原因,据他了解阎东来根本不是什么刚正不阿的性格,此人在任职刑部之时,也曾有不少徇私舞弊的事迹。

但他在得到太子殿下信重之后,知晓了殿下喜好需求,他先是擦干了自己的屁股,把以前那些因他逃脱惩罚的人重新审判,然后改头换面变成了铁面无私的大理寺卿。

如此迎须小人岂能让人心服,他在摆出这等态度更是让人厌恶,只可惜太子殿下信任,谁拿他都没有办法。

通政使陈佑宗也是笑道:“阎寺卿所言极是,既然有人攀咬本官,不妨当面对质以证清白,有阎寺卿曹尚书在,定能让贪腐者受罚,还无辜者清白!”

此言一出许多的面色就不好看了,他们都清楚,这件事根本扯不上常遇春阎东来和陈佑宗几人的身上,最多也就是能拉下他们身旁的人,根本无法影响威胁。

而且从这俩人所表达的态度上也能看出太子爷的意志,根本没有遮遮掩掩相互妥协,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意思。

朱标悠闲的举筷吃着菜肴,集贤楼果然不负所望,其菜品要比宫里的御厨强上不少,等以后朱标一定要举办个天下第一厨艺大赛,选其中最优秀者入宫当御厨。

御厨做饭竟然不好吃,那还配当御厨吗?

胡惟庸突然放下筷子悠然一叹,起身对朱标下拜郑重的说道:“今日一天臣却是收到了不少人的请托啊,未曾想中书省以及六部竟然有这么多人参与,此乃臣之过也。”

朱标眉头一皱同样当下筷子说道:“胡相此言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面色有些难堪道:“臣本以为京中牵连者应当不多,但却是出乎所料,牵扯如此之广,若是贸然拿下,恐生动乱啊。”

朱标越发不清楚胡惟庸这个老狐狸在搞什么了,既然要低头那今日早朝又何必提起,这不是有病吗?

朱标心中不断思考胡惟庸的真实目的,面上不悦的一拍桌子:“胡相可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父皇前些年就曾说过面对贪污腐败之徒绝不会因其人多势众而法外开恩,若有求情者一概同罪而论!”

胡惟庸跪地拱手道:“臣若有私心又岂会在早朝时请求圣上彻查,实在是经过一天才发现京中官员或多或少都得到过地方孝敬,毕竟朝廷俸禄低廉,这只是前朝以来的惯例,并非内外勾结之举,此等情况尚需谨慎处置啊。”

集贤楼中留下的中书省以及六部官员都协同跪下齐声开口道:“求殿下宽仁,以大局为重。”

朱标起身冷然开口道:“你们都与此案有牵连?”

众人一味磕头,尚留在座椅上的寥寥无几,朱标冷哼一声道:“难怪看你们方才都面色萎靡,原来是心中有鬼,赵庸即刻叫人拿下这些人,交由大理寺严审!”

此言一出下方官员各个都有些惊愕,但很快就回过神来,各个都否认自己与陕甘之案有牵连,只是为了顾全朝廷大局才请求太子殿下。

没有那个会蠢到不打自招,那不是真诚,那是傻子,那是不给太子殿下台阶下,大家都是体面人,都是一心为公的忠臣良将!

第437章 互相试探

朱标闻言面色好看些了,本来已经起身的南雄侯赵庸也被一旁的巩昌侯郭兴拉住,如果真的将这么多中书省以及六部要员一举拿下,那明天朝廷就得停止运转了。

而且每个把月根本恢复不了,这些人可不是随便挑出一批新科进士或者翰林院那些小年轻能顶上的,各个都是久经官场仕海浮沉多年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