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 第330章

作者:傲骨铁心

毕竟,这会不是明末,百姓活不下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中国人,哪怕再饿,营养再不好,再没有收入,只要一天有一顿吃的,有个盼头,都不会起来造反。

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土壤在乾隆年间是不存在的,到了嘉庆朝才开始酝酿。

白莲之后有太平,太平之后有捻军,捻军之后有革命。

既然是“卡”,那贾六就不可能真的放任兴汉军壮大到可以独立自主。

现在兴汉军为何在武昌迟迟没有东进,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武器弹药不足以支撑东进这一大规模战事消耗所需。

一方面控制兴汉军将战争扩大,一方面又想贾氏代清。

贾六面临的问题就有些多元化。

思想领域这一块问题尤其关键。

几十年的殖民统治就可以让一群接受现代化思想的人敌视母国,更何况这是一个母国被满洲殖民上百年的时代。

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可能还好些,毕竟这些地方由于地处沿海与外界接触多一些,有反清复明的思想基础。

于北方,这个基础可以说是十分薄弱的。

如果民间反清思想无法活跃,那贾氏代清必定十分困难。

针对这个问题,贾六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两个。

一是在直隶推行新政,先让直隶百姓开开眼,有可能的话请洋人来给八旗老爷们上上课。

二是助推吏治腐败。

腐败到汉族读书人看不下去,跟清廷废除科举一样,或主动投身推翻大清的革命浪朝中,或冷眼旁观。

新政,贾六初步估计需要至少五年才可能初步实现。

助推本就腐败的大清吏治滑向深渊,贾六觉得一两年怕就能搞定。

成事他不足,坏事他有余。

就跟当初他对祖应元他们讲的道理——咱们这帮假鞑子于战场上真刀真枪可能干不过真鞑子,但坑队友总会吧?

祖传的手艺!

两个月,先卖他几百个官。

一品卖不了,二品有限,三品四品总能批发吧,六品七品也不嫌低。

反正,贾六跟大姐夫王志安说的明白,只要有人请到他,甭管对方是什么人,要当什么官,只要对方出得起钱,统统给予安排。

栓柱回来后正好听到了少爷和大姑爷的讲话,可能大姑爷没明白少爷的用意,他却是知道的。

不禁有些忧心道:“这样一来,不是苦了百姓?”

是苦了百姓,那么多人花钱走少爷的路子当官,不定都是京官,地方肯定有好多。

人家花钱当官,做官之后能不把钱收回来?

届时,还是老百姓倒霉。

贾六不以为然:“为了大清,只能先苦一苦百姓,回头新政办好了,百姓会懂我的。”

栓柱没再吭声。

他了解过少爷的新政内容,用个形象的说法好比直隶百姓现在人均收入是一百文一年,但叫贪官污吏抽去一半,只剩五十文一年。

但要是少爷搞的新政,如北洋通商,如直隶军工产业园,如煤铁集团等陆续弄起来,就能将百姓从土地解放,通过工商业带动他们的收入。

年均收入提高到五百文、一千文都是有可能的。

这样一来,纵是贪官污吏再抽一半,百姓的收入也是比从前多得多的。

这叫做大蛋糕。

贾六对北洋通商带来的巨额利益是非常肯定的,南洋广州那边十三行每年私利多达五千多万两,相当于清政府一年半财政收入,他北洋再差有南洋一半,也能有两三千万两财政收入。

如此巨额利润,要带动多少产业发展,要带动多少百姓致富呢。

当然,不可能让百姓一夜之间个个小康,但起码整体拉动生活水平,让百姓过得比从前好。

一汪死水,一个村子百姓分。

同一汪活水,一个村子百姓分,可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要在直隶推行新政就必须依靠官僚集团,与其打造一个清廉官僚集团把自己累死,甚至导致和官僚直接对立,被自己培养的官僚集团抛弃,不如把蛋糕做大让官僚集团有的分,让百姓也有的分。

洋人,不就是这样干的么。

这些道理,大姐夫肯定是不知道的。

坐在那沉思。

却是在想要是按三折回扣的行规办,一天一个,自己岂不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家财万贯了么。

这就是官的好处啊。

官越大,沾好处的越多。

梵伟来了,路上撞见回去的左副都御史蒋大人,便随口说了句:“那个蒋檙家我去过,他投资保隆项目五万两,不过没那么多现银,先付了三万两,尾款说明年开春让家里从常熟送来。”

话刚说完,就见鬼家大人脸颊抽了下,本是拿在手中的七千两银票瞬间捏成了票团。

一点也不香。

“这个两面派,不要脸!”

栓柱最痛恨的就是投机分子。

第520章 鬼家大人高明

蒋檙家是常熟巨富,爷爷和老子都当过大学士,拿五万两出来投资小菜一碟。

问题是这人,有点不上道。

“太不上路子了,他拿我当甚么人!”

贾六大怒,先前还暗赞此人有眼力,知道他贾佳额驸有价值,是个聪明人,将来未必不能介绍他入会,没想这人实际却蠢得出奇。

给臭咸鱼似的乾隆翻身项目投了五万两,却在能决定他前程的真菩萨这里只拿一万两,这他妈分明就是说正得势的额驸不如个过气的皇上了!

要不是顾着这是大姐夫的第一单,贾六肯定带人去追蒋檙,要求其追加晋升活动费用。

不加,吏部侍郎就是给条狗当,也没你姓蒋的份。

退钱,不可能。

长这么大,贾六就没给谁退过钱。

没别的原因,就是咱老满丢不起这人!

“什么保隆项目?”

大姐夫听得糊涂,小舅子脸上的怒气却看得明白,慌的赶紧将已经放在怀中的三千两银票拿出。

想了想,又将先前收人家的一千两也拿了出来。

要是这事有什么不对,这钱他无论如何都给姓蒋的退去,不能让六子为难。

“呃……”

贾六不敢告诉大姐夫实情,吱唔几句,将银票重新塞回大姐夫手中,让其安心,说他既收了蒋檙的钱,吏部侍郎的职事肯定会给落实。

至于项目则是生意上的事,一码归一码,不会扯到一起。

大姐夫想问是什么生意时,大姐贾娟来了,贾六忙寻了个借口带着栓柱同梵伟到书房。

到了书房,便让梵伟赶紧将保隆项目运作情况作个简单汇报。

“大人,保隆项目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先后有一百八十多名官员进行投资,满洲、蒙古、汉军和汉官都有,少的有七百两,多的有九万两,总计收得投资……”

梵伟将手中的账本翻到最后一页,认真看了眼,道:“共六十八万四千三百两整,实收五十二万一千二百两,余下十六万三千一百两最迟明年三月可以到账。”

“没想到暗中看好老四鬼子咸鱼翻身的人竟然有这么多,嗯,忠心可用,忠心可用啊。”

贾六眉开眼笑,保隆项目发起到现在不过二十几天,就入账六十多万两,赶得上四川省大半年财政收入了。

照这进度干个一年半载,自己都能卷款出国了。

难怪前世有那么多打着爱国旗号发财的人,这桩生意经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怕没傻子信。

就跟他扛着八旗反大清一样。

嘴里喊着为了大清,实际是想操他爱新觉罗十八代。

不过此事侧面表面老四鬼子虽然落了难,但四十年皇帝的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于官员、于军队、于百姓之中威望不是老富打几拳就能消失的。

基本可以断定,随着乾隆“落难”真相的传播,用不了多久,老富这个领班军机大臣就会感受到来自各地督抚将军的恶意。

不过,关他贾六吊事。

谁让老富撵他去保定的。

好奇询问那个投七百两的是谁?

梵伟忙道:“是工部的一个主事,下面人给准了一个员外郎差事。”

“这家伙,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啊。”

贾六笑了,吏部小捐员外郎这个厅级干部要9600两,投700两的主事明摆着就是想捡漏。

事成了,他就能节省九千两当上员外郎。

事不成,也不过亏个七百两,这买卖到哪做去?

梵伟见状,说要是鬼家大人嫌钱少,就把钱退给那个主事。

“别介,我行走江湖这么多年,靠的就是一个言而有信,弟兄们提着脑袋跟我干,也是因为我说话算数,不会昧着良心坑弟兄们!……乾隆为什么封我乌能伊巴图鲁,不就是因为知道我为人诚信,值得信任么?”

对自个的人品,贾六毫不怀疑,所以不允许出现败坏自己名声的事。

“蚊子再小也是肉,既然这个主事对皇上忠心耿耿,这份心意可不能给拂了。”

贾六吩咐梵伟以后这种小单一律全收,不过最低投资额必须五百两起步。

什么意思呢?

就是他不骗穷人,或者说不骗清官。

穷人,肯定拿不出五百两投资。

能拿五百两出来投资保隆项目的,也不可能是清官。

“薄利多销。”

栓柱总结了下,认为保隆项目要多向六七品甚至七品以下,乃至不入流的小吏,包括拜唐阿、笔贴式之类的人员推销。

相比四品以上官员,这些小官小吏才是京官的主体,少说得好几千人。

不多,一人收他个五百两,这几千人得多少银子?

贾六点头,欣然同意:“言之有理,照柱桑说的办。”

丝毫不去想如何兑付利息和本金的事。

这把梵伟想要提醒鬼家大人项目爆雷风险的话,咽回了肚。

老板不怕,他这个打工的怕个吊。

“对了,那个投九万两的是哪个冤大头?”

贾六想知道哪个傻叼肯投九万两给老四鬼子招兵买马,东山再起。

不想梵伟轻咳一声,告诉鬼家大人,这个傻叼就是他小舅子信郡王淳颖。

“少爷,是亲戚啊。”

栓柱鼻子一捏,甩了下鼻涕,不发表意见。

贾六也是愣了好长时间,才问梵伟他那小舅子傻不拉几的投九万两干啥?

想不通啊,都是世袭罔替的信郡王了,且胆小如鼠的一个人,老老实实在妹夫安排下过日子不挺好,怎就失心疯的想要帮助乾隆复辟的。

梵伟说具体他也不知道,而且也没派人去信王府介绍项目,不知道鬼家大人的小舅子是怎么知道有这事,自个寻了过来主动把银子给交了的。

“他是想当亲王?”

除了这个理由,贾六想不到淳颖投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