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历史系之狼
“还抓了一群勋贵子弟,将他们打的不轻,丢进了廷尉,你这是在做什么?!”
“阿母!我可不是胡闹!”
刘长猛地跳起身来,一点事都没有,他愤怒的说道:“太学名额本来就少,这些人占着名额,却如此轻视,难道就不该打吗?!”
吕后眯着双眼,问道:“我为何设立太学?”
“拉拢天下之士,让他们为大汉效力。”
“那朝中勋贵,是否也值得拉拢?是否也该让他们为大汉效力?”
“额……大概值得。”
“那你管他们有没有去太学呢?!”
刘长却很不开心,他说道:“阿母,那些跟随阿父作战的大臣们,各个年迈,就是他们之中年纪最小的周勃陈平等人,都已是年过半百,在地方上,更是如此,我这次前往诸多郡县,就没看到一个年轻的,等这些人不在了,我们要让谁来治理国家呢?就让太学里里的那些人吗?”
“阿母啊,太学拉拢天下士子,这是对的,可是也该让他们学到些本事啊,治理天下的不是我们,是那些官吏,若是他们整日在太学荒废时日,将来直接派往地方,光有忠诚,却没有能力,这算什么呢?”
听到刘长的话,吕后若有所思,“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我觉得,首先就是整顿太学,设立专门的官职,不要那么的散漫,设立对应的课程,教导他们律法,农桑,商贾,徭役,军事,要教一些实际性的东西,不能只是作为养士之地,应当作为育才之地,如今各地都在设立国学,等到士子数量差不多了,我们便推行科举!”
“科举??”
吕后一头雾水。
刘长傲然的说道:“这是我所想出来的办法,每隔三年,我们就进行一次考核,让天下的士子们前来庙堂,考核数算,治国,军事,律法等事,通过的就直接任免为官!”
“这与秦时的吏考有何不同呢?”
“当然不一样,我们的题目要难一些,要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让他们为大汉效力!秦的吏考只是考核律法,选拔底层的亭长这类的官吏,我们选拔的可都是能做县令的官员啊!”
秦朝也是有考核的,当初刘邦就是通过了“大秦法考”,随即担任了亭长。
刘长喋喋不休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吕后却有些狐疑的看着他,问道:“这是贾谊的想法?”
刘长觉得委屈,气的险些跳了起来,“阿母!!这是我的想法!!与贾谊他们无关!真的是我!!”
“好吧……或许可行。”
原先贾谊也曾说过考核,那时刘长就想到了科举,可是,科举的基础是要统一思想,不然你考什么呢?在张不疑抱怨太学不教实事之后,刘长猛地醒悟,对呀,直接考实在的东西不就好了?考什么经典学问啊,就考怎么治理地方,怎么振兴农桑,一亩地的出产是多少,怎么对付贼寇,再靠一靠数算,考一考对如今制度的理解和想法,这不就好了吗?
“我会亲自来操办这件事。”
吕后直接开口说道,显然,她对刘长说的这个选拔官吏的制度很感兴趣。
刘长这才笑着说道:“那之前,要完善太学啊……阿母,可以让浮丘伯来担任太学令,负责太学之事,再进行分科,教各种不同的东西,军事也该教……我觉得,可以让淮阴侯来教导军事,让士子们学一学怎么打仗……”
吕后猛地惊醒,她眯着双眼,“原来这才是你的目的啊。”
“啊?什么目的?”
“呵呵,让韩信去教导士子,怎么,你想让他公然拉拢士子,教出更多的反贼吗?”
“哈哈哈,阿母,让师父教别人造反??”
“师父啥都会,都是不会造反。”
“此事不可行。”
吕后的态度很坚决。
刘长却说道:“阿母,您可以派人跟随在他的身边,让他只负责授业啊,师父打仗的本事,大汉有谁能比得上呢?这样的人才,不让他为大汉效力,那是大汉的损失啊,阿母不放心让他作战,那何不让他来教出会作战的人呢?”
“若是您说,只要是他教出来的弟子都会谋反的话,那我呢?我不也是他的弟子吗?我可曾有谋反的意图?”
吕后瞥了他一眼,“尚不清楚。”
“阿母,师父给我送了几本兵法,刘不害看到兵法之后,爱不释手,认为这兵法无比的精妙,这只是他写出来的啊,若是他能在太学亲自教导,以后大汉各地的官吏,不说是能征善战,起码也是懂兵事的!大汉以后还要与匈奴作战,大臣不能不知兵!!!”
刘长诚恳的说着。
吕后冷笑着,“你这么一番行为,其实都是为了护住你的老师啊……这是谁教你的?”
“是陈平!!”
“且容我再想想。”
“好!”
刘长走出了椒房殿,走进了厚德殿,正要开口,便愣住了。
曹姝正跟一个女子笑着聊着什么,而这个女子,正是樊卿,樊卿此刻抱着刘安,正逗着他。刘长忽然就有些尴尬,只是笑着,樊卿笑着起身,对刘安说道:“看,你的笨阿父回来了!”
“咳咳,卿,许久不见啊。”
刘长看着面前的樊卿,过去了一年多的时间,樊卿却变得与以往不太一样了,人彻底长开了,再也不是原先那脏兮兮的小丫头,脸型跟她阿母一样,眉清目秀,还有两颗小虎牙,吕家别的不说,颜值还都是在线的。
“你这变化还挺大的啊!”
刘长笑着说道。
樊卿看着面前个头几乎要追上阿父的如熊罴一样的刘长,笑着说道:“你也是啊。”
“大王,您不在的时候,卿几次前来,帮着照顾安……实在应当感谢她。”
“害,谢什么谢啊,我认识她都多少年了!”
刘长坐在了一旁,拿起了水,急忙喝了起来。
樊卿这才将安交给了姝,说道:“那我就先回去了。”
曹姝急忙挽留,“不如留下来吃点东西?”
“对,吃顿饭再走,急什么啊!”
樊卿只好留了下来,众人一同吃饭,刘长笑着问起了樊哙和姨母的情况,“他们都很好,阿父很想你,常常说起你,你也不曾去拜访。”
“唉,忙啊……回来几天,我都是四处跑,压根就没有时日啊……改天吧,我一定会去拜访姨父,姨父现在还像从前那样能吃吗?”
“不如大王,可饭量还是很大。”
“那我就放心了。”
“对了,我今天将樊市人打了一顿,你回去告诉姨父,这是为了他好,他只挂着名,不去读书,这样是无法成才的,将来他可是要肩负大任的……还有,太学的事情让他不要担心……等整顿完毕,会找个时日让他再回去的!”
“嗯,我会告诉阿父的。”
“哈哈哈,我向来仰慕姨父,一直都想要跟姨父一决高下!如今正是时机,帮我转告姨父,我这次去拜访他的时候,一定要跟他比一比,看谁才是大汉最勇武的那个人!”刘长说着,拿起樊卿面前的羊骨,猛地掰开,随意的递给了她。
樊卿浑身一颤,低着头,迟迟都没有言语。
曹姝看着她的模样,若有所思。
第214章 老实巴交的唐王
诸多营帐被火焰所吞噬,骑士们不断的来回飞奔,放声大叫着。
处处都是被推倒的栅栏,被驱赶的牛羊。
冒顿站在一处高地,俯视着远处那些的来回奔驰的骑士们。
这里是月氏王曾经的王帐,而如今,这里也同样沦落在了冒顿的手里。
他傲然的看着远处,瞥了一眼身边的将领,问道:“丁零,月氏已经被消灭……大漠之上,还有人敢与我作对吗?”
“伟大的撑犁孤涂!从遥远大海的尽头到漫天的雪地,再也没有一个部落敢反抗您,所有的王都俯身在您的脚边,不敢抬起头来与您对视,没有任何东西再能阻拦您的骑士!”
“所有的土地和土地上的人都当臣服与您。”
将领朝着冒顿行了大礼。
冒顿仰头大笑,“我年轻的时候,我的父亲想要杀死我,我孤身前往月氏为质子,身边没有一个随从,当时月氏人多羞辱我,我当时便立下誓言,一定要覆灭月氏,斩杀月氏王!”
“我在月氏忍辱负重,我的父亲却突然带兵攻杀月氏,月氏人想要杀死我,我杀了他们的人,抢了骏马,回到匈奴的时候,愿意跟随我的人不到一万人。”
“头曼想让我那弟弟担任单于,我射杀头曼,成为单于的时候,愿意跟随我的骑士不到四万人!”
“我击败东胡,射杀东胡王的时候,我有了十万亲随,他们愿意跟我作战,我的响箭射向哪里,他们就会往哪里冲锋!”
“我向南征服楼烦诸王,占领中国的牧地,向东远征扶余,挹娄,向北征服丁零,鬲昆,向西讨伐月氏,乌孙!让他们连年为我上贡!!”
“到如今,再也没有人敢朝我张牙舞爪了!”
冒顿看起来很是得意,而周围的将领们的神色则是更加恭敬,就在冒顿志得意满,准备领着众人去饮酒的时候,忽有使者匆匆忙忙的冲到了冒顿的面前,这位使臣看起来非常的惶恐,他叫道:“撑犁孤涂!!唐人出兵了!!”
冒顿并不惊讶,只是平静的问道:“祁连山?”
“不!!他们从燕国出发,伙同鲜卑山的东胡余孽,攻打左部!左贤王全力抵挡,却被唐军所破!被劫民众物资甚多!!”
冒顿一惊,却很快就平复了心情,他大声说道:“唐人不敢出唐国,才选择从燕国出兵!”
“如今草原已经平定,是时候给孺子一些教训了!”
“好!!!”
众人纷纷高呼,冒顿眼神里满是凶狠,他对刘长可以说是恨之入骨了,冒顿活这么大,还没被人如此骂过,就连当初月氏人都没有这么骂他,一定要将那竖子的头给砍下来!!!
……
而这位竖子,此刻却尴尬的看着曹姝,咧嘴傻笑着。
“我看卿甚是喜欢大王,大王为何不迎娶她呢?”
“啊?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了,当不得真。”
“大王……您喜爱她吗?”
“内啥,安是不是饿了?”
“大王,我在问您呢!”
刘长沉思了片刻,说道:“倒也不算是喜爱吧……怎么说呢,我和她从小玩到大……我都是将她当作自己的好友了,哈哈哈,不过,这一年多不见,她倒是好看了许多。”
“那大王何不迎娶呢?”
“你怎么比我还急呢?”
“大王身边多个人来照顾,这也是我所想要看到的。”
“额……不急,还是先办了我们的亲事吧。”
刘长说着,将刘安抱了起来,笑着说道:“等安再长一些,我就带着你们回唐国去了,这里甚是不自在……整天为诸事操心,等回了唐国,哈哈哈,就再也可以让我烦恼的事情了,我就可以安心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大王想要做什么呢?”
“打仗,吃肉,喝酒,入……额,没了。”
曹姝瞥了他一眼,“大王,在安面前可不能说不该说的啊……孩子会学的。”
“学了又如何,我刘长的儿子,就该是跟我这样的,像个大丈夫,敢说敢做,不受人欺辱!!”
曹姝无奈的看着刘安,低声说道:“你可不要学啊……做个乖孩子,认真读书……”
“哈哈哈,怎么,你还要让他治经当博士吗?整日坐在家里搞学问,读书著作?这可是我的种,怎么可能呢?!”
刘长仰头大笑了,刘安却只是看着曹姝,咧嘴笑了起来,笑得很是好看,曹姝都忍不住亲了他几口。
“你看安多乖啊,将来也一定会很乖!”
“那不就误入歧途了吗?我的种,怎么能乖巧呢?!”
而在这个时候,吕后却出现在了韩信的府邸里。
韩信对吕后很是恭敬,低着头,以臣子之礼参拜。
吕后对他的态度还是很满意的,吕后轻声问道:“今唐王力壮,准备离开大汉,前往唐国,您是他的老师,我想让您陪同他前往唐国,您觉得如何啊?”
韩信摇着头,“臣已年迈,只怕走不到唐国,能在长安内安度晚年,便已知足。”
“这是什么话呢,张苍高龄,依旧可以在唐国为相,您年不到半百,何以如此?”
“臣早年多征战,诸病缠身,不如张相硬朗。”
吕后长叹了一声,无奈的说道:“如今能来拜访您的,也就只有唐王一人,若是唐王离开了,您在此处,岂不是更加孤苦吗?不如就听我的,前往唐国吧。”
“臣在此处,无比的惬意,读书以为乐,实在不愿意前往唐国。”
听到韩信的回答,吕后这才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将您送回淮阴,让您与家人团聚如何?”
韩信一愣,随即笑着说道:“我与家人许久未见,若是太后能将臣的家人接到长安,与我相聚,那臣定当拜谢太后之大恩!”
吕后轻笑了起来,“好,既然如此,那我便下令,将您的家人接到长安,与您同住。”
韩信急忙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