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小明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
张仲景听得很真切,看的也很真切。
那店家说的是“我大明”,说话之时,眼眸之中神采奕奕,气势昂扬。
普通的庶民居然敢说出这样的话,倒是将张仲景吓得不轻,频频去看身旁的两名鹰狼卫。
而护卫着他的两名鹰狼卫似乎也是司空见惯,并没有因为其言语而将其缉捕,张仲景心中惊诧,但是却也没有问出心中的问题。
张仲景其实已经有麻木了,这一路来,他原有的观念几乎被击的粉碎,只剩下了些许的残渣。
第一次听闻那明军之中的八条军律,《四要》《四不》之时,他完全不敢相信,但是没有想到明军竟然真的在严格的遵从。
这个时候陈平正好端来的茶水和吃食。
“贵客喝茶。”
华佗呵呵一笑,拿起了茶碗。
张仲景心中所想的他何尝不知道,当初他跟着四州的黄巾进入并州的时候也是一步三惊,根本弄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状况。
花费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平复下来,那个时候的并州可还没有现在的中州变化如此的巨大,很多地方当时也和汉庭比较像。
但是随着许安在长安开国,明国建立之后,各地的变化可以用飞速来形容,简直就是一月一变,很多新奇的事物陆续的冒了出来。
就算之前张仲景的问题,这么多的道路修缮起来都是一笔巨额的资金,到时候应该如何。
这个问题,其实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解决,他听闻在太行山的那座秘密工坊内,似乎有一种物品叫做水泥,现在还在研制之中,不过好像已经初见了成效。
那种被称之为水泥的事物,据说在彻底完善之后,既坚固又耐用,修缮和维护起来不需要多少的功夫,过许久才需要修缮一次。
不像那些普通的官道,只是一场大雨就需要重新修缮。
“这是,茶?”
张仲景眼神勐然一亮,他认知中的茶不应该是这个味道。
“这可是道君想出来的办法,原先喝茶的方式太过于复杂,我个人认为,还是这样喝起来更为舒服。”
华佗嘿嘿一笑,摆出了一副前辈的模样。
不过在茶道一途之上,他确实可以当张仲景的老师了。
“这还是普通的粗茶,长安集市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好茶在卖,其中最贵的茶就是以我的俸禄,喝起来都心痛啊……”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华佗砸了咂舌。
长安城内有一种茶,原先是专供于汉庭王公贵族的,但是现在汉庭王公贵族都是过去式了。
那些茶叶也都变成了贸易品被收拢了起来,作为什么“重要贸易物品”,定价定的极为昂贵。
他虽然作为一院之长俸禄颇高,但还是有些囊中羞涩,不敢太过于放肆。
据说那茶叶运到西域去,一斤茶叶几乎等重于一斤黄金。
经商贸易简直就是暴利啊。
华佗又喝了一口茶,心中也是疑惑。
为什么汉庭想不到的事情,他们的这位道君却是能够想到。
西域商路开辟之后,完完全全就是暴利,华佗虽然了解的不多,但是也知道这是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
冀州开海似乎也卓有成效,那从辽东之地送到内陆来的辽东参卖的也极为昂贵,那辽东参可以入药,浑身是宝,可以用于治病救人,而且药效卓着。
还有各种各样的特产,也都能够在中原地区卖出不菲的价格。
很多地方的变化,就是身处国内,华佗也有很多不太清楚,对于很多地方的了解,他都是通过国内发行的报刊来了解。
张仲景的眼神迷惑,他不明白为什么仅仅隔了一座关卡,南阳郡和中州却是相差如此之大, 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为什么?”
张仲景目视着华佗,问出了他一直想要问出的问题。
这些时日,他所能够看到的事物都是曾经在汉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因为汉庭的宣扬,曾经的张仲景以为,许安只不过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诸侯,和袁绍、董卓等人一般无二罢了。
纵使强上一线,也不过只是一线。
但是那些进入南阳郡的明军让他发现了汉庭似乎在说谎。
面对华佗的邀请,他最后选择先行开口请求加入太平道中,他也如同当初华佗一样,想要看看这明庭治下的郡国到底是一番什么样的风景。
张仲景很清楚,如果明庭和汉庭的基础相同,实行的制度法规相同.
那么明庭治下的百姓绝对不可能是这样的表情,军卒也绝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
“因为……”
华佗眼神微凝,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他以手指天,目光坚定,缓缓开口。
“此为苍生黎民之天下,而非世家豪强之天下。”
第九百一十一章 长安!
天气闷热,车厢有节奏的摇摇晃晃。
坐在软垫之上的张仲景闭着眼睛,午后的沉闷的气氛实在是让人昏昏欲睡。
半梦半醒之间,各种光怪陆离的梦不断的交错着,张仲景突然听到了一阵噪杂的声音。
不知不觉在马车之上睡着,他的睡姿并不好,因此突然听到噪杂声,却是怎么也清醒不过来。
这样的情况张仲景曾经遇到过,而且他作为医者也对此颇有了解,因此并未惊慌。
“呼————”
张仲景睁开了双目,吐出了一口浊气,从梦魔的状态之中清醒了过来。
耳畔噪杂声依旧,眼前的一切逐渐的清晰明亮了起来。
他定了定心神,看向了窗外。
那喧哗声正是从外面传来的,不过听起来并不像是在交谈和争吵,似乎……
似乎是在欢呼?
“怎么了?”
张仲景狐疑的看了看窗外的风景。
窗外仍旧是平整的官道,相比于南阳郡那灰扑扑的道路,进入武关之后的道路不仅平镇了许多,而且其他的地方也与南阳郡截然不同。
这里是从蓝田通往长安的的大道,越是靠近长安便越平坦,周围的屯所和天地便越多,道路两旁可以看到不少的屯所和农田。
古时国度,一般的道路其实就是压实一下路基,将夯土压实了,清除一些杂草,撒上一些抑制草的药剂,派人维护一二,稍微好点的主干道则是在上面垫一层砾石。
一些重要的主干道是用青石铺就而成,不过因为造价的原因,这样规格的道路总体来说,只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许安下令修缮和修建的道路自然是不可能是这样简单的规格,在明庭境内的道路,基本都是铺着细石的大道。
而这一条从武关通往长安的主干道,则是用青石砖铺就而成的青砖石路,道路两边都修有排水沟。
石材并不难得,关中四面环山,这些石材大多都是从关中四方的山岭之间运送而来,经过了简单的切割便可以使用。
数十万鲜卑的劳动力被撒入了关中和并州等地作为矿工和基础建设,现在明国国内根本就不缺乏人力。
张仲景之前坐在茶摊之上的时候,他发现实际上所修建的道路并非都是一样的平整。
这些道路都是有些倾斜,中间高两侧低是一个斜面,不仔细看的话看不出来。
本来他还以为是施工的时候工匠粗心导致的问题,但是下过一场小雨之后,他发现道路就是这样的设计。
斜面的设计,是的以雨水向着路缘流去,一路流到路边排水沟或是排水渠中,雨水最终流向周围的农田,或是当地的蓄水池中。
窗外绿树成荫,此时已过早春,正是春暖花开季。
野花丛丛,树木繁茂,入目皆是一派欣欣向荣之气象。
张仲景注意到,此时道路的两侧每隔一段距离便种着一棵树木,树木不大,但是却是枝繁叶茂,形成了树荫。
当初刚入武关之时,他却是没有看到道路的两侧有什么树木。
“外面为何喧哗?”
窗外的景象虽然有变化,但是应当也不会引起喧哗。
他虽然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但是那些护卫他们的鹰狼卫,对于这样的景象应该都司空见惯才对。
毕竟看那树木,应该多是移植,且生长了数年的时间了,不然也不会生长的如此茂盛。
树木和药草之间有些关联,因此他的眼光也看得比较准确。
正当张仲景沉思之时,他注意到了窗外路缘地带一块竖起的石碑。
那块石碑写着几个小字——长安0009。
之前张仲景和华佗谈论医术,发现华佗的书册上面写着一些稀奇古怪的符号,据说叫做简化数字,就是这些符号,他也简单的学习,大概弄懂了意思。
这个“0009”应当就是九的意思。
张仲景神色微凝,他记起了他之前华佗告诉他的一些常识。
在道路上每隔一里的距离,便建有里程碑一块,那里程碑是用石头所筑,修在道路的右侧。
不需要借助参照物,直接根据里程碑上的数字,便可以推断出距离下一站还有多远。
原本记录道路距离城池远近、历程的标志是“候”,史载:“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时人行路多是以候来辨别方向远近。
许安修改其为里程碑,按照里来计算之后,也更加方便了判断距离的远近。
而他们所行驶的这一条路,里程碑上的数字是从出长安开始算起。
这个“0009”,便是说,他们现在距离长安城只有九里的距离。
那阵将他吵醒的喧哗之声,正是众人看到长安城之时发出的欢呼声。
张仲景的猜想没有错,那名护卫着他们的一路的鹰狼卫千户官放缓了马速,和他们的马车并行。
“华先生、张先生。”
那鹰狼卫的千户面带笑容,声音之中充满了激动。
“我们马上就要到长安城了,现在已经可以看到长安城的城垣了。”
与此同时,那萦绕在耳畔的喧嚣声此时也变得清晰起来。
“长安!长安!”
“回家了!”
马车之外,欢呼声、呼喊声、大笑声混杂在一起,全都传入了张仲景的耳中。
“出征数年,终于归乡,我等一时间有些激动,还望两位先生勿怪。”
那鹰狼卫千户一路升任到千户官一职,又岂是什么简单的人,身为狼卫,他最善于观察别人的表情。
他看到张仲景一副刚刚睡醒的样子,便知道是外面的喧哗声惊醒了正在睡觉的张仲景,于是立即道歉到。
身为军人,对于医者基本都抱有相当高的尊重。
因为正是医者,在他们的受伤之后拼尽全力的去救治他们。
张仲景的名声他们也曾听闻过,而华佗则是医学院的院长,现在军中的军医九成九以上,基本都是华佗的徒弟。
“不妨事,不妨事。”
张仲景连连摆手,他还是有些不太适应,这些鹰狼卫的“和颜悦色”。
他最近刚刚看过一篇话本,写的是濡水之战的经过。
话本里面有句话,张仲景觉得很是贴切——可止小儿夜啼。
说起来,这句话原本形容的还是张辽。
当初濡水一战,张辽突入三郡乌桓军骑阵,阵斩乌桓汗鲁王乌延,威震幽州。
三郡乌桓,上下皆惧,以至于当时乌桓幼儿啼哭之时,只需要喊:“辽来,辽来。”,便可立止。
华佗并没有如何张仲景一般睡着,他虽然一开始也闭着眼睛,但是却是在思索着其他的事情,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并非是一无所知。
“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