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明 第161章

作者:素罗汉

“我首先说一下海军。”胖乎乎的王晓辉穿着一身雪白的将官服,一脸笑容地走到了台前,拿起教鞭,开始真正给在坐的外行们指点起迷津来。

“海军这边没什么大问题。北边的话,明天就可以先发一艘侦查船去记录上海以北的大陆沿岸水文,运输舰队组织好就可以出发,一星期内吧,看你们提供物资的速度了。”

“总之,由于后金兵马在第一次入关时并没有深入到天津周围,那么海军除了担任运输大队长之外,也没什么大用处。”

王晓辉说到这里,用教鞭在地图上天津位置划了个圈:“同样的道理,运普通士兵过去,然后在天津城里坐等鞑子来送死,这个也是没必要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部队既要杀鞑子,又没那个条件从天津冲出去,怎么办?”

王晓辉胖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教鞭也同时指向了长桌旁的一位猛男:“各位老爷,何以解忧?唯有特种兵啊!”

一语惊醒梦中人,在座的某些人这时一脸恍然大悟的样子,然后把目光投向了坐在军方阵营末尾的两位军官:特战队司令钱铁山和副司令杜德威。

后知后觉的外行们这时纷纷明白了过来:普通士兵做不到的事,换成特战队就可以了啊!?

而身材宽厚的特战队司令钱铁山这一刻也没有推辞,他随即站起身来表了个态:“勤王目标任务原则上特战队是可以接下来的。除了寒带行军之外,其余包括骑乘在内的科目,我手下的特战队员都是有过训练的。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我们出马的话……进口物资,特别是军火,那可就要大幅度消耗了。”

钱铁山说完这句话,会场上刚刚燃起来的热烈气氛顿时又冰冷了下来——已经养成条件反射的穿越众,现在唯一听不得的就是“进口物资”这四个字,谁都不能说,一说就犯病。

哪怕原本气定神闲的夏先泽同志,这会也是满脸的阴晴不定。特战队不同于其他部队,这支人数仅有50人的特殊部队是由内阁,确切来说是由他本人直接掌握的“战略部队”;就和后世的二炮部队一样,特战队在平时是不动用的。

全员配发了进口装备的特战队虽说战斗力强劲,但是大家知道,所谓的战斗力那都是用无法生产的后世武器堆起来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亲自给特战队批物资的夏先泽对此尤其清楚。

“这属于计划外物资,你需要多少?”神色变幻来去,几番衡量后,夏先泽最终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

钱铁山在这方面可不敢打哈哈:“这是去北方实战,我必须从宽计算。所以包括一些临时添加的寒带装备,再算上消耗的大头弹药……”

钱铁山比划出了V字型:“胜利是要付出代价的,白嫖就别想了,来两箱。”

……

事情演变到这一步,在座众人顿时有了似曾相识的熟悉感觉:这个政权每次遇到棘手的问题,最终总是会着落在进口物资上。

这之后所有军方人员都被赶出了殿门。

远赴北地的战争谁也无法预料会出现什么状况,所以没有哪个文官敢在钱铁山开出的物资数量上讨价还价——万一前方部队因为补给不足受到巨大损失,那么当初讨价还价的人就要为此负责了,没人会傻到这样做。

于是将必定会投赞成票的军方人士全部赶出去后,剩下一帮文官开始就此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和最终投票。

好在文官们普遍还是认同“福建模式”的,于是最终在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夏先泽默认下,文官集团还是以五票的绝对优势通过了这项临时动议。

既然决议通过,那么接下来就该讨论细节了。于是一票在殿外抽烟的丘八又被喊了回来,所有相关部门开始就这场突如其来的勤王事件展开了规划。

第391章 那个男人

如果单算时间的话,虽说在穿越众开会的同时后金大军已经在围攻京城,但勤王行动依旧是来得及的。

历史上的后金围城之战,从当年的11月中旬持续到下一年的2月上旬;皇太极会在1630年的2月上旬,率领大军陆续开始北返。

在北返的过程中,后金大军会占领沿途的永平、迁安、滦州、遵化等一系列军镇,并布置满洲和蒙古八旗驻守。

这些军镇会在之后的一两个月里,被各路赶来勤王的军队陆续“光复”。是的,留守的八旗兵烧杀掳掠抢劫一空后,带着战利品在明军慢吞吞围城之前大摇大摆地撤走,攻守双方都很默契:一方得了实利,一方得了“复土”之功。

这就是说,历史上的己巳之变,当最后一队八旗兵退出关墙的时间,已经到了1630年的5月份。

所以穿越众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如果单纯为了砍一些“真鞑”脑袋换功劳的话:干涉军只需要在明年2月赶到天津卫就可以。

战略很简单:到了天津后,曹大将军就可以躲进卫城,一边备战,一边窥伺。等什么时候后金主力撤走,特战队就该显身手了——那些断后的满蒙八旗,就是曹将军嘴里的肥羊。

总之,人数稀少的干涉军是不会和后金主力硬碰的。利用后世先进的设备和武器弹药,寻机偷袭歼灭敌军小股部队才是王道。

……

战略大方向定下来后,后续的一系列操作就开始了。

在内阁扩大会议开完的当天晚上,加密后的电报信号就从大员飞向了杭州和上海。熊道那边得了什么指示且不去管他,而杭州鲁成得到的命令就很清楚了:通知各大代理商,曹总兵不日要亲自驾临天津卫。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未来当勤王军从海路赶到天津后,无论是部队需要的粮食、马匹、辅兵、向导,还是至关重要的当地情报,这些东西指望天津本地官府和卫所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决定北上勤王的当天,杭州站就接到了命令。如今但凡有资格成为“大代理商”的人,那肯定都是生意遍及南北的强力人物。这些人在接到通知后,很快就会将消息传到天津自家的买卖或者关系户那里。

作为大运河节点的天津,在明代可是豪商云集的交通枢纽。而一旦那里的地头蛇们得知财神爷要驾到后,自然会提前把消息中指定的物资和人手都准备好……这些当地豪商是比官府可靠一万倍的存在,原始资本家那也是资本家,只要他们想今后承销某人的工业品,就一定会将接待工作做好。

电报发出去后,紧接着军队这边也做起了准备。这次行动算是“三军”联合行动,陆军方面会提供200名士兵用来负责警备,护卫,看守物资,防御城池等日常任务。

而海军方面也开始调集船只。由于这次没有作战任务,所以船队中大部分都会是运输船。计划中的作战船只最多去三艘,这还是本着练兵和测绘朝鲜海域的目的才去的。

特战队这边则是全员出动。除了50名战斗人员之外,另外还有10名后勤人员也一起随队出征。这些人不是无用的,大批从后世带来的装备和武器都需要日常保养和维护,何况还要运输和看管。

由于这次出征难度比较高,算是穿越众成军以来第一次无后方作战,所以经过夏先泽批准后,包括RPG,步兵地雷,TNT在内的游击战三神器,这一次统统被拿了出来。

当然,某些人如此大方也不全是因为远征需要,这里面还存在一个“商品贬值”的因素。

以上这些好玩意,其实都是当初曹皇帝买军火时一股脑瞎买的。而事实证明,三神器在穿越众这里有点水土不服,换句话说,就是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除了早期开荒时还能用RPG撸两发外,随着正规军队的日益强大,穿越众突然发现,三神器找不到能用的地方了。

现在是十七世纪,无论什么样的海陆敌人,都可以用火炮+火枪兵+硅藻土炸药包搞定。

这种廉价的,可以复制的战争方式很快成为了王道,而需要进口的三神器则成了博物馆里的摆设。

没有什么高价值目标需要撸RPG,大明朝也没有半米厚的金库大门需要特种兵溜进去用TNT爆破。至于地雷,那都是屌丝土八路用的,帝国军队从来都是刚正面,被打成游击队的场面还没出现过。

所以趁这次机会,夏先泽就把库存的三神器都批给了特战队:鸡肋放在军火库里也是要花费人力物力保养的,而且这些危险的玩意时间长了还会失效和自爆,等于是在慢慢贬值。

这次的勤王任务,就是三神器体现价值的最后机会了。吸取经验教训后,再过几年,穿越众勤王就会出动大军了,三神器会彻底贬值。

在军方整饬备战的同时,工业部门也没闲着。像被服厂就接到了1000套军大衣的订单。

现在是11月中旬,而在计划中,干涉军出发的时间被定在了12月初。等半个月后船队从台湾出发,途中还会在上海港补充休整一段时间。然后大致在1月上旬,干涉军到达天津。

到达天津后,部队会用1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准备和适应,换句话说,就是坐看京城脚下双方大军混战。然后等到2月份皇太极大军一撤,再考虑出击问题。

这样一来,被服厂接到的订单,就变成了1000套大衣,棉裤,雷锋帽和手套,皮鞋厂也接到了同样数量棉皮鞋的订单。

离出发还有半个月时间,后世江浙的小加工厂,只要人员材料齐备,这些订单几天之内就能做出来,最多掏个加急费用。

窑区被服厂虽说设备没有那么先进,属于半机械化生产方式,但是窑区胜在人力资源丰富,一两千名女工随时可以调集起来三班倒,这点被服根本用不了大阵仗。

订购超额数量的寒带装具是有原因的:等干涉军到了天津之后,势必要在当地招募向导和辅兵,到时候这些装具都能用上。

除了军用物资外,大批轻工业品也在装船之列。这之前北方地区的阔佬用得都是从南方大运河分销过去的货物,而这种分销方式经常会造成货源短缺,品种不全和价格大幅度暴涨,就像后世的猪肉一样。

这一次干涉军勤王,属于厂家带着样品派出地区总裁去开拓市场,所以大量样品必不可少。这条商路一旦打通,日后京城茫茫多的阔佬们就可以用上源源不断的煤油和玻璃镜子了。

……

在发出一系列备战命令的同时,内阁紧接着召开了扩军会议。这次会议用时一天,会后出台了一份《1630年度军备调整计划》。

这份扩军计划主要涉及到的就是陆海军。

关于陆军方面,计划是这样的:预计于来年征召人数为2000人的新兵,这一举动会将陆军总人数提高到5000人。

在这个过程中,陆军将重新进行整编,在明年就会形成两团主力外加一部分预备役部队的格局。

新编团由3营步兵+炮兵连+后勤部队组成,总人数达到了2000人。

关于兵力部署,眼下会在厦门和广州各自部署一个营500人,其余部队将留在台湾训练。

而在陆军的远景规划中,未来两三年内,还会继续扩军。最终陆军会在厦门、广州、上海、山东、天津等地各自部署一个常备营500人的兵力,然后在台湾保持不下于四个营的机动兵力,用来随时警戒北方和南洋可能发生的战争。

陆军之后是海军。

海军的新增资源主要是往远洋航运方面倾斜。考虑到在这次勤王任务中,舰队不但要跨越2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而且今后还会持续派出船队拓展这条航线,所以海军决定在即将到来的1630年度,增加大吨位远洋船只的建造数量。

这里的“大吨位”,主要指得是800吨级以上的运输船。

这之前那些五六百吨的新闸船,日后将作为闽粤台三角航线的短途货运船来使用;而针对上海、天津、朝鲜、日本这些北方地区的货船,至少需要提高到800吨级。

至于战斗舰艇,海军对目前500吨的有光级炮舰和150吨的台江级护卫舰总体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两型战舰不但在风向杂乱和地形复杂的大陆沿海来去自如,而且圆满地解决了所有中式海盗,海军目前没发现有调整的必要。

而对于未来一定会发生冲突的欧洲殖民船只……此刻的台湾外海,已经有一艘巨大的验证型战舰正处于海试状态中。很快,穿越众的敌人将会尝试到大型舰炮的威力。

……

一系列准备工作紧张开展的同时,张冬东这边也在焦急地等待着福州方向传来的电报。

现如今福州的巡抚衙门想要联系到曹将军,只需要派人将消息递到福州城的商栈就可以了。所以远在台湾的张冬东是可以第一时间收到电报的。

终于,在穿越众开完会的第六天,那个男人的消息发了过来:速至抚衙,十万火急!

第392章 碧血丹心

熊文灿是22号收到八百里加急公文的。看完公文的第一时间,老熊就命令亲随去城里的商栈传递消息:请曹将军立刻来见。

而张冬东这边在收到电报后,也没有耽搁,当即坐船从台湾出发,于23日傍晚,曹镇台(副)来到了福建巡抚衙门。

见到来人的第一时间,老熊便拿起桌上的公文递了过来。与此同时,老熊语气也变了,亲切中透露着急躁:“老弟,京城出了大事。”

张冬东对老熊嘴里的大事心知肚明,不过他还是装作一无所知的样子接过公文,细细看了一遍。

不出所料:勤王诏。

“大人,此事该如何是好?”看完公文后,张冬东按照套路递上了话题。

熊文灿此刻少有地皱起了眉头,轻捋着颌下长须,摇头分析道:“此诏一出,天下诸军镇必定会上京勤王。如此一来,闽地若无动静的话,怕是交待不过去。”

熊文灿说到这里,扫了张冬东一眼。

看到老熊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张冬东此刻心下雪亮。

……

历史上在郑芝龙就抚后,崇祯曾经多次下诏,欲调老郑去北方出力——打鞑子或者打农民军都可以,总之,在崇祯看来,大概就是狗咬狗。

然而崇祯那一套简单的驱虎吞狼手段,根本就忽悠不住人。郑芝龙在关于勤王这类事上,从来没给过熊文灿和崇祯半分面子。

总之一句话:我是军阀我自豪,老虎不出洞,谁也不能把老虎怎样。

于是老熊今天就有点吞吞吐吐。毕竟他是有施政经验的正常官僚,他很清楚对于军阀来说,这个勤王要求有点过份。

要让一伙海盗跑去几千里外的北方平原和鞑子干仗,这个确实有点强人所难。弄不好让曹川以为他老熊要使什么“调虎离山”之类的把戏,破坏了双方之间的盟友关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老熊今天还是很谨慎的,不敢大刺刺得就这么提要求出来。

然而某人的反应却让老熊猝不及防。

曹海盗此刻满脸的忠肝义胆,碧血丹心,只见他一手竖起呈切菜状,上身微倾,双眼圆睁,紧盯着熊大说道:“可是要川带兵北上勤王?好说,这就是大人一句话。末将这就回去整军备船,一千兵够不够?要不两千?”

熊文灿闻言先是张口结舌,然后当他确定曹川不是在说反话后,顿时一脸的感慨,满怀歉意地伸出手,在曹忠臣胳臂上轻拍了几下:“国事日艰,唉,委屈破空了。”

“大人说哪里话来。”曹忠臣这时一脸的推心置腹:“皇都被围,若是闽地不闻不问,那大人岂不是坐腊?如今之计,勤王也好,尽忠也罢,此事说不得就着落在曹某身上。”

熊文灿此刻捻须点头,心怀大慰:曹川能这么快就看清事件的本质,这让他省了很多不好说出口的语句。

事实上按道理来说,姓曹的早就该上京陛见了:副总兵这么大的官,在任命前都是要去金銮殿面见皇帝的。而曹海盗由于情况特殊,属于招安的贼寇,所以从当初招安开始,这一步就免掉了。

然而曹海盗和别人不一样:他当初从招安到现在,可一直是保持着一种“尽全力融入体制”的姿态。而这次的勤王事件,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算是一次考验:不管你平时说什么做什么,现在朝廷就需要你带兵上京,你去不去吧……

当然,曹川真要不去,那老熊也拿他没任何办法,只不过从那一刻起,大家彼此就都心知肚明了。姓曹的从今往后,也不需要再摆出一副混体制的姿态——你连皇帝都不敢见,可不就是心怀叵测的军阀吗?

所以对于熊文灿来说,某人今天能这样表态,实在是他预想中的最佳情况了:曹军阀“彻底”表明了混体制的态度,愿意千里赴险,而他熊文灿也不用在朝廷和曹军阀之间难做,可谓是公私两便,忠孝两全。

……

熊文灿的书房里这一刻温馨感人。既然确定了曹川是真正打算与自己“同殿为臣”的“大明臣子”后,那作为亲密盟友的老熊,自然不可能眼看着碧血丹心的曹忠臣去北方吃瘪了。

所以老熊这时也打开了天窗说亮话:“今趟勤王,你无需带大军前去,也无需上阵搏杀……那辽东建奴其势已成,乃离合之军,你手下那些水兵不习北地风雪,去了不过是送死。”

“闽人不耐酷寒,这天下诸路大军勤王,也不差吾这一路。你去便去,稍稍做些样子也就罢了。”

“至于战功……你手上须不缺银子,缓急之时,‘找’些脑袋去交差也就是了。”

熊文灿到底是封疆大吏,一夜之间就把勤王事件分析到通透明白:有九边诸边镇在,有北地各省的勤王兵马在,这些南方省份千里迢迢勤王的,说白了就是为完成政治任务而去的。

大家都去,你不去,可不就被皇上记住了?

所以熊文灿嘴上喊着勤王,实际上他也不打算让曹川带着大批海盗跑去雪地送死。

按熊抚军的意思,曹川这次就是带些人上京,把气势做足;等事情完结后,随便“找”一些脑袋拿去京城点个卯,在皇帝面前表一波忠心就完事了。

听完老熊一通分析和交待后,张冬东自然是要满口称是的。至于他回头去了京城会怎么干,现在肯定不会告诉老熊。告诉了他,万一把老头吓着怎么办?

不过对于老熊的淳淳教导,张冬东还是买账的——能把话说到这份上,并且暗示曹忠臣“找”一些脑袋交差,老熊可确实是拿曹川当自家老弟在对待了。

意见统一后,两人又商量了一些细节。

对于熊文灿来说,这次勤王既然是政治作秀为先,那么他是一定要派出抚标亲卫,代表他老人家去京城转一圈的。要不然的的话,自己在皇帝心目中的好形象岂不是白维护了?

另外,这次勤王既然是正儿八经的公事,而且要曹忠臣远赴凶险,所以熊文灿当即表态:由官库先行出二十万两银子作为军费,如果不够的话,他可以再次追加。

关于费用问题,二十万两银子张冬东自然不会拒绝。至于抚标营那些亲军,这个张冬东就提前把话说在头里了:人数一定要少,必须无条件听他指挥,反正到时候张冬东不会忘了在崇祯面前商业互吹老熊一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