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第264章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符太后不说话,温顺的为他宽衣解带起来。

.......

“你可真厉害。”史从云夸奖道,符太后白皙脖颈染上一层粉红。

“往后多在宫里住住,你想出去魏王府也可以,不过朕派人叫你你要进来,要不干脆我给你封个妃吧。”史从云任由符太后体贴的为他穿衣洗漱,懒洋洋的说。

符太后摇头,“有官家的宠爱,我已经知足了,再多的恩宠不合适。”

“你真是个聪明漂亮又懂事的女人。”史从云轻轻托着她光洁好看的下巴,“你这样更让我把持不住,来,我喂你吃鱼。”

符太后云髻散乱,面若桃花,温顺的低下头。

她想必明白,二妹已经是皇后,如果符家的恩宠太过,天子也不会放心的,所以她很懂事的出动不要求任何封赏。

这样懂事又漂亮的女人哪个男人不爱呢。

......

端午,史从云下令给张永德,李重进,郑王郭宗训等前朝皇亲赏赐一些钱财,同一天下令把关了两年多的辽国南院大王耶律挞烈放出御史台大牢,暂时在集贤殿安顿下来。

主要考虑到耶律挞烈在辽国也是大名鼎鼎的“爱民大王”,他担任南院大王期间励精图治,拒绝扰民,主动汉化,为辽国的富庶和崛起做出很大贡献,在辽国非常有人望,如果他死在大梁,对以后收拾北面河山不利。

同日,天子下诏赏赐久居大梁的刘仁赡钱十万,玉带,马鞍,锦袍,大有重新启用这位降将的意思。

一下子让无人问津的刘府变得炽手可热,上门的人络绎不绝,快把门槛给踩断了。

史从云确实有启用刘仁赡的意思,一来他确实有本事,当初他面对后周十万大军,困守寿州一年多居然能坚守,期间还以弱势兵力出城反攻,大败人数众多的李继勋大军,焚毁攻城器械。足见是个人才。

其二则是史从云的目光已经看向江南,南汉(两广),往南打仗少不了水军,显然刘仁赡等南方将领在水军作战上肯定是要更加专业内行的。

当天,史从云圣驾亲临汴水畔看龙舟,身边文武众臣随行,各色旗帜满天,行伍浩大,足有数千骑随行。

也是此时,史从云才在心底发现,发现大概因为他这个皇帝比较懒?或是比较胆小?或是奸猾,喜欢把事情给人去干,久而久之手下居然人才济济了。

在京的,镇守四方的,到处都有能用的人才。

军中武将、武官有邵季、王仲、王审琦、李处耘、王全斌、王环、郭廷谓、曹彬、潘美、慕容延钊、李汉超、郭进、董遵诲、罗彦环、刘清川、符昭愿、张正涛、张正海、孟玄喆、韩保正、刘仁赡、党进、荆嗣、杨继业、高怀德、向拱、司超、折德扆等,都是可用之才。

其中还有好几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如李处耘,王全斌,王审琦,向拱,曹彬,慕容延钊几个,让他们独领一支军队,掌控一场战争他也放心。

文臣中闾丘仲卿、范质、窦仪、王朴、卢多逊、沈义伦、陶谷、李昉、冯继升等都是能办事还有才能的人,有他们在朝中自己也不必去操心那些琐碎事务,只需在大方向上对国家的发展掌舵,剩下的时间可以用于和后宫的妃子皇后们玩游戏,为繁衍人类族群这样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奋斗。

如今无论他想干什么事,似乎都能找到合适的人,这种情况无疑令史皇帝越发满意,也更加自己英明神武,驭人有方,是个及其厉害的皇帝,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不及他的。

至于各路节度使纷纷要求进京城大梁朝见天子的奏疏,史从云全准了。

其中甚至包括一份他的老丈人,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的上表,他以年事已高为由,想辞去天雄军节度使的职务,告老还乡,去洛阳养老。

史从云想也不想立即同意老丈人去洛阳养老的请求,给他赏钱十万,绢百匹。

随后立即加邵季为天雄军节度使,前往河北接管天雄军,他原本想直接裁撤天雄军的,但考虑到之后还要打辽国,加之天雄军兵强马壮,贸然裁撤可能引起不满和兵变。

五月中旬开始,有李筠作为榜样,各路节度使陆陆续续到达大梁,乖乖拜见天子.......

.......

大江上风浪涛涛,外面大雨瓢泼,虽然船大不怕雨,可江面视线受限依旧十分危险。

船舱里烛火摇曳,听着风雨声不绝,令人心中难安。

冯延鲁也不想冒雨前行,横渡大江,可时间不等人......

四月底五月初,秦国天子史从云御驾亲征,杀李筠,灭北汉,擒获北汉国主,击败契丹人援军的消息已经顺着大江上的横风飞度,遍散江南。

一时间江南震恐,举国不安,人心惶惶,人人都在议论北军强盛难挡,何时会打过长江......

去年年底,国中情况恰巧越发不好。

去年冬国主病重,封第六子李从嘉为吴王,居住东宫。

礼部侍郎钟谟说六皇子李从嘉轻浮放纵,不适合为人君,请立纪国公李从善。

国主大怒,贬钟谟为国子司业,立李从嘉为太子。

秦国国主史从云曾派人难渡长江跟国主手中国与江南,大义已定,顾虑后世不能容纳李氏,准许国主在世时修造城隍、整治要害为子孙计。

李璟于是修葺各城,计划迁都于洪州,避开北面兵锋,群臣都不想迁,只有枢密使唐镐赞同迁都。

于是升洪州为南昌府,建南都。

去年春国主留太子李从嘉监国,自己迁往南都。

可洪州狭窄,宫府营廨都不能容纳,群臣日夜思归,国主悔怒。唐镐惭愧害怕,惊恐成疾,很快吓死,之后国主也一病不起。

今年夏初四月,国主李璟病逝,六皇子李从嘉继位,改名为李煜,朝中局面刚刚稳定下来,北面史从云大胜的消息便来了,国主吓得魂不附体,生怕收拾了北方的汉国,秦国大军会调转矛头往南。

所以立即派他为使者,一来代表国主入京拜见天子,请求维持之前的和平;二来请求恢复先主李璟的皇帝名号。

但在这个关头,无论是哪件事都十分困难,冯延鲁头疼不已,好在最后朝中的陈乔等大臣给他出了个主意。

听说周公的女儿周宪在秦国十分得宠,被封淑妃,是四妃之一,如果走她的路子说不定能得到一些帮助,周氏毕竟是江南人,曾经和国主还是夫妻,或许能卖一些人情。

冯延鲁也说不准这是好主意还是坏主意,但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虽然当时国主脸色并不好看,因为周氏是他的固妻,被史从云掳走的,但为保命也顾不得那么多,立即下诏让周家的人跟随他入京走走淑妃的门路。

船外风涛声不绝于耳,冯延鲁思绪却格外杂乱,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兵势一弱,做什么事都是求人,抬不起头。

冯延鲁抬手示意旁边的侍者:“这里不必候着,照顾好隔壁舱室的贵人,这趟成败,你我富贵都在人家身上......”

第365章 、集权,集权!

时间飞快,五月底,各路节度使在李筠身死,北汉覆灭,加之当今国丈符彦卿主动作为表率请辞归隐洛阳之后纷纷都心里有数,接二连三入京来拜见天子,不少还十分识趣的带着自己的家人来。

史从云十分高兴,困扰唐中晚期到五代十国近两百年的藩镇割据问题,终于迎来解决的眉目。

这次他绝不会心慈手软了,往后将少有这样的机会,机不可失。

于是,史皇帝难得的放下了他后宫的鱼塘,专心致志来应对此事,接下来的日子里,不辞辛劳,亲自接见每一个入京的节度使。

当然,随座还有闾丘仲卿,范质,窦仪,王朴等几人。

他可不觉得自己比这些能臣加起来还聪明,有他们在旁边把关也不会疏漏,在这件事上,机会难敌,他不想有任何疏漏。

见面之后双方大体都是一番客气寒暄,各节度使都是不遗余力表忠心,再三强调今年春出兵伐李筠时候,他们都已经准备好人马,要去帮助天子大军的,最终因为“病了”“家里死人”“天气不好”“道路坍塌”等种种原因而未能得偿所愿,一表赤诚忠心,希望天子相信原谅。

史从云皮笑肉不笑的点头表示理解他们的赤胆忠心,随后直接跳过开始说事,无论如何开头,最终几乎都会说到兵权的事情上去,成了一种惯例,几天来一成不变。

因为惧怕李筠那样的下场,各个节度使都没敢再提保留兵权之类的话,加之国丈符彦卿的表率,基本也都知道了该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有一些人是请辞节度使的职权,要告老还乡,还有些是想留在京城做官。

无论哪种,史从云都能给他们安排,只要能收回节度使的职权。

当然,这就是一种政治交易,收回他们的兵权政权,代价也少不了,金银赏赐都不能少,他们放下权力的基本条件就是富贵。

对此史从云没有吝啬,该给的赏赐都给了,虽然他们其中有些人作恶不少,但到这个节骨眼上也没法清查,也不敢。

五代十国的节度使,没有多少手上是干净的,没有百姓的血债,可世上事多是如此,所谓善恶有报,因果轮回,今生来世,多是一种自圆其说的自我安慰,否则残酷现实会让人崩溃。

所以对这些节度使,史从云也交代他们,既然放下权力,有了富贵,就要遵纪守法,本本分分。他们一个个都答应了,只是不知道到底记住没有,让他们这些作土皇帝,跋扈一方的人改性,不是几句话的事。

史从云也只好一个个叮嘱,至于记住多少.......

剩下的就是如何安排这些空缺的节度使职务。

.......

关于此事,史从云和政事堂,枢密院的各位宰相商议过,他们的意见并不统一,有些赞成全部撤除,一举解决唐末以来的顽疾弊病。

也有人说撤除节度使不利于天下兵马统一调度,往后还要打仗,如果天下各处兵马分散,不利于战争,不能把所有节度使都撤除,而且边远地区,朝廷如今控制不利,还需要边镇把持,应该派心腹之人出镇,而非一概撤销。

而且一旦轻易撤销,个藩镇士兵不服,可能还会引起骚乱。

这话也立即引来反对,以闾丘仲卿为首的的几个官员认为,唐朝封那些节度使,有不少也是忠臣良将,刚放权时也是君臣相得,可时间一长,各个都徇私养士,割据一方,不再向朝天进贡,也不再为朝廷分忧,如今好不容易收回军权,再放出去就是走唐朝老路。

双方各有道理,史从云心里也清楚,在巨大的权势和利益面前,情意和信任是靠不住的,只能维系一时。

但短期之内,这又是非常有效的手段,见效快,回报高。

.......

晚上,史从云在贵妃殿就此事也征求了赵侍剑和符太后的意见,两人向来不对付,不过这次因为是讨论大事,两个小女人间倒没有吵架,感觉赵侍剑生了孩子之后也多了许多母性和包容,对符太后没那么敌视了。

史从云一边搂着一个美人跟他们说事,赵侍剑微微有些抗拒不过最终还是顺从了,以前这样的情景他想都不敢想,赵侍剑和符太后,她们两不闹起来已经谢天谢地。

两个聪明的女人没让他失望,赵侍剑也觉得可以先从中央撤销,既以大梁为中心,把附近的藩镇全部撤销,边地节镇要先保留,方便以后用兵,但可以从财路上去限制,改变之前的财税节度使可以自行截留,剩下的再上交朝廷的方式,而全部上交朝廷,朝廷根据节镇需要下发。

这点倒和史从云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符太后依旧觉得太过激进:“乱兵的厉害我见识过,各藩镇当初占地为王,麾下养着多少吃粮饷的兵头,贸然裁撤就等于断了他们的财路活路,万一闹起来可不得了,当初魏博镇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依我看,连大梁附近那些还有精兵的藩镇也不急着直接撤销,官家可以把节度使的加封给朝中官员当成封赏,但不让他们去统领藩镇。

藩镇兵群龙无首,再逐年削减用度,每年把其中的精锐选拔出来,补充到禁军中,逐年削弱,慢慢就能解决,也不会引来兵变,到藩镇兵势弱时,再直接撤销藩镇才最稳妥。”

符太后娓娓道来,史从云听得连连点头,心想不愧魏博镇故地来的女人,对藩镇割据太了解了,赵侍剑虽然聪明,可她毕竟没像符太后那样,出生藩镇世家,经历过藩镇叛乱。

连赵侍剑也对她的死对头高看一眼。

当天商量完事情之后,史从云图穷匕见,要求两人都留下来侍寝。

当然,此事被赵侍剑以要回去照顾史进为由,断然拒绝。

.......

第二天,史从云召集群臣在垂拱殿再次商议此事时,一脸认真的说:“朕昨日思虑良久,官员藩镇的事也来说说看法.......”

随后把昨天符太后说的话大致复述一遍,官员们听后纷纷点头,表示官家真是深谋远虑,意思长远,一通马屁把史从云拍得十分舒服。

之后综合考虑之下,众心腹大臣大多都同意了史皇帝的意见,放弃一蹴而就的想法,改为符太后的稳健方法,一步步推行,慢慢瓦解盘根错节,势力巨大的藩镇军队势力,如果着急了,万一出了什么意外,引起兵变之类的,反而影响好不容易靠着数年南征北战构建的大好局面。

这就像汉初面对匈奴选择隐忍,唐初李世民面对渭水之盟的耻辱也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劝说下选择隐忍,等到突厥内部分裂才发难。

如果李世民脑子一热,选择那时候跟突厥翻脸,说不定好不容易起色的初唐王朝就再难有后面的辉煌。

许多大事需要长久的经营和国君有过人的意志力,一天两能做的事不难,但要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如一日就难于登天。

外朝的心腹大臣纷纷称赞天子的高明,越发觉得天子英明神武,史从云欣然接受,自不会说是符太后出的主意。

......

坤宁宫后院,草木芬芳,池塘中荷叶碧绿,花开正好,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符太后呆呆看着远处摇摆的荷叶和粉嫩荷花,心中涟漪层层荡漾。

昨天晚上,赵贵妃气哼哼的先走了,只留她一个人面对官家的爱宠,整个人神魂颠倒的,一直睡到正午才起床,整个人昏昏沉沉,到现在才完全清醒过来,脑子里是另外的情愫。

想起他的坏,他的好,他的强壮,他的厉害和本事,天下无双的权势,也许........这样也好,魏王府始终太冷清了,只是觉得很对不起六妹。

池塘里的景色正好,她见二妹正在运处,拉着几个娇俏的宫女练武术架子,几个女孩十分不情愿,又不敢违背,只能愁眉苦脸跟随。

符太后看着远处和自己十分相似的二妹,心里有些复杂。

二妹比她活泼好动,每次官家来这,眼神都在二妹身上上下游转,她哪会不懂男人,不懂那是什么样的目光。

官家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他想要什么样的女人只要开口都能如意,二妹啊.......

那边二妹闹得累了,跑过来这边喝水。

“大姐,我们什么时候会魏王府,这里好闷啊。”二妹一屁股坐下,没有淑女的样子。

“你想回去明天就能走,不过........”

她拉着二妹的说:“你年纪也不小了,有没有想过嫁人。”

她知道二妹平日里闹腾的很,好像不在乎,可心里十分在乎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她心里是很明白的,也会着急。

“我一辈子陪着大姐。”二妹噘嘴。

符太后好笑的打断:“我又不是男儿身,再说事到如今,谁还敢要你,官家频繁出入的魏王府,后宫也随意进出,在外人看你我都是被官家圈养的,谁还敢动你的心思啊。”

符二妹脸色一下白了,随即气哼哼的小声道:“他欺负大姐,,还想欺负我......”

“你都见着了?”

“那殿里就这么大,怎么会见不着。”符二妹闷声说,官家和大姐做的那些好事,她大多都看在眼里,看着看着,她觉得整个人都发热,有些迷乱。

“二妹。”符太后见二妹煞白的脸色,安慰道:“官家早就跟我说过你,他想必是看上你了,官家是天子,是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世上没什么人能比得上官家。”

“你没发现官家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吗。”符太后低头,见二妹脸蛋微微泛起红色,顿时明白她其实一直都知道,官家每次来找他,眼睛总是不自觉的往二妹身上飘。

仔细看来,二妹也是个大美人,和她长得相似,只是活泼好动一些,哪会有男人不心动呢。

二妹不说话,脸颊逐渐染上红色。

“那你就是答应了。”符太后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