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 第182章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剩下的就是各路节度使,像李筠那类人.......”史从云道,人们都觉得赵匡胤陈桥兵变好像很简单,但兵变只是开端,兵变之后大约有五六个节度使都准备起兵造反。

但由于赵匡胤应对得力,杀伐果断,所以最终造反的节度使只有两个,但如果当初稍有差池,就会再度天下割据,瞬间分崩离析。

这点也是隐患,好几个节度使只是碍于没事可以发难,对中央早就爱理不理的,只要给他们个理由,比如清君侧,诛逆贼之类的,立即就会跳起来。

“这是两种人,我觉得要分开处理。”赵侍剑道。

史从云放下笔,把手伸进被窝里暖和,“你说说看。”

“李重进、张永德、李继勋这一类和李筠他们不同,他们是朝廷大将,强大是因为日手中有兵权,想办法让他们交出兵权就毫无威胁了。

可以借皇后的力,让皇后出面,皇后摄政,大将在外回京之后理应交兵权,官家不在就交给皇后也合情合理,只要收回来立即给他们安排闲散官爵,就不会有事。”

“要是他们不愿意呢。”史从云话到一半,突然笑道:“老子傻了,他们交兵符要进宫......我掌着皇城防务呢,现在就怕路上出事,或者他们领兵在外,直接不回来了。”

赵侍剑说:“这也可能,如果他们感觉到危险,不敢回京,上书要求领大军戍守边境,也不敢逼迫他们.....”

史从云无奈,“只能听天由命。”

“李筠那些节度使在地方势大,想削他们的兵权是不可能的。”赵侍剑接着说。

“那就必有一战了,先对付李重进那些人,稳住节度使,等控制全部朝廷军队,才能收拾那些地方节度。”史从云感慨。

“嗯,我觉得要一步一步来才稳妥,千万不能逼急了让他们站在一块儿。”

“你说的都有道理,官家当初也是无奈之举,大周开国时危机四伏,为了打仗为了对付外敌,只能对那些飞扬跋扈的节度使再三忍让,但往后这个国家要有长远的未来,必须把这些地方小朝廷给收拾了。”史从云说着说着又笑起来。

“不过这些只是眼下困难,只要挺过去,往后的前途就是万丈光明的。”说着得意哈哈大笑起来。

赵侍剑不解:“这么多忧愁烦恼,你好笑得出来。”

“我不笑,难不成我要哭吗。”史从云得意道:“你啊,聪明归聪明,小女子气,要多看看远处的事。

当下确实困难,但只要我能稳定国内局势,再之后呢?

西蜀、南汉不堪一击,辽国被打怕了,北汉的事他们肯定不敢再伸手,到时我可以把防线推到雁门关以北,吴越向来尊奉我朝,南唐也独木难支。

到时就能一统四海,再次恢复汉唐雄风,还有我想打通河西,夺回西域,西域啊.......”

小姑娘抬头看他,似乎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不一样的东西,连低下头,“我本来就是小女子,你是大丈夫成了吧。”

史从云哈哈傻笑,再次把怀里的小女子抱紧些,心里有了许多波澜。

西域,范指后世新疆,中亚一带,自汉朝掌控,到唐末丢失。

这一丢就是沧海桑田,人间变幻。

五代十国,宋、元、明都没能重新掌控河西走廊,掌控西域。

控制不了西域,通向中亚,走向世界的的道路就不掌握在手中,中国就只是区域大国,直到清朝时隔将近千年终于再次收回,取“故土新归”之意,命名新疆。

故土新归,这四个字无比沉重。

最重要的是从地缘上说,中国的农耕区和游牧区分化十分有特点,农耕区处在青藏高原、西域、蒙古高原三大游牧区的C形包围封锁中。

要打破这种封锁唯一出路就是占领河西走廊,掌控西域,从中间将封锁切开,就能削弱分化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两大板块,并逐渐掌控。

这就是汉朝做的事情,以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为开端。

反之,如果没法打破封锁处在三大游牧区的包围中,农耕区在战略上就会及其被动,处处挨打,长此以往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就只是时间问题。

人们常以宋朝打胜仗的概率来说明宋军其实是能打仗的,那确实,但战略上的失误战术是没法弥补的。

这就是汉、唐之所以强大的重要原因,这也是宋、明乃至元都没做到的事。

史从云发现他的野心越来越大,想的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远,再不是当初那个只想着保全老爹,保全自己,船到桥头自然直的小人物了。

.........

五天后,黄河北面来了消息,郭廷谓带着大军回来,正在渡河。

听到这个消息时史从云稍松了口气,但并不是他最关心的。

他关心的是李重进的大军........

九月底,郭廷谓率大军到达开封,众多百姓到城外围观大军凯旋,史从云带皇后和百官前去迎接将士们回来,同时郭廷谓和各将领交出兵符,等候封赏。

将士们没立即得到奖励有些不满,数万大军乱哄哄的让让,把皇后和几位朝廷要员吓得脸色发白。

好在史从云乘车巡视三军,向将士们保证,封赏绝不会少,但后军还没回来,等所有人都回来了再一起封赏,这才安抚大军,之后各军回营地,在城外大营驻扎下来,暂时等待后军。

史从云心里更加担心起来,李重进大军还在郭廷谓大军的南面,现在郭廷谓大军都到大梁了,他们的军队却还没南下的消息,如果李重进没有犹豫他自己都不信!

召集手下将领谈了许久,也没什么办法,他们不敢催促李重进,传唤李重进入宫现在连人到哪,大军到哪还没确切消息。

正当他忧虑万分的时候,前方驿站官员回报,说李重进三万大军已经到了黄河北岸,北岸官员正在准备渡船,要过河了。

得知消息时,史从云和他手下的心腹将领都松了口气。

但令他们想到的是,第二天等来的不是李重进大军过河的消息,而是一封快马加鞭的信,李重进写给史从云的。

信中要求史从云到黄河边一谈,谈完之后再决定大军渡不渡河,回不回大梁。

瞬间气氛紧张起来,史从云也陷入两难之中......

李重进不是一般人,他资格老,南征北战战功很高,还皇亲国戚,比官家还有资格继承皇位,在军中的威望除了史从云无人可比。

历史上赵匡胤篡位后对后周旧臣十分宽厚的,唯独李重进,是千方百计逼迫他造反,连李重进主动要求进宫拜见都不准。

之所以如此很大可能是赵匡胤害怕,怕李重进在军中威望和他相当或者比他还高。如果不是后周朝廷莫名其妙把李重进弄去淮南,远离朝廷中央,赵匡胤很大可能是不敢兵变的。

李重进在军中威望很高,手里又有大军,如果和他决裂,绝对有能力分裂这个国家。

夜里,史从云又反反复复看了李重进给送来的书信,揉揉太阳穴陷入两难之中,李重进不渡河而要求去黄河边会谈,无疑是知道一旦渡过黄河他就不是自己的对手,也没有退路了。

去与不去是个难题,他怕有危险,如果是半年前,他会毫不犹豫,小命要紧,天下大事关我屁事。

只是现在屁股坐的地方不同了,想的也不同了......

第258章 、钱钱钱

“军中人心肯定是在大帅的,他没有机会。”闾丘仲卿有些着急的说。

“大帅切不可北上,现在京城需要大帅坐镇,有很多事需要你亲自处理。”

史府大厅里火盆通红,大家随意围坐,满满当当都是人,大约有四五十人的样子,闾丘仲卿靠在上面,坐在四出头梨木椅上,史从云坐在上位,拿把椅子反过来坐,下巴顶在椅子扶手上。

下面众人乱糟糟的,一个接一个的大吼大叫。

史从云很恼怒,不耐烦的的道:“都闭嘴,要说话一个一个来,想说的先举手。”

结果瞬间几乎所有人都举手了,学着他反着坐凳子的王仲更是整个人都快从椅子上蹦起来了。

“就你话多,你少说点!”史从云不耐烦道,随即看了比较沉稳的王审琦,王审琦被他提拔为河阳三镇节度使,为了防备昭义军李筠,但暂时还没有去上任。

“你来说。”

王审琦拱手,起身要说话,下面诸将还是乱糟糟的。

史从云忍无可忍,他这两天本就被乱七八糟的琐事弄得十分烦躁,连和赵侍剑,周宪,符六等人玩游戏的时间都没有,“都给老子闭嘴!这是猪圈吗,乱嚷嚷什么。”

“那大帅可是头猪哩!”不知谁起哄一句,顿时满堂人都在憋笑,史从云被他们气得肝疼,却也懒得计较了,“滚滚滚,快给老子说正事吧,不然今天让你们混顿饭老子要亏死。

王审琦说话谁敢插嘴,某切了他舌头!”

特殊时期,他确实不想让这么多人来史府白吃白喝,但李重进不渡黄河是件大事,事态紧急,国家可能已在分裂边缘,他不得不慎重。

几个宰辅坐在上面有些尴尬,他们显然不太适应这样的氛围,这是朝中大事,所以史从云不仅请来了宰相,还请来了皇后,不过皇后在后堂,隔着帘子听他们讨论事情。

李重进的做法有点让他想到当初项羽在千军万马面前要求和刘邦单挑一样,天真又幼稚,倒也附和他的性格。

李重进是个性子很直的武将,当初在淮南张永德参他谋反,他直接冲到人家营帐里去说你这样做对打仗不利,你不要再造谣了........

王审琦拱手,“大帅,李重进带的是虎捷军,也是精锐之士,但他没法持久,没有朝廷命令,沿途州县很快就不会给他供给粮。

而且某觉得大帅只需让皇后娘娘一纸诏令,自然就能召回诸将士,他手下的将士人心都不再他那边。而且将士们多是中原人,家室都在大梁附近,不愿长久待在北方。

就算最坏的情况,大帅刚刚击败辽国主力大军,俘斩辽军主力五万余,威震天下,只要一声令下,谁敢不从?北汉敢收留他吗?辽国敢收留他吗?

大帅只需派兵守住渡口,其它的不用在意。”

王审琦说完坐下,又有不少人举手准备发表一番见解,史从云连压住,“让郭廷谓说。”

不少人闷闷不乐,郭廷谓拱手,起身说:“大帅,李重进是心思单纯的武人,他这样做也是任性而为,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在在下看来事情没那么严重,完全不必太过担心。”

“你这是看不起武人吗!”有人不服气的大声嚷嚷,被史从云瞪了一眼,立马闭嘴了。

郭廷谓接着说,“他这样就是把自己放在不义之地,天下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人心思安,李重进如果真敢拒不过河,自立山头,定会让全国百姓唾弃,众将士离心离德。

其实这时大帅已经完全可以对外宣称李重进违抗诏令,不尊新君号令,是乱臣贼子,兴兵讨之,那样不仅李重进不得人心,诸军将士也会支持,他根本不堪一击。”

“我想这些大帅早就想到了,只是心怀天下百姓,也不忍心让自家百姓遭内乱之祸,所以才暂时忍让他,来找我们商议对策。”郭廷谓颇为感动的道:“大帅和以往那些人不同,打仗向来想着百姓,这是天下之福。”

众人都投来各种目光,史从云看着郭廷谓,心里有些懵,啊?我想到了吗,我真没想到啊,是李重进拒绝渡河之后,他心里真的慌了,不出兵是怕李重进影响太大,威望太高啊。

见众人看向他,史从云立即起身,脑子转得很快,顺着郭廷谓的话有些伤感的往下说:“唉,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不错,你说这些我确实想到了,只要朝廷一份诏书,就能将李重进定为乱臣贼子,绝无翻身的机会。

可他身边还有二三万禁军将士,也是和我们南征北战的兄弟,如果朝廷诏书一下,他们也会变成乱臣贼子,他们之中很多人并不知道事情原委,只是受到蒙蔽而已。

某实在不忍心啊........”

众将颇为感动,也不嚷嚷了。

立即有人跳出来,“大帅,我带人过河去向对岸的弟兄们说明原委,哪怕死在哪也没事!”

“大帅,某在虎捷军领过兵,我去说服他们!”

“大帅如今有十几万大军,全渡河去杀了李重进那肉日的又如何?”

“.......”一时间纷纷有人情愿,也有人叫嚣要收拾李重进。

一时间大厅里的气氛十分热烈。

见诸将反应,史从云暗自松了口气,同时心里开始盘算如何摆平李重进了,而且现在他耽搁不起,必需立即把国内的事情摆平,然后转头去处理国外事。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库没钱了........

和契丹人的大战,十几万军队分四路出兵,后勤人员四十万左右,结果他回来之后户部司那边才战战兢兢告诉他,国库里只有剩九十六万缗!

最后这场战规模打得太大,而且出乎意料的久,还不是获利性的战争,这就很令人头疼。

九十六万缗,除去官员俸禄,官家的葬礼,剩下的奖赏将士都不够。

所以户部司,判三司府事李谷,以及几个宰相和皇后都吓得要死,面色苍白。

这可是五代十国,承诺给士兵的赏赐没到位,将士立即反了的事情不在少数,当朝太祖是个爱民的人,可当初入兵变入大梁时只能纵兵抢劫,不给士兵抢,士兵当场兵变,说不定就把他那才刚上位的皇帝也给办了。

所以他们吓得要死,生怕又闹出事,也不敢张扬。

史从云是又心疼又高兴,心疼的是他贪污受贿存下的那些钱终于有用了,可以暂时补充空缺来给将士们发赏赐。

高兴的是有钱就是大爷,这时候钱就是命,有钱就有话语权;他出钱,这下皇后和几位宰相更是低他一头,对他言听计从。

不过史从云心里也清楚,他那点钱是暂时解渴,解决不了长久的事,现在必须把弄钱粮放在第一位。

世上只有两种来钱方法,一种是慢慢积累,一种是抢!

很显然,现在的情况下,史从云不可能慢慢经营这个只有四个省大的国家几十年,让它富起来,然后一波送给辽国。

直白的说,只有抢夺,只有兼并,话很难听,很野蛮;但可以肯定的是人类诞生几十万年来一直是这么过来的,你不抢,就准备好被抢的准备。

想用道德感怀敌人,那不可能,除非他打不过你。

当抢掠,兼并规模扩大之后,史从云就喜欢用“获利性战争”来称呼,那样听起来就文明、高级许多了。

现在要打获利战争很简单,也是地理情况限制的,汉朝巅胜时的版图,几乎就是全部的适合农耕和半农耕地区了,不过看它版图有些地方可能会让人奇怪,比如说汉武帝都把要塞修到内蒙古去了,他为什么不占领草原?

因为生产生活方式的限制,按当时汉朝官员的话来说就是“无用之地”,要打获利性的战,其实就只用沿着汉朝当初的版图去打。

汉朝已经把农耕区,半农耕区全部纳入版图,沿着脚步走下去就行。

不过这些土地中,也有高低之分,但如果说到作为天下钱粮仓库的地方,那肯定是绕不开巴蜀的。

秦、汉、唐一统天下都是以巴蜀为后方。

现在急缺钱用,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蜀国了.........

第259章 、彰武

秋日,史从云行程安排十分紧密。

官家一走,内外大小事情接踵而至,先是外部的李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