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临法兰西 第112章

作者:孤山钓雪

安宁不由得提醒拿破仑:“你是科西嘉人,不是意大利人,科西嘉属于法国。你不必要为了意大利菜的尊严这么激动。”

拿破仑:“好吧,是我的错,但是意大利的美食真的非常美味,是能让人生都豁然开朗的那种美味!”

法国人拿破仑继续依依不舍的维护着意大利菜的尊严。

巴拉斯:“这些怎么样都好!你甚至可以带几个意大利厨子去巴黎,到时候你可以大宴宾客,到时候我会去品尝你一直鼎力推荐的奶油烩饭!”

安宁:“巴拉斯先生,我想我表示得已经很明确了,这种时候我不会离开我的士兵们。”

巴拉斯一咬牙,祭出了自己的撒手锏:“现在您回巴黎,势必会成为全巴黎最有地位的人!到时候全法国的军队都归你调度!”

安宁:“听起来是有点吸引力,但是我对现在指挥的军队数量很满意了,而且我手下的军官大概也勉强只够指挥这么些人。”

巴拉斯:“您到时候会率领整个法国,获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就像历史上那位征服王亚历山大(又或者音译为尹斯坎达尔)一样!”

安宁:“我不用去巴黎,也会不断的获得胜利,不断的征服。”

反正安宁已经打定主意了,那么复杂那么暗流涌动的巴黎,谁想去谁去,我反正躲得远远的。

巴拉斯面对油盐不进的安宁,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退了一步道:“那,我希望能从南部地区,调动一只十万人左右的部队到首都去。”

安宁看了眼拉扎尔·卡诺,卡诺默默摇头。

于是安宁也断然否决了这个需求:“不行,目前我军没有去巴黎的打算。当然未来,巴黎的情况如果真的非常危险,我军会去巴黎的。

“但这个时机,会由我们自己裁定。”

巴拉斯:“好吧!好吧!我会如实跟您在巴黎的朋友报告您的态度!”

安宁直接笑了,他巴黎的那些朋友们可都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好哥们,他们就算听了巴拉斯的报告,大概也不会说什么。

安宁:“你去说吧,顺便替我向马克西米连(指罗伯斯庇尔)问好,就说等我打到维也纳的美泉宫去,给他整点土特产。”

第187章 两位老将联手出击

因为战争迫在眉睫,米兰的街头一片肃杀。

因为安宁在米兰实施的政策,给了意大利人非常大的自主权,而且还向意大利人承诺,在他们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可以防御自己的国土之后,法军会退出米兰全境。

所以大多数意大利人是真的把法军当成解放者。

其实另一个历史上的拿破仑一开始也被意大利独立分子当成解放者,但是拿破仑建立的那些共和国,其实就是法国的傀儡国,很快就被意大利人看穿了。

所以意大利人早在拿破仑进攻维也纳的时候就掀起反旗。

但安宁根本不打算这么做,他准备运用一下帝国主义的高级形式:利用经济力量来攫取利益。

为此他看重的是掌握发币权,除了发币权之外的其他权力,意大利人想要就给他们。

正因为这样,现在米兰城内,意大利人在踊跃参军,准备和法国人一起对抗侵略者奥地利人。

要知道,这个年代的意大利可不是后来那个被埃塞俄比亚黑叔叔给反推回来的弱鸡。

这个年代的意大利还挺能打的。

尤其是在意大利人穿着红色军服的时候。

正好拉扎尔·卡诺也从法国南部暂时来到了米兰,安宁就把编组米兰共和国军的任务交给了拉扎尔·卡诺。

卡诺也不推辞,虽然他在米兰顶多也就呆上一个月,之后就要回到法国南部去主持后方工作,但他依然义不容辞的接手了整编共和国军的任务。

拉扎尔·卡诺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编组出了上万的意大利红杉军。

不过和安宁手下的法军面临的主要问题差不多,意大利人这边也缺军官。

意大利的贵族大部分都是和哈布斯堡的神罗互相勾结的。

毕竟神罗受限于时代,没有办法建立起真正触达基层的统治结构,它还是要仰仗地方的豪族精英。

然后这些地方豪族,在安宁占领米兰之后掀起的共和国化运动中被当叛国贼给吊路灯了,没吊上去的那些也全都收拾了细软跑到了奥地利去。

而这个年代的欧洲军队,军官一般都是贵族,米兰也不能免俗。

所以米兰组建的共和国军,军官的配置比例比法军还低。

法军已经非常糟糕了,每个军官要管理的部下是奥军的一点五到两倍,米兰共和国军的情况更加糟糕。

法军在军官比例这么低的情况下能作战得如此英勇,表现出如此高的素养,纯粹是因为大革命给的精气神。

但米兰的意大利人能不能有同样的表现,能不能强行靠高昂的士气和作战欲望抵消军官的奇缺,那就不清楚了。

至于安宁当成秘密武器的精确射手连,编练的过程倒是非常顺利。

新式的后膛装弹来复线枪表现出众,甚至在两百米的距离上都能有相当的命中率。

射速方面,后膛装弹使得这款武器的射速甚至超过了那些滑膛枪,一个连的部队投射的火力彷佛一个团。

关键这不是单纯的投射量的提升。

一个团的线列步兵正面展开的宽度比一个连可大多了。

这个连如此可怕的攒射火力,甚至有希望单纯靠火力密度瓦解当面正在进攻的敌人。

至于后膛装弹在射击姿势上的优势,让这款武器特别适合运用散兵战术。

传统滑膛枪,因为装填的时候必然有一个用通条把子弹压实的动作,使用滑膛枪的时候必须站直——至少得蹲着。

滑膛枪是没有办法在卧倒的姿势下装填的。

所以这个时代的战争才是“排队枪毙”这种形式,大家排排站互相枪毙。

后膛装弹枪则不然,这款武器可以趴在地上开火和装填。

所以这款武器特别适合散开来的散兵部队,本来散兵部队就是靠松散阵型来减少和线列步兵对射时的伤亡,如果这些散兵部队再全趴在地上做“伏地魔”,那有多难被打中想想就知道。

总之这款改进的后膛装弹来复枪,除了产量低、造价昂贵之外,基本就没有缺点。

在观看了特等射手连的操练之后,安宁下定了决心,要强行推行这种武器的普及。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后堂装弹的步枪在1830年代之后才渐渐成为主流,这个时候人类已经造出了大量的铁路,发明了电报,工业生产水平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工业的发展让后膛装弹枪的生产成本和工时越来越低,才最终让这种武器大范围的普及开来。

安宁现在要强行提前后膛装弹枪的大规模应用,基本只能靠钱砸。

想要不砸钱,那就只能手搓整个工业链条。

安宁可办不到这么逆天的事情。

相比之下用钱的可行性还更高一些。

安宁计划先组建精锐射手连,然后把这些射手连分散到各个旅中去,专门负责在己方线列步兵前方用精准勐烈的火力点杀敌人的军官。

现在刚刚组建的精锐射手连,就是这种构想的验证,要不要继续推行就要看这个连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能发挥多大作用。

安宁对此非常的期待。

毕竟这可是自己这个穿越者第一次捣鼓出来的超前技术。

如果这东西投入实战之后能让敌人狠狠的喝一壶,那可就太爽了。

在安宁忙着视察部队,积极备战的同时,保罗·巴拉斯还是没有彻底放弃说服安宁返回巴黎。

不过安宁油盐不进,甭管巴拉斯说什么,都坚定的摇头,就是不答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奥地利和撒丁王国的宣战布告终于送到了米兰——这么说不准确,宣战布告自然应该往敌国的首都发。

但安宁甚至比巴黎还要早好几天收到宣战布告。

和宣战布告一切送来的,还有谍报部门的探子得到的最新消息奥地利方面的指挥官的消息。

安宁需要面对的奥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在曼图亚要塞和明西奥河沿线布防的原来奥地利军队的残部。

这些残部经过这段时间的整补,兵力恢复到了一万五千人,加上要塞还有九千守军,整体有两万四千人之众。

这只部队的指挥官,依然是七十多岁的老将博立厄元帅。

而从来茵方面调动过来的奥地利军团,则集结在阿尔卑斯山上的重要交通枢纽特伦特。

这支部队由元帅武姆泽率领。

这也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将。

根据侦察,武姆泽元帅在特伦特的大军,正随时准备经过阿迪杰河谷南下。

而且武姆泽元帅还有可能会分出一只部队,从阿尔卑斯山地区的高山湖泊加尔达湖西岸的道路南下。

因为地形和交通线路的限制,安宁现在部署在曼图亚要塞以北明西奥河西岸的部队,补给线路要通过紧贴着阿尔卑斯山的布雷西亚,一旦奥地利军队通过加尔达湖西岸南下,就可以直接切断安宁部队的退路。

所以安宁不得不分成相当的部队,防守加尔达湖西岸的山地。

尽管如此,安宁在明西奥河正面的兵力依然有显着优势。

第188章 常山之蛇

安宁在明西奥河跟奥地利军队对峙的同时,马塞纳正面,撒丁王国的主帅科利将军率领撒丁军团前锋已经抵达了切瓦要塞。

马塞纳手下只有原先的意大利军团,外加一部分补充部队总共一万五千人,安宁给他的命令是守住从尼斯到萨沃纳的运输线。

虽然现在安宁的军队主要的补给依靠米兰城来提供,但是米兰城内的工场生产的军事物资并不是特别够,能保证敞开供应的只有粮草和军装之类的能用日用品产能来生产的东西。

所以安宁的军队还要依靠法国国内提供一部分弹药和火药。

这条交通线非常的重要,安宁多次叮嘱马塞纳要守好。

马塞纳本人作为一个意大利人,曾经在地中海的商船上当水手,也曾经作为行商人跑遍了整个北意大利。

他本来就是意大利军团的准尉向导员,他特别熟悉海边这一路的地形。

于是马塞纳大胆的做出了一个决定:“趁撒丁王国主力还没上来,先从卡尔卡雷出发,闪击米来西莫!”

这个时候米来西莫的撒丁王国军有一千五百人,马塞纳一下子上去了一万人,于是撒丁王国几乎没有怎么抵抗就把这个关键要冲拱手让给了法军。

紧接着马塞纳派出骑兵沿路向切瓦方向侦察,然后有发现一个事情:切瓦要塞的撒丁王国前锋,其实只有五千人。

而马塞纳非常熟悉切瓦要塞的地形,这个要塞是一系列从北到南排列在山嵴上的堡垒群,面对从东面发起的进攻有非常强的抵抗能力。

但是从东面进攻的时候,如果分出一支部队从南面夹击,切瓦要塞就很容易被攻破。

于是,马塞纳又果断做了一个决定:强行军奔袭切瓦。

一万法军沿着山路浩浩荡荡的疾驰到切瓦,打了刚抵达这里没多久的撒丁王国科利将军一个措手不及。

马塞纳手下的法军,在安宁之前的战斗中,基本都在看戏,这支部队眼看着其他部队屡立战功,捷报频传,早就按难不住了。

而马塞纳面对的撒丁王国军队,则是一只传统的王国军队。

对,就是那种一旦队形被冲散,自己就会溃败的部队,每个大头兵的参战欲望极低,全靠贵族老爷担任的军官驱策。

这种军队的战斗力,大概和对印自卫反击战时候的印度军队差不多——甚至不如印度军队,毕竟印度人至少拿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比滑膛枪还是要先进不少的。

要塞的防御很快被击破,科利将军不得不率领残部退向蒙多为。

马塞纳一鼓作气,继续向着蒙多为进军,直到接到撒丁王国军团主力从都灵赶来的消息后,才在科萨加利亚河沿岸驻防。

这个时候科萨加利亚河正处于枯水期——这条河的源头和大部分阿尔卑斯山下的河流一样,来自山上融雪。

现在正是12月,科萨加利亚河的河面大大的缩水了。

尽管如此,有河作为屏障终究比直接防守毫无屏障的地方要好得多。

马塞纳知道,自己只要抵挡到明年二月,春天阿尔卑斯山上的雪开始大量融化之后,科萨加利亚河就会变得宽阔起来,水流也会更加湍急。

只要坚守到那个时候,自己的局面就会大大改观。

于是马塞纳开始在河边大肆修筑防御工事,摆出了和敌人隔河决战的架势。

※※※

马塞纳的消息传到安宁设在布雷西亚的指挥部,安宁大喜过望。

“好啊!真的好啊!”他连连喊了几声好。

果然马塞纳是能打的,这个提前出击打敌人措手不及的行动,一看就是勐将。

果然原来历史的强者,在这边也会是强者。

于是安宁提笔写了一封嘉奖信,开篇就喊了一句:“第三师万岁!”

第三师就是马塞纳的师。

写完安宁才回过味来,以后该不会马塞纳的师就叫万岁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