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 第222章

作者:大罗罗

“什么事儿?”邱淑真看着丈夫问。

“老二老三的前程!”朱和墭说着话,又瞄了贝佳馨和大波玲一眼,朱和墭的老二老三是她俩所出的。

朱和墭接着道:“老大将来总有一副江山可以继承的,可老二老三怎么办?”

第514章 朱和墭的钓鱼扩张之计!

“老二老三?”

邱淑真听了朱和墭的话,就下意识地瞄了一眼贝佳馨和大波玲。

朱和墭的长子怡鑫是邱淑真生的,既是嫡子,又是长子,是当然的明王世子。

朱和墭的次子怡铜是贝佳馨所生,他有四分之一的葡萄牙血统,长得很漂亮,眼睛很大,睫毛很长,像极了个洋娃娃……但也因为这四分之一的葡萄牙血统,让他远离了大明皇权。

而朱和墭的三子怡铂是大波玲的儿子……大波玲可不是贝佳馨,她是朱和墭的所爱,而且还是潮州派的巨头,还是朱天王、朱和墭父子赖以起家的大南山天王寨的“原始股东”。

大波玲背后有苏、叶两个潮州大族的支持,特别是苏家出了苏勇、苏猛、苏哲、苏占山、苏占海、苏占江等一票牛人,势力直逼邱淑真背后达濠邱家。

而且大波玲本人也是朱和墭元从功臣,还拥有国夫人(相当于国公)的爵位。

另外,朱和墭在进位明王之后不久,还册封大波玲为织女宫大贵妃……邱淑真自己不过是明王妃,大波玲却是大贵妃!

贵妃还加个大!

更让邱淑真感到无语的是,大明朝廷内部居然没有一个人对大波玲得到的大贵妃封号表示异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左丞相诸葛三和,右丞相于忠贤于老爷子他们当年可都是管大波玲叫“大肚嫂”的。

虽然大波玲对邱淑真这个“小姐姐”一向很尊敬,也从没有流露出想让自己的儿子朱怡铂夺嫡的意思。

但是她的实力却是明摆着的!

而且现在朱怡铂不过是吃奶的娃娃,能不能长大还不好说呢,以大波玲的心机,当然不会急吼吼跳出来。

但是将来……真的难说!

如果能把朱怡铂封得远远的,邱淑真当然是高兴的,就不知道大波玲是什么意思了?

只见大波玲秀眉微蹙,若有所思,“大王……您要把怡铂封到哪里去?不是说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地盘上不会再封藩王了吗?您难道想让怡铂去辽东为王吗?”

朱和墭摸着胡须笑道:“东北那一块儿肯定是要封几个藩王的。当年太祖爷爷不就在那一带封了宁王、辽王、沈王等三个藩王?若是这三王都在东北一带发展壮大了,哪儿还有满洲人崛起的可能?

不过当今世界和太祖爷爷那会儿可大不一样了,以后咱大明的死敌不会再从北方的大漠、草原、山林之中来了,而是会从海上过来。

所以将来在东北、蒙古的地盘上,藩王肯定是要封一些的,但不是重点。将来分封的重点还在南洋、东洋,在海外!”

“在海外?”大波玲笑着,“大王是想让铂仔、铜仔去当马六甲和吕宋的国王?”

贝佳馨则笑吟吟补充道:“还有巴达维亚呢!妾身听说爪哇岛的土地极其肥沃,乃是南洋第二的好地方……就让铜仔去巴达维亚为王好了。马六甲是南洋第一的好去除处,就给铂仔吧。”

大波玲笑着点点头,“那我就替铂仔谢你了。”

看到两个妹子对海外的封国都挺有兴趣,邱淑真也笑了起来:“大王,您是想对荷兰人和西班牙人开战了吧?妾身听说延平王和近南侯(陈永华)已经给您上了几次折子,想要打下吕宋岛了!”

朱和墭看见自己后宫的这三个女人的反应,也笑得挺欢,似乎很是满意。

到底是海贼出身,还是有点国际眼界的。

不过光是马六甲、巴达维亚和吕宋岛三块儿可不够啊!

朱和墭的野心更大,他要的是一个完全被大明天朝所支配的东方秩序。

在未来,大明天朝如果想长久的保住自己的世界第一,想打断西方人主宰世界的进程,那就必须取得东亚、东南亚、东北亚,乃至中亚文明圈的绝对支配权。

而绝对支配权,只能通过一次次血腥的战争获取,而不可能靠厚往薄来的外交手段取得。

所以朱和墭现在一直隐忍着没有出手,由着荷兰人、西班牙人上蹿下跳着去拼凑反大明同盟。

他甚至在得知巴海率领五千新八旗马队开进朝鲜,强租海州港的消息后,也没有任何反应……

而且他还通过郑经在日本的代表田川七佐卫门向得德川幕府提出了让日本国放弃琉球宗主权,并且撤出该地的要求。

但同时,他又拒绝了邱荣、陈上川提出的突袭收复琉球的请求。

德川幕府当然不可能因为大明朝廷的毫无威慑力的叫嚷,就乖乖放弃琉球的土地和宗主权。他们要真的这么干了,不得被日本国内的舆论喷死?几个老中没准就给人“天诛”了。

对于越南方面,朱和墭同样采取了迂腐而不实际的政策,要求后黎朝廷完全放弃大越国号和皇帝尊号,而内外一致地采用安南国号,并以安南国王自居。

这样的要求,当然被实际控制后黎政权的大越定南王郑根所坚拒。

而这种嘴巴上逞强,行动上却示弱的做法,是很容易让人忽视大明的强大的。

日本、朝鲜、越南一旦忽视了大明的强大,也就有可能被荷兰、西班牙人、康熙,还有那个吴应熊忽悠上反大明的战车。

他们一旦在战车坐稳了,再想下来就难了……

而朱和墭之所以要这么干,则是为了将两千多万爱好和平的大明人民绑上他自己的战车,让他们去支持一场足以奠定大明对东方世界绝对支配权的战争。

这场战争有点像历史上的清准战争,大清正是通过这场同准噶尔汗国的长期战争,才将喀尔喀蒙古、青海、西藏、新疆等地都一一纳入版图的。

如果准噶尔的那几位汗王都好言好语哄着康麻子,也不向喀尔喀蒙古和西藏伸爪子,康熙、雍正、乾隆三帝肯定也不会废那么大气力去西征。

就是康熙想打,底下的大臣和八旗贵族也会想尽办法阻拦。

最后的结果,多半就是册封一下,赏赐一下,互相说点好话糊弄着就拉倒了。

虽然地图上还能把这些地盘画上去,但想要实际控制根本不可能。

所以朱和墭现在就是要一边咋呼,一边示弱。他就是要帮着荷兰人、西班牙人和康熙还有吴应熊把那个什么十六国同盟做实了。

做实了,那就非打不可了!

打下来了,能吞并则吞并,实在吞不下去,也得把国王换成朱家人,还得驻扎军队。

只有这样,东洋、南洋等国,才会成为大明资本主义的原料采集地和商品倾销地啊!

不过这种阴暗的心思,朱和墭现在是不会告诉邱淑真、大波玲和贝佳馨的……这事儿,谁都不告诉!

想到这里,他就笑着道:“好啊,以后马六甲给铂仔,巴达维亚给铜仔,还有一个吕宋……”他看了一眼怀着孕的杨紫云,“紫云,你得努力生个儿子啊!”

“紫云一定好好生!”杨紫云似乎觉得生儿生女这事儿还能努力的,当下真的点头答应了。

朱和墭哈哈大笑着道:“既然你们都想让儿子出国为王,那么孤家回头就左右二相还有一众大学士们好好商量一下。先把册封藩国王和藩王的祖宗家法定下来。”

第九卷 大清要完!

第515章 明王四年,大战前夜!

大明明王监国四年夏。

当天气渐渐热起来的时候,在南京城这座首都当中,街上往来的人们都脱下了夹棉夹纱的袍服,时髦一点的人,还换上了颜色艳丽的丝绸衣裳招摇过市。

在这个夏天,南京城中最流行的服色是高贵而又艳丽的紫色……苯胺紫!

朱和墭私人拥有的织女宫,从去年冬天就开始推出用人工合成染料苯胺紫所染色的丝绸和棉布面料了——在这之前,织女宫已经推出了使用硫化黑和硫化蓝这两种合成染料所染的绸缎以及棉布,因为不易褪色,而且颜色很浓而且均匀,所以极受欢迎……

不过因为紫色的天然染料过于稀有,因此硫化黑和硫化蓝的受欢迎程度,还是无法和苯胺紫相比……

在朱和墭这个监国明王的推动下,已经持续了几年的大拆大建终于给南京带来了不少新面貌。一条条开阔的大马路被开辟、铺设起来了,城市的排水系统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在龙江口、仪凤门、三山门,还有南京皇城外面的几天大街上,还建成了不少高大挺拔的围楼式建筑,而且越造越漂亮。出现了不少拥有红砖外墙还装了玻璃窗的新式围楼,已经渐渐有了一些近代化大都市的风采。

对了,如今南京的大街上还出现了许多四轮马车和三轮脚踏车,特别是后者尤其引人注目。

这种三轮脚踏车又分成了货运型和代步型两类,其中货运小三轮就是把个拖斗架在两个后轮上,里面可以装点杂七杂八的东西,是城市小商贩们的最爱。

而代步型的小三轮则是南京城中官员们最喜欢使用的代步工具。

南京城是一座占地极大的城市,即便不算巨大而且空旷的外城东部,单说南京内城和繁华的外城西部,那也是一座不得了的城市。而南京皇城和南京朝廷的那些衙门,又都集中在南京内城的东部,这里距离南京城繁华的生活区稍微有点远。如果没有个交通工具,每天上班下班可就有点累人了。

高级官员们当然可以养得起马车或是干脆骑马代步,但是中低级官员没这个条件——房子得多大才能养得了马,还放得下马车?

所以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几条通往南京皇城的大马路上,都能看见浩浩荡荡的车流。

不计其数穿着孔子服,留着大胡子(也有没什么胡子的),腰里挎着大宝剑,还挂着空心手榴锤的官员们,就这样踏着小小的三轮车来来往往。

唔,曾经叱诧风云的原儒主义战士们,现在也开始了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日常生活了。

而这些蹬着小三轮上班的官员,又让这座城市多了一种政治中心的气度。

朱天王和赵忠义就是在这个春季回到阔别已久的南京城的。

他们已经在登州城呆了三年多了,那同样也是一座发展的极为迅速,甚至都有点畸形繁荣的大都市……和手工业、商业、金融业均衡发展所不同的是,登州几乎没有什么手工业,虽然有点儿贸易,但是根本没有办法和南京相提并论。可是登州的金融业却繁荣得不像话!

在登州外墙内占地并不算太大的登州商埠之中,至少汇集了上百家银号和钱庄。每天进进出出的资金,都数以万计!

除了金融业发达之外,登州的房产市场也非常繁荣。在登州商埠的南面,还有一片被高大的篱笆圈起来的僻静街区,篱笆圈内修建起了数百计大大小小的四合院。

这些四合院无论占地大小,都一律拥有高大坚固的外墙和厚实的木头大门。而且它们的大门似乎永远关闭,高墙之内也极少传出响动,似乎并没有人居住其中。

不过这些看似空置的房产却都价值不菲,便宜的也得两千银圆,最贵的甚至有价值过万的……

但是谁要以为天王朱慈炯治下的登州府就只有发达的金融业、昂贵的地产业,和不温不火的进出口贸易,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朱天王治下登州地盘不仅有蓬莱县,还有福山、宁海、荣成等三个面积很大的州县。这三个州县都沿着渤海,最不缺的就是相对比较封闭的半岛和近海岛屿。

想在这些半岛和近海岛屿上瞒着大清朝的耳目屯兵练兵可不是什么难事儿。

实际上,大明登州镇一年将近四百万银圆的花费,几乎全部都用于招兵买马、装备训练、囤积物资和建设军营上了。

到了明王监国三年末的时候,在福山县、宁海州、荣成县境内,已经出现了芝罘岛大营、养马岛大营、威海卫大营和成山角大营等四个“镇级大营”!

借着登州这个“自由之城”的掩护,四个齐装满员的大明陆军野战镇,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大清朝的眼皮子底下建立起来了。

如果再算上摆在台面上的登州营的人马,大明在登州屯驻的陆师精兵已经超过了七万五千之众!

这个数目已经足够支撑一场跨海远征之役了!

而就在登州的备战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朱和墭的“三年不战”之约,也差不多到期了。

五年平辽,即将开始!

朱天王和登州大营总管赵忠义,自然要回一趟南京,来和监国明王朱和墭当面商量一下开战的事儿。

当然了,他们俩也想亲眼目睹一番大明帝都南京城如今的繁华……据说这座大明帝都的繁华,已经超过了前明灭亡之前的程度了!

朱天王和赵忠义在登州听说南京如何繁华时还有些不大相信,毕竟前明末年的南京城可是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啊!

而当时整个中国的人口怎么都有一亿几千万!

可是如今天下间的人口,顶天就是五六千万之数,处于新大明治下的人口,怎么都不会达到三千万。

这么点总人口,真能支撑起一座人口百万的繁荣都市?

另外,生活在富裕温柔乡中的原儒,还有当年那股“爱拼才会赢”的劲头吗?他们还能打吗?

不过当回到南京的朱天王、赵忠义,在朱和墭、大波玲、诸葛军师、于老爷子、苏勇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刚刚建成的阅江楼。登高俯瞰着好像一座繁忙的大工地似的南京城的时候,他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他们俩跟着倒霉的隆武帝流亡到南京城的那个夏天。

那时的南京城虽然比现在的南京还更繁华一些,但是朱天王感觉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在弘光元年的南京,是无论如何都感觉不到明王监国四年的南京城所拥有的那种蓬勃向上的气氛的。

看看那些蹬着小三轮从南京皇城那边冲出来的长剑空锤的胡子儒……这气势,这风风火火的劲头,弘光年哪儿有这样的场面?

朱天王收好了千里镜,回过头,笑着对朱和墭道:“那些骑着小车的原儒看上去都很精神啊!果然还有当年在广州、潮州干事业的劲头!不错,很不错……可以一战了!”

朱和墭也点了点头,心想:“如果他们上班的时候也能有那么精神就好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笑着对朱天王道:“阿爸,现在国中清田、均田已经基本完成了……被朝廷所掌握的农田超过了三亿亩,人口一共查出来两千八百多万,其中壮丁有七百万之多,七丁发一,也足有百万之众,即使再打个对折,也能拉出五十万大军,足够了!”

第516章 奇袭!奇袭哪里比较好呢?

均田制对于中下层而言,当然意味着公平了!

特别是新大明版的均田制还配合着均税和均役这两项“大公平”……当然了,“三均制”当中的“均役制”也是可以选择交钱免役的。

“均役”所均的是军役和劳役,在职的官员当然不必服役——在职等于在役,当然没办法再去户籍所在地服役了。其他人,只要够得上丁壮标准的,都有服役的义务,不过只要交钱都可以豁免……

而朝廷在拿到免役钱之后,再去花钱雇役雇兵,或是给正常服役的壮丁发一笔额外的补贴。

所以七丁发一,出兵百万的动员标准,在战争爆发之前或是战争初期,是不大可能达到的。

这种程度的动员,通常只是在形势非常危机的时候,才有可能达成。

但是即便达到了这个数目,也只能短期维持住……毕竟一百万人的装备、军饷、伙食所需花费的银圆可是个天文数字。

而且七丁发一对于生产的影响也太大了,一年两年的咬咬牙也能挺过去,要是时间长了,谁能扛得住?

所以在长期的战争中,以新大明的国力,能够维持五十万大军的规模,就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五十万大军看着是不少了,但是因为新大明走得是海陆双强的路线,而且在大陆上还是一挑二……所以兵力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宽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