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道 第720章

作者:向北

  陈跃霆是1949年出生。

  五岁时,家族生意开始陆续被公私合营,父亲陈世元每日里连门都不敢出,惶惶不可终日。

  堂兄陈世宗也帮忙说了话,可有些话不好、也不敢太明说。

  两年后,陈世元把儿子悄悄送去了吉隆坡,他开始在那边读书,陈氏家族在那边生意很多,尤其是橡胶园,足足有十万公顷。

  陈跃霆在那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期,不仅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马来语,并且和家中保镖护院学了一身的好功夫。

  十二年后的初冬,一腔热血的他不顾父亲反对,带着从小跟到大的佣人思富,毅然回了国。

  不料到家没多久,1968年12月,老人家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听他说到佣人思富,我就知道了,父亲的这个佣人就是王思富,也就是潍坊的黄四虎!

  就是那张照片里,站在父亲身后腼腆木讷的男人。

第821章 缘,妙不可言

  陈跃霆回国不久,上山下乡运动大规模展开。

  所有在校的初中和高中生,也就是1966年、1967年和1968年这三届的学生,全部前往农村。

  这三届的学生,后来被称为“老三届”。

  陈跃霆没躲过去,也不想躲,陈世元不想儿子去遭罪,赶他回吉隆坡,甚至还想找堂兄陈世宗通融。

  陈跃霆断然拒绝,说别人能去,自己为什么不能去?!

  就这样,他一个人背着行李离开了家,他下乡的地方地处两广三县交界,当时叫红星农场。

  农场陆陆续续来了很多人,什么南下干部、归国华侨、复退军人、知识青年、大中专毕业生、水库移民等等,纷纷响应国家号召,安家落户。

  他们披星戴月,战天斗地,辛勤耕耘,发誓要打造出元头岭下一片崭新天地!

  第二年,农场来了个中年人。

  当时陈跃霆已经当上了小队会计,还分了个单独的小房间,能住两个人,结果这个中年人被分到了他的房间。

  中年人叫于博,个子不高,白白净净,见谁都笑呵呵地一团和气。

  陈跃霆是个爽朗大气的性格,虽说家庭成分复杂,可在农场人缘特别好,

  两个人相处的越来越熟,于博也渐渐放下了防备,陈跃霆这才知道,眼前这个不起眼的男人,竟然是个江湖人!

  于博给他讲了好多江湖传说,从[三教九流]到[八大江湖]。

  他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上至庙堂之上,下至市井之间,皆称江湖!

  人世间一切行事之术,皆可称江湖术……

  这是陈跃霆从来没接触过的世界,让他很感兴趣。

  于博自称是[麻门]中人,原本独来独往、逍遥自在,赶上特殊时期,惦记着家中老父母,于是回了老家,结果没几天就被派出所盯上了,硬是把他填进了下乡名单。

  他怕跑了以后给父母找麻烦,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此人常年在江湖行走,见识多广,又能说会道,很快,两个人关系越来越好。

  知青的生活艰苦,日子就过的缓慢。

  每天夜里,两个人就弄点儿米酒、花生米,喝完后谈天说地,切磋功夫。

  都说人不可貌相,于博一身功夫相当不错,原地起步,蹬一脚土墙,再稍一借力,就能轻松窜上房顶。

  高来高走,悄声无息。

  陈跃霆虚心请教,于博也不藏私,两个人半师半友,越处越是投缘。

  这期间,陈跃霆认识了一个邻村的女孩,她叫关娜,两个人很快陷入热恋中,不过始终都是偷偷摸摸的……

  听到这儿,我才知道母亲的名字。

  ……

  一年后,于博出事了!

  农场里每日饮食清淡,他实在是受不了了,于是跑去邻村偷鸡。

  按理说,如果只是偷只鸡的话,也不是什么大事。

  这两年,一些调皮捣蛋的知青没少干偷鸡摸狗的事情,经常会有老乡来找农场。

  坏就坏在他进了院子以后,不等去抓鸡,就被家中的小媳妇吸引住了。

  天气炎热,家里又没有人,小媳妇就穿的比较清凉。

  于博憋了太久,色心大动,于是爬窗进了房间,小媳妇被他用手段迷晕了过去,怎么折腾都没醒。

  如果就这么跑了,事情可能也就过去了,或许小媳妇醒来以后,还以为自己做了场春梦。

  出了房间以后,于博才想起自己是来干什么的,于是奔了鸡窝。

  这户人家仅有的两只老母鸡,被他一手一只拎了出来,叫都没叫一声。万万没想到,不等出院门,小媳妇的丈夫和老公公扛着锄头回来了。

  他有些懵,不明白日头还没落山,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人。

  场面可想而知,两把锄头就抡了上去。

  很快,村民越聚越多。

  一开始的时候,这些人并没有下死手,不过是想教训教训他而已。

  其实以于博的身手,想跑非常容易。

  没跑的原因也很简单,偷两只鸡而已,毕竟还没进嘴。

  他琢磨着,现在挨顿打,这些人就不会再去农场找了,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撒开了两只迷晕的老母鸡,抱头弓腿往地上一躺,任打任骂,让他们出气。

  乡亲们这边打着,女人丈夫惦记着媳妇,跑进了院子。

  于博离开前,已经给小媳妇套好了短裤背心,所以他才没担心,可他忘了一件事,就是自己迷药的效果太好了!

  丈夫进屋后,无论怎么喊,怎么叫,媳妇就是不醒。

  他伸手往媳妇裤裆里摸了一把,怒气冲冲跑了出去,一声大吼:“打死他!”

  小媳妇的丈夫锄头用力抡了下去,咔嚓一声,就把他一条腿敲折了。

  这下可好,于博想跑都跑不了了!

  村民们不依不饶,用担架抬着奄奄一息的于博,涌进了农场,领导们焦头烂额。

  很快,于博被送去了农场医护室。

  这种事情实在是让人难以启齿,所以根本没人去看他,又赶上农场唯一的赤脚医生请假回了老家。

  于是,他被扔进了那间闷热的小屋里,没人管也没人问。

  陈跃霆下工后才知道这件事,连忙跑去了医护室。

  他喂了于博一些清水。

  于博知道自己很难挨过去了,强挺着给他讲了太平天“国圣库宝藏”的故事,又告诉他,自己手里有三把“龙子钥匙”,就埋在了他的床下面……

  我打断了父亲,“不对呀,他怎么可能会有三把钥匙?都是什么钥匙?”

  “一把狻猊,一把嘲风,一把睚眦!”

  我更是一头雾水,“嘲风钥匙在我手里,怎么可能在您这儿呢?”

  “在你手里?”父亲也是万分惊讶。

  我让唐大脑袋把自己的双肩包递了过来,拿出一个装首饰的木匣,打开后,露出了里面七把金光闪闪的“龙子钥匙”。

  父亲伸手就将其中那把“嘲风钥匙”拿了起来,仔细查看了好半天,才说:“不错,就是它!你是从哪儿得来的?”

  我把去千山市的事情简单说了说,“千山市的公安局局长田开宇,当年在佳木斯是名刑警!1983年夏天,无影手邓永和被人套上麻袋扔在了火车铁道上,在搜查无影手租住的民房时,田开宇在他家菜窖的窖壁里找到了这把钥匙,因为是金的,就私自藏匿了起来……”

  “原来如此!”父亲长舒了一口气,“缘呐,真是妙不可言!”

  说完,一扬手。

  当!

  手里的那把“嘲风钥匙”扔进了木匣里,看的我直心疼,金子软,可别砸坏了!

  我问:“爸,这是怎么回事?”

  “听我慢慢和你讲,你就明白了!”说着,他扭过头笑道:“小唐,给叔叔点根儿烟!”

  唐大脑袋笑了起来,“白话这么长时间了,还以为您老人家不会抽烟呢?”

  他伸出食指,做了个“嘘”的动作,压着嗓子说:“你阿姨管得严,不让我抽!”

  三个人都笑了起来。

  老唐拿出了一盒硬盒中华,这还是在哥打巴鲁机场免税店买的,怎么抽都不对味儿,不过即使这样,也没剩两盒了。

  我俩也各自点了一根。

  陈跃霆看了我一眼,皱了下眉问:“你也会抽?”

  我尴尬地笑了笑。

  “别让你妈看着,不然有你好受!”说完以后,又孩子一样鬼鬼祟祟地往门口瞅了瞅。

  我鼻子有些发酸,不知道为什么,这种感觉很好,非常好。

  这时,那只小白狗冒了出来。

  我连忙招手:“来,过来,让我抱抱你……”

  如果没有这小家伙,或许我们又错过去了,还不知道要找到什么时候。

  小白狗没搭理我,盯了父亲一眼后,转身就跑。

  父亲慌忙说:“快快快,抓住它!”

第822章 英雄帖

  小白狗看了父亲一眼后,扭头就往外跑,父亲连忙说抓住它!

  唐大脑袋反应神速,小短腿一个箭步,弯腰抄手,就把这小家伙抓在了手里。

  父亲长舒了一口气。

  老唐舔了舔嘴唇,咧嘴笑道:“叔啊,不用这么客气,清炖还是红烧?”

  “我顶你个肺喔!”父亲笑骂起来,“球球是个小奸细,看到我抽烟就去告密……”

  我哈哈笑了起来,对老唐说:“你和它聊聊,以后少干这事儿!”

  老唐答应一声,在小白狗耳边低语起来……

  父亲看得目瞪口呆,烟灰挂了老长都忘了抽。

  很快,唐大脑袋就把小白狗放在了地上,它似乎有些委屈,走过来先在父亲脚边蹭了蹭,随后就爬了下来。

  “你小子能和狗对话?”父亲惊讶道。

  唐大脑袋憨笑着,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这是我们干[飞活]的小手艺,让叔叔见笑了,以后您放心,这家伙再也不敢告密了!”

  “好!”他竖起了大拇指,“以后你得教教我!”

  “没问题!”

  父亲又抽了口烟,发现灭了。

  于是从兜里拿出了一个扁平的铁皮盒子,打开上盖,把烟头装了进去,又仔细把掉在地上的烟灰都收了起来。

  他把铁皮盒子立在了桌子上,笑道:“烟灰往这里弹,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要留下蛛丝马迹,坚决不能让母老虎发现……”

  三个人笑了起来。

  父亲悠悠一叹道:“看到小唐这个手艺,让我想起了一个人……”

  我知道他说的是谁,看了一眼唐大脑袋,他没吭声,默默听着。

  父亲继续讲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