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道 第136章

作者:向北

  接下来,他又说起小马哥。

  小马哥大名叫马晓华,他出来玩的时间比周疯子要早,也比周疯子大了五岁。

  他以前爱写诗又爱跳舞,还有些女性化,所以绰号马小花。

  好多社会上的人,那时候都喊他花姐。

  我听的目瞪口呆,仔细回想那晚小马哥的模样,哪里有一点儿女性化特征?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继续说着。

  小马哥先认识的,是周疯子的发小老嫖。

  大约是1988年左右,才跟着周疯子倒腾木材,后来他们干的越来越大,木材生意都是小马哥负责。

  我问他,为什么曾经的花姐,变成了现在的小马哥?

  大憨挠了挠头,说他曾经因为朋友被判了几年,不过好像就蹲了一年,还是两年就出来了。

  结婚以后,就不再像以前那样了。

  慢慢的,大家不是喊他马总、马哥,就喊小马哥。

  我问这个人的人品和口碑怎么样?

  他竖起了大拇指。

  按理说,因为大哥郝爱国的事情,他应该恨周疯子这伙人,可就是很不起来。

  郝爱国要不是和他们的仇家站在一起,人家也不会对付他。

  接下来,他又讲起兴安城的一些往事,我这才明白图四是谁,还有为了纪念他,周疯子捐的那座图浩桥。

  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听得津津有味。

  说着话,已经到了夜里十一点。

  我起身张罗着去睡觉,出门时问他:“听你说了这么多,我觉得也就小马哥和张建军算是沾点儿黑,因为他们敢打敢拼,心也够狠!”

  “可周疯子和杨七哥他们真不像,人家也没欺压过平头老百姓,甚至连巧取豪夺都没有过,这算什么黑社会?”

  大憨嘿嘿直笑:“人家周大董事长,也从来不承认自己混过社会呀!”

  “其实吧,我觉得表面的狠真不算什么,想想曾经和他作对的那些人,哪有一个有好下场的?”

  我问:“一个都没有?”

  他十分肯定:“一个都没有!”

  ——

  作者注:关于兴安城周疯子他们的故事,是我在番茄的第三本书,请搜索:《重回1985:东北往事》。

第145章 OICQ

  两个人走出茶室。

  我抬头看了看星空,悠悠道:“都说人不狠,站不稳!在那个野蛮生长的八十年代,想在一座城市里混出个人样来,不容易呀!”

  大憨惭愧道:“所以嘛,我就没混出来!”

  我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他肩膀说:“安稳就好!”

  “是,武总说的对!”他垂着手,十分恭敬。

  “我哪里是什么总,以后喊我小武就行!”

  “那可不行,”他连连摆手,想了想说:“以后就喊您先生吧!?”

  我没什么意见。

  就这样。

  牛军牛师傅,也就是大憨。

  曾经的酒店大厨、煤贩子,来京后的小摊贩,成了我们的厨师。

  大伙觉得他这个绰号不错,很符合他的气质。

  于是也不喊他牛师傅了,就叫他大憨。

  没两天,马大姐一起领过来两位。

  这两个人是夫妻,冀省石家庄附近乡下人。

  因为女儿来京读大学,两口子一商量,决定把地租出去,一起来京城打工。

  男人叫王元林,媳妇李爱菊,都是四十出头的年纪,憨厚本份。

  和两个人聊完,我觉得还不错。

  “老王大哥,你庄稼活熟,以后这前后院子就交给你了,不只是花花草草,还有卫生!”

  他连连点头。

  我又看向了李爱菊,笑笑问:“也不知道喊李嫂好,还是王嫂对?”

  “嫁鸡随鸡,乡亲们都喊我王嫂。”

  她的性格明显外向一些,不像王元林话那么少。

  “好,”我呵呵一笑,“那就喊您王嫂,以后所有房间的卫生就交给你了!”

  “我这里供吃供住,每人每月800块,二位看看行不行?”

  八百块,在1998年的京城不算多高,但如果算上供吃供住的话,相当可以了。

  家里人算齐了。

  唯一超预算的,就是蒲小帅这个门房。

  毕竟是黄胖子的朋友,原本可有可无的岗位,结果首先被占,就这样吧!

  所有人工资都一样。

  我没分什么三六九等,避免谁心里不舒服。

  我让他们住二进院子的东西耳房,二楼是唐大脑袋他俩住,一楼几间客房都空着呢!

  可他们不干,说不成体统。

  先是大憨住进了门房。

  因为门房有两个房间,其中一间被蒲小帅住了,他住了另一间。

  虽说只是门房,可也比外面的出租房强太多太多了,青砖铺地,雕梁画栋,家具都是中式红木的。

  我们都不玩牌,就把一进院子的棋牌室收拾了出来。

  买张双人床,就成了园丁老王和王嫂的卧室。

  家里多出了四个人,一开始我们都不太习惯,时间一长也就好了。

  有了他们,三个人更把心思都放在了业务上。

  我买了几个沙袋,又找人在院子里做了个架子,同时还制作了几个粗壮的木人。

  这些都是给唐大脑袋准备的。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他的八极拳日渐精进,这种沉稳凶悍的拳法,非常适合他。

  我有时会琢磨他的“玄铁飞虎爪”,越看越觉得这玩意儿有点儿意思。

  尤其是想起K18次列车上发生的那次事情,这飞虎爪如果练好了,可是一门独特的功夫。

  那个案子不知道怎么样了,也不知道周威的尸体能不能拼凑上……

  “冷枪大威”失了手,白狐狸肯定会继续找我。

  做点儿好事真难!

  谁又会想到,不过是抓了两个人贩子,解救了一个被拐的孩子,竟然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这天,京城落了入冬的第一场雪。

  我们的人皮面具研制成功了。

  第一款面具,制作的是个耄耋老人。

  话说还得是书中的老法子好用,用猪皮熬制后的明胶加上秘药后,即使薄如蝉翼的位置,也很难撕碎。

  还有肤色、脸型以及贴合度。

  相比较之下,硅胶制作的就太僵硬了!

  还有透气性,要知道这种面具根据各种脸型的不同,薄厚位置都是不一样的。

  硅胶制作的,贴在脸上时间长一点儿,就会十分难受。

  而这种面具用鱼胶粘在脸上以后,不仅有着良好的透气性,还会紧紧贴合、跟随本人的面部表情,丝毫不会有违和感。

  变声丸是一周后研究成功的,不同剂量和药材,会变化出不同的声音。

  只是维持时间不长,24小时以后,就会恢复原声。

  口技中,模仿各种动物的技术不难。

  可模仿人声却要长时间的练习,尤其是对声带的控制,把我俩折磨的死去活来。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1999年2月10号,再过4天就是除夕夜了。

  一些顽童早早拿出家里的鞭炮,开始在胡同里燃放。

  空气中有了一丝丝年的味道,也让人莫名地有了一丝乡愁。

  唐大脑袋说他发现了个新鲜玩意儿,兴冲冲地拉着我和老疙瘩去了一个地方。

  牌匾上写着:情缘网吧。

  里面不大,坐了一多半人,一排排都是微机,大约有二十几台。

  大脑袋说这叫上网冲浪,京城两三年前就有了。

  老板三十几岁,戴着一副眼镜,他教我们怎么使用鼠标,怎么打开网页,怎么用拼音打字……

  很快,就玩到了后半夜一点。

  眼镜老板从一台机器前站了起来,大声说刚出来个新鲜玩意儿,叫网络寻呼机,可以用它和天南海北的妹子聊天。

  还兴奋地说,这叫网络戏果儿!

  随后,他开始教这些人怎么下载,我也下了,蓝色的框框,叫oIcq。

  需要什么用户口令,我瞎填的。

  申请速度很快,号码是五位:。

  老板开心的直蹦,说这号码牛逼,我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

  他让我起个网名,我想了半天,说就叫我爱国。

  还是他帮我打上的。

  很快,这玩意儿又是滴滴滴,又是咳嗽敲门的,这个热闹。

  这些年,我都快把拼音忘光了,一只手动用了一根手指,在键盘上笨手笨脚,越急打的越慢。

  也不知道电话线那一端的是人是鬼、是男是女,天南海北,聊得很是热闹。

  这东西很神奇,也挺有瘾。

  连续三天,我们每晚都去上网,每次都要申请一次这个oIcq。

  好久之后才明白。

  申请完要把号码记下来。

  否则换新号码以后,上一个号码里的朋友就统统不见了。

  由于第一天是胡乱填写的口令,早就忘了是什么,再也上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