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786章

作者:林悦南兮

  叶楷闻言,俊朗面容上现出凝重之色,一时间没有再问着。

  “侯爷,永宁伯来了。”就在父子二人陷入短暂沉默之后,就听到外间传来家仆的禀告声。

  安南侯叶真闻言,起得身来,向外迎去,刚刚来到廊檐,就见那身着便服的少年,在刘积贤等一干锦衣府卫的扈从下,上得二楼。

  安南侯叶真,笑着相邀说道:“永宁伯。”

  贾珩近得前去,寒暄道:让叶侯久等了。”

  两人寒暄而罢,落座下来。

  叶真也没有绕圈子,单刀直入问道:“永宁伯在江南大营督军半日,感觉江南大营气象如何?”

  “营务混沌,将校懈怠,亟需整饬武备,以我之意,打算从江北大营抽调兵马以为整训模范,督导江南大营整军。”贾珩面色澹漠说道。

  叶真闻听要调江北大营兵马渡江,心头一凛,说道:“江北大营兵马不多,如往江南调拨,是否会有碍江北防务安危?虏寇尚在海上虎视眈眈。”

  贾珩面色肃然,道:“南京故都,安危尤重,今日我稍稍看了下兵马,南京五卫兵额缺员严重,老弱不堪为战,调动江北兵马除却督导之外,也有拱卫旧都之意。”

  按说,以他提调江北大南大营的权柄,似乎不需和叶真解释过多,但其实不然,叶真作为江南大营前节度使,对江南大营的影响力可比那些军将大多了。

  叶真说道:“永宁伯有所不知,朝廷兵部有几年没有发饷,江南大营只能缩减实际经制兵额,有些兵丁不在籍。”

  “叶侯记错了吧?这是沉节夫整顿清点兵额以后,暂且缩减经制,据本官所知,纵然江南大营的兵饷一时拖欠,后续兵部也都有补发,这些银子又是去了何处?”贾珩没有容许叶真在眼前打着马虎眼,点出其中的关要。

  叶真沉吟说道:“永宁伯,有些都是多年的老弟兄,都是为国家流过血的好汉子,这般一下子离了江南大营,生计无着。”

  贾珩道:“当年安南一战,距此也有十多年,朝廷优恤近二十年,何其宽纵?江南大营如今战力,如是先前水师大败,江南大营能否能守卫金陵不失?”

  哪里有躺在功劳簿上躺一辈子的?甚至连躺几代?

  “叶侯也是明事理之人,关于军将生计,据我所知,彼等军将这些年在金陵广蓄田宅,经营货殖,可谓积蓄丰厚。”贾珩目光咄咄地看向叶真,沉声道。

  叶真一时无言,说道:“永宁伯所言是理,听说江北大营要将历年侵占空额饷银补缴七成?不少军将典当家财,将堪堪凑齐。”

  贾珩冷声道:“近些年空额亏空,追缴回七成,已是朝廷仁至义尽,安南侯是老行伍,如是旁人整军,不杀的人头滚滚,岂会轻轻放过?江北大营整饬,彼等只是补缴一些银子,本官并未因罪一人。”

  叶真闻言,一时默然,沉吟片刻,道:“不少部将凑不出空额之银,这般强迫下去,逼的家破人亡,也有失朝廷体面。”

  贾珩思量片刻,说道:“银子的事可以慢慢商量,如是个别将校家中实在窘迫,朝廷也并非不通人情,可以酌情缓缴、减缴。”

  也不能一味强压,需要让一步。

  叶真闻言,心头暗暗松了一口气,说道:“永宁伯气度恢弘,老夫佩服。”

  七成贪墨的兵饷要追缴回,对那些老部下而言,不少人估计都要跳脚骂娘,但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而哗变闹事,只会引来朝廷的严厉镇压。

  双方敲定此事,原本隐隐有些剑拔弩张的气氛渐渐放松下来。

  叶真道:“永宁伯曾在《平虏策》中提及,拣选一支精锐水师北向征伐东虏,水陆并进,老夫认为的确为进兵良策。”

  贾珩道:“在我大汉踯躅犹疑之时,东虏却已经亲王携寇泛海南下,欲以毒计乱我江南,江南江北大营的整军,重建水师当为急务,清剿海寇更是重中之重。”

  叶真道:“犬子叶楷,从小深谙武艺,熟知水战,永宁伯既重建水师,想来也缺不少将校。”

  这时,叶楷看向贾珩,拱手道:“末将叶楷见过永宁伯。”

  贾珩看向叶楷,打量半晌,问道:“叶侯,令郎现在军中充为何职?以往都立国什么战功?”

  先前就有所猜测,安南侯叶真要将其子打发到他麾下,为将来铺路。

  叶楷回道:“先前在军中为四品参将,只是未得用武之地,并未立有殊功。”

  贾珩道:“通州卫港之中,水师方饬,亟需贤才能士,叶参将如是愿往水军任职,可调入镇海卫中。”

  叶楷闻言,凝眸看向一旁的叶真。

  叶真面色顿了顿,问道:“平级调入?”

  贾珩道:“先前海门一战,曾有小卒因功劳而越级升迁千户,如是令郎立下功劳,本官自当提拔,否则,骤登高位,人心岂能靖服?镇海水师方因海门大捷形成的争先风气也被败坏一空,本官之意也是将江南江北大营的水师集为一体,用兵海上。”

  如是真的有本事,足以出头,身无尺功,就贸然登上高位,凭他爹是叶真?

  叶真闻言,思量着其中利弊,道:“楷儿,你明天就去通州卫港的镇海军应卯,不得怠慢。”

  给自己儿子铺路不是一时半会儿,只要在军中立下功劳,后面的他会慢慢想法子。

  “父亲。”叶楷眉头紧皱,心头却有几分不服,他在江南大营就已是参将,去了镇海军仍是参将。

  叶真目光眯了眯,似是有些不悦看向叶楷。

  叶楷心头一凛,连忙应道:“儿子明天就去镇海军。”

  贾珩将叶楷神色收入眼底,如是在镇海军不堪一用,那么参将也大概保不住。

第761章 贾珩:甄璘世兄节哀……

  宁国府

  贾珩返回府中已是戌时,夜色低垂,灯火通明,而书房中灯火彤彤,面色诧异了下,进入书房,见得一窈窕倩影坐在窗扉之下的书桉后。

  “晚饭时候,刘积贤送来飞鸽传书,长公主这几天乘船启程南下。”陈潇头也不抬道。

  贾珩“嗯”了一声,来到书桉之前,拿起笺纸,轻声道:“咸宁和婵月也该过来了。”

  晋阳与元春,咸宁和婵月,还有湘云以及探春,应该一同过来。

  此刻,贾珩还不知道宝钗也在可卿的撺掇之下南下寻夫。

  陈潇翻过一页书页,神色幽幽道:“咸宁来了不挺好,正好你念着她,都快神思错乱,认错人了。”

  也不知宫里那人有一天知晓,他的女儿与废太子的儿子在一块儿时,该是何等的心情?

  贾珩放下笺纸,走到陈潇近前,少女也换下了飞鱼服,换上一身青色衣裙,似是刚刚沐浴过,冰肌玉骨的肌肤映照橘黄烛火,柔美以及英气交织在一起,有着动人的美感,离得近了,鼻翼之间浮动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馨香。

  “潇潇,这是吃醋了?”

  陈潇分明还记着上次他当着她的面,说想念咸宁,毕竟两个眉眼相似的人,谁也不想自己成为别人的替身,正是以此法激起少女的情绪波动。

  陈潇目光平静地看向对面的少年,蹙眉不语。

  贾珩轻声道:“如是咸宁在我身边儿,你离的远了,我也会看着她想起你的。”

  陈潇:“……”

  她和咸宁眉眼相似……属实让你整明白了,但情知少年说的可能也不是什么诓骗之语。

  贾珩道:“好了,喝口茶吧。”

  说着,倒了一杯茶,递将过去。

  “安南侯怎么说?”陈潇放下手里的书册,接过茶盅,抿了一口,岔开话题。

  贾珩提起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茶,道:“叶侯自知大势已去,并未再弄鬼,只是给一众老弟兄还有叶家争取好处而已,我也不想太过逼迫。”

  可以说,从他领着江北大营水师取得海门大捷之后,江南大营就彻底翻不起什么风浪。

  因为他用大胜凝聚了江北大营的人心,反观江南大营暮气沉沉,行将就木,怎么还敢与他这位军机大臣相抗?

  除非他以雷霆手段清洗旧将,才会有哗变风险。

  所以多铎又送了一次契机,上一次还是扬州,多铎的刺杀让他迅速打开局面。

  陈潇放下茶盅,道:“那些老将,需要安置好,虽说你强兵在握,不用担心有着什么反复,但尽量别出什么乱子。”

  贾珩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般思量,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江南大营需要迅速整饬,水师尽快形成战力。”

  多铎的出现其实也是一个信号,说明女真加紧了南侵之势。

  陈潇道:“你心头有数就好。”

  堂弟他虽然荒淫了一些,但对待正事并无含湖,许也是因为年轻,才对这等男女风月之事痴迷。

  贾珩说着凑到近前,少女沐浴后的草木清香在鼻翼之间浮动,道:“潇潇,我方才和安南侯谈着正事,没有吃饱,你帮我做点儿吃的吧。”

  陈潇秀眉之下的清眸冷睨了一眼贾珩,玉容如霜,冷声道:“你倒是会使唤人,我刚刚沐浴过,怎么给你下厨?”

  贾珩叹道:“那行吧,我随便找点儿东西对付一下。”

  “桌子上有点心和香蕉,你先吃些垫垫,我下面给你吃。”见那少年兴致不高,陈潇终究心有不忍,柔声说着,然后起身奔着厨房去了。

  贾珩:“……”

  下面?好吧,陈潇绝对没有这个意思,只是他污了。

  贾珩拿起桌子的点心,往嘴里塞着,就着灯火,翻阅着陈潇留下的兵书,至于一旁的簿册上,有着毛笔书写的娟秀小字,字迹干净清雅,显然少女正在坐着读书笔记。

  贾珩认真看着其上的兵法总结,心头就有几许感慨,

  潇潇不愧是周王之女,通着将略,不说其他,做个女将军的资质还是有的。

  贾珩正在聚精会神看着,忽而听到轻盈的脚步声,循声而望,只见身形高挑明丽的青裙少女,端着托盘,款步而来,明洁如玉的额头覆着细密汗水。

  陈潇轻声道:“面好了。”

  贾珩连忙近前,赫然瞧见瓷碗之中,一碗阳春面,此外还放着葱花和青菜,以及一个荷包蛋,看向少女,笑道:“辛苦了,这还卧了一个荷包蛋。”

  陈潇这些年想必是一个人自己照顾自己,这才渐渐练出这么一手好厨艺。

  陈潇冷也了一眼少年,道:“给你补补。”

  贾珩接过面碗,道:“以形补形?”

  “下流胚子!”陈潇脸颊微红,将面碗放在小几上,这人让那妖妃给他……就不怕一口给他?

  贾珩放下面碗,从衣袖中拿出手帕,看向少女,轻声道:“潇潇,别动。”

  陈潇诧异了下,却见那少年凑近而来,拿着手帕在额头上擦着自家脸上的汗水,那张清隽面容上见着认真端详之色,少女目光闪过一抹慌乱,拿过手帕,道:“我自己来就好,你吃面吧,等会儿凉了。”

  “嗯。”贾珩也没有强求,将手帕递给了陈潇。

  所有的套路和技巧回归到本质,其实是返璞归真的真诚。

  陈潇拿过手帕,擦着脸颊和鬓角的汗水,看向那正拿着快子,大口吃着面条的少年,抿了抿粉唇,清澈如水的目光有些出神。

  贾珩拿起竹快子吃着面条,抬眸问道:“你看着兵书什么?”

  陈潇闻言,走到书桉之后,落座在太师椅上,继续拿过兵书翻阅,螓首垂下,低声道:“闲暇无聊,翻着解闷。”

  贾珩随口说了一句,也没有再说,道:“你这下面的手艺不错。”

  陈潇手艺的确不错,不仅能做淮扬菜肴,而且这面条做的柔韧弹性,是个过日子的女孩子。

  很难想象这是周王的独生女,或许正因为是独生女,才充作男孩子养,成了这般自强独立的性情。

  贾珩放下快子,喝了两口面汤,拿起手帕擦了擦嘴角面汤,轻声说道:“你在我身边儿,总会被宫里发现。”

  陈潇秀气的眉微微蹙起,说道:“什么意思?”

  “等宫里知道,难免会让你进宫,叙着旧情。”贾珩放下快子,轻声说道。

  陈潇眸光闪了闪,拿起毛笔在用砚台上沾了墨汁,道:“你放心,我没有那般鲁莽。”

  贾珩道:“你当初在大慈恩寺刺杀,还不鲁莽?我担心你情难自禁,做出一些傻事。”

  陈潇面色默然了下,看向贾珩,道:“你放心,我不会做傻事的。”

  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她又不是不懂,再说,她不是要刺杀那人,而是让他认错!

  贾珩点了点头,看向正在做着笔记的陈潇,道:“你有分寸就好。”

  陈潇现在不主动和他说,他也不好再问着白莲教的事,算是两人这么长时间的出生入死建立的信任。

  “你在书房也别看的太久了,早些歇着,我去看看林妹妹。”贾珩轻声道。

  陈潇:“……”

  她那碗面是白下了,不过还好,他与那位林姑娘仅仅是平常小孩儿的玩闹,倒也没有什么。

  贾珩这边儿离了书房,前往黛玉所居的庭院,倒不是为了牧羊咩咩,而是看看黛玉这会儿正在做什么。

  来到庭院,果见黛玉厢房中还在亮着灯。

  此刻,黛玉正坐在里厢,就着灯火,手里赫然正在做着针线活,灯火映照下,巴掌大的俏丽小脸上见着专注之色。

  量体裁衣之后,府上嬷嬷按着黛玉的要求选定花式和绢布,裁了一些样子,黛玉帮着贾珩做着衣裳。

  紫娟端过茶盅,面上见着担忧,说道:“姑娘,大爷才说过,不让你晚上做针线呢。”

  “好了,就是简单绣个样子。”黛玉说话间,小小手臂轻轻舒起,星眸上见着认真。

  就在这时,听着贾珩与袭人外间的对话声音。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