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悦南兮
想了想,笑着解释道:“四叔勿忧,侄女觉得这是一次卖人情的机会,毕竟人家是军机大臣,以后四叔领兵,不定用得着,再说,他应允了侄女的。”
“他怎么应允着你?”甄应嘉诧异问着,并不相疑。
可以说甄家和楚王都没有人怀疑过甄晴的不贞问题,因为甄晴从小就是骄傲的公主,怎么可能红杏出墙?
甄晴也不好说两人珠联璧合之时,那人在耳畔答应着自己,柔声道:“永宁伯许也是知晓江南官场势力盘根错节,这才想着与咱们家联合,借咱们家的力,将江南大营整饬一番。”
毕竟,是心思晶莹剔透的女人,离了床榻,随着时间过去,倒也渐渐琢磨出贾珩的机心,分明是借助甄家撬开江南大营的整顿事务。
甄应嘉默然片刻,说道:“他能开出什么条件?”
虽然知道太上皇经过今天春恭陵一事,将来恐有不忍言之事,需要及早为未来之事做着打算,但一下子也下不了这般决心,突然就与江南这些将门侯府反目。
甄晴柔声道:“他说整饬江南大营,给二叔、四叔他们留个好差事,将来如用到水军讨虏的时候,也能用着二叔、四叔,等立了大功,封侯封伯也是有的。”
嗯,后面的封侯封伯的话是她现编的。
如那混蛋所言,等立了功劳,将来太上皇和老太君相继离去以后,甄家的劫难纵不能全消,也留下一丝起复的机会,当然如果她当了皇后,这些都不是什么事儿。
“好大的口气。”甄铸冷笑一声,面色带着讥讽。
真是时无英雄,徒使竖子成名!
想他甄铸,幼年习武,熟读兵法,就因为担任了半年废太子的侍从武官,这辈子就毁了,自此被老太君一直压着,让他去守着一堆破船在南省屈居人下,一家四个人,除了二哥不喜做官,就属他的官最小。
甄应嘉皱了皱眉,看了一眼因为年幼之时为自家老母亲宠溺过甚的四弟,呵斥道:“四弟,不可妄言。”
“不知天高地厚!”
就在这时,从外间屏风中,在一众嬷嬷的搀扶中徐徐走来一个满头银发的老妪,拄着龙头拐杖,眼角带着皱纹的面庞上见着严肃之色,只是走路都有几分不稳,刚刚说完,就是咳嗽了几声。
此外,身旁还跟着甄应嘉的夫人甘氏,甄韶的夫人孙氏,此外还有甄韶以及甄铸的女儿,甄兰以及甄溪。
两个丫头年近及笄之龄,韶颜稚齿,都是着荷花素色长裙,梳着空气刘海儿的丫髻,只是裙裳袖口、领口之上是红牡丹刺绣,一个则是白牡丹澹刺绣。
姐姐甄兰艳丽妩媚,桃腮红唇,好似红牡丹,妹妹甄溪温婉清丽,肌肤如雪,好似白牡丹,五官容貌乍一看,颇有几分相似。
其实有些像是甄晴和甄雪的青春版,但天真娇憨,俏皮可爱之处,颇有许多不同。
“母亲。”甄应嘉连忙从太师椅上起身,向前搀扶,问道:“母亲身子骨不舒服,怎么不去歇着?”
甄老太君叹了一口气,说道:“我想听你们几个议事,你们担心老身伤神,只好过来听听我甄家生死存亡的事儿。”
第727章 贾珩:这个磨盘,究竟是谁和谁亲?
金陵体仁院总裁,甄家
随着甄老太太进入书房,甄应嘉以及甄家几个兄弟纷纷起身相迎,让给甄老太君,这位满头银发的老婆婆坐在一方软垫上,看向甄氏三兄弟,中气略有几许不足。
“我瞧着我如是走了,这一大家子都要被人送到诏狱里。”甄老太君冷笑一声,撇向自家小儿子甄铸道。
此言一出,甄应嘉脸色倏变,忙道:“母亲,何至于此?”
甄晴与甄雪近前,来到甄老太君身旁落座,端茶倒水。
“为娘老了,不定什么时候一觉睡过去,再也见不着第二天的太阳,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几个兄弟,现在咱们家是不比以往了,还是这般狂妄下去,怎么能长久得了?”甄老太君担忧地看向甄应嘉以及甄韶,感慨说道。
甄应嘉一时默然,说道:“母亲的意思是?”
“就按晴丫头说的,他们两兄弟帮着那个永宁伯整饬江南大营,你在江南这边儿帮他筹措粮饷,全力配合他,如他成了事,宫里的圣上那边儿,对咱们家的看法也能改观一些。”甄老太君低声道。
几座织造局的事儿,她是有心无力,但别的事儿,甄家能做的还是要积极做着。
“母亲,我说要不再行看看,如果那贾珩在北边儿战事失利,什么整饬江南江北就成了空话,现在我们如是和他走的太近,万一闹出乱子,他抬脚回京去了,我们留在金陵,自绝于江南官场、勋贵,这以后在金陵也不好立足。”甄铸出言反对道。
甄老太君斥道:“你懂的什么?”
似是动作太大,咳嗽不止,可是吓坏了甄应嘉以及甄韶,连忙
甄应嘉也回头呵斥了一声:“四弟,母亲跟前,不得再行妄言。”
甄韶几是眉头紧皱,怒目而视,面上煞气隐隐。
被甄韶凶戾的目光瞥视而来,甄铸面色悻悻,道:“母亲,我知错了。”
如果说对大哥甄应嘉敬多于畏,那么对二哥甄韶是真心存畏惧,因为武将出身的甄韶,从小没少揍着性情顽劣的甄铸。
甄老太君道:“真要是出了变故,那时候局势只怕会更为严峻,别忘了当初隆治二十七年,还有之后那些腥风血雨,如是胜了,宫里高兴,你们又立了功劳,我甄家才有一线生机。”
如果对虏大败,崇平帝权威肯定受损,为了维护皇权,对内手段更为倾向酷烈。
所谓在外受了气,回来多半是要打孩子。
正如田丰所言,胜犹可喜,还能赦免,如是大败,那就是……看谁都不顺眼。
甄韶皱眉道:“母亲,江南大营兵将牵涉方方面面,他一个新晋勋贵,只怕想要推行此事,还有不少波折。”
甄老太君道:“那才显得我甄家助力可贵,其实,拢共也就兵部、安南侯、两江总督衙门几家,他们是文武都有,不愿放弃朝廷每年拨付白花花的银子。”
南京兵部发下的军饷,一大半都被兵部以及军将瓜分,因为南国并无战事,兵不满额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就依母亲之意,先看看情况,如是他有那个能为,我等顺水推舟,如是他打不开局面,我等也不好妄自出头了。”甄应嘉想了想,沉声说道。
甄老太君道:“不能那般想,尽量是帮着他让他能办成差事,只有办成,宫里才知道我们家的功劳,当然如是他能为不济,实在办不成差事,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甄应嘉点了点头,算是应允下来。
甄老太君说完,将目光投向楚王妃甄晴,问道:“晴丫头,这人对楚王是什么个想法?”
“对王爷还不就是那样,除却逢年过节,平时没什么来往,当初王爷因为元春的事儿,还闹了一些龃龉,老祖宗先前应该看过我写的信。”甄晴提到此事,也不深谈,道:“不过,这贾珩与其他藩王,除了魏王在五城兵马司,还帮着魏王的四舅谋了差事,不过都是因着公事,这次对咱们家这么说,正是因为公事。”
正是因为甄晴看到贾珩为宋暄在河南之时谋划差事,这才动了心思,既然楚王不能搭上线,那就曲线救国。
甄晴又道:“这人算是父皇一手提拔起来的,人家现在炙手可热,内为军机,外为大将,现在也没有必要向谁示好。”
也不知为何,在讲述贾珩之时,丽人心底忽而生出一股与有荣焉之感,哼,她甄晴纵然是寻情夫,那也是天下一等一的少年俊彦。
甄老太君点了点头,道:“听见没有?人家也未必稀得用着咱们甄家。”
许是因为激动,甄老太君喘气又有几分困难,顿时再次引来甄家众人的担忧目光。
甘氏连忙伸手抚着甄老太君的后背,道:“老太太。”
甄应嘉叹了一口气,心头五味杂陈。
太上皇终究是老了,母亲身子骨也越来越差,情况看着是不太乐观。
甄老太君身旁的甄兰,静静听着几人所言,秀眉之下的晶然明眸闪了闪,看了一眼自家雍容华艳的大姐,琼鼻之下,两瓣一如芙蓉花芯的红唇,轻轻抿了抿。
这永宁伯究竟是什么样人?竟让大姐还有老祖宗如此推崇?
另外一侧的甄溪,没有那般多想法,不过仍是看了一眼云髻粉鬟的甄晴以及端娴淑宁的甄雪。
可以说,对甄家而言,甄晴与甄雪两个风光体面的王妃,是女卷仰望、羡慕的对象。
就在几人议论之时,忽而门外传来一道声音,“老爷,永宁伯递了拜帖,前来拜访老爷。”
甄应嘉闻言,儒雅面容上不由见着惊讶之色,与自家二弟甄韶以及四弟甄铸交换着眼色,这就来了?
甄晴捏着手帕的玉手轻轻一顿,转而看向自家妹妹,心道,那混蛋来的挺快。
“母亲,我去见见这永宁伯。”甄应嘉连忙起身说道。
甄晴也盈盈起身,嫣然一笑道:“老太太,我也去看看。”
“你们父女去迎迎,我等会儿回福萱堂,你领着他过来,老身也亲自见见。”甄家老太君低声道。
说着,在甄家几位夫人还有姑娘的搀扶下,返回福萱堂。
花厅之中,贾珩在仆人的引领下落座下来,品着香茗,身后一身飞鱼服的装扮的陈潇,按着绣春刀,与锦衣亲卫李述随侍左右。
陈潇自然知道甄家,只是当年交集也不多,不过仍担心等会儿被甄家老太君认出来,脸上稍稍易容了一些。
贾珩放下茶盅,目光抬起,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甄家花厅的一应摆设。
仅仅从家具陈设就能看出,数十年富贵荣华的家族底蕴随处可见,桌椅是上好的紫檀木和黄花梨,而花瓶以及各种物件都沁润着富贵流动的岁月痕迹,至于画轴更是出自名家手笔。
正如妙玉所常用的那一套家具摆设,有些甚至是御用进贡之物,重金难寻。
忽而伴随着珠帘声“哗啦啦”响动声传来,甄应嘉与楚王妃甄晴父女二人,从后堂进入厅中。
贾珩打量向来人,目光从盛装华裙,容色绝艳的甄晴脸上挪开,落在甄应嘉身上,拱手道:“甄世伯。”
之前,想了几次称呼,最终还是以甄贾两家老亲的身份拜访比较合适,这时候,甄家与贾家可以说交情匪浅。
在金陵,逢着生意,两家互相拆借银子,等到甄家抄家之时,还送银子让贾家代为隐匿。
甄应嘉连忙笑着迎去,温声说道:“贤侄无需多礼,千盼万盼,总算是将贤侄盼来了。”
这会儿,甄应嘉也是细细打量着对面的蟒服少年,身形挺拔,面容朗逸。
一袭黑红团纹、白衬的蟒服,肩腰剪裁得体,更显渊渟岳峙,此刻起得身来,浓重眉宇之下,一如点漆的眸子沉静如渊,气度沉凝,顾盼自雄。
而身后两个锦衣将校,相貌一俊朗,一凶悍,扈从左右,愈见凛然威势。
这是甄应嘉第一次见着这位近半年以来,在大汉官场民间都已声名显赫的少年权贵。
所谓眼睛是心灵之窗,见过两江官场上自总督、巡抚、藩臬诸司官员,下自书吏幕僚的甄应嘉,可谓阅人无数,自有一套识人之术。
一下子对上那坚定、沉静的目光,心头都生出几分凝重之意。
盛名之下无虚士,军国枢密,不可小觑。
楚王妃甄晴抬起盈盈如水美眸,看向那少年,丽人妩媚目光柔波点点,仅仅瞟来一眼,也不敢太拉丝,涂着胭脂的玫瑰唇瓣微启,寒暄道:“珩兄弟。”
贾珩点了点头,问道:“王妃安好,怎么不见北静王妃和歆歆?”
因为,先前从扬州乘船至金陵,两方船只同行,加上贾珩认了水歆为干女儿,这番亲切熟络的话,落在甄应嘉眼中并无相疑。
甄晴轻笑道:“她们娘两个在老太太那边儿,珩兄弟一会儿就能见着了。”
贾珩转而看向甄应嘉,说道:“上次在淮安府驻节,彼时贵府甄璘兄弟前往相请,因为身上公务繁急,未有机会入金陵登门拜访,等会儿当好生见过甄老太君才是。”
甄应嘉笑了笑,道:“贤侄,老太君一直念叨着你,你可算是过来了,还未请问荣国太夫人在京中身子骨还安好?”
贾珩道:“在京中一切都好。”
之后,双方寒暄着,叙着甄贾两家昔年的旧交情,减轻着初见之时的隔阂,而甄晴在一旁笑着说话,时而在贾珩与自家父亲跟前儿充当着暖场之人。
许是贾珩的善意态度让甄应嘉意外之外颇为欣喜,笑着夸赞道:“子玉真是年少有为,英姿勃发,年岁不及弱冠,已为掌兵枢密,先前在河南之时更见韬略无双。”
论起官阶,眼前少年还在他之上,如不是因为甄家原为世交,他说不得还要口称下官?
心头既觉荒谬,又觉得羡慕,这样的人物,哎……贾珩道:“世伯过誉,都是圣上竭力栽培,唯不敢负圣命而已。”
见自家父亲与他相谈甚欢,甄晴芳心涌起一股欣然,艳丽玉容上笑意流溢,说道:“父亲,要不让珩兄弟去福萱堂,别让老太太等急了。”
甄应嘉闻言,笑了笑,伸手相邀道:“子玉,老太太一直惦念着,过去看看吧。”
贾珩点了点头,然后随着甄应嘉向着后院的福萱堂而去,从前厅到后院要过好几道门,尚有一段路程要走。
目之所见,皆是江南园林的典雅布局,假山楼阁,斗拱钩檐,错落有致,花卉争奇斗艳,林木绿植环绕,假山叠石,嶙峋幽奇。
总而言之,甄家庄园不论是占地面积,还是楼阁布置,都比之贾家更见富丽堂皇,相比之下,坐落在神京的荣宁二府,虽同样屋舍连绵,受制于占地面积,反而有些小家子气。
只怕贾家盖了大观园之后,也只能媲美七八分。
“也就晋阳的棠园还有忠顺王的晓绿园能够胜之一筹。”贾珩心头暗道。
而据他所知,这仅仅是甄家的祖宅,其他围着祖宅,依山傍水还有甄家其他族人居住的别墅。
只是,彼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靡盗内帑而来,圣上岂能容之?
贾珩心头涌起冷意,这甄家被抄,完全不值得同情。
见贾珩神情默然,剑眉之下,目光冷闪,甄晴凤眸凝了凝,捏了捏手帕。
毕竟在一块儿恩爱痴缠许久,渐渐了解一些性情,心头涌起猜测,这混蛋多半心底正在腹诽着她们甄家。
来到后院,让李述以及陈潇在外等着,而后随着甄应嘉以及甄晴进入后院。
一座悬有“福萱堂”匾额,以五间正厅与两间抱厦而成的厅堂赫然矗立,穿过几架仕女、松鹤、云峰、牡丹各式图桉的精美屏风。
此刻,甄老太君已经在丫鬟、嬷嬷的相陪下,在罗汉床上歪坐下来,下方莺莺燕燕,钗裙环袄,浮翠流丹,珠辉玉丽。
正是甄家主脉四房的夫人,在侍奉着甄老太君,因为担心伤神,比较贾家欢声笑语的荣庆堂,甄家的福萱堂就要安静许多,众人说话都轻声细气,压低了声音。
至于小一辈的姑娘和年轻媳妇儿则在两侧屏风后,偷偷瞧着热闹,不过几是咬着耳朵在说话。
此外,还有一位面似银盆,头戴束发紫金冠的俊美少年郎在甘氏身旁,坐在甄老太君下首的绣墩上,勐一看,几是以为宝玉,但容貌仍有不同。
嬷嬷笑道:“老太君,永宁伯来了。”
此言一出,原本正小声说话的几个妇人都是心头一惊,循声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