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398章

作者:林悦南兮

  她前段时日,常往东府去,对这位妙玉法师也有耳闻。

  “这般巧,竟是故人?”邢岫烟神情微讶,低声喃喃道。

  “怎么,姐姐识得妙玉?”探春英媚的明眸打量着比自己个头儿高了一些的少女,暗叹怎么长这般高,问道。

  邢岫烟婉静玉颜上现出回忆之色,柔声细语道:“她原在苏州蟠香寺外修炼,我与她比邻而居,说来,我认得字还是她教的呢!几有半师之谊,不想于此重逢,许这就是缘法了。”

  当着众人的面,邢岫烟自不会评价妙玉为人,只是叙过认识经过,感慨一番。

  湘云格格笑道:“林姐姐,这就是戏文里常说的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了罢。”

  黛玉笑道:“你平日看的杂书也不少呢。”

  贾母满头银发,与一旁的薛姨妈叙话,只是偶尔笑意慈祥地看着几个小女孩儿聊天,抚了抚祖母绿的指环。

  薛姨妈问道:“凤丫头,身子还爽利了。”

  贾母脸上笑意才敛去一些,道:“她也是要强的性子,琏哥儿又犯了倔脾气,两口子现在倒是僵这儿了。”

  薛姨妈也叹了一口气。

  几人说了会儿话,鸳鸯过来言可以用饭了。

  贾母唤道:“鸳鸯,去唤珩哥儿和二老爷过来一同用饭。”

  过了会儿,一个婆子道:“老太太,大爷在前院与二老爷一同用饭,不过来了。”

  贾母想了想,觉得贾珩在前院陪着贾政倒也合适,笑了笑道:“他们爷们儿在外用饭,许是温着酒吃,那就不唤他了。”

  范氏笑了笑,好奇问道:“老太太,可是那位珩大爷?”

  贾母点了点头,道:“可不是?你在南边儿也听过?”

  “书信往来,也曾听过。”范氏笑着应了一声,不好深谈。

  邢夫人面色就有几分不自然。

  邢岫烟抬眸看了一眼自家母亲,思量着“珩大爷”其人,少顷,重又和一旁的宝钗叙话。

  而后,贾母宴请午饭,众人用过饭,落座,品茗叙话。

  贾母道:“你这侄女回去,也没同龄女孩儿一起玩着,看着倒是孤单的紧,不若先在这边儿和二姑娘一同住着,她们姊妹同龄,来往说话也会便宜一些。”

  事实上,贾母就喜欢那颜色好的女孩子,对后来的薛宝琴,更是将一件珍藏已久的斗篷送给宝琴。这种心理可以称之为“祖母的青春缅怀”,能在暮年之中,从一张张笑脸中找到逝去的青春年华。

  当然越热闹、越喜庆的性子越好,最好是开心果,如宝琴和湘云。

  年长一些的,如薛姨妈,喜庆、呆萌,反而是邢、王二夫人严苛、板正,实际不怎么讨贾母的欣喜。

  再年长一些的就是……刘姥姥了。

  邢夫人笑了笑,说道:“老太太好意,我瞧着也是,等岫烟见过了她姑父,就过来和老太太说话。”

  范氏在一旁听着,心头更是欢喜不胜,笑道:“老太太喜着岫烟,真真是她的福气了。”

  不提邢夫人领着邢岫烟、范氏几人离了荣庆堂。

  话分两头儿,贾珩与贾政在书房,摆了酒菜叙话,原有贾政门下清客相公,程日兴,詹光、单聘仁、卜固修等几个相陪,极尽逢迎之能事,都被贾珩屏退,书房中倒只剩下二人。

  贾政吃了不少酒,脸颊通红,“子钰,我为官十数载,初为员外郎,今还为员外郎,若知如此,不若当初自举业发迹,许还能有一番作为。”

  贾珩道:“二老爷兢兢业业,可堪勤勉二字,但官场一道,一是为人,二是做事,如不善交际,则通达庶务,也有进益,因为再是人浮于事,衙门总需要做事的人。”

  其实,庶务也就那么一回事儿,主要历练多了,中人之资也能有所进益。

  比起秦业,堪称勤业,几乎是靠着勤勉做事,以毫无背景之身,混到郎中一职,这在后世就是某部司长。

  贾政就有些游手好闲了,不通庶务,如再当事务官,就需要寻个好幕僚,否则被人糊弄蒙骗,就容易出问题。

  当然有他在,谁能蒙骗锦衣府堂官的亲眷?

  在贾赦倒台后,贾政就是他立的一块儿牌坊。

  不然,贾母真的要急眼了,说出去也不好听。

  庶支崛起,嫡支夺爵的夺爵,论死的论死,罢官的罢官,只有他一枝独秀……画面太美,简直不能看。

  贾政或许能力不行,但老实本分,这就是优点,总有合适的位置。

  贾政叹了一口气。

  贾珩道:“二老爷也不必沮丧,先静待时机。”

  说句不好听话,给贾政安排个官职,轻轻松松的事儿,但在自己手下做事,贾政面子挂不住。

  贾政点了点头,算是应下。

  过不多久,贾珩见贾政醉态已现,就唤了小厮,扶着贾政回去歇息。

  贾珩则出了书房,沿着回廊向着宁府而去,终究喝了酒,冷风一吹,倒也有几分醺意。

  小厮近前道:“大爷,要不我扶您回去。”

  “无妨。”贾珩摆了摆手,定了定心神,沿着回廊,向着东府而去,倒无丝毫醉态。

  说来也巧,出了书房,沿着抄手游廊,缓步走到月亮门洞处,刚刚出了月亮门洞,忽地就见一个少女直直撞来。

  贾珩连忙向一旁闪去,倒是吓了少女一跳,口中“哎呦”一声,身形却是踉跄了下。

  贾珩这边厢,只得伸手扶了下来人胳膊,低声问道:“没事儿吧?”

  邢岫烟轻“嗯”一声,正了正身形,抬眸而望,看向对面的蟒服少年,四目相接,只觉一双清冽眸子投来,连忙偏转螓首,低声道:“我没事儿。”

  贾珩颔首致意,松开少女衣袖,也没说什么。

  倒是猜出其人是谁。

  “岫烟。”果然就听到一声呼唤。

  分明是前面走着的范氏,连忙回头看去,邢夫人也听到动静,定住身形,与几个婆子转眸看来。

  贾珩转眸看向邢夫人,面色淡漠道:“原来是大太太。”

  邢夫人打量了一眼少年,见心头先是惮惧了三分,不说什么,终究有些不合适,只得皮笑肉不笑问道:“珩哥儿,这是从二老爷书房过来?”

  贾珩道:“陪着二老爷用了午饭,大太太这是往哪去?”

  这时,邢岫烟也在范氏身后,这才得空看向对面那少年,只见那少年身着玄红底色交领蟒服,头戴山字无翼冠,身披玄色披风,腰悬宝剑,眉峰峻刻,目有静气。

  许是喝了酒之故,冷峭、削立如山石的面庞,微微泛着红晕,这让其人面上霜冷之意散去许多。

  邢岫烟心头思量之间,倒也猜出其人是谁。

  只怕是东府那位珩大爷了。

第448章 忠顺王:讯问贾赦,踏平荣国府!

  回廊中,贾珩也打量了一眼邢岫烟,只见少女身形高挑,容貌清丽,神情散朗,恍有林下之气,犹让人觉得平生仅见的是,眉眼萦绕着一股烟岚云岫的恬淡、出尘气韵。

  许是被贾珩打量目光所灼,邢岫烟连忙垂下眼眸,心下一慌,再不敢而视。

  邢夫人这时候,也回着贾珩的话,道:“兄嫂刚刚从南省过来,正要回院落。”

  恰在这时,忽地从花墙外传来一把熟悉的声音,唤道:“珩大爷。”

  贾珩凝眸望去,只见平儿与一个婆子快步而来,脸上带着惊喜。

  “见过大太太。”平儿行将过来,先自朝邢夫人施了一礼,而后看向贾珩,精致如画的眉眼下,笑意嫣然,道:“珩大爷,琏二奶奶让我唤您过去,商量修园子的事儿呢,可巧儿在这儿碰上了。”

  邢夫人这时听到这话,忙笑道:“珩哥儿,你先去忙罢。”

  贾珩并不多言,冲邢夫人,范氏点了点头,看了一眼邢岫烟,恰逢这姑娘也在偷偷打量自己,也不在意,举步离去。

  待贾珩离去,范氏笑了笑,对邢夫人说道:“这位珩大爷,看着倒是好气势,官儿当的也不小。”

  她看着那气势,倒是比家里那打着“回避”牌子的县太爷还要气派,偏偏那般年轻,这贾家真是不同凡俗。

  邢夫人脸上笑意敛去,叮嘱道:“嫂子,这两府之中,他可不好惹,咱们走罢。”

  范氏见了,拉过正在眺望贾珩背影的邢岫烟,紧随其后。

  回头再说贾珩,与平儿一同前往凤姐院落,沿着回廊走着,倒也没有一开始那般步伐匆匆。

  “这几天听说凤嫂子身子不大爽利?”贾珩看了一眼平儿,这位凤姐的陪嫁丫鬟,身量中等,眉眼如画。

  这时,着银色底子湖蓝云头竹叶纹样立领袄子,下着石榴色襦裙,手中拿着一方粉红色手帕,头饰簪以金钗。

  平儿轻声道:“前日天气忽然变冷,奶奶受了点儿风,不过现在已大好了,不过倒是不闲着,一直为园子的事儿忙前忙后。”

  自与贾琏裂痕渐大,凤姐虽感风寒而疾,但反而对权势更为热衷,这几天随着园子修建,愈发得心应手。

  贾珩沉吟道:“按着那位山子野老先生的图纸施工,恰逢二老爷也在家,正好照应着。”

  “二奶奶也是这般说的,只是各项土木山石、亭台楼阁,诸般采买一应是离不了琏二奶奶的。”平儿叹了一口气,道:“我虽事事帮衬着二奶奶,但也总有照应不及之处。”

  二人说话间,就到了凤姐院落。

  只听到里间传来说话声,恰恰是李纨、元春、宝钗、黛玉、探春几个来探望凤姐。

  “我没大事儿,倒烦劳你们都过来一趟,被病气冲撞着,反而是我的罪过了。”凤姐坐在一方椅子上铺就着狼皮褥子,一手扶着茶几,轻笑说道。

  元春柔婉眉眼间浮起一抹担忧,轻声说道:“这几天原就冷,晚上睡着时当注意着一些才是,不可受了风才是。”

  凤姐笑了笑,轻声说道:“我有时候忙得前脚不跟后脚,这几天是晚上睡得晚了,夜里睡觉也不实,这才受了一些风寒,用了几服药,已无大碍了。”

  一人孤枕难眠,偌大的被子一人盖着,岂不踢的哪里都是?

  李纨宽慰道:“也不能太忙累着了,老太太既体恤你,你就好生养养才是。”

  这会儿屋里的人,基本不提贾琏的伤心事。

  “嫂子这话说的是。”凤姐笑了笑道。

  宝钗柔声道:“凤嫂子,这会子,倒不如开开窗、通通风,咱们人进来,屋里气也浊了些,反而不利身子。”

  凤姐笑着吩咐道:“妹妹说的是这个理儿,彩明,将窗户开开透透气。”

  “宝姐姐这番话和大姐姐的话,倒是相悖了。”黛玉熠熠生辉的星眸瞥向那肌骨莹润的少女,声音娇俏,打趣说道。

  宝钗闻言,就笑着看向那少女。

  也不知怎地,总觉得颦儿这两天有意无意的。

  她却不知,作为在贾府客居的两人之中,黛玉难免会将自己和宝钗比较,倒也不是嫉妒,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

  宝钗自打进府,在府中婆子、丫鬟,从来是交口称赞,反观黛玉……

  还有一节,这段时日,除黛玉请东道儿那日,贾珩都没有再去往黛玉院里去了,一晃眼大概有半个多月了。

  如果用黛玉原著所言,“倒也不用好一阵,歹一阵的……”

  可要说贾珩太忙,偏偏又听到宝钗常常去和贾珩论着其兄薛蟠之事,一次两次,少女原是心思慧黠之人,既留了意,难免瞧出一些不同寻常来,只是终究未经人事,倒也不明就里。

  事实上,男女之风情月思,一旦有了实质进展,尤其是贾珩啮食金锁之后,二人难免于举止间,现出蛛丝马迹。

  探春笑了笑,接话道:“白天房中勤通风、开轩窗,晚上就不可大开窗扉,宝姐姐此言应着医理呢。”

  宝钗点了点头,水润杏眸看着探春,道:“三妹妹倒是平时也没少看医书。”

  凤姐见着,看了一眼宝钗,又瞧了一眼黛玉,笑道:“我算是明白着,你们几个合着儿,不是来看我,是把我这当成那太医院会诊了。”

  这话就说的巧儿,或者说是嗅觉敏锐,就在众人毫无端倪之间,隐隐捕捉到一些不正常的苗头,顿时说了个笑话,岔开此节。

  屋中众人闻言,果是都笑了起来。

  然而,湘云苹果圆脸上如海棠花蕊,笑道:“年前,珩哥哥不是请了御医,帮着林姐姐和宝姐姐会诊?”

  毕竟是娇憨烂漫的少女,心直口快,几乎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黛玉云烟成雨的罥烟眉下,一剪秋水盈盈如水。

  宝钗转眸看向一旁黛玉,主动开口,关切道:“颦儿,从年前起,我瞧着脸色红润了许多。”

  黛玉点了点头,轻声道:“平时调理饮食,起居规律,近来觉得比往年,倒是愈发轻便了一些。”

  紫鹃轻笑道:“宝姑娘,我们姑娘每年春时,都会咳嗽,这虽入了正月,看着倒是没怎么见着了。”

  宝钗闻言,伸出带着翡翠戒指的手,拉着黛玉的小手,柔声道:“可见药膳调理的法子是对的,所谓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

  黛玉凝眸看向宝钗,似感受到少女真挚的关怀,柔声道:“宝姐姐说的是,小时候吃药比吃饭还多,人参、肉桂也没少吃着,但总不见效,倒是这食膳方子一用,反而还强上一些。”

  听着二人叙话,凤姐看了一眼湘云,笑了笑,问道:“听说刚刚大太太的兄嫂过来了。”

  湘云脸上带着“小姑娘幼儿园开学交了新朋友”的笑意,轻声道:“过来了,还领了个姑娘,唤作邢岫烟的,凤嫂子,你不知品格儿是多好的,闲云野鹤的性子,老太太见了也欢喜的紧,说让和二姐姐一同住着呢。”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