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悦南兮
宋皇后凝眸看向不远处的陈洛,眸中妩媚流波,而那张雪肤玉颜的脸蛋儿上,满是欣喜和宠溺。
“洛儿,再有不久,你就要立为皇帝了。”宋皇后修眉之下,眸中难掩欣喜之色,对着自家儿子耳提面命。
而陈洛那遗传了宋皇后和贾珩的俊秀面容上,现出不解之色,问道:“母妃,新皇不是八哥吗?”
陈泽被冯太后立为新皇的消息,在这几天,在端容贵妃有意无意的散播下,已经传得整个皇宫都是。
宋皇后说道:“洛儿,那不算数的,这是你爹…你姐夫拥立你为皇帝,你以后当上皇帝以后,要勤政爱民。”
将来这皇位能否坐得久一些,她还要去看看那卫王的意见。
就在这时,一个面白无须的年轻内监进入殿中,道:“娘娘,好像是卫王来了。”
说话之间,但见那身形挺拔的蟒服青年从外间而来,绕过一架木质彩绣屏风,快步进入殿中四四方方的暖阁。
其人萧轩疏举,身形挺拔,转瞬间,来到近前。
“子钰,你来了。”宋皇后抬起青丝如瀑的秀美螓首,两道细秀柳眉下,美眸凝睇含情地看向那蟒服青年。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这次过来,特来有事告知于你。”
宋皇后香肌玉肤的玉容之上,难掩欣喜之色,问道:“先前,容妃妹妹和我说了,你打算立洛儿为帝?”
贾珩默然片刻,道:“我的意思是,的确是洛儿为君。”
宋皇后闻听此言,细秀柳眉之下,清冷莹莹的眸光闪烁不停,问道:“那泽儿那边儿怎么办?”
贾珩道:“泽儿之立,悉由内阁乱命,不足为信,如今正是拨乱反正之时。”
宋皇后闻听此言,妩媚流波的美眸当中,眸光闪烁了下,道:“那容妃和咸宁会不会有所伤心。”
毕竟,端容贵妃是贾珩的丈母娘。
贾珩道:“一切都是为了大汉社稷,倒也顾忌不了这么多儿女私情了。”
咸宁的一些“两全其美”的想法倒也正常。
事实上,他篡夺陈汉天下,除了潇潇极力支持外,宋皇后因仇恨崇平帝外,咸宁能够保持中立态度,已是对他情意深厚了。
那种将江山拱手让出的恋爱脑,原本就万里挑一。
宋皇后柔声道:“如此这样也好,我这两天会好好劝劝容妃。”
贾珩道:“等会儿,你带着洛儿,随着我去长乐宫去见曾太皇太后。”
宋皇后点了点头,问道:“那甄氏?”
贾珩默然了下,道:“我回头和她说一说。”
其实,改立陈洛,算是他与文官博弈的缓冲区,或者说也是对过去大半年巴蜀之乱的纠正。
如果纵观过去大半年的经历,就可以发现,贾珩用一个陈杰之废,就将朝堂上的高仲平、李瓒等反对势力一网打尽,然后消除了甄晴的野心。
而陈洛才是真正的“儿皇帝”。
甜妞儿的性情本身就要绵软一些,嗯,也就是脑袋憨憨的,容易掌控。
可以想见,经此一事,他对大汉朝堂的掌控力度,将要更上一层楼。
这就是任由李瓒和许庐废掉陈杰的缘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政局动荡,来清洗掉朝堂上的反对势力,逐渐树立他卫王的威望。
这会儿,宋皇后凝眸看向一旁的陈洛,眸光闪烁了下,低声道:“洛儿,先去偏殿读书,我和你姐夫多说两句。”
陈洛轻轻“嗯”了一声,然后,就在一个内监的陪同下,返回偏殿之中。
宋皇后语气之中不无担忧,低声道:“洛儿立为皇帝,内阁那边儿会否同意?”
贾珩目光炯炯有神,沉声道:“李瓒已经下狱,内阁当中诸阁臣,对洛儿登基为帝,并无不允。”
反对的人已经下狱了,剩下的就都是同意的。
宋皇后闻言,心下稍稍松了一口气,说道:“如是那样,也就好了。”
丽人这会儿,轻轻抿了抿粉润唇瓣,分明欲言又止。
想要将对贾珩是否最终自己篡位的问询,转而又再次压在心底。
转念之间,又是询问了别的事,问道:“洛儿登基之后,毕竟年幼,如何理问国政?”
贾珩剑眉挑了挑,眸光似是灼灼而视,静静盯着宋皇后,若有所思问道:“难道你也想垂帘听政?”
宋皇后眸光闪烁了下,低声说道:“我是想着洛儿年岁毕竟还小,我在后面帮他看顾着。”
贾珩道:“这个倒不用,你的风评终究差上一些,容易影响了洛儿的正统。”
宋皇后:“……”
这个小狐狸,胡说什么呢。
“那国事怎么办?”宋皇后道。
贾珩眸光闪烁了下,道:“我自有别法。”
到时候,让陈洛加封他为辅政王,而后就是要从文官手里夺回政务之权。
至此,文武大权就可悉数掌握在手里,开科举,渐渐收揽天下士人之心,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这就是一个切香肠的过程。
嗯,倒也不是不用摄政王,而是摄政王,篡位的味儿,太冲了。
贾珩轻轻抚过宋皇后一侧肩头,眸光闪烁地看向宋皇后,沉声道:“收拾收拾,咱们去太后那边儿吧。”
宋皇后轻轻“嗯”了一声,说话之间,起得身来,随着贾珩向着外间而去。
……
……
宫苑,长乐宫
冯太后身上着一袭“寿”字衣衫,跪坐在一方杏黄色蒲团上,前方则是一方黑色漆木书案,而墙面上挂着一副中堂画。
冯太后此刻手中握着一个木缶,正在对木鱼敲打个不停,而木鱼之声响彻了整个殿中。
此刻,殿中木鱼声响起,颇衬得空旷、幽静。
殿中,三足六耳的兽头熏笼当中,可见香气袅袅而升,一股让人提神醒脑的檀香散之于殿中。
丫鬟进入殿中,道:“太后娘娘,卫王求见。”
冯太后转过身来,循声而望。
说话之间,贾珩先一步进入殿中,向着冯太后行礼,道:“微臣见过娘娘。”
冯太后打量着来人,语气不咸不淡道:“卫王平身。”
此刻,看着那躬身行礼的青年,冯太后眼神不知觉就有几许恍惚。
严格说起来,卫王还是她的女婿。
只是这个女婿,实在是……让人一言难尽。
冯太后按捺下心头的思绪,问道:“卫王过来做什么?”
贾珩剑眉挑了挑,眸光深深,道:“回禀太皇太后娘娘,李瓒等人以妖言惑众,大逆不道,行废立之事,特来向太皇太后奏明。”
冯太后道:“子钰,先前李瓒也是和哀家说过的,陈杰之血脉,犹可存疑,废掉陈杰,另立陈泽,也是哀家认可的。”
贾珩道:“此乃捕风捉影之言,娘娘如何相信?”
冯太后道:“据李瓒所言,其间可疑之处颇多,倒也不像是空穴来风,况且,当初高仲平在巴蜀起兵造反,同样因为血脉之事,否则以高仲平对世宗皇帝的忠贞,不会起兵叛乱,而最近太原地动,何尝不是昊天示警?”
说着,冯太后正色说道:“天家血脉之事,非同小可,卫王,纵是晋阳过来,哀家也是这一番话的。”
贾珩朗声道:“李瓒等人仅凭一己揣测,就起意废掉天子,实在大逆不道!”
冯太后道:“这也是哀家确信过的。”
贾珩道:“娘娘,这般擅行废立之事,实为祸国殃民之举,于国社是祸非福。”
冯太后道:“子钰,国无长君,主少国疑,泽儿乃为世宗宪皇帝的血脉,由其克承大统,当也算是顺天应人。”
贾珩默然片刻,剑眉之下,目光灼灼而视,道:“娘娘,泽儿不适合坐那个位置。”
事实上,陈泽还是比较适合那个位置的。
正因为适合,才不能让其登上皇位,从先前在武英殿当中的表现,几乎可以看出,等再过三五年,这个小舅子定然要和自己做过一场。
贾珩剑眉挑了挑,清眸眸光闪烁了下,说道:“娘娘,李瓒和许庐二人已经下狱了。”
冯太后闻听此言,心头剧震,惊声道:“子钰,你为何将李瓒、许庐二人下狱?两人皆是忠直之臣。”
贾珩道:“以臣废君,我大汉开国以来,未为有也,李许两人,谈何忠直之臣?”
不管再如何粉饰,李瓒就是在以臣子身份废黜人君,违背了三纲五常。
两人最为高风亮节的方式,就是以身殉道。
贾珩沉声道:“皇九子陈洛乃是宋氏所生,如果论及血脉尊崇,应当是皇九子登基,才更为名正言顺。”
冯太后:“……”
陈洛?宋氏之子?宋氏不是因为魏王的事,现在还没被废。
冯太后凝眸看向那蟒服青年,说道:“子钰,陈泽是咸宁之弟,就算他成为皇帝,也是亲近于你的。”
“正是因为八皇子是咸宁的弟弟,我才不能让天下人以为是我废黜了光宗皇帝之子,扶持了自家亲近之人登基。”贾珩沉声说道:“如此,如何对得起九泉之下的世宗皇帝?”
冯太后闻听此言,心神不由惊颤莫名。
贾珩拱手一礼,道:“还请曾太皇太后改拟懿旨,改立陈洛为帝。”
冯太后道:“不可能。”
贾珩默然片刻,道:“那微臣就让甄氏之子陈杰复位。”
其实,他现在依然可以让甄氏之子复位,宣布先前李许两人胁迫曾太皇太后矫诏。
冯太后带着几许沟壑的苍老脸上,不由现出为难之色,轻轻摇了摇头,道:“不行。”
贾珩道:“那就立宋氏之子为皇帝,宋氏原为世宗宪皇帝元配。”
冯太后闻听此言,眸光闪烁了下,沉声说道:“魏梁两藩逼宫世宗宪皇帝,悖逆孝道人伦,宋氏身为二逆嫡母,也有教导不严之责,岂能让其所生幼子当国?”
此刻,殿外的宋皇后听着自家婆婆道着自己的不是,气得窝火不已。
……
……
第1644章 贾珩:已然是初见峥嵘……
……
宫苑,长乐宫
贾珩则是与冯太后“据理力争”起来,其实,到了此时,贾珩已然彻底奠定了在朝堂上的政治大局。
或者说,贾珩配合李许两人演出,本来就有决定什么时候清场的权力。
因为贾珩就是导演,而李瓒和许庐两人只是演员,由贾珩决定什么时候喊咔。
冯太后摇了摇头,语气坚定几许,沉声道:“不行,魏梁两藩当初逼宫世宗,宋氏德行有亏,名声已坏,其子难荷社稷之重。”
此刻的冯太后,自然还不知道宋皇后之子也是贾珩的种,但现在对宋皇后所生子嗣的排斥,更多是因为魏梁两藩当初对崇平帝的逼宫。
贾珩眉头紧皱,争辨道:“娘娘,岂可因其母而卑视其子,况且宋氏虽然交子无方,但世宗宪皇帝在时,宋氏母仪天下,帮着世宗宪皇帝调理后宫,又孕育了三个孩子,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岂可因当日魏梁两藩一时糊涂,而归怨于宋氏?”
冯太后一时之间,就有些默然不语。
贾珩面色一肃,道:“曾太皇太后娘娘,那就由陈洛登基为帝?”
冯太后道:“子钰,泽儿如何不能登基为帝,如今李瓒和许庐两人都已下狱,朝野之上再无要削你亲王之爵的人,泽儿当皇帝,于大汉社稷而言,也是一桩好事。”
先前,李瓒和许庐两人想要削去贾珩的亲王之爵,冯太后认为贾珩如此反对陈泽当皇帝,多半就是此缘由。
贾珩面色一肃,眸光深深,沉声道:“文臣废了我们当初拥立的光宗皇帝之子,改立陈泽,就是冲我而来,如果陈泽仍为皇帝,等到来日,岂不是要为李、许两人翻案?加害于我?”
这个时候,哪怕是陈泽允诺永不翻案,那也不大行。
冯太后闻听此言,面色变幻不定,心头难免幽幽叹了一口气。
毕竟是在宫中待了多年,自是知道这个时候不仅是道统之争,同样是权力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