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悦南兮
他原就不喜欢云妹妹的。
但贾珩与贾母只是随意一提,贾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笑了笑道:“珩哥儿,你这千里迢迢的回来,看着风尘仆仆的,先回去歇歇吧。”
贾珩道:“那老太太在这稍等,我先去看看府外的情况。”
忠顺王派人围攻贾府,已经被贾芸、贾菖击退,他得过去看看情况。
而后,在贾母的目送之下,贾珩起得身来,离了荣国府去见了贾芸以及贾菖两人。
贾菖面色一肃,抱拳说道:“见过珩叔,忠顺郡王府派来的人马,都被尽数诛杀,没有让一兵一卒进入府中,惊扰到老太太和女眷。”
贾珩点了点头,目带激赏之意,说道:“你们在府中好生守卫,辛苦了。”
贾菖抱拳说道:“珩叔。”
贾珩转而看向一旁安静而立的贾芸,唤道:“芸哥儿。”
林之孝的女儿小红,也就是林红玉是贾芸的官配,其实可以撮合一下两人。
不过贾芸如今功爵加身,年轻有为,或许还未必愿意让小红做正妻。
但也不一定,毕竟两人是命中的缘法。
他其实很少去拆官配,也就是宝玉……
贾芸面色恭谨,拱手道:“见过珩叔。”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锦衣府最近会有人事调整,等过段时日,你将京营的差事交卸了之后,到锦衣府办差。”
在一众贾家小将中,贾菖、贾芳两人升迁的最快,调任到锦衣府就有些不合适,但他的确需要一个贾家的心腹人安插到锦衣府。
先前,听李述提及,锦衣府这次内五千户所也有附逆之事,大概会有一波调整,到时候将贾芸调拨至外五所。
贾芸愣怔了下,拱手道:“是,珩叔。”
贾珩道:“派人将宁荣街上的血迹都清理清理。”
贾菖与贾芸拱手称是。
贾珩做完这些,也不多待,重新返回宁国府。
这一路而来的确是有些累,是得洗个澡,等晚上估计咸宁和婵月也该过来了。
宁国府
正是午后时分,夏日炎炎,暑气高涨,头顶的日头就有一些毒,照耀在屋檐和庭院中,不少雨水都被蒸发殆尽。
贾珩举步返回后院,正好迎面碰上一袭青色衣裙的晴雯,笑了笑道:“晴雯,准备一些热水,我要沐浴。”
晴雯柳叶秀眉下,澄莹明眸中见着一抹幽怨,柔声道:“热水已经给公子准备好了,公子随我来吧。”
贾珩点了点头,然后,随着晴雯来到平日沐浴的厢房。
贾珩道:“这几天看着高了一些。”
晴雯柔声说道:“高不高的,在别人眼里还不是没长大的小姑娘。”
贾珩在晴雯的侍奉下,脱去衣裳,进了浴桶,看着小嘴撅的能挂一瓶醋的少女,温声问道:“怎么我回来了,还闷闷不乐的。”
自从晴雯越来越大以后,已不满足隔靴挠痒,等过几天合适的时候,就成就夫妻之实吧。
说来,自从柳条儿胡同伺候他以来,晴雯真是从微末之时就跟着他了。
晴雯轻轻撩起一捧水,搓着贾珩的肩头,撇了撇嘴,说道:“没有呀。”
贾珩伸手捏了捏晴雯胖乎乎的脸蛋儿,柔声道:“现在国丧之期,也不好婚嫁之事的。”
晴雯轻哼一声,道:“公子总有托辞。”
贾珩笑了笑,转过身来,刮了刮少女的鼻梁,说道:“真不是托辞,等忙过这段时间吧,好了,快给我洗澡吧。”
晴雯轻轻“嗯”了一声,帮着贾珩洗着澡。
贾珩沐浴而毕,换上一身崭新的石青色长衫,举步出了厢房,前往后院,去寻秦可卿还有自家宝贝女儿。
看着软萌可爱的小奶娃,心头也有几许欢喜不胜。
这会儿,天气已是下午时分,庭院中枝繁叶茂的梧桐树上,那一只只知了的叫声以及鸟雀的叽叽喳喳声音,相得益彰,倒有几许鸟语花香的味道。
后院之中,厅堂之内,钗裙环袄,莺莺燕燕环绕。
秦可卿正在逗弄着襁褓中的婴儿,不远处则是尤二姐和尤三姐,以及尤氏。
宝珠笑了笑,说道:“奶奶,大爷过来了。”
秦可卿柳眉之下,美眸目光莹莹如水,抬眸看向那蟒服少年,只见贾珩举步而来。
“夫君,你过来了。”秦可卿眉眼之间欣喜之色流露,雪肤玉颜上满是温婉、明丽的气韵。
自从生了孩子以后,岁月也让这位丽人褪去了少女时的娇艳,更多沁润了一种温柔知性的气质。
贾珩道:“可卿,我看看女儿。”
说着,凑近而去,接过襁褓中的那幼嫩婴儿,看向那可爱萌软的奶娃娃,心头也不由涌起阵阵欣喜。
不远处的尤二姐看向那青衫直裰、落拓不羁的少年,熠熠妙目中现出一抹痴痴之意。
这世上怎么会有既清冽如剑,又温润如玉的人?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一想到这样的人是自己的男人,还在床帏之间狠狠欺负自己,尤二姐就有些心神摇曳,不能自持,裙下的绣花鞋就并拢了几分。
……
……
不提贾珩在家中与妻妾、女儿共度闲适时光,却说傍晚时分,暮色深深,华灯初上。
神京城,韩宅
书房中空间轩敞,装饰典雅,紫檀木的长条书案,黄花梨的椅子,而高几上一灯如豆,书案上的官帽静静放着,在灯火映照下,在一沓笺纸上留下暗影。
韩癀神情颓然地坐在书房中的靠背梨花木椅子上,面色沉静,脑海中不停回荡着崇平帝的那句:“李卿,领人前往恭陵。”
“是辞官归隐的时候了。”韩癀叹了一口气,喃喃说道。
作为志向清高的文人士大夫,两榜进士,辅国之臣,不可能等人撵着走,否则那就折了体面。
纵然是杨国昌贪恋权位,察觉到天子厌弃,也是即刻上了辞疏。
韩癀想了想,前往书房,拿起笔墨,定定片刻,开始准备写一封辞疏。
待到天彻底落黑,管家来唤韩癀用晚饭,这位在大汉仅仅做了不到两年首辅,年龄也不过五十出头,但这会儿看着那封奏疏,一时间恍若苍老了十岁。
等他走后,这京中还有人能制衡卫国公?
或许李阁老与高仲平两人?两人都是善知兵事之人,应该能盯住卫国公。
韩癀紧皱的眉头微微舒展开来,看了一眼外间的明月,不再思索朝堂政局之,出了书房。
锦衣府,诏狱之中——
已是夜幕降临时分,夏夜明月皎洁,月光自轩窗落在囚牢中,周围除却老鼠的“吱呀”声,静谧的令人心慌。
忠顺王陈荣父子、齐王陈澄被锦衣府关押在囚牢中,而贾雨村、窦荣等一众幕僚,同样被关押在诏狱中。
此外,陈荣的二儿子也在涉案,被大批锦衣府缇骑搜捕忠顺郡王府时,一同逮捕至诏狱,监押候审。
贾雨村此刻身穿囚服,仰头看月,目光怔怔。
不由想起多年之前的某个八月十五,他在甄士隐家中,对月吟的那首诗。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不知何时,贾雨村已经泪流满面,心头悲戚,想他贾雨村两榜进士出身,如何沦落到阶下囚的一步?
投靠忠顺王,忠顺王倒,投靠齐王陈澄,齐王陈澄又……事败,命运何其捉弄于他?
贾雨村抬头看向天穹,心底不由涌起一股悲凉。
不知为何,忽而想起似乎一切的开始,都缘于当初在金陵判的那桩案子,从此以后,就受那卫国公的迫害。
可那薛蟠之妹,明明是卫国公贾珩的妾室,何至于此?
第1255章 贾珩:如何打不得尔等?
宫苑,坤宁宫
夜色低垂,华灯初上,一盏盏灯笼随风摇晃不停,晕下一圈圈摇曳不定的光影。
寝殿中,宋皇后一袭白色孝服未退,坐在一张铺就着软褥的罗汉床上,问道:“今个儿贾子钰回宫以后,陛下是怎么处置的?”
夏守忠轻声说道:“娘娘,忠顺王父子已经被押入大狱,别的倒也没有说什么。”
宋皇后想了想,柳叶细眉之下,美眸盈盈如水,柔声说道:“就没有说审理齐王案子的事儿?”
夏守忠道:“娘娘,应该还是卫国公来处置,这种案子一向是锦衣府审问的。”
宋皇后轻声说道:“如是子钰审问,应该不会酿成冤假错案。”
夏守忠道:“当初恭陵一案,卫国公就没有大肆株连,如今这逆案交予卫国公,的确非常人可比。”
宋皇后点了点头,柔声道:“子钰是个妥当的。”
那个小狐狸除却在那种事上多有不正经之外,平常也是妥当的。
过了一会儿,丽人说话之间,出言吩咐着宫女准备热水。
不大一会儿,丽人一步进入浴桶,雪颜肌肤在灯火映照下,白璧无瑕,恍若羊脂白玉。
宋皇后凝眸看着摇曳不定的烛火,柳叶细眉下,莹润美眸现出一抹怔怔出神。
这两天得找个时间召见一下那小狐狸才是,起码要让他知晓一些,不然他对然儿的事儿,似乎一点儿都不上心。
魏王府,后宅厅堂
厅堂之中灯火通明,魏王陈然默然而坐,低声道:“先生,你觉得今日是怎么回事儿?”
下方的王府主簿邓纬,面带思索,轻声道:“殿下,齐王一案之后,陛下应会生出立嫡之心。”
“这是怎么一说?”魏王陈然不由正襟危坐几许,问道。
邓纬道:“圣上经河南之乱,西北兵乱之后,龙体已有不豫,故而选王爷与楚王进入军机处,以考量才略、品行,殿下和楚王只要在军机处实心任事,都能获得陛下青睐。”
魏王点了点头,温声道:“此事,孤是知道的。”
邓纬道:“如今齐王因没有大位之机而谋逆,圣上多半会思虑将来之事,如果东宫悬而未立,上下人心不定,也容易再让野心勃勃之辈有机可乘,试问如果今日齐王大开杀戒,那卫国公率兵而来,又会如何?”
魏王皱眉道:“卫国公不是过来驰援父皇的?”
邓纬道:“但如果齐王等人行悖逆之举,谋害圣上还有诸藩,殿下再看卫国公下一步会如何?”
诛叛逆,扶幼主,或是自立?
魏王闻言,面色微变,几是悚然而惊,道:“卫国公只是率领一支轻骑,并未领大军前来,岂是有异心之举?”
邓纬眸光咄咄,低声道:“或许初始并无异心,但真到那时,顺势而为罢了。”
魏王默然片刻,道:“邓先生此言,太过诛心之论了,这次父皇显然早有准备,而且忠勤侯谢再义以及锦衣府全程跟随,贾子钰得知京中险情以后,弃大军于山东,率领轻骑星夜倍道,并未怀有异心。”
邓纬沉吟片刻,说道:“纵今日无此心,来日未必没有,如今卫国公得京营之兵十之六七,党徒门生遍布军中,圣上不得不虑将来新君能否压制住这等权臣,如尽早决出东宫太子,才能助其培养羽翼,立下军功。”
可以说,这的确是把握住了崇平帝心思的微妙变化。
女婿太过能干,渐成一棵参天大树,不管如何都需要提前防备一下,不能等真的平灭辽东以后,再去立东宫,应该让储君人选充分参与大汉政务。
魏王道:“如是这样,父皇的确是要立东宫。”
邓纬拱手说道:“殿下为皇后娘娘长子,可谓嫡元之子,只要始终忠孝事上,应无大碍,至于卫国公,一如往常交好就是了。”
魏王点了点头,面上若有所悟,温声道:“邓先生所言甚是。”
就在两人议论之时,外间一个嬷嬷进得厅堂,道:“王爷,王妃唤殿下过去用晚饭。”
王妃自然不是严以柳,而是魏王的侧妃卫娴。
邓纬说话之间,起身拱手告辞。
魏王离了书房,一路前往后院,看到落座在椅子上的卫娴。
卫娴柔声道:“王爷,用些饭菜吧,都是一些清淡的饭菜。”
因为正值国丧,这位魏王府侧妃不施粉黛,俏丽容颜上就现出一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之美,只是一开口的娃娃音,让魏王骨头都不由酥软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