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059章

作者:八月飞鹰

  在他身旁侍立安不铮神情平静,面带微笑。

  对坐的辛北原只是说道:“时间尚早,掌门师兄无需这么着急。”

  卓抱节:“不错,随着时间推移,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好说,但千年以上,几千年上万年,或会有更胜虚海师侄的门人弟子,纵使我看不到那一天,家师和许师伯、唐师伯他们也能主持局面,但没必要如此等待。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各有命数,谁当前赶上了,谁便是最合适的。”

  他看向池海峰,笑了笑:“虚海师侄的性子,辛师弟你我都有数,如今定下这副担子未来给他,便是中途改换他人,他也受得住,但又何必换呢?

  今日定下此事,便是明日有更优异的弟子入门,下一代掌门之位也不会更改,充其量虚海师侄辛苦点,没成天师之前,先收个天师亲传好了。”

  池海峰神情同样安然,他并不推辞,只是说道:

  “掌门师伯和府里其他长辈交这副担子给弟子,弟子定当尽力,只是弟子也以为掌门师伯不必这么早下决定。”

  卓抱节:“不早了,事情早些定下来,早做准备。”

  池海峰笑道:“那弟子也早点做决定,一百年,弟子也是一百年。”

  相关消息,此后陆续在府内同各高功长老通气,并且不禁绝消息传向府外。

  于天师府内外而言,相关消息传出,也算终结此前许多争议和猜测,令尘埃落定。

  大家初时惊讶,随着时间推移到如今,渐渐也都恢复平静,更多开始转而猜测未来有朝一日池海峰执掌天师府门户会是怎生模样,安不铮出外开山立派自成一格未来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就定在天都山了么?”

  池海峰为安不铮送行,路上问道。

  安不铮微微点头:“是啊,就定在天都山了,先立道观,我预备定名为天都观。”

  池海峰笑道:“我近期手里有点事,下次再去儒林大千世界的时候,去探望你和王师兄、梁师兄、莫师弟他们。”

  安不铮也笑:“这再好不过,最起码等我们初步收拾出个样子来了,才好迎祖庭上仙前往视察。”

  池海峰随口道:“视察啥啊,未来天都山大兴,说不定有朝一日我们像纯阳宫、昆吾派和真武观那样呢。”

  安不铮讶然看向对方。

  他同池海峰自小相识,相交莫逆,自然知道对方不是在居高临下阴阳怪气。

  正因如此,他才更加惊讶。

  池海峰脚步不停,神情未变:“我肯定会尽我所能不令那一天到来啊,但世事无常,造化变迁,成千上万年光阴流逝,纯阳祖师昔年开辟纯阳宫一脉传承时,也不会料到如今会是这般情况,本派祖天师昔年同样也不曾料到之后本派会落入怎样的低谷。

  但本派如今已经重新崛起,渐渐重现昔日声势,纯阳宫同样已经从低谷走出,虽然无人像昆吾派赵真君那般惊才绝艳,可反过来讲也是一样,未来的事谁说的准呢?

  我以为像昆吾派、真武观甚至三春宫那样,都挺好的,咱们道家符箓派如果也能进一步开枝散叶便更好了,尤其是安师兄你登仙有望的情况下,天都山宗坛便无太大碍难。

  之前跟你聊过的,我现在醉心于本派各路典籍道法,等将来有闲暇了,便外出寻一处有缘的洞天福地为本派再开一脉宗支,哪曾想给你捷足先登。”

  安不铮便笑:“是啊,我抢先一步。”

  笑过之后,他微微摇头:“池师弟,我知你不拘小节,但像先前那些话还是慎言,哪能像你那样编排本派?”

  池海峰:“师兄放心,我到如今嘴上也有把门的了,这不是只有咱俩嘛。”

  安不铮无奈的看着对方。

  “想想都不行?”池海峰笑道:“不过,确实是我心里话,我坚信未来总会有更优秀的人涌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本派方会更兴盛,我们就做好自己眼前的事便好了。

  你看掌教师叔祖不就已经胜过不知多少前辈祖师了么?他老人家如果一心要为本派谋一个永世不衰的基业,首先就不会这么早便传位给掌门师伯了。”

  安不铮闻言,微微沉默片刻后,展颜笑道:

  “实话实说,你这些看法,我有不同意的,也有同意的,不管怎么说,我辈当尽己所能,未来的问题,交给未来回答吧。”

  辞别池海峰,安不铮汇合与他同行的同门,一起前往儒林大千世界。

  作为长辈,同时也是龙虎山祖庭九重天大乘高功的韩筱菲,晚些时候也会过去,作为祖庭代表,参加天都山一脉的开山大典。

  儒林大千世界方面,亦有大量新学大儒和罗浮山掌门陇秋道人等宾客应邀前往观礼。

  …………………………

  方寸界。

  昔日儒林大千世界最顶尖的儒家旧学名门关陇吴家,已经退入其中近八十载时光。

  以乐原先生吴海林为首的吴家众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但近年来,随着时间推移,他们渐渐开始感觉到不对。

  最近的一代人,二、三十年内的吴家血裔新生儿,平均资质水平,大幅下降。

  吴家原本每隔一定时间,便定能孕育出顶尖儒家修行资质神来之笔·满腹经纶。

  虽然这在吴家子弟中也是少数,而似吴海林那般文曲星照根骨结合腹有乾坤悟性的绝世之才更是绝无仅有的特例,但在神来之笔·满腹经纶之下,他们还有数量更多的次一级点睛之笔根骨。

  如此,组成一个庞大稳固,下限极高并时不时验证上限的名门世家。

  可是近些年来,这个平均水平在大幅降低。

  尤其到最近五、六年时间内,诞生的新生儿竟然全部都没有继承父母祖辈的顶尖资质,最优秀者也不过是上上之选,莫说神来之笔、点睛之笔,连相当于道家灵体的生花妙笔竟然都没能出一个。

  一时困顿,还可能是偶然。

  但结合此前不断衰落的势头,每个吴家子弟都开始惶恐起来。

  唯一始终镇定的人,只有乐原先生吴海林。

  “终于到这一步了。”吴海林轻叹一声。

  在他身旁,立着一众吴氏家族的高层家老。

  当中一位儒圣轻声开口问道:“之前有消息,大千世界那边,天界重现,如今变化,同此事有关?”

  他们脱离大千世界入方寸界这样一方世外桃源暂避。

  为求行踪隐蔽,故而方寸界与外间联系非常困难。

  以吴海林之能,也只断断续续得到一些儒林大千世界的相关讯息。

  他静静言道:“不错,大千世界天界已经重现……丘子昔年奠定的根基已经破灭,不止我们吴家,其他家不管在哪里苟延残喘,当下文脉都趋于枯竭,我虽可重立文脉,但家族难复昔日盛景。”

  吴家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吴海林重立文脉,大家在方寸界可以继续如常修行。

  但他们在儒林大千世界的根被彻底铲断,未来家族新生人才定然大减。

  难道就此永远在方寸界中苟延残喘么?

  “六叔,我们有办法阻止这一切吗?”有人禁不住问道。

  吴海林轻叹一声:“我距离圣师之境尚有差距,何况仅我成就圣师之境没有用,方寸界撑不起那样的文脉,想再续前缘,唯有重返大千世界。

  丘子当初行事,无人能干扰他,而为返回大千世界,则有严江东相阻。

  没有他,才能谈之后的事。”

第557章迎回道门祖师遗蜕的准备(1w1,三合一章节)

  “严江东么……”在场吴家众人闻言都神情严肃。

  吴海林所言的道理,在场之人都懂。

  但如果严傲云是那么容易便能被除掉的人,儒家新学一脉也不至于成为儒家旧学的心腹大患。

  他身怀文曲星照·观照苍生的根骨,同时还兼有腹有乾坤的悟性。

  如此基础上,其一身所学使得自己一直是同境界下最难被彻底杀死的儒家修士,至少是最难被击杀的儒家修士之一。

  张晚彤作为史学大家,在儒圣三重境界期间,只要还留下只言片语,便有重生的希望与可能,记载越详细,越为后世人所流传,则机会越大。

  而严傲云臻至儒圣三重境界后,莫说不朽功碑了,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与世间苍生息息相关,已经非常接近但凡有智生灵尚存并知晓其存在,他便有重生归来的可能。

  如此神妙,并非全然不可破解,但同境界修士想要做到这一点,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何况,他早已臻至儒家圣师境界。

  “短时间内,方寸界这边还可维持,待叔父也成就圣师之后,我们仍可从长计议。”有吴家族老言道:“在此期间,事态或许会有更新一步变化。”

  吴海林目视远方,脸上终于浮现几分忧虑之色:“已经有所变化……但可惜,不如没有!”

  吴家众人都悚然一惊。

  有修为高深的儒圣二重族老吴匡轻声问道:“六哥是指近年来虚空界域整体变动的势头么?”

  他修为相对较高,隐约察觉变化,但不明所以,先前猜测是儒林大千世界天界重现带来的连锁反应之一。

  只是现在听吴海林语气,似乎并非如此。

  “当前还不好说同儒林大千世界天界重现有多大关系,但依我看,自上古大劫分流后的多方大千世界,有重新合一的趋势。”吴海林徐徐说道。

  众人闻言先是震惊,继而联想吴海林方才所言,大家脑海中都不由自主生出一个令他们不安的念头:

  如果多方大千世界也都合流,届时震动整个宇宙虚空,声势将比儒林大千世界天界重现还要更大更震撼。

  方寸界这艘小船,受此事波及,有重现于世的可能!

  如果这一切赶在吴海林成就儒家圣师之前便发生,那对吴家来说情形就相当凶险。

  众人看吴海林脸色。

  吴海林不加掩饰。

  他难得面现忧色,原因正在于此。

  “自然形成,还是人力额外组成,当前尚不得而知。”吴海林言道。

  他如果在大千世界,或可分辨一二,但身处方寸界,凭他修为实力当前也难知深浅,消息不灵通的情况下,也难以猜度严傲云、张晚彤、雷俊等人接下来的反应。

  “需要有人冒险隐藏行踪,前往大千世界仔细了解情况,家族才好拿主意。”

  吴匡自告奋勇:“六哥,我回大千世界一趟。”

  吴海林言道:“此事非同小可,首要是先确保方寸界当前安稳,故而我不仅无法支援你,甚至要使手段彻底抹消你同方寸界之间的联系,以免被人反过来追索方寸界。

  你探得相关消息,我们也很难立刻获知,如此耽搁,信息如明日黄花,难以再派上大用场。”

  吴匡深吸一口气:“我明白,但总胜过我们当前这般模样。”

  …………………………

  时光荏苒。

  唐晓棠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天界蓬莱海闭关静修已近两年时间。

  这一年夏天,雷俊渡过自己二百零七岁生辰。

  某一日,他忽的心有所感。

  感到自己的紫微垣在震动。

  不止雷俊,旁的其他道家符箓派修士,都生出感应。

  便是在儒林大千世界、妖魔之世的龙虎山天师府传人,亦受到触动。

  种种表现无不说明:

  道家符箓派一脉又新涌现出一位成功洞玄紫微,三天归真的道家天君。

  自上古大劫后直至如今,这也不过才是第五位。

  而排在之前的第四位道家天君雷俊,当前就立在蓬莱海中,平静等候唐晓棠从三清三宝洞天内大踏步走出来。

  “恭喜小师姐洞玄紫微,三天归真。”雷俊微笑道。

  “还好,还好,但终归是比你慢了不少。”唐晓棠笑嘻嘻来到雷俊面前。

  外观上看去,她与从前相差不大。

  但雷俊此刻与之遥遥相对,二人就仿佛两方完整的宇宙星空彼此靠近。

  “师姐这会儿……”唐晓棠忽然一醒,冲雷俊问道。

  雷俊微笑不减:“大师姐当前还在儒林大千世界,她近来针对那方太乙大千世界做了不少准备,正是繁忙时候,不过我已经将小师姐你出关的消息传过去。”

  听雷俊语气,唐晓棠就知道许元贞这次没有准备啥幺蛾子在外面等她。

  雷俊说罢,双瞳中天通地彻法箓闪动光辉,接着在半空中光辉勾勒,形成一片光影。

  光影中正是许元贞的形象若隐若现,其声音从中传出:“晓棠出关了?”

  唐晓棠微微仰头,绕着那光影负手而行,虽然不是真实的许元贞本人在此,但唐晓棠还是大感畅快,她一边绕圈一边清了清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