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058章

作者:八月飞鹰

  唐晓棠忽然眼神一敛,瞥向身旁雷俊,干咳一声:

  “雷俊,你……距离洞真还有多远啊?”

  道家符箓派习惯上成洞神九重天五层圆满时所得玄妙为通玄之桥。

  这一阶段,亦称作洞神参玄。

  所指,便是更上一层的仙境,也即是洞玄之境,故称推开仙门为洞玄登仙。

  而仙境三重或者说洞玄三重的最后阶段,称三天归真,也称通玄归真。

  所指,便是又更上一层楼,传说中的洞真之境。

  归真,终究还不是真正的洞真。

  而符箓派修士一直以来都是走得感悟天地自然并就此不断完善自身性命的路数。

  到洞神八重天时修成神庭宇宙,自那之后,体内宇宙化神庭,再化大乘道景,又由道景化三天玄垣,一步步完善,直至最终性命交修的修士本身,便亦仿佛另一方真正的天地自然。

  而上至洞真之境,返璞归真,道景宇宙反而消失,与性命完全相合。

  所化者,名之曰三洞三清境。

  其内玉清、太清、上清三炁流转,灵密不杂,生天立地,其功不测,本同道气,玄义相通。

  与外敌交手之际,基本无效化对方种种手段的同时,自身缥缈难测,变化无穷,仿佛与天地大道一体。

  不止道家符箓派修士,历史上亦曾经出现过返虚合道的道家丹鼎派正真祖师,情形亦相似。

  至如此境界,大道殊途同归,万法归一,纵使尚有些许分别也是有限,近乎一体两面。

  而臻至如此境界的道家修士,惯例上,便被称为天尊。

第556章开山立派(二合一章节)

  对于唐晓棠的问题,雷俊坦然答道:“我距离洞真还远。”

  天禄玉角已经完全炼化消耗干净,十色鹤盖仍能继续发挥作用。

  但从洞玄三重境界到洞真境界,无疑是比洞玄二重到洞玄三重更加漫长的路途。

  十色鹤盖仍然发挥作用,再加上新得之三界祭剑,可以令雷俊比其他人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快,但距离更高的峰顶仍然遥远,如无特大意外,需要漫长水磨工夫不断积累。

  而那从洞玄到洞真境界的关口,亦是难度更高更危险的天堑劫难。

  “这样啊……”唐晓棠眼珠子滴溜溜不停地转:“可别太谦虚啊,太谦虚就虚伪了,虚伪!”

  雷俊淡然:“你我对洞真有信心,从不怀疑自己有朝一日能成功臻至那个境界,咱俩就谈不上是谦虚了。”

  唐晓棠一笑:“那是自然。”

  雷俊视线望向远方,目光似是不止穿透三清三宝洞天,更抵达蓬莱海外,抵达这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之外,投入茫茫无尽的虚空里,漫无目的:

  “不过,我隐约有所感应,那位高天君应该会比我们更快。”

  唐晓棠闻言,脸色顿时垮下来。

  她欲待反唇相讥,但最终恨恨作罢。

  自这方大千世界的人间合流之后,高天随便再未公开现身。

  迄今为止,已经有近九十年时间。

  缺失半张宇宙图,令他必须自己静心潜修。

  但如此长时间过去,凭对方资质、实力,如今修行到了何等地步,确实令外界心里没底。

  截止当前,自上古大劫后,道家符箓派一共涌现四位仙境三重的道家天君。

  龙虎山第十任天师,赵克己。

  龙虎山第十四任天师,高天随。

  龙虎山第十六任天师,庄铮。

  再便是如今已经退位的龙虎山第三十六任天师,雷俊。

  一场汉末大劫,令此方大千世界修行界整体陷入低谷的同时,也打断高天随本人继续前进冲击洞真之境的进程。

  世间绝大多数人被这般耽搁,便可能直接断绝继续上升的可能。

  但高天随显然不在此列。

  与之相似者,还有近乎转世重修的张晚彤、郑白榆。

  郑白榆在儒林大千世界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连续吃了数次亏,但只是断绝他短时间内迅速成就儒家圣师、武道圣皇的机会。

  他此前如果没有死在雷俊拳下,只要能安然脱身,在自己所出身的大千世界灵气循环蓬勃且正常的情形下,即便前往域外虚空,仍然可以继续潜修,冲击更高境界,差别者只是在于时间长短。

  但在雷俊等人先后崛起,高天随重新出山,各地高手众多的情况下,郑白榆还是希望能在尽量短时间内更进一步,以至于有此之后诸多事。

  严傲云当初如果不是捡了郑白榆的便宜,接下来也同样可以自己苦修。

  便如同眼下的吴海林一样。

  只是如此苦修,即便以他们的实力资质,都仍需要蛮长时间。

  高境界修士一次闭关便可能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久,原因便在于此。

  而高天随在这方面,更领先吴海林和曾经的严傲云等人。

  自碧落出关之后连续受挫,高天随便转而改换了思路。

  或者不如说是回归他个人最原本的思路,不再费心寻找宇宙图,只凭自己一心修持。

  自己先一步成功,环境事态便截然不同。

  自己慢一步,世事发生重大改变,那也没什么可遗憾的。

  “同我们这边相比,目前看来,该是他更快一步。”

  雷俊手中多了那块半张宇宙图炼制而成的结晶:“被妖龙帝君过了一手,想找到高天随那半张宇宙图难了许多,时间上太久,虽说我已经着手重炼这块结晶,但没把握赶在他洞真之前找到他。”

  只不过,就现在的情形看来,高天君的对手也并非只有雷俊他们。

  太乙巫尊,还有那位帝園,都不是省油的灯。

  高天随非此即彼,敌友分明。

  除了同道中人外,便只有相对紧迫的敌人和没那么紧迫可以容后处置的敌人。

  他跟雷俊、严傲云等人固然是冰炭不同炉,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他跟太乙巫尊同样聊不到一块去。

  至于帝園,雷俊自忖当前了解仍少,其人如果自那方大千世界破封而出,与高天随、太乙巫尊之间的关系,尚不宜着急下定论。

  “说起来,那个帝園不知是为何被封在那里。”

  唐晓棠略微出神:“历史上已经超脱者,还从没有返回这世间的先例。”

  雷俊轻轻颔首:“是啊。”

  唐晓棠:“世间有许多行方不明者,后世都称之为超脱离开这世间,但大多是后世传人为自家祖师和门楣贴金,当真超脱的存在,怕是不足双手十指之数,只是此前从未有回归先例,令人也禁不住跟着生出猜想和疑心啊。”

  雷俊:“超脱不可及不可说不可测,没到那般境界,很难描述和理解具体情形。”

  似雷俊、唐晓棠这般资质和修为的顶尖高手,纵使不看前辈祖师留下的笔记、古籍,只凭自身对天地自然道理的揣摩和反馈,如今也大致可以了解洞玄之上洞真境界的部分情形。

  但即便他们臻至洞真,仍很难理解洞真之上,当真超脱这整个造化之外的存在。

  届时,或许时间和情感的概念也变得不同。

  “雷俊,如果有朝一日你超脱了,你准备干点什么?”唐晓棠出了会神后,转而问道。

  雷俊:“没考虑过。”

  唐晓棠有些意外:“不像你啊。”

  雷俊洒然一笑:“我只想过洞真之后,仔细逛逛这方造化宇宙,既看看天地自然,也看看人间烟火,揣摩各种道统法理,穷尽这世间道理,将其他各脉法统都了解清楚,然后打破桎梏继续琢磨新东西,光这些事情就够我折腾很久了,我一直期待那一天呢,至于超脱,姑且不说能不能,待我先好好体会过此方造化之妙后再考虑。”

  臻至道家洞真境界或者说合道境界,符箓派修行同丹鼎派修行之间差异竟非常小。

  事实上,其他几脉修行道统内部,乃至于同道家修行,也开始变得极为相近,充其量侧重点有些许差异。

  类似严傲云成就儒家圣师之能,口含天宪,真正意义上的经天纬地,在当前造化世界内把握各种道理规则的同时,更可为天、地、人三界立下全新规则并加以利用。

  雷俊虽不是太易道体、混元仙体之流,但凭他天资,洞真之后,在这方面大差不差,将以近似方式展现。

  而洞真之境不似此前洞神、洞玄一般存在明显的阶梯分野,更像是一条无尽的大道之路,通往无尽的未知。

  超脱,亦不是路的尽头,而是修士行走在这条路上,不断领略造化风景奥妙道理,最终自身进入全新的状态,并继续前行,不断登高。

  只是在此之前,雷俊等人还需要迈过从洞玄到洞真这最后的门槛。

  对于高天随可能比自己更快的现状,雷俊心神安然。

  他不会因此放弃通过结晶寻找另一半宇宙图寻找高天随下落的努力,但更注重的是自身修为继续积累提升。

  而面对高天随可能更早一步洞真带来的实战方面考虑,除了雷俊继续完善三洞三天太上龙虎仙阵和自身仙诀之外,唐晓棠、许元贞如果能成功臻至仙境三重境界,亦将带来莫大助力。

  他们师姐弟三人齐齐洞玄紫微三天归真,意义非其他同境界修士可比。

  “不管怎么说,我先闭关了。”唐晓棠哼了一声:“这趟我一定要比师姐更快!”

  雷俊鼓掌,看热闹不嫌事大:“祝小师姐马到功成。”

  “嗯嗯。”唐晓棠满意点头,忽然一拍脑门:“有个事差点忘了。”

  说着她取出一只缩影囊抛给雷俊,乃是她这趟回来顺道捎给卓抱节的礼物。

  对方这趟成功洞玄登仙,她虽然没有参加典礼,但得到消息后同样备下礼物。

  晚些时候卓抱节前来天界蓬莱海领了缩影囊,唐晓棠这时已经开始闭关。

  同师父雷俊坐了片刻,请教一些道法上的问题后,卓天师返回人间。

  他接下来也要为全府上下弟子开坛说法。

  其弟子安不铮侍立一旁,给帮忙打下手。

  待卓天师登仙的后续事全部尘埃落定后,安不铮方正式向师父卓抱节告别。

  今日起,他将正式出府,开山立派,为龙虎山一脉再多添一脉分支别传。

  相应前期准备,在过去数年间已经大致安排妥当。

  安不铮选取的洞天福地,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而是在儒林大千世界。

  那边道门传承相对凋零,只得罗浮山异军突起,不过同儒家传承不论旧学还是新学比起来,都仍显微末。

  安不铮有心在儒林大千世界建立一脉龙虎山天师府分支,于儒林大千世界自是也引发关注,不过已经得到严傲云、焦飞阳等一众儒家圣人的关照,不至于有大碍。

  依照惯例,府中有长老亦或者高功长老离府开山立派,往往有或多或少的其他同门或弟子追随,最终共同定下新分支别传最初的框架。

  早年众多派系如此,其后郭燕等人亦如此。

  安不铮此番出山较为特殊之处在于,他年龄、辈分虽轻,却是实打实的道门九重天大乘高真,更是唯一的当代天师亲传。

  其决定令府内外都震惊,一时间众说纷纭,什么样的猜测都有。

  但也正是经过其后不少年的缓冲期,到如今大家都能看出安不铮并非犯错被逐,他依然受其师父卓天师乃至于其师祖雷掌教信重。

  于是渐渐开始有人认真思考随安不铮一同离山。

  到如今正式的日子到来,随安不铮一同前往儒林大千世界的天师府弟子不少。

  当中甚至不乏王彦森、梁霄钧、莫高远这样的上三天高功长老。

  众人抱着在另一方大千世界为龙虎山天师府弘法立道的心态,追随安不铮一起过去“开荒”。

  卓抱节传了玉印、箓碟、道幡等诸般印信宝物给自己的徒弟,目送在紫袍下加穿一件青衣的安不铮离去。

  看着送安不铮下山的人群中,池海峰与之同行,卓抱节心中亦有几分感慨。

  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自己当日召见池海峰时的场面:

  在场者不多,只得两对师徒。

  卓抱节同安不铮。

  辛北原同池海峰。

  “家师在位百年,传位于我,并无嘱咐我执掌本派门户多久。”

  卓抱节言道:“我同样不介意未来的天师会在位多久,不过我个人同样会在执掌门派门户百年后,传位给继任者,当前时局平稳,固然我同样会效法恩师,人选定在下一代弟子中。”

  卓抱节视线看向池海峰:“当前,我属意虚海师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