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046章

作者:八月飞鹰

  “师兄你当年的创见,华节很好地延续了下去,如今此方大千世界的修道界,同早先相比,变化越来越大了。”

  不过百来年时间。

  虽然当前还主要集中在天师府、蜀山派、玄机观、纯阳宫、真武观、阴山峒等相对有限的地方。

  但以此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随着时间推移,其他越来越多的地方,也渐渐有了开端。

  朱俊杰、李飞扬、凌辉、宋航等大儒和各地朝廷亦参与进来。

  而方岳在各地兴办书院,教学风向都开始改善,上下都开始渐渐形成合力。

  那并非只是因为高高在上的雷天君,于是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参与其中的人,都在实实在在获得助益。

  不是相对缥缈的积德纳福,而是看得见摸得着,于修士日常修行中有巨大帮助的收益。

  这当中最典型的代表,便是蜀山派东峰一脉掌门章太冈和纯阳宫长老岳西陵。

  二人都已届二百之龄。

  参照九重天修士来说,他们已经走过自己修为上升的黄金期,开始步入盛年平台阶段。

  没有断绝继续向上的希望,但上升势头大大放缓。

  等在他们面前的则是仙境大门。

  放在以往,他们成功迈出这最后一步极难,但现在却有了希望。

  不论是蜀山派还是纯阳宫,大量法宝、法器乃至灵丹妙药积累下,都在不断积累他们的底蕴。

  相关法宝、法器、灵丹自然不可能出自世俗之人或是中低境界修士之手,要靠他们这样最顶尖的修士亲自动手。

  但厚重的基础,为他们提供充足的资源,节约大量的时间。

  事实上,不只是当前,在过去这几十年中,章太冈、岳西陵等人和聂放、秦采薇他们一样,都源源不断得到助益。

  如此方可帮助他们尽早臻至九重天,并继续不断提升,早日达至九重天五层圆满的境界,为冲击仙境保留一线机会。

  如果在接近二百之龄甚至已经超过二百之龄后方才臻至九重天境界,那修士接下来纵使还能有所提升,充其量也只是在九重天内部慢慢积累提升小境界,推开仙门的希望,基本断绝。

  一步快,步步快,一步慢,步步慢。

  正如上官宏、郭燕还小着雷俊几岁,但他们只要能在二百岁之前登临七重天,那未来便还有希望在四百岁前冲击八重天境界。

  反之,则是终生止步六重天。

  当中差别,不言而喻。

  岳西陵、章太冈等人修为天资皆更高,但他们同样需要潜心修行,步步登高,不断精进。

  这些年来越发完善和发达的炼器、炼丹,便在不断帮他们,帮助每一个修士更快前进。

  天地灵气潮涌的大环境至关重要。

  而在此基础上,自雷俊开端的一切,亦助推这方大千世界的修行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一切,绝大多数修行者都看得见摸得着。

  如此,才有越来越多人自发追随和响应雷俊最早的倡议,而非单纯出于畏惧或谄媚,在雷俊本人之后并不多过问相关事的情况下,雪球不仅没有停下,反而越滚越大。

  “早得很,现在还是上升期,大家可以不断分润,待到上升阶段结束后,事情还有的反复。”

  雷俊本人则淡定:“造化变迁自有其理,我辈顺势而为即可。”

  楚昆:“师兄所言甚是。”

  卓抱节等人的会议结束后,他本人陪同方岳重返幽都。

  其他送客相关事宜,自是交托给秦采薇、池海峰、安不铮等人代劳。

  池海峰负责送蜀山派章太冈一行人离开。

  与会者,有蜀山派年轻一代剑修佼佼者蔡宇。

  同行之际,他好奇地向池海峰打听:“池道友,听说贵派的元磁飞剑内蕴雷火之法,有了更新进展?”

  池海峰笑道:“中三天层次弟子可以更自如驾驭了。”

  蔡宇:“贵派创见,令人赞叹。”

  池海峰连连摇头:“嗨,这可不敢当,最主要是玄机观牛道友,在他不断精炼之下,本派改以最新的雨纹精金铸剑,方才有了大进展,贫道等人实不敢居功。”

  蔡宇:“雨纹精金本派也从玄机观那边购入了部分,确有妙用,不过不适宜用来祭炼本派飞剑。”

  在他身旁,另一位蜀山派高功长老秦百盛亦点头赞同。

  道家炼器派飞剑,同池海峰、封霆、安不铮等人的道家符箓派飞剑相比,始终有不少分别。

  准确说来,道家符箓派所使用的所谓飞剑,同他们以前习惯祭炼的法器、法宝也有很大不同。

  秦百盛、蔡宇等人也接触过最新的雨纹精金,有利于提升飞剑材质,但会降低他们仙魂御剑的灵敏。

  近处还好说,距离越远,负面影响越大。

  如果不直接仙魂寄剑,剑器飞出一定距离,就容易同主人失去联系。

  是以龙虎山当前针对元磁飞剑的改良,蜀山派当前很难跟进。

  当然,另一方面,虽然同样是通过元磁之力加持飞剑,但他们也无需全盘跟进符箓派圣地龙虎山的改良。

  归根结底,池海峰、程绒绒、封霆等人改良元磁飞剑,内蕴雷火,最大原因其实在于中下层次修为的府中弟子御剑,威力不俗的另一面是准头有所不足。

  似卓抱节、池海峰、封霆、安不铮他们御剑,纵使不及当初雷俊那般精准迅猛,但大致的准头仍然是有的。

  剑光一闪,便可能是一个极强对手的人头落地,剑出无悔的同时剑无虚发。

  飞剑内蕴雷火是关照其他人。

  在这方面来讲,蜀山派弟子的元磁御剑术,同天师府符箓派元磁飞剑算是各有所长。

  以平均水准论,前者明显更精准。

  但飞剑速度不及同境界下的后者。

  精准的代价,是突然性和直接攻击力降低。

  出于取长补短的考虑,他们自然不宜同龙虎山天师府的思路完全一致。

  限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蜀山弟子必然主要关注自己的本命法器、法宝。

  那更不可能像天师府弟子和部分玄机观弟子一样真把飞剑变成有去无回的消耗品。

  “但池道友和诸位天师府同道的创见,仍然给我们很大启发。”谢一楹言道。

  紫青双剑和其他开山法宝一起被供奉给蜀山中峰,受四方蜀山剑修弟子一起温养,故而不需要纪川、谢一楹再作为剑主日夜供奉。

  他们二人亦各自炼制本命法剑。

  于谢一楹而言,传承自陈东楼的元磁御剑术,颇合心意,这数十年来亦不断揣摩钻研。

  以她的修为实力,御使飞剑自是威力与灵动兼备。

  有新的一些思索,同样是为蜀山里中下层后辈弟子考虑。

  通盘学习龙虎山天师府的元磁飞剑自然不合适,但在保持蜀山弟子灵活控制飞剑的前提下,设法进一步增强提升威力,同样符合蜀山弟子所需。

  “天师府各位道友的创见,对本派亦有很大启发。”

  蜀山东峰掌门章太冈言道:“类似方法于本派而言倒不是全然不行,类似剑与剑鞘,采取子母分离式的组合飞剑,或是可以尝试的法门,但需要克服的难关还有很多。”

  蜀山弟子御剑,灵性蕴含其中,飞剑所至,时刻交感天地。

  子母相合再分离的方式,令法器、法宝本身变得复杂。

  中近距离情况下蜀山弟子驾驭起来自是没有问题。

  比这更复杂繁奥的法器、法宝他们都多得是。

  但那样一来,自是失去了借元磁御剑增加射程和威力的意义。

  而寄剑千里、百里的情况下,子母式组合繁复的剑器法宝,精细感应控制便又重新成了问题。

  不过于蜀山上下而言已经算是有了初步方向,接下来便是各种细节技术问题上的攻关。

  当初得雷俊建议,这些年来蜀山派同龙虎山天师府、玄机观之间就组合式法器、法宝的研制已经有不短的历史,各方面渐趋成熟。

  “章掌门说的是。”池海峰听着连连点头:“晚辈也觉得,子母式很好。”

  送了众人直到离开地界,池海峰方才行礼告退。

  只剩蜀山派传人后,章太冈回望地界,已经不见池海峰身形。

  “掌门师兄?”谢一楹看向章太冈。

  章太冈没有第一时间开口,过了片刻后方才说道:

  “关于子母式飞剑,龙虎山虚海道长想必也有不少巧思……不,应该是,已经很很成熟的想法了吧?”

  他身旁蜀山派众人面面相觑。

  蔡宇轻声道:“弟子以为,不无可能。”

  秦百盛:“因为掌门师兄有了同样思路,所以他便不多提了?”

  章太冈:“多半如此,如果我们没有头绪,他或许主动开口,同我们深入谈谈相关事。”

  谢一楹闻言笑了起来:“虚海道长改脾气了,遥想当初他第一次跟华霆道长来蜀山的时候,可不会这般遮遮掩掩。”

  对于池海峰在子母式飞剑上有深入甚至成熟完善的构思,在场众人却没谁怀疑。

  从他附和章太冈所言的语气来看,他肯定有过相关方面的研究。

  而只要他动这方面心思,那他就是当前人间在这方面最顶尖的专家,哪怕他不是蜀山派弟子。

  池海峰,龙虎山天师府公开宣之于众,天生自然层次悟性的绝世天才。

  近几十年来,龙虎山天师府内部神通符箓法门革新完善最大的主力便是他和程绒绒。

  只不过,相较于少年时有些口无遮拦的模样,天师府池长老如今,嘴上总算带把门了。

  “本派再多琢磨琢磨,总要多些初步成果,晚些时候才好跟虚海道长交流参详啊。”章太冈言道。

  谢一楹笑道:“掌门师兄说的是,这趟出来前,北峰那边已经开始做准备了,我们回去后会加快脚步。”

  章太冈轻轻颔首,半晌后重新开口:“入道五十年,登临大乘之境。”

  虽然自己当前修为境界高于池海峰,但章太冈此刻语气慨叹。

  一旁谢一楹、秦百盛、蔡宇等人亦齐齐发出叹息。

  距今三年前,龙虎山天师府再添一位九重天大乘高真。

  一位极年轻的大乘高真,时至今日也不过六十余岁。

  正是方才那位池海峰池长老。

  彼时,距离对方得辛北原接引回龙虎山入道,将将满五十年。

  近代来讲,或者说,自汉末大劫之后,整个龙虎山天师府只得唐晓棠、雷俊二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当前整个蜀山派上上下下内内外外,不计算那位不回蜀山的开山老祖师,只有沈溪与之相近。

  那是建立在沈溪悟性足够高的同时身怀宙光仙体的基础上,情形特殊,仙体层次的根骨中在前中期修行提升速度最快,帮他省了大量水磨工夫和时间,他本人亦可说是将一身天资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

  而池海峰虽然年轻,但他在身怀自然层次悟性的基础上,又得森罗仙体,后劲十足。

  蜀山派众人感慨之余,返回蜀山。

  大家半路上忽然陆续沉默。

  偶然间目光交错,众人心有默契,觉察应该是考虑到同一件事:

  雷掌教嫡传徒孙,卓天师亲传弟子安不铮安长老,当前修为亦臻至八重天四层圆满,距离大乘之境仅一步之遥。

  虽然内情不明,但如无特大意外,将来将能在入道六十年以内便臻至大乘境界。

  放眼古今天下,同样是震古烁今的妖孽人物,天才中的天才。

  至少蜀山派自家对龙虎山出了这样的人才便颇为艳羡。

  但是……

  他渐渐被池海峰开始拉开差距了。

  如果说从七重天到八重天的时候还不明显,那么现在从八重天到九重天,情况便渐渐明朗。

  当然,除了太极道体双方竞争之外,安不铮还有将自身悟性从清静升华到自然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