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88章

作者:羽卿书

  受惊的马群在周围都是追兵的情况下,只能被动向山谷里逃窜,但是当它们一头莽进山谷之后,却突然发现前面的路被挡住了,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已经成了困兽的马群决定正面迎敌,冲出这个包围圈。

  但是当它们完成掉头的时候,大力和血屠率领的拦截小队已经把山谷的出口堵得死死的。

  游伏提前在山谷出口最狭窄的地方布置了拦截,那个地方的宽度只有400多米,血屠带人把四辆用来拉矿的深斗牛车横置在400米的通道内,把通道的出口分成了五个。

  然后大力在每辆牛车的后面都派了几十个人,在五个通道之间拉起了三道绊马索,而且一道比一道高,再往外的地方,也已经被木桩和绳索拦了起来,只要跑进这个包围圈的野马,根本一个都跑不了。

  马群的第一次冲击开始了,三百多匹马嗒嗒嗒的四蹄疾奔,但是没有烟尘,地上的草还是不少的,当它们冲到绊马索的位置时,纷纷纵身一跃,但是大部分都没有冲过去,被第一道绳索拦了下来,纷纷摔倒在地。

  拉起第一道绊马索的族人也被这强力的冲击拽倒,但是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因为后面还有第二道,第三道,和一个用绳索拉起的完整包围圈。

第237章 叉首领的决定

  前排的野马大部分都在第一道拦截那里摔倒,但是它们根本就没有站起来的机会,因为后面的同类也在前赴后继的冲过来,第一排摔倒的马刚想站起来,后面的同类就从它们身上高高越过,然后相撞,一起摔倒。

  一部分侥幸越过第一道障碍的野马,也纷纷栽倒在第二道拦截,第三道拦截,就算极个别的冲出了三层阻拦,外面还有一圈绳子和木桩组成的包围圈,和一道燃烧着火焰的火网。

  马群被纷纷绊倒,早就埋伏在山谷两侧的游伏和鹰锐迅速带人冲上去,拿着绳索开始绑那些摔倒的野马,有的直接绑腿,只要绑住两条腿它们就没办法站起来,也有的马已经爬了起来,游伏就让人直接用绳圈套马脖子。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包围圈内大部分的野马都已经被控制,只有几十匹落单的还在山谷里四处流窜奔逃,游伏又开始让十几个鹿骑兵分别围剿,用绳圈把这些散兵游勇也抓捕回来。

  到了傍晚的时候,围捕行动结束,汉部落共抓获大大小小的野斑马329匹,有部分受了轻伤,但是不影响以后干活儿,算是收获巨大。

  参与抓捕的族人和奴隶,有6人负伤,两人伤势较重,分别是手臂和小腿骨折,那是被马踢的,小腿骨折那个,是绊马索被马群冲倒之后一起被拽倒的,然后又被后面跃起的马在混乱中踩断了小腿,算是个倒霉蛋。

  受伤的人被放在牛车上,血屠带着几个骑兵亲自护送,尽快赶回部落。

  其他的大部队要押送马群回去,他们把马群分成几队,然后用绳子绑成一串,全都套上脖子,回去的路也是从山谷一路向汉部落后山的那条路。

  这条路都是树林和山地,马群根本跑不快,而且被拴成一串,就是跑起来也会被路上的树挂住,除非它们能排成一个纵列逃跑,但是这根本不可能,一群野马怎么可能会排队这种技能。

  三天后,血屠把伤员送回了汉部落,并且汇报了已经成功捕获329匹野马,汉部落举族同庆,300多匹畜力在人口只有不到3000的汉部落,作用还是很大的,能极大的解决人手不足的困难。

  虽然斑马性子烈,不容易驯服,也不适合骑乘,但是把它们套起来拉车问题不大,也可以用来拉犁耕地,这样就能继续扩大汉部落的农田面积,给汉部落带来的好处很是很大的。

  罗冲十分高兴,亲自为两个重伤员治伤,对于骨折这种硬伤,野战医疗科目罗冲也学过,问题不大。

  因为不是开放性骨折,就是断骨刺破皮肉的那种,他们没有造成外伤,算是比较好治,只是已经过了三天的时间,断骨部位已经肿了,所以就需要先开个口子放血,把瘀血放出来,然后断骨复位,打夹板,裹石膏。

  再吃一些剑麻叶肉和苎麻叶来止血消炎,剩下的就只能靠他们自己恢复了。

  其他四个轻伤的问题不大,都是一些外伤,只要注意别感染,很快就能恢复。

  六个受伤的人,除了一个奴隶,其余五个族人都得到了奖赏,还是跟以前一样的铜扣,用来装饰发箍的饰品,戴在头上就可以显示自己的功劳,将会赢得族人的尊重。

  具体的奖励现在倒是还没有,汉部落现在虽然分了家庭,但目前依然还是公有制,奖励的这个铜扣也就是个象征意义,和勋章的作用类似。

  汉部落这边在庆祝收获的喜悦,和汉部落再次交易的各个部落也在庆祝,由交易队带回的种植概念,和种子农具,让各个部落的高层异常重视,还有汉部落将会每月月初举办的集市,也让各部落首领很高兴。

  人口超过400人,主要靠捕鱼为生的叉部落居住地。

  叉首领尖和叉长老,正在品尝着米饭这种新鲜的食物,虽然没有菜,只是吃白饭,但是两人却吃的异常香甜。

  “首领,这大米还真是好吃啊,吃起来又香又甜,软软的,老人小孩都能吃,确实适合拿来当主食,而且还解饱,我吃了这一碗就已经饱了。”头发花白的长老对尖说着自己的尝后感。

  尖也赞同的点点头:“这个叫做大米的玩意儿确实是个宝贝,更宝贝的是那个汉部落的种植想法,他们是怎么想出来这种生产食物的方式的。

  有了种植这种技术,就在不用担心养不活自己的族人了,没有吃的,只要自己种就行,人多了就多种点,不管有多少人,都能用这种办法养活。

  怪不得那个汉首领敢在春会上买那么多人口,我当时都在替他犯愁,这么多的人可怎么养活,要吃多少东西,原来他是有这种好办法。”

  “是啊,更值得尊敬的是,那个汉首领还把这么重要的生存之法教给了那么多人类,就像是神一样,养育了多少人,让那么多人再也不用为食物发愁。”

  叉长老也感慨着罗冲的气魄和功绩,这样不求回报,普济众生的好人,足以成为神一样的存在,要是搁在后世,立生祠,享受香火供奉都是正常的。

  “既然是好东西,又不是特别困难,现在种子和工具也带回来了,我们没理由不种。

  再加上我们部落靠捕鱼为生,本就临近河流,河边就是光秃秃的大片草地,非常符合种植那个什么水稻的条件,所以我们应该马上着手开垦水田,挖掘水渠的事情。

  还有汉部落给的那几件种田工具,我们也要尽快仿制,用石头和骨头做一些差不多的工具出来,争取多开垦一些田地,把那些稻种全都种上,赶在今年冬天之前收获一批食物。”尖马上就下定了决心搞水稻种植,并且安排了接下来的工作方向。

  “首领,还有一件事你可不能忘了。”叉长老对尖提醒道。

  “什么事情?”

  “农具我们是可以做石头和骨头的,但是我们还需要大量的陶锅啊,这个大米生的是没法吃的,只能煮粥或者煮饭。

  但是不管哪一样都要用锅来做啊,可我们现在才几口锅,所以接下来的日子,我们不光要种水稻,还要多搜集一些东西,去汉部落的集市换取陶器才行。”长老提醒道。

  “哦,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忘了,没有锅我们就算了有了大米也没办法吃啊。”

第238章 大汉制造

  在获得了种植技术和种子后,叉部落第一时间决定开始种植水稻,别的部落也不例外,但并不是每个部落都有叉部落那么合适的地理环境,于是为了种植农作物,他们开始在自己的部落周围寻找这种地方,甚至不惜为此搬家。

  农作物种植这种获取食物的方法,只要是个有脑子的都能看出它的潜力,那就是稳定,这是狩猎和采集无法比拟的优势,捕鱼勉强算是稳定,比狩猎稍微容易些,危险性也小一些。

  而在各个部落能当上首领的人,自然也不是笨蛋,就算首领不懂,长老或者巫那些年长的人也能看出种植的价值,所以,种植农作物,势在必行,不管有多大的困难。

  当然了,那些因此而搬家的部落也没搬多远,还在原驻地的半天路程之内,那些地方都是他们熟悉的区域,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也不放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有的部落在搬家,有的已经开始了耕田,还有的在挖掘水渠,因为他们的种植面积远远低于汉部落,所以也没必要像汉部落那样直接挖一条河出来,有个很小的水沟足以用来灌溉。

  但是还有一些部落,他们已经开始在到处搜刮汉部落要的那些东西,兽皮,特殊的植物,活的动物,奇奇怪怪的石头,可以疗伤的药草,他们准备用这些东西,拿到下个月初的集市上跟汉部落换取需要的物资。

  而罗冲在汉部落也没闲着,他在打造那些可以出售的商品,并在商品上面全都加上属于汉部落的烙印。

  铜制的烙铁,先用木板刻出汉字,然后按压在耐火粘土的泥块上,做成反字的烙头,这样把烙铁烧红之后,再烙出来的烙印就是一个正的字。

  这种文字烙铁可以在所有的木制品上留下汉字,比如汉部落即将出售的木制水桶,上面就烙印着‘大汉制造,盛水专用桶’或者‘盛盐专用桶’的字样。

  其他的商品更是丧心病狂,由于汉部落已经制作出来一批脚踏纺纱机,也就有了人工动力的飞轮技术,所以木工组在罗冲的引导下,很快就用这种技术制作出来一样新的设备,脚踏动力的陶轮。

  就是一个陶器拉胚机,转轮有凳子那么高,下面是小飞轮和传动曲轴,最下面有个踏板,人坐在凳子上干活儿,脚下踩着拉胚机,上面就可以开始拉泥胚了,汉部落的制陶工艺终于从用手捏泥巴中解放出来。

  拉胚机的发明,让汉部落的陶器制作不仅更加快速,也更加美观,比如以前用手捏一个碗出来,虽然工人很仔细,但是也不见得做出来的就是圆形,可是现在有了陶轮,有了拉胚机,做出来的碗要多圆就有多圆。

  当然,做拉胚机不是最终目的,罗冲的目的是要在陶器上印字。

  陶器印字,也就是上色,这个技术其实就和瓷器的制作没什么区别了,材料汉部落也不缺,这玩意儿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晾的半干的泥胚外面挂一层釉浆。

  白色的瓷釉直接用高岭土和水混合,调制成略微粘稠的釉料,把釉料放在桶里,再拿半干的泥胚往釉料里打个滚,出来的就是白色的瓷器了,再次晾干之后入窑烧制,成品就是纯白色的陶瓷。

  其他颜色的釉料也是这样的制作方法,把铜矿挖来的孔雀石磨成粉,加入白色的釉料之中,就能做出绿色的釉料;蓝铜矿,紫铜矿磨成粉加入白色的底釉也能调出相应的颜色。

  氧化铁结晶放进去,就能做出红褐色的釉料,大红色的矿物颜料并没有找到,汉部落至今还没有发现朱砂,有了朱砂的话,还能想办法提炼出水银,也就是汞,不过现在要来也没什么用。

  有了这几种颜色的釉料,汉部落的陶器马上就大变样了,泥胚,挂上一层白色的底釉,晾干之后在碗底用红色的釉料印上‘大汉制造’。

  为了统一标准,和制作的快捷,罗冲用木头刻了一个方章,也就是‘大汉制造’的印章,工作的时候,直接用木章沾一下颜料,然后按在上面。

  至于碗上面的彩色花纹,多以条纹图案为主,因为制作方便,只要把白色的泥胚放在拉胚机上转起来,再拿个简易毛笔蘸着彩色颜料,往上面直接怼,因为陶胚自身转动的原因,陶器上就会留下一圈彩色条纹,上色什么的简直不要太简单。

  另外碗的外壁上也会用印章印一些汉字,比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繁衍,天佑大汉’‘合家欢乐,子孙满堂,四季平安,年年有余’之类的字样,最后出来的成品就很别致了。

  以白色为底色的碗,碗底印着四四方方的‘大汉制造’,碗壁上是两条或四条的彩色条纹,条纹之间印着那些向往美好生活的吉言。

  这样一来,那些使用这些碗的人就会对汉字这种符号产生好奇心,他们不懂,没关系,可以直接在集市上问汉部落的人。

  而罗冲正好可以用这种方法传播汉文化,比如‘合家欢乐’,什么是家,家是由什么组成的,罗冲就能通过解释告诉他们人伦纲常,夫妻,父母,子女,这些人伦关系。

  ‘四季平安,年年有余’就能告诉他们什么是四季,什么是一年,把节气,时间的概念也传授给他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就能告诉他们天气对种植农作物的影响。

  他们以后每天端着这样的碗吃饭,每次看到这些字的时候,就会想起罗冲说的那些解释,久而久之,也就把汉文化深深的刻在脑子里,至于那个‘大汉制造’,纯粹是为了提高汉部落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让他们知道汉部落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存在。

  这样的陶器上面字很多,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好看,但是没关系,罗冲就是为了多弄一些字上去。

  别的能加字的东西罗冲也没放过,你们既然种了粮食,那肯定需要麻袋吧,不可能都用兽皮袋来装,哪有那么多兽皮做袋子,所以麻袋上也被罗冲印上了字。

  用红颜草的汁液做成的植物染料,在麻袋上两面都印了字,一面的正中间是‘汉’,另一面中间是‘粮’,两面袋子的底部还各有八个小字,一面是‘五谷丰登,粮食满仓’,另一面是‘防火,防水,防鼠,防雀’。

第239章 迟来的交易队

  目前来说,也就是陶器,盛水的容器,麻袋这三样东西是最紧俏的商品,是销量最大,也是他们必须买的商品。

  金属农具的价格肯定不低,他们就算买也买不了不多,不过罗冲还是在上面打上了‘大汉制造’的烙印,汉部落出去的东西,必须带上这四个字。

  再过一段时间,汉部落的商品种类将会更加丰富,铁锅,铁质农具,印满汉字的麻布,都将出现在集市上,罗冲的文化传播计划也将走的更远,以后也能让游伏那个家伙带着这些商品跑到更远的地方去卖。

  至于桌子椅子这种家具,还真不一定卖的出去,想使用家具,首先最起码要有个房子吧,而且地面也必须平整;另外一个困难的原因,就是像这种大件的东西,运输起来也不方便,难道他们还能扛着实木桌子走十几天路不成,那也太累人了。

  更何况家具制作本来就很麻烦,罗冲肯定开价不低,又贵,又不好运输,他们还真不一定买,撑死了买上一套,弄回去也是给首领用。

  就在罗冲大搞特搞的时候,由大力,游伏,鹰锐带领的大部队也回来了,至此,除了还在八宝山继续挖矿的大树,汉部落几乎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了居住地里,汉部落的建设工程也将继续下去。

  经过几个月的建设,城址的工地内已经建好了两个居住城区,共计198所住宅,初期的装修也已经完成,其实就在屋里铺了个地板砖,门窗暂时还没装,室内墙壁也没有刷白。

  但是已经可以用来住人了,反正现在还是夏天,天气炎热,没有门窗也没太大影响,墙壁没有刷白,也就是屋子里黑了一点而已。

  罗冲马上就命令汉部落搬进去第一批住户,两个城区预计居住人口2000人,但是那是两三个大人,七八个孩子的情况,可现在汉部落的主要成员,都是春会上买来的刚成年的小年轻,他们还没有孩子。

  于是罗冲就把从火部落带回来的那些孕妇和小孩先搬过去,再加上一些两两一组的年轻人,首批入住人口就有1800人。

  一家三间房子,两间卧室,一边住个小两口,另一面是孕妇带几个孩子,这样暂时组成的家庭也能互相照应一下,等这些孕妇生产之后,汉部落有了新的房子,到时候再重新分配住所,反正到最后都会让他们有房子住。

  第一批住户搬迁之后,他们原来居住的草屋统统被拆毁,茅草做成了草把子,用来建设新的房屋屋顶,拆下来的树枝当作柴火,没有一点剩下,全部废物再利用。

  汉部落的力量收缩之后,那200多个奴隶全都被派去修建城墙,城区里面是自己的族人建造房屋,外围是奴隶修建城墙。

  由于城墙是土包砖结构,再有砖的情况下,建造起来甚至比纯夯土的城墙还要简便一点,如果是纯夯土,那就要需要大量的木板,用来做墙体的模具,但是土包砖就不用那么麻烦。

  建造的时候,只要在墙体外围先垒上一圈城砖,然后就可以往砖框里一车车的倒土,再用圆木做的夯锤把土夯实就行,省去了大量的木板,毕竟现在锯木板也不是个轻松活儿,制造大量的木板用来当墙体模具更加耗费人力和时间,还没有用泥巴烧砖来的快。

  由于汉部落并没有克扣奴隶的食物,他们干起活儿来还算听话,反正跑是不可能跑掉的,既然没有杀他们,还有饭吃,只是需要不停的干活儿,可是累一点也总比死了强吧,奴隶们也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

  到了夏季第二个月末的时候,汉部落已经完成了第二季度的水稻定植,花生种植,漆草种植,辣椒种植,卷心菜的种植,那些大喇叭花也移栽到了地上。

  小河东岸的田地还在继续砍伐树木和灌木,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今年是种不上什么东西了,也只能在今年把天地开垦出来,把引水的沟渠挖好,为明年的扩大种植做准备。

  另外,由于铁矿区的人已经全部回归,汉部落唯一的那艘小船现在也承担起了八宝山的矿物运输,比之前用牛车走陆路的运输又快了一些,大树也已经从八宝山运回了很多耐火的高岭土和蚁穴土,罗冲制造耐火砖的计划也开始了。

  因为耐火砖并不需要很多,只是用来建造几个炉子而已,罗冲只是找了十个腿脚有残疾的野人来干这个工作,耐火砖的制作和普通红砖的制作没什么区别,只是材料不同而已,其他的工序没什么差别,交给他们完全没有难度。

  时间很快到了夏季第二个月月末的圆环月,汉部落已经准备好了第一批用来出售的商品,印字的陶器,打了烙印的水桶,印字的麻袋,罗冲守着这些商品等着第一批客户来到集市。

  这一等就是一整天,夏季三月的第一天,没有一个部落过来,到了第二天,还是没有一个部落过来,罗冲开始有些失望,但是他依然面如常色,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首领,这都两天了,那些部落不会不来了吧,咱们白准备这么多好东西了,太可惜了,咱们部落自己都还没用上那么好看的陶器呢。”鼠大和瘸子对罗冲抱怨道。

  “不会的,他们肯定是需要这些东西的,但是他们刚拿到种子,肯定会先抽时间开垦田地,也许是没时间过来吧。

  再说了,就算没人来买,我们汉部落自己也可以用这些东西啊,有什么好可惜的,你不是说咱们自己还没用上这么好看的陶器吗,那你就先自己拿一个去用。”罗冲对着两人推测道。

  “嘿嘿,要用也是首领先用啊,不过这回做的陶器是真好看,尤其是有了首领让做的那个拉胚机之后,比以前做的是又快又好,首领真是厉害啊,居然能想出那么好用的工具。”瘸子也在感慨着汉部落陶器的变化。

  “那是,我看首领最近让人做的那个大水车也很厉害啊,虽然还没造好,但是那天实验的时候我就看到了,放在水里就能自己转圈,不用人踩,也不用牛马来拉,那个东西更厉害啊。”鼠大也在发表着对罗冲的钦佩之情。

  罗冲没有理会这两个家伙的吹捧,而是继续等待着自己的客户,到了夏季三月的第三天时,罗冲期待的客户终于到了,而且人数比上次来的更多,足有将近300人,比上次来的人多了一倍还多。

  “这应该不止是上次那些部落吧,我看他们的装扮,有一些上次都没见过。”鼠大看着前来参加集市的众部落商队,对罗冲猜测道。

  “嗯,我也看出来了,是有很多陌生的装扮,应该是咱们的种植方法被他们传出去了,看来这些人都是奔着咱们的水稻来的,你去告诉咱们的战士,这几天加强部落的警戒。”罗冲对鼠大说道。

  “是,首领,我这就去安排。”

第240章 哪来的狗大户

  集市的地点就在汉部落城址西面的牧场,空旷,全是草地,只有靠近护城河的地方开垦了一些漆田和菜地。

  这个临时的集市也没什么公共设施,大家来到之后直接选块地方摆地摊就行,此时,这些交易队刚刚到来,汉部落的城区里也驶出两辆牛车,满载着商品来到预先选好的位置。

  二十多人从车上搬上搬下,很快就把陶器,麻袋,水桶,农具,白盐摆了出来,那些前来交易的人群也马上上前围观,看到那么多精美绝伦的商品,他们连多日赶路的疲惫都忘记了。

  “哇,这是陶器吗,怎么跟我们之前在春会上见到的那些不一样,好漂亮啊,要是我能有一个,肯定都舍不得用。”一个之前在春会上见过陶器的人惊叹道。

  “嗯,是啊,以前那些都是土红色的,现在居然都是白的,还闪闪发光,外面还有好看的图案,哎?那上面画的都是什么啊,一个一个的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细看还不太一样。”旁边的人看着那些白色的陶瓷制品,很快就被上面的汉字吸引住了。

  “画的是什么我没看出来,就怕汉部落把陶器做的那么好看,会比原来的更贵啊,要是咱们买不起,再好看有什么用,也就只能让咱们在这看看而已。”刚开始那人担忧的说道。

  “应该不会吧,上次不是说不用人口就能交换吗,不用人换还能有多贵。”

  “也是,就是不知道咱们用兽皮能换多少啊。”

  “这还真不知道,咱们还是直接找人问问吧,哎,我看到一个春会上卖到汉部落的兄弟,我去问问他。”

  两人正说着话,很快就看到一个卖到汉部落的亲人,连忙上前询问价格。

  “大头,是你吗,我是你哥棒子,嘿嘿,汉部落就让你在这卖东西啊,你们的那个陶器怎么卖啊,我们这次带的都是兽皮,可别太贵了,不然我们就买不了多少了。”棒子上前拉住正在搬水桶的大头,跟他打听价格。

  “哎呀,棒子哥,这回是你来的啊,我们首领说了,咱们部落之间都是朋友,也知道别的部落做石盆不容易,再加上我们首领又造出来一种新工具,现在做陶器比以前也容易了,所以不会给大家要贵的,保证大家都能买的起。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