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首领,我觉得咱们还是先不要换人了,干脆用那些白盐和他们换一些兽皮之类的东西,咱们部落今年新加入的族人已经特别多了,光是养这些人就让大家很忙碌了,再增加人进来,光是造房子就要再多出很多天。
而且,而且我们储存的兽皮并没有多少,虽然现在天热,但是到了冬天,我们的兽皮就可能不够用了,到时候肯定会有族人冻坏的。”
长老和鼠巫两个老头说着自己的建议,但是罗冲却愣愣的盯着手中的饭碗,没有一点反应,整个人都在物外神游,不知道到底在想些什么。
“首领?首领?”鼠大伸着巴掌在罗冲的眼前晃了晃。
“啊,啊?”罗冲一下子回过神来,看着紧盯自己的几位高层。
“首领,你刚才在想什么呢?我们说的那些话你有没有听到哦?咱们到底要不要还用人口来换那些白盐。”长老在一旁继续提醒罗冲。
“哦,这个问题啊,我想过了,暂时可以不用人口来交换,咱们现在人口确实不少了,虽然还有能力吸收,但是欲速则不达,咱们也不能把那些部落逼的太紧了。
还有,你们发现了什么没有,这次有人能来找咱们换盐,这一点倒是不怎么奇怪,可是怪就怪在这些人居然自发的组队前来。
你们要知道,有一就有二,谁能保证这些部落会不会因为咱们继续用人口交易而不满,回来集结大部队来攻打我们,还不如直接用白盐找他们换一些别的东西,就像长老说的那样,我们还缺很多兽皮,要为冬天做准备了。”罗冲对几人分析道。
鼠大和两个老头听了罗冲的话感觉很有道理,目前汉部落的人口确实已经不少了,要是继续找他们换人,说不定就会惹怒这些人,到时候就算能打得过他们,对汉部落自己来说也是个麻烦,因为打仗要耗费太长的时间,而汉部落又种植了那么多粮食,农忙的时候把人全拉上去都还紧张呢。
几人听了罗冲的分析感觉很有道理,忍不住的频频点头,可是扭过头来一看,罗冲又再次陷入了沉思的状态。
“首领,你到底在想什么?难道除了这件事情还有别的事?”鼠大又出声问道。
“哦,我就是在想一件很重要的事,我想把种植农作物的方法和种子公布出去,告诉那些前来换盐的部落,让他们也回去种粮食。”罗冲缓缓对几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普及农作物种植,这个想法并不是罗冲突发奇想,他早就想要这么做了。
可能有人会说,这些部落还不是汉部落的成员,为什么要把种植粮食这么重要的技术传出去,这不是等于培养对手吗,其实不然,罗冲就不是那么想的,作为一个决心称霸大陆的男人,几个小小的部落算什么,眼光当然要看的长远一点。
这个世界有多大,罗冲不知道,这块大陆有多大,罗冲也不知道,可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估计在罗冲的有生之年,是不一定能看到整片大陆种满粮食的场景了。
但是用另一个方法却能实现,那就是直接把粮食的种植方法和种子公布出去,这样农耕部落才会在这个大陆上遍地开花,而不是等着罗冲自己派人去开垦新的土地,那就是累死他们,也开垦不了多少田地。
还不如直接公布出去,直接让那些部落自己先把农田开垦出来,并且先把粮食种上,这样一来,从大局上来看是对罗冲非常有利的。
首先,罗冲为这片大地上生活的人类带来了农耕技术,并且无偿的教导大家,那就等于这整片大陆上的人都要受到罗冲的恩惠,能积极扩大汉部落在这块大陆上的影响力。
到了以后,凡是种植粮食的人类,他都要记得,这世界上有个汉部落,汉部落有个像神一样的首领,是他教会无数人民耕种田地,让无数人类摆脱了饥饿的困扰。
再有,等农耕技术广为流传之后,粮食肯定会越来越多,能养活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人类的数量才会出现质的飞跃,就省去了等罗冲哪辈子建国之后再用政策鼓励生育。
在这个十分原始并且落后的时代,人类的数量才是第一生产力,自然是人越多越好了。
再有就是担心会为自己培养对手的想法,呵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罗冲外传的只是种植粮食的方法,而他自己手中却掌握了冶金这样的黑科技,铠甲在身,长刀在手,自己面对只是一群刚刚学会种地的农民,谁有资格成为罗冲的对手,成为大汉的对手。
就算教会了他们种地,无非就是替汉部落先开垦荒地而已,省的浪费时间,还要等着罗冲派人去开垦整个大陆。
“首领,为什么啊,咱们自己种地不是更好吗,为什么要教别的部落种粮食?”鼠大、长老、鼠巫齐声问道。
他们非常的不理解罗冲的这个决定,认为应该由汉部落独自掌握这样的生存技能,可当他们听了罗冲的解释以后,三人齐齐的愣住了。
普天之下,但凡有种粮食的地方,就知道他们汉部落,就知道汉部落的首领。
普天之下,但凡有种粮食的地方,都将是汉部落的领地,世界有多大,汉部落就有多大。
第234章 成立集市
这是罗冲第一次对他们表露出征服大陆的野心,几位高层在一脸懵逼的同时,心里还隐隐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试想一下,如果汉部落真的完成了那样的霸业,那时的汉部落会有多么强大,想想就让人激动不已,不过这只是像罗冲,鼠大这样年轻的一代才会想做的事,而鼠巫和长老却不想这样主动去侵略,去征伐。
他们年龄大了,觉得能把自己的族人带领的越过越好,就已经很满足了,对于罗冲的想法并不是很认同,但是罗冲也有自己的理由说通这两个老家伙。
“我们拥有在别人眼中像神一样的力量,自然就不能只想着自己,有多大的力量,就应该担起多大的责任,我们也许会征伐,但那样能让更多的人类过上和我们一样的好日子,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在帮他们。
还有,谁说征服就一定要打打杀杀,我们用别的方法也一样能让汉部落更强大,就比如我们通过交易换来的那些人口,他们加入汉部落可都是自愿的,谁也没有逼迫他们。”罗冲对两个老头说道。
“首领的意思是,我们把这大地上所有的部落都买回来,变成我们汉部落的人口?”鼠巫问出了自己的理解。
“也对,也不对,我们可以用文化去影响他们,不过这个就比较麻烦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
所以我打算在汉部落成立集市,把我们的文化通过商品的形式传播出去,比如在我们的陶器上刻字;在我们的布匹上印刷汉部落的图腾、汉字;在我们的工具上都打上汉部落的烙印,让那些买我们东西的部落深深记住我们,把汉部落深深的刻在他们脑子里。
这样一来,所有使用我们东西的人类,都会意识到汉部落的强大,也会慢慢的认可我们,承认我们的地位,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给出一个允许他们加入汉部落的机会,说不定他们就会自己主动加入汉部落。”
罗冲给他们解说着来自现代社会‘文化入侵’的概念,就像现代的小孩子风靡韩星,日漫一样,在不知不觉中就洗脑了一大批人,而罗冲就是想用这种手段,让汉文化在这张空白的白纸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两个老头略有所悟,但是还不是很明白,毕竟他们自己就没什么文化,怎么可能深入理解这种‘文化入侵’的可怕,不过既然首领决定要做,他们也拦不住,那就支持首领继续做就好了,反正都是对汉部落有好处的就行。
就这样,事情被定了下来,罗冲给报信的狩猎巡逻队战士回复,让他们明天把那群人带过来,自己要亲自跟他们说这个事情。
第二天中午刚过,消息被送到了编部落,狩猎巡逻队的战士转达了罗冲的回复,同意再次与他们交易,并且说了可以不用人口做交换,另外,汉部落还会教给他们一样获取食物的办法,想要学的都可以去学。
这个消息让众部落的族人很诧异,一般每个部落都有自己不外传的生存技能,尤其以获取食物的技能最为重要,汉部落居然愿意把自己的技能教给大家,这是他们从未想到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欣喜,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一众人等瞬间来了兴趣,纷纷跟着巡逻队的战士去了汉部落,想着这回不光能顺利的完成自家首领交代的任务,还能带回去一种新的食物来源,回去肯定能在自己部落提升地位,获得首领的赏赐,没准还能多一个配偶啥的。
经过一天的形成,这支部落联盟队伍来到了汉部落,他们到达汉部落时正好是中午,此时的汉部落也在准备一件事情,那就是收获花生,已经是夏季的第二个月了,经过四个多月的成长,花生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新的水稻才刚刚插秧,现在正好用花生给这些人展示种植的成果。
一百多人直接被带到了城址东面的那条大路上,两边都是浅水覆盖的水田,靠近小河的那边,还有一大片正准备收获的花生田,而那些水田里,现在还正有人在插秧,已经插了几天的时间了,但是这近千亩的稻田都插完还是个不小的工作量。
一个个的族人弯着腰,手里拿着一把禾苗,一根一根的插在水田里,让站在大路上的一百多人看的摸不着头脑。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不去打猎,也不去采集食物,为什么往水里插草,还插的那么整齐。”一个叉部落的族人对自己的同伴问道。
“你问我,我怎么知道,我还纳闷他们为什么把咱们带到这里呢,咋还不跟咱们换白盐呢。”被问的同伴也闹不明白怎么回事。
议论的声音弥漫在这一百多人的队伍里,有在抱怨的,也有好奇的,还有在认真观察的,就在这个时候,一阵啪啪啪的拍掌声传了过来,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过去。
“大家静一静,静一静,听我说话。”
头戴铜冠的罗冲和两个老头,带着十几个年轻人走了过来,这十几个年轻人都是春会上从各部落买来的,罗冲现在把他们找来充当临时翻译。
众人看见这个头戴铜冠的男子出现,也都安静下来,纷纷注视着这个年轻的首领,他们基本上都是参加过今年春会的人,也都见过罗冲一面,对他这个造型印象颇深,一眼就认出了这是汉部落的首领。
“我知道你们都是来换白盐的,汉部落的白盐足够给你们交换,你们不用着急,一会自然有人带你们去换白盐。
你们一定会奇怪,为什么把你们带到这里,我们汉部落的族人又在那里干什么,为什么他们不去打猎,也不去采集能吃的东西,而是在这里插草。”
罗冲说完就看着他们的反应,也是给身后的十几个人翻译给他们听。
结果这话一说完,那一百多人又开始议论起来,纷纷猜测汉部落这到底是在干什么,他们真的很好奇啊。
罗冲见身后的人转达完自己的话,就对着他们压了压手,众人再次安静下来。
“可能有人已经猜到了,是的,他们这么做,其实也是在获取食物,我们把能吃的植物种下去,等这些植物长大,就能结出我们能吃的果实,也就是粮食。”
罗冲的话一说完,那一百多人一下就炸了,纷纷讨论开来。
这也是获取食物的方式?除了打猎和采集还有这种操作吗?如果这样也能获得食物的话,那不是想吃多少,只要种多少就行了,他们岂不是再也不会挨饿了?这就是汉部落要教给他们的食物获取方法?
第235章 每月一次的集市
“可能你们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也不太相信这种事情,所以我才让你们来亲自到这里看看,接下来会有人带你们去看看我们汉部落种的花生,那也是一种能吃的东西,你们亲眼看一看就明白了。”
罗冲说完这些,就带着他们去了花生田,此时的花生已经叶片枯黄,变成了黄绿色,靠近地面的下半部分叶片已经脱落,正是收获的时间。
准备收获花生的族人站成一排,沿着花生田的垄道向前走,一边走,一边把花生直接连根拔起,一串串的坚果从泥土中被拔出来,然后就摆在垄道上晾晒,等晾晒两天才会收到广场上去壳,或者带着壳继续晒,直至把花生晾干。
那一百多人就在各自的翻译带领下,跟在收获队的后面,看着他们从土里拔出来的果实,也有一些人从地上拿起刚拔出来的新鲜花生,剥开看看,然后尝了尝。
之后就开始询问自己的翻译,这个叫花生的东西是怎么种的,要长多长时间才可以采收,一次能结多少果实,够多少人食用等等。
那十几个翻译也是把花生的种植方法都说了出去,还说了种植的时间长短,至于能够收获多少果实,够多少人吃,他们也不清楚,汉部落这也是第一次种植花生,除了黑鼠部落,连汉部落自己的族人以前都没吃过这东西。
而且听首领说,花生并不是主粮,但是也能吃,所以汉部落种的也不算多,现在一直以种水稻为主,那个才是汉部落的主粮,水稻能产大米,大米又好吃又能顶饱,是汉部落的族人最喜欢的一种食物。
“大米?水稻?就是那个插在水里的草吗?”一个珠部落的族人问道。
“是的,那个就是水稻,现在才刚长出来几片叶子,等它们完全长大了,能长的比人还高出一头,到时候上面就会结出很多的稻谷,再把稻谷晒干,脱壳,就是能吃的大米了,大米很硬,要放在锅里煮熟了才能吃。”那个同样来自珠部落的翻译给他介绍道。
“那这个水稻要长多长时间啊,结的有没有花生多?”
“水稻生长的很快,从播种到长成禾苗,再到插秧,最后收获,只要三个月来月的时间,最多100天左右就能收获,而且结的稻谷也不少,你看到的那些,只要一根水稻结的大米,就够一个人吃饱一顿。
而且水稻一年最少能中两次,今年我们汉部落已经收获一次水稻了,现在种的这是第二次,会在秋天第一个月的时候收获,够我们全部落吃一冬天。”翻译继续介绍道。
“就那一根草就能吃饱一顿?一年还能种两次?我的天,那你们这是种了多少,根本都吃不完吧,要是存起来会不会坏掉,食物都是很难存放的。”那个珠部落族人吃惊的说道。
“这个倒是不会,我们首领说了,只要把大米晒干,然后装在袋子里,再放进不漏雨的房子里,就可以储存几年的时间都不会坏,是最容易储藏的食物,我们多种一点,也是留作存粮,要是发生什么意外,我们汉部落也有食物可以吃,不至于挨饿。”翻译继续解释道。
“天啊,还有可以存放几年的食物,那这也太好了吧,就是不知道吃起来怎么样,种着难不难?”
“种水稻确实不容易,水稻必须种在水田里,需要很多水,所以必须想办法引水才行,最好是靠近河边,这样才能保证充足的水源供应,我们汉部落种植水稻,都是人工挖出来的引水河,还有那些沟渠,都是引水用的。
不过你们不用那么麻烦,你们的部落都没有多少人,也吃不了多少大米,不需要种多少,只要找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开垦几十亩地就够了。”翻译解释道。
听了解释,这些人都点了点头,是有些困难,但也不是做不到,就是累一些,辛苦一些,多干点活儿,挖几条水沟出来,不过就算这样,也比冒着危险去打猎采集好的多吧。
而且最关键是稳定啊,每天打猎就能保证抓到猎物吗,这可不见得,抓不到猎物就是挨饿的下场,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才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想到这里,大部分人都已经决定要把种植技术带回去,来解决各自部落的食物来源问题。
参观结束,罗冲让鼠大给他们换了白盐,汉部落也收获了一些兽皮,到了傍晚吃饭的时候,汉部落用今天新收获的花生,和大米一起煮成淡红色的粥招待他们,让这些人也品尝一下大米和花生的口味。
汉部落的族人今天吃的也是花生大米粥,还有鱼和肉,一些两三岁的孩子,都张着嘴等着自己妈妈喂粥吃,每个族人都很喜欢这种吃法。
“这个就是水稻和花生长出来的果实吗,原来是和水放在一起煮成的,吃起来确实很好吃啊,味道太好了,当初我怎么就没有换给汉部落呢,真是后悔啊,你们被换到汉部落真是太幸福了,能天天吃到那么好吃的食物,还不用挨饿。”
一个纹部落的族人,对着春会上卖给汉部落的自己族人说道。
“嘿嘿,那是当然,现在我在汉部落过的可好了,虽然每天都要干很多活儿,但是不会挨饿,而且我们很快就能穿上麻布做的衣服了,听族里的人说,首领女人的那个部落也要加入我们汉部落,以后专门负责织布。”
这些各个部落久别重逢的人,都在说着最近各自的遭遇,讨论着汉部落的美好生活,就在这个时候,罗冲又出来对着他们拍了拍巴掌,众人的目光都看向罗冲,知道他这是又有话要说了。
“各个部落的朋友,我知道你们都很需要白盐,也需要汉部落的其他东西,我们汉部落也愿意和你们交换,所以,为了我们之间方便交易,我决定在汉部落这里成立一个集市。
这个集市就是专门用来完成各种交易的集会,因为大家都离的很远的原因,我们这个集市每个月举办一次,地点就在我们汉部落,每个月的圆环月出现后的七天之内都是集市。
大家可以在这个时间,拿来自己部落的特产,只要是自己有的,别的部落需要的,都可以拿到这里交易,而且是大家互相交易,并不是只能和汉部落换物。
还有,请你们回去之后,转告你们的首领,以后想和我们汉部落换东西,可以拿我们没有的东西来交换,比如活的动物,能吃的植物,可以治病的药草,奇奇怪怪的石头,拿到这里,只要我们需要的,都可以换成你们想要的东西。”
第236章 瓮中之马
众部落的交易小队听了罗冲的话很高兴,他们现在知道了来汉部落的路,而且罗冲还说要成立那个什么集市,每个月月初都会举行一次,一次就有七天时间,这让他们那些距离比较远的部落,也能有机会来汉部落做交易。
另外就是罗冲答应了可以不用人口做交易,这就给了他们可以长期购买商品的条件,毕竟如果一直拿人来换东西,谁都受不了啊。
“另外,如果你们想要学习种地,我们汉部落可以无偿提供种子,但是耕种用的农具需要你们拿东西来换。
如果你们的居住地靠近水源,可以选择种植水稻,如果离水源比较远,也可以种植花生,花生是不需要那么多水的,你们可以根据各自部落的情况来选择。
再有就是,现在才夏季的第二个月初,热天还有很长,不管是水稻还是花生,你们今年都可以种植一次,不过要回去之后马上就干。
还有,你们不用担心自己不会种,如果遇到了问题,可以在每月的集市上来汉部落这里求教,我们汉部落十分愿意帮助大家,早日解决吃不饱饭的问题。”
说完了集市的事情,罗冲又给他们宣传起了种植的事宜,提出方法解决他们种地的后顾之忧,这样才能让农耕的事情快速普及,让这片大地上的农田面积迅速增加,如此一来,罗冲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众部落的交易队十分高兴,汉部落这里有免费的种子拿,不会种地还能过来问,农具也可以在这里交易,简直不要太好,众人纷纷起身给罗冲行礼,表达对汉部落的谢意。
第二天,各部落的交易队在汉部落这里领取了种子,每个部落一斤大米,那是供他们拿回去给自己部落高层品尝的,然后根据各自部落的人数领取稻种。
每100人配发十斤稻种,像是叉部落那样的400人部落,就发了40斤,十几个部落加在一起也就发出去几百斤左右,这个数量对汉部落来说不算什么,毕竟汉部落第二季水稻都已经扩大到了近千亩,这几百斤也就一亩地的产量而已。
花生才刚刚收获,不过也发出去一些,但是他们拿回去还要晒一晒才能用,大多数的部落都选择了水稻,虽然水稻种植更难,但是水稻的生长周期短,产量比花生高,而且耐储存。
另外每个部落还配发了三件农具,一把长柄锄头,一个人力犁,一个用来平整地面的耙子,镰刀什么的现在没有给,反正现在还没种出来,等他们的水稻成熟了也是几个月之后了,在这期间,他们还可以到集市上购买自己需要的农具。
当然了,这样的青铜农具每个部落也只给了那么一两件,那是让他们拿回去仿制的,他们完全可以自己用石器制造农具,如果想要金属农具也行,但是必须拿东西来换,汉部落也不是啥都往外送的。
各个部落拿了东西就立刻往回赶路了,这一次寻找汉部落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而且收获颇大,他们必须赶快回去,把这个足以改变各个部落命运的消息送回去。
从狩猎采集为主,进化到农耕为主,这确实是一个命运的转折,对每个部落来说,意义都很重大。
众部落的交易队走了以后,当天下午,盐湖矿区又送来一船铁矿,半个来月的运输,这已经是第七趟了,每次满载运输能装载十吨左右,汉部落的铁矿石储量已经近百吨,炼制出钢铁的话,也有几十吨重了,足够汉部落使用很长一段时间。
罗冲当即对押送船只的四个战士交代,这次回去,再运一船回来,铁矿区的人就可以撤离了,让他们去和游伏的队伍汇合,尽快把马群送回来,然后今年就停止对北方的活动。
四个操船的战士也带着罗冲的命令回去了,长期的运输工作,也让他们感觉疲惫,现在能够回家了,他们都很高兴。
接下来的日子里,罗冲还在汉部落督促族人修建水利磨坊,游伏那边也有了重大成果,历经半个月的时间,他们已经修建了一条长达一公里的简易拒马隔离带,把整个山谷谷口都封了起来。
隔离带全都用木桩建立,空隙也很大,只能挡住马这种大型动物,别的小动物是挡不住的,但是也不需要挡住,他们只是为了抓那些野马而已。
又过了几天的时间,铁矿区的大力、血屠带着一群战士和奴隶,和游伏、鹰锐汇合,一同跟过去的还有200来个鹰部落的族人,和几十只巨鹰,数百人汇合之后,开始执行最后的抓捕计划。
大批的人手被安置在山谷的谷口两侧,十几个骑兵和几十只巨鹰开始驱赶300多匹野马,把它们往山谷的方向驱赶,整个驱赶的时间耗时三天,才把整个马群赶到了山谷周围。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驱赶的队伍增加到了200人,大家都拿着火把,大声呼喝着把马群往山谷里面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