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20章

作者:羽卿书

  于是乎,神策卫的火枪兵终于是发挥出了应有的水平,往往一个班的战士,就能在两三百米的距离轻松打掉对方几十人,而因为对方远射武器射击距离不如己方的缘故,往往都是汉部落这边把对方都打死了,自己这边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

  不是对方不够凶猛,而是他们的武器根本就打不到汉部落这边,只要双方遇到了,肯定是被汉部落这边单方面的吊打,说是屠杀也不为过。

  都说科技跨度一百年的两个文明打仗,就是后来者的单方面屠杀,而食人族这边都不知道和汉部落的科技水平拉开几千年了,一个还处于新石器时代,另一个都已经初步进入工业时代了,根本就没法打。

  然而即便有着如此巨大的优势,但去病他们的推进速度却并不快,一方面是谨遵罗冲的命令,或者说提醒,每当他们清理掉一个敌人的村落时,战斗可能只需要十几分钟,但是后续的扫尾却可能要用一天。

  现在天气已经逐渐回暖,那么挖深坑埋尸体,防止瘟疫的发生就成了必要的事情,也就是他们这里搞不到石灰,不然罗冲肯定还会要求他们往坑里撒些石灰。

  然后就是彻底抹去对方的文明痕迹,烧掉他们的房子,推倒他们的祭坛,炸掉他们的诡异雕像,反正只要看到是对方搞出来的东西,哪怕是绘制在山洞石壁的壁画什么的,也要拿兵工铲把壁画刮下来,在消除对方文明痕迹这一方面,去病他们可谓做的丧尽天良……

  其实大家并不知道首领为什么要下一个这样的命令,但由于他们对于罗冲的过于崇拜,所有人都坚定的认为,首领不可能有错,总觉得首领既然这样命令,肯定是有什么他们不能理解的特殊理由。

  比如说和对方祭祀的神有关?不然首领为何说哪怕是见到食人族的祭坛或者雕像也都要烧光,炸碎,推倒?

  而且这个时代本就是从迷信向着科学过度的阶段,遇到这样的事情,大家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往这方面去想。

  除此之外,大家在森林中行军的时候,一边要小心那些食人族在森林里布置的各种捕猎用的陷阱,一边在发现的时候还要把那些陷阱全都破坏掉。

  这个不是罗冲下的命令,但却是去病和游野两人一起商定后的结果,他们两人想的很简单,既然这次是奔着把食人族一次性打灭绝的目的来的,那么等消灭了食人族,这一大片森林以后就成了汉部落的地盘,也就成了北方汉民的活动范围,族人们往后会在这里伐木,砍柴,狩猎,要是不小心中了以前食人族留下的陷阱,那才叫一个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就如同现代中国西南边陲的地雷村一样,全村七十多个男人,总共加起来只有六十多条腿,平均每人还凑不出来一条完好的腿,更别说一双了,全都因为踩了地雷把腿炸飞了,这就是战争之后,敌人留下来的‘陷阱’没有被清理完的结果。

  虽然食人族的陷阱并没有地雷那么恐怖,但也不可小觑,森林那么大,万一有人不小心掉进哪个坑里,估计发动上万人进林子里找都不一定能找的到,所以还是小心一点为好,见坑就给他填上,见到绳就给他砍断,反正只要被发现了,肯定要破坏干净。

第1047章 研究所的成果

  去病在北方的战斗并没有出现什么无法掌控的意外,手握世界最强火器军队的他信心十足,对于打赢食人族这个问题根本毫不担心,输是不可能输的,区别只是战斗结束的早晚而已。

  去病有把握,那罗冲就更有把握了,虽然北方的战事还没有结束,但是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收益却已经开始显现。

  三万名奴隶被运到了汉部落各地,一万名奴隶少年也已经被送到了中部地区和南方开垦荒地种田,湖心岛上的女子监狱已经开始了筹办,那些女奴隶也开始接受医学院的健康检查了。

  而在新钢郡这边,由于五千名青壮奴隶被投入到矿里干活,原本在新钢郡挖矿的那些汉部落百姓也全都解脱了出来,被集体送入了炼钢厂和铸造厂,以及水泥厂这些基础工厂里面做工。

  这些基础工厂里面的老员工,经过筛选之后,一部分人被留下来带新的学徒,提高了薪资待遇,成为了工厂里的‘老师傅’,另一部分脑子比较灵活,手比较巧的人都被送到了各个机械制造厂或者研究所的工厂里进行学习深造,为以后的南北工业分区做人才储备。

  经过了这一波的人才调整,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研究所目前能用的人更多了,不光是各种技术工人,原来那些充当技术指导的研究员现在也可以回到自己的本职岗位,参与项目的研发了。

  人多了,效率自然而然的就高了起来,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大半的收割机,在新年二月初的时候,就正式定型了下来,随即便开始投入了生产。

  玉米收割机的订单也不多,抛去第一辆验证机外,总共就五辆车的单子,加在一起也才六辆,调配好人手和资源,这也就是研究所大半个月的产能。

  而在玉米收割机定型的一个星期后,谷物收割机的研发也完成了验收定型工作,不过罗冲并没有让立刻生产,而是将这台谷物收割机‘借给’了司农寺,让他们等夏天的时候先拿去在汉部落的麦田里试用一下,然后给点使用后的反馈意见,看看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反正汉部落也没有大面积的机耕麦田,这个暂时倒是不着急用。

  并且由于之前的那些工人在拖拉机制造方面已经积攒了一些经验,现在生产其他的收割机自然也没有刚开始那种生涩感了,这就不得不提到合并研究项目的好处。

  因为当初要研制这些机械的时候,罗冲就是将其全都放到一个项目里进行的,这样就导致了一个结果,项目所开发的这些大型机械使用了大量的相同技术,甚至是大量相同的零件,比如核心部件动力柱塞泵,这类液压驱动器基本上全都是一个型号的。

  另外还有车体方面,可是说汉部落的第一辆蒸汽动力四轮车就是最早那台拖拉机了,而装载机又是从拖拉机的车体上改进过来了,这就代表了它们其实使用的是相同的车体,甚至是发动机,驾驶位操控布置这些,用的也是相同的技术。

  而玉米收割机和谷物收割机这两种农用机械又是从装载机的车体上改进过来的,可以说除了换掉了铲斗之外,其余的和装载机并没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研究所出产的拖拉机、装载机、两型收割机,用的全都是一个车体,一样的操控技术,因此,在有了拖拉机的大量生产经验后,他们再上手收割机的新项目也不会觉得手生。

  唯一区别比较大的就要数挖掘机和压路机了,这两个车体结构不一样,罗冲当初为了让挖掘机更好的适应复杂地形作业,所以提出的标准是履带底盘,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其他的东西做技术储备,比如说坦克。

  虽然把蒸气机装在坦克上怎么看怎么不靠谱,而且放在这个时代也没什么必要,但他想的却是先把履带底盘这项技术研发出来,做一个技术储备,这样就算等他死后几百年,当后代有类似的需要时,也能想起有这么一项技术存在,到时候只需移植嫁接一波,就能迅速制造出想要的东西。

  还有压路机这个东西,看上去用处不大,而且汉部落目前的交通主要依靠的是铁路和水路,但以后肯定是要大修公路的,尤其是各个郡县内部的交通系统,这些弯弯绕绕加起来,事实上工程量比铁路的里程还要多得多,那么这个时候要是有压路机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了。

  而且目前这两种车的研发进度也比较顺利,压路机的车体已经完成,听说现在正在用一台超大型的蒸汽卷板机卷轧前后车轮的圆柱形钢筒,很快就能总装实验。

  挖掘机那边,履带底盘的技术也吃的差不多了,事实上原型机也已经搞了出来,不过因为前阵子罗冲又提出了一个把挖斗换成大型气锤的新想法,用来开凿山体,打通火车隧道,所以最近研究所还在研发大型气锤以及连接方式,因此目前还在改进,没有彻底定型。

  不过随着可用人手的增加,攻关掉这些关键技术也只是时间问题,罗冲对此并不担心。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项足以再次改变这个世界的技术诞生了,那就是综合研究所的化学小组和炼钢厂联合研发的项目,超高硬度耐热钼钢合金炼出来了。

  这是一项材料学的进度,也是一项足以改变工业形态的分水岭,以后汉部落有了这种材料,就能造出精度更高的机床,更加耐磨耐热的车刀,工具,还有最重要的枪械。

  罗冲可以负责任的说,汉部落有了钼钢以后,他能把自己见过的绝大多数的连发热武器造出来,机枪什么的,对于汉部落来说以后就不是梦想了,关键的是,他到底要不要把这项大杀器拿出来……

  武器的进化,每一次都是对于杀人效率的提高,从石器时代跨越到金属时代,本来就已经是碾压性的优势了,更别提汉部落现在连火器步枪都有了,说实话再搞机枪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反而可能因此引起什么不必要的动乱。

  毕竟这种大杀器一旦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难免他们不会产生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不过嘛,也不是完全不能搞一下,就看要做什么样的武器,还有怎么使用了,罗冲就准备把汉部落的海军装备换一换。

  鼠大掌管的伏波卫海军目前使用的主力旗舰还是打实心弹的前装滑膛炮,虽然那艘船足有一百二十门火炮之多,但却可以说和陆军现役的最新装备都已经拉开了一个代差,陆军这边都用上无烟火药的拉栓步枪了,海军那边还用着前装火炮,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

  而且像是伏波号这种大吨位的战列舰,其实在海上没有什么强敌的情况下,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并且这个牛刀好像还不怎么好用。

  就像现在这个原始时代,汉部落基本上就不可能存在海上的敌人,没有来自海外的外敌,那你要海军和战列舰有什么用呢。

  汉部落目前在海洋上的权益,主要是用来保护渔民,或者解决自家渔民之间的纠纷,甚至将来可能出现背叛的渔民外逃,变成海盗一样的存在,当然,这种可能性也不是太大,不是说不可能有人叛国,而是在没有海商的情况下,他们没东西可抢。

  抢沿海的渔民?或者上岸攻打城市?那就是陆军负责的事了,当然,海上力量也是要有的。

  但不管怎么说,伏波号这样的战列舰的用处都不太大,就像是两条渔船上的渔民在打架,这个时候你过去调停或者抓人,你总不可能直接开着伏波号过去给人家把渔船轰了吧?

  又或者一条汉部落的渔船在海上失火了,这个时候你弄一条战列舰过去,你能起到什么作用?

  思来想去,罗冲最终认为汉部落需要的不是一支海军,而是一支具有综合作战外加救援能力的海警。

  这个战略目的不同了,那么所需要的武器也就不同了,请问劝架和救火需要什么?那肯定是高压水炮无疑了,而且海上水有的是,根本不缺弹药。

  另外海警还需要一定的武力威慑,用来驱离海盗或者威慑想要造反闹事的渔民,同时在内陆河道临时封锁下航道什么的,请问起到这样作用的战船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乎罗冲就一边分析着一边拿笔在纸上列起了单子,将一条条技术指标写了下来。

  首先,这艘船得有主炮,装多少门舰炮和口径什么的先不说,但主炮必须是后膛装填,打开花榴弹,并且有液压驻退和弹簧复进机的速射加榴炮。

  这个主要是用来打同级别敌军战船或者轰炸敌方沿海目标用的。

  最主要的是,罗冲想把火炮技术进行一次升级,直接进化到工业初期的水平,炮可以不多,哪怕是像现代驱逐舰一样只有一门主炮也没关系,关键是得有这项技术。

  其次就是灭火和劝架用的高压水炮了,想装水炮,就得有高压水泵,同时还得有提供动力的蒸气机,想要蒸气机,那你还得有储煤舱和水柜,锅炉等等。

  既然连锅炉和蒸气机都有了,那再整个海水淡化也没问题吧?其实这就是用锅炉烧蒸馏水的问题而已,并不是什么太复杂的技术,但只要有了这项技术,就意味着汉部落的船只可以航行的更远,不用太过在意自身的淡水储备。

  除了蒸汽动力系统、近现代的舰炮、高压水炮,燃料舱,淡水仓,弹药舱这些东西,既然是海警船,承担着捕捉罪犯的任务,那船上弄个小型的监狱不过分吧?

  另外除了主炮这个武器之外,再弄个双联装大口径机枪,用来对付小艇这样的目标,也不算过分吧?

  比如说双联装老干妈,或者直接上个二十毫米以上的机炮啥的,或者直接选一款类似的防空高射机炮,拿来平射打船?!

  估计一梭子下去就能把小艇拦腰打成两截。

  嘶——好像太丧心病狂了……

  而且这样的海警船同时还要拥有海防的能力,虽然海军不需要了,但万一以后有了能造大船的敌国呢?那汉部落的海警如何才能用自己的船击沉对方的大船?

  就凭一门舰炮?而且舰炮这个东西的命中率,说实话,懂得都懂,看看二战时期的那些大型战列舰,蒸汽铁甲舰什么的,命中率都低的吓人,一百发炮弹能有十发打中目标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这指的是海战,双方海军对射的情况下,如果是拿战列舰轰炸沿海陆地的命中率,那当我没说。

  在这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小型武器才可以做到对大型舰船的一击致命?是口径四百毫米以上,能塞进去一个人的舰炮?还是拥有更大装药量,一枚弹药就能装几百公斤,专门攻击水线以下位置的鱼雷?

  这个不用说都知道肯定是鱼雷,不管你是几万吨的大船,哪怕是蒸汽铁甲舰,浑身上下全是铁,挨上一发鱼雷也得沉底,要是几千吨的小船,估计能直接炸成两截,就算没有那么夸张,在敌人舰船水下位置破开一个大洞也是肯定的,疯狂进水也只有一个后果,那就是沉底。

  而且鱼雷这玩意儿,不管是从性价比来看,还是从研发生产的技术角度来看,它都比舰炮要容易的多。

  早期鱼雷的技术也并不复杂,即不会在海水中上下起伏,也不会左右拐弯,更不会自动追踪目标,也没有什么拉线操控,它只能下潜到固定的深度,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莽过去,瞄准也比较容易,瞄直线,打敌人航迹的提前量就行了,只要撞上目标,保证一下炸沉。

  至于鱼雷动力技术,其实最早的时候,鱼雷上面用的不是电动机和电池的组合,而是一个高压储气瓶,也就是一台空气压缩机的高压气缸,然后还有一个小型的往复式活塞驱动装置,最后连接到鱼雷尾部的螺旋桨上面。

  使用时提前几分钟往鱼雷里面充入高压空气,然后发射的时候打开气阀,把鱼雷抛入水中就行了,剩下的就是装了炸药的战斗部。

  这玩意儿技术上真的比舰炮还要简单,而且威力却十分可观,性价比也超高,相比于十发才能中一发的舰炮,鱼雷要是两发还没打中目标,那船员就可以去吃shi了!

第1048章 都城的地下迷宫

  其实说真的,鱼雷这种武器不论是技术还是制造工艺,都要比舰炮简单的多,鱼雷除了内部一些还算得上是精密的零件之外,剩下就是一个架子外面包一层铁皮了。

  而舰炮这东西,哪怕是152mm这种中型口径的,假设用四十倍口径的炮管,那也差不多有六米长了,如果是追求更远的射程,用五十二倍口径的,那炮管长度就得有八米。

  八米长的炮管,即便是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水平,全球也没几个国家能造的出来。

  首先你得有一台四轴精锻机,先用机械锻锤锻造出来一根炮管的炮胚,然后再用一台最少十米长的超大型车床处理炮管的表面,最后用一台至少十七八米长的超大型镗床钻削炮管的内部,还要能拉出膛线。

  这跟鱼雷的一身铁皮相比,那难度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不过难归难,但火炮的作用却是鱼雷无法替代的,舰炮可以轰炸陆地,你鱼雷能攻击陆地目标吗?

  而且鱼雷这种武器,自问世以来,即便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没有被淘汰,反而还延伸出了好几种发射模式,什么舰射型鱼雷,空投型鱼雷,潜艇用鱼雷,甚至南亚的阿三还号称研制了一种用导弹远程发射,然后再入水攻击的鱼雷……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只要记住这玩意五百公斤的装药量根本是舰炮炮弹不能比的,那就知道这玩意儿究竟有多厉害了。

  罗冲将一项一项的技术指标都列在了纸上,这些都是研究所未来需要研究的方向,但却不是目前需要立刻上马的项目,这么复杂的船只,那可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大项目,其中又包含了无数小项目在其中,其复杂程度对于汉部落来说,丝毫不亚于前世的航母和各个国家的关系,即便是汉部落想要造出来,恐怕也要不少的时间。

  再来说,现在也没必要,资源总共就那么多,全都拿去造船了,其他的东西就没办法生产了。

  首先就是中部新设的承康郡还没建好,根本就没办法大规模运输钼矿过来,所以在材料上就无法满足。

  其次现在的科研资源全都在闷头研发工程车辆,根本没有多余的人力来上新项目。

  再有就是目前的几个工厂,也正在马力全开的生产农用机械,这个时候谁有空去生产枪炮啊,而且现在也没什么大仗可大,造出来也没什么用处。

  所以罗冲也没傻着直接让他们去造船,而是在收到钼钢研制成功的消息后,先是夸奖了他们一番,然后就告诉他们让他们先拿去在机床上面做一些测试,比如工具或者车刀什么的,还有气锤这种凿石头的好东西,看看用钼钢合金造的锤头是不是更加耐用。

  至于那张关于新式海警船的设计指标列表,则是被罗冲藏在了自己书房的柜子里,这种‘丧心病狂’的大杀器,暂时还是别拿出来好了。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这几年的时间里,汉部落的工业肯定都是在为农业和交通建设服务,这也是他定的大命年的政策目标,存粮食,搞建设,才是这个五年计划的内容,计划既然已经下发了,就肯定不能乱改。

  ……

  与此同时,经过十几天的航行,向南方运输奴隶的船队也已经抵达了拓海郡的码头,金吾卫的指挥使游智,也早就接到了罗冲的消息,提前就到了大树这里等着接这批奴隶。

  自从竹岛上的鑫部落被汉部落灭了之后,金吾卫对外收集情报的作用就变弱了,因为失去了敌人,从那以后,罗冲就把他们这些情报人员全都打发到了一片荒芜的都城这里修建皇宫。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罗冲给的人手也太少了,而且工程量还那么大,来这里干了快一年多了,但一座像样的建筑都没建成,游智这边甚至一度以为自己是不是哪里惹首领不高兴了,才把他贬到了这里来修皇宫。

  当然,以上这些纯属于他吃饱了撑的胡思乱想,罗冲不是不给他人,而是部落其他的地方更需要用人,这个皇宫说白了就是给他自己建的家,他怎么好意思把全部落所有的资源都用在给自己盖房子上?

  这不,现在有了新的奴隶,他第一时间就给游智送来了一批。

  游智现在也高兴了,五千名青壮奴隶补充进来,总算是让他这工程队的规模有点模样了,而且前来押送奴隶的一名小吏还对游智说道。

  “游指挥,首领说再过两个月就给你送几台工程机械来,到时像是挖土,平整土地这些活儿就不用让人力来干了,你就等着接收吧。”

  “啥?不用人力来干?那还给我这么多奴隶干啥?总不能是送来吃白饭的吧?”游智有些懵逼的问道。

  “那怎么行,奴隶就是用来给咱们干活儿的,至于干什么,首领好像说了什么来着,噢,对了,说是什么都城的下水道系统,可以让那些奴隶来挖,让他们干,这个东西,我也不太懂。”那小吏挠着头想了想,突然说道。

  “噢噢噢,我明白了,你回去就跟首领说,让他放心,游智保证完成任务。”游智一听,顿时就回想了起来,都城里面确实有这么个玩意。

  其实要说起来,下水道这个玩意儿汉部落早就有过,早在汉部落兴建第一座城池汉阳城的时候,里面就沿着街道挖掘了排水渠,不过那算不上正经的下水道,只是挖出了几级深浅不同的排水沟,上面又盖上了一排石板,隔一段再放置一块带有排水孔的石板,这就成了最初级的排水系统。

  然而汉阳城毕竟只是个很小的小城,连皇宫的大小都没有,又如何跟都城相比呢。

  罗冲给汉部落都城的定义,那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毕竟是以后帝国的首都吗,规模肯定是非常庞大的,居住的人口可能也会超过几百万人,这么庞大的一座城市,没有健全的下水道可不行。

  所以罗冲这次让他们建造的下水道,可不是之前汉阳城里的那种简陋排水渠了,而是一个真正的城市排水系统,一个规模堪比地下迷宫,并且和人防工事结合在一起的下水道,平时可以用来排放污水,关键时也能用来逃命,总的说起来,说它是地下隧道也没什么问题。

  当然了,什么人防工事和下水道连在一起这种事情也就想想而已,要是真的直接连在一起,估计地下室里面也早就被污水给淹了,但是想要用下水道逃生,躲避重炮什么的,却也不是难事,只需要把人防工事和下水道修的近一些,等到需要逃生时,临时用炸药破开一个洞口就可以了。

  像是这种逃生密道,也只是以防万一而已,毕竟罗冲已经把这个世界的科技带的有点跑偏了,可以预料到的未来,汉部落一定是个拥有重炮和机枪的工业文明国家,对于这样的武力,修个地下避难所算什么……

  而游智既然负责皇宫的修建,那么这件事也就理所当然的落在他头上了。

  接到了五千名奴隶以后,他立刻就带着人赶往都城皇宫的方向,安置和调教奴隶的事情就直接交给手下人去做了,游智则是直接找到了负责皇宫建设的几个工头,也就是当初那个帮罗冲制作皇宫微雕沙盘模型的那一组能工巧匠。

  等来到了一间临时项目指挥部后,游智开门见山的对几人说道。

  “首领说了,再过两个月还有一批大型机械设备过来,可以挖土,平整土地,所以这些基础工程,咱们可以放着以后来做,这些奴隶不用放在那些项目上,首领的意思是,让咱们用这些奴隶来挖下水道系统,你们是具体负责工程的大师傅,你们的意思呢?”

  “这个容易啊,既然首领说挖,那咱们就挖呗,这有什么好说的,我没问题。”一人立刻表态道。

  “是啊,其实这个下水道早就该挖了,第一是它在最下面,下水道都不修好,我们怎么建上面的东西,第二就是挖掘下水道的时候挖出来的土方,按照首领给的图纸标注,这个下水道的规模可不小啊,能挖出来不少土的,要是等地表建筑都修好了,再挖这些土,我都愁着没地方放。”另一人也立刻支持着说道。

  “嗯,挖下水道我也不反对,但是几位老兄,这个下水道该怎么挖,技术上是不是有问题啊,你们别忘了这可是地下,人下去之后怎么辨别方向?要是挖着挖着挖跑偏了怎么办?”一个年龄偏大的窑工师傅立刻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而且不光是左右跑偏,还有上下的斜坡,你们要知道,水往低处流,这个下水道必须有坡度,才能让里面的污水自己流动起来。”众人闻言,再次有一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不错,这个下水道的规模太大了,大家还是想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吧,不然很难施工的。”游智闻言也皱起了眉毛,他虽然不用负责具体的工程项目,但他是整个工程的总负责人,要是下面的人完不成,他也没办法交差啊,于是只能发动众人群策群力了。

  大家闻言纷纷皱眉沉思了起来,也有的人站起身来围着沙盘模型转圈,似乎是在心中验证自己想法的可行性。

  没过多久,还真有一个年轻人想出了办法,这人也是个当初从浏阳造船场出来的木匠,只听他突然说道。

  “我有一个想法,应该可行,大家听听看,帮忙分析一下。”

  众人闻言都点了点头,就见那年轻木匠继续说道。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一下下水道的结构,那就是由四通八达的地下横纵通道,和连接地面的一个个竖井组成的对吧?”见众人点头,他再次说道。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