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30章

作者:羽卿书

第862章 摄影展(上)

  闻山拿着洗好的底片走了出来,他手上的底片还湿漉漉的,结果刚一出门就看到了那个男孩还站在这里,于是顿时就问道,“你小子怎么还没走,真的想进小黑屋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将底片递给了摄影师,男孩也不理他,立刻趴到服务台上看那张刚洗出来的照片,一看之下,果然和先前那个小吏拿的身份证照片一样,只不过这张还是半成品,虽然有了照片,但是上面还没有字。

  “哇,照的好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弄出来的啊?”男孩忍不住惊呼道。

  “你小子果然就是想偷学吧?你暴露了。”闻山继续逗着小孩,摄影师倒是没说话,他接过照片看了一眼,拍的效果还不错,就用手巾将上面的水份擦干,然后递给旁边负责冲压字体的同僚。

  那人早就将活字固定到了冲锤上,将底板放进预制的卡槽里,扳住上面的冲锤的扳手,用力往下一压,咔嗒一声,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栏便弄好了,最后再取一块盖板,将两张铜片用铰链连接,这张最新版的身份证便做好了。

  办理身份证的人此时也自己卸下了头上的冠,然后过来接身份证,当他看到自己刚才的样子被留在了这张铜片上时,表现出来的惊讶一点都不比那个小男孩低。

  “这位小兄弟,请问这是什么技术?是咱们部落新弄出来的吗?除了官署可以弄这个之外,其他地方可以弄吗?”那办理身份证的木匠立刻追问道。

  “这叫照相,也叫摄影术,就是把人或物的影像留在载体上,民间也可以自己弄,咱们汉阳城内就新开了一个照相馆,就在驿馆一层的门面那里,想了解可以去那问。”摄影师快速的介绍了几句,他已经让闻山去给下一个人调整姿势去了。

  “好的,谢谢谢谢!”那木匠端详着自己的照片,越看越是神奇,道了声谢便匆匆往外走去,本来就从事工匠类的职业,让他对这种新技术十分好奇,他出了官署大门,便径直的往驿馆走去,想去仔细了解一下这项新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等等。

  而官署的照相室内,小男孩还是赖着不走,哪怕这里的大人不搭理他,他也愿意在这看,毕竟就在刚才,他就从大人的对话中了解到了一些关于摄影术的东西,还有汉阳城的照相馆在什么地方。

  没过多久,小孩的爹娘和两个妹妹也走了进来,男孩立刻跑了过去,然后自动化身摄影助理,头头是道的教着他爹调整姿势。

  他爹皱眉问了一句,“你这都是跟谁学的?”

  “哼,我不用人教,看看就会啦,有什么了不起!”说话的时候还冲着闻山在那翻白眼,照相室内的三个工作人员不由的笑出了声,这孩子,还真是有趣。

  等他们一家依次做完身份证的时候,男孩的爹娘也在拿着身份证仔细的端详,实在是摄影这种东西,对于没见过它的人来说太神奇了,世上竟还有能记录影像的方法,要不是汉部落已经进行了好几年的科学教育,怕不是又有人该指着照相机高呼神迹了。

  “爹,娘,我也想照相,驿馆那边就有照相的地方,我们过去看看吧?”

  等一家人走出官署的民事办理大堂,小男孩再次缠着父母说道。

  “这,行吧,咱们先去看看,正好你娘也要到那边买东西,不过咱们可先说好,要是照相太贵了,咱们可就不照了啊!

  我刚才瞅了眼,这身份证上的相片又是铜又是银的,弄得那么精致,肯定不会便宜,唉,咱们家怕是照不起啊。”男孩的爹感慨了一句,立刻引得自己儿子不快起来,不过他也不敢反驳,拍不起过去看看总也是好的吧,实在拍不起,就等自己以后挣了钱再去拍。

  结果一家人转到驿馆这条路的时候,发现那个牌匾上挂着大红花的照相馆,里面和门口已经挤满了人。

  不少的大人小孩都在这里围观,就在他们一家人准备上前的时候,就听到一个大嗓门在人群中喊了起来。

  “都不要挤,别挤,全都退后,我们把东西搬到外面的街上来,然后大家伙再看好不好,咱们店面小,实在进不下这么多人,劳驾各位让一让。”

  下一刻,百姓们都自觉的退到了店外,就见到照相馆里有掌柜和伙计一起抬出几张桌子摆到了路边,又在桌子前面立了一排木板,那木板上挂着一些用玻璃装裱好的黑白照片,另外还有书册样式的相册,以及立式的桌面摆件照片,就那种装裱好了可以平时立在书桌上的照片。

  这些东西都是罗冲提供的创意,桌面摆件,书籍式相册,墙面挂件,基本上实体照片的用途也就这么多了,再有就是不装裱的纯照片,那个自己愿意怎么用就怎么用。

  不过比那更吸引人的,其实是这些公开展出的照片,上面拍摄的场景和人物,因为这些照片,全是当初罗冲给自家人拍的那些照片,现在全都贡献出来当展品了。

  “哇,快看,是首领还有首领的两位夫人,哎?这个漂亮的姐姐是谁啊,她怎么和首领一起拍照?”

  “当家的,你快看,这一张是不是奔奔和去病那孩子,他这是什么时候拍的照片啊?看着还挺俊的。”一个去病家的邻居突然看到了去病和鳌飞当初在湖心岛研究所拍的那张,照片的背景还有研究所的凉亭。

  “你不知道吗?那孩子现在给首领做了亲卫,首领拍那么多照片,他能捞不着一张?”

  “也对!”

  “掌柜的,这种照片你们都能拍吗?我怎么看着和身份证上的那个不一样啊,你们这照片是什么材质的啊?看起来好像比身份证上的那个还要清楚些!”也有人看着照片向这里的老板问起了行情。

  “各位街坊邻居,父老乡亲们,请大家安静一下,请容鄙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店的摄影术,以及咱们这拍照片的价格,一会儿你们还有不明白的,再问我,咱们今天虽然还没有正式开业,但可以接受预定,一会儿你们谁有想要拍照的,就可以到我这开条子了,咱们正旦节的时候正式开始待客,好不好?”

  掌柜的一通吆喝,总算是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他让围观的众人略微靠后,自己走到了木板前面,来到那张摄影三人组的合影前给众人介绍道。

  “各位请看,这张三人合照,便是发明了摄影术的三人,中间的这个叫鳌飞,是咱们汉部落研究所光学实验室的组长,这照相机便是鳌飞发明的,这摄影术,也是他最先提出来想法,但一直都没有获得成功。

  后来有了这个去病的加入,呐,就是照片里左边这个穿盔甲的少年郎,他现在是咱们首领的亲卫,有一次被首领派去研究所办事的时候,接触到了这个东西。

  去病和鳌飞啊,他们俩是一个学校的同学,也是师兄弟,两人都是少年英才,去病听说他师兄鳌飞在弄照相机,他就跟着帮忙弄照片,不过去病懂得也不多,又去找研究所化学实验室的组长闻农请教,学习化学知识,最后才弄出了能够留影用的金属照片。

  这个闻农,就是照片里右边这个人,这三人一起才有了咱们部落的摄影术,所以这三人也被称为摄影三杰。

  咱们整个汉部落的人,能有幸拍摄照片,用来留影纪念,全都要感谢这三位少年。”

  .

  .

  .

  今天还有两章,求赏

第863章 摄影展(下)

  “原来摄影术就是这三人弄出来的啊,看起来都好年轻,这三人好厉害啊!”

  “也不知道他们娶亲了没有,要是娶了不知道介不介意再多一个。”

  照相馆掌柜:“……”

  老板脸色一黑,这照相馆本来就是去病开的,而他这个老板就是去病未婚妻的娘家人,也就是詹氏族的族人,所以去病就是他们家的姑爷!

  现在居然有人当着他的面想给去病说亲?

  开什么玩笑?!

  “这么说,这个照片出来的时间也不长啊!”

  “嗯,不是说是去病给首领当了亲卫以后的事吗?去病才当了几个月的亲卫,所以这东西最快也就是今年秋天弄出来的吧?!”

  四周围观的吃瓜群众们再次讨论了起来。

  “掌柜的,这照片拍一次到底多少钱啊,你快给我们说说啊。”又有人追问了起来。

  “别急别急,大家听我继续介绍完。”掌柜的拍了拍手,引起大家的注意,然后继续介绍道。

  “这摄影术刚发明出来的时候啊,只能把照片拍在银片上,或者镀银的铜片,而且照片的尺寸也没多大,也就是你们拍的身份证那种照片。

  不过这种照片虽然保存时间长,但是它的尺寸限制太大,只能照单人的肖像照,而且成本太高,不适合民用普及,还是去病将照片给首领看过之后,才改良了新式的摄影术,也就是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照片,这都是用特殊的相纸拍出来的,不过说到底还是纸,成本自然就便宜了许多,而且还能照出更大的尺寸,咱们这个照相馆,目前主营的就是纸质照片的拍摄。

  纸质照片和银版照片相比,虽然易碎,怕湿,但是它的成像质量更清晰,比银版拍出来的还要逼真一些,这个你们可以和自己的身份证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来。

  当然,如果你们真的有钱,不怕贵的话,非要拍银版的照片,我们也能拍,其他主营的还是以纸质照片为主。”

  掌柜的先介绍了一下摄影术的发明和后来的改进,以及自己店里的主营项目,顿了一下才继续介绍起来。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咱们照相馆的具体经营项目,请大家跟我来看这边。

  这些都是壁挂照片,多大尺寸的都可以,全是纸基照片,一般情况下按人数的不同来区分,首先是单人的,单人照片分肖像照,就是这种从头顶到胸口的照片,和证件照差不多,不过咱们这个可以放大和缩小,你们想要多大的都行。

  然后还有半身照,大家来看,就是这种,整个上半身的照片,最后就是这种立姿的全身照。”

  照相馆老板指着一套罗冲的三张照片给众人介绍起来,然后又继续说起价格。

  “像这样的照片,拍摄一张负片是一角钱,呐,负片就是这种,小玻璃片做成的,只要有了这个,就可以将拍下来的照片无限制的重复复制,想复制多少次都行,只要你的负片没有损坏。

  而且不光可以复制,还能放大和缩小,你们看这张大照片,它也是用这种小小的负片放大出来的,看看洗出来的够清晰吧!

  刚才说的这些,就是拍一张负片的价格,然后具体你想要洗出来多少张,多大的尺寸,这个再根据你的选择定价,一般像这种六寸的我们定价是八文钱一张,不算装裱,十二寸的这种是两角钱,一般最大的也就是这种了,比这再大的需要特别定制,价格就要超过一元了。”

  老板随手指着展出的照片介绍着尺寸,以及相关的价格,其中十二寸的照片,大约就是四十厘米长,三十厘米宽,面积都赶上两个全尺寸键盘加在一起的面积了,比八开的纸还要大上一圈,是目前最大的相纸,也是放大机能够放大的极限,这种尺寸的照片挂在墙上,就跟贴个奖状差不多的既视感,用来拍全家福正好合适。

  照相馆掌柜也是如此介绍的。

  “咱们这一般除了个人肖像照之外,还有情侣照,夫妻照,就像这种,两个人的合影。”老板说着就指着其中一张罗冲和小蝶的合影介绍着。

  “另外还有这种家长和孩子一起照的亲子照,也有全家人一起照的,这叫全家福,是咱们店里主推的一种摄影服务。

  它的拍摄成本和单人照一样,都只需要一张负片,然后想要放大几张,这个就由你们自己决定了。

  总而言之就是花一张的钱,全家人一起拍,又实惠,又有纪念意义,能你们老了之后,或者孩子将来长大了再拿出来看,是不是特别有纪念意义,到时候你们还能拿着照片,给你们的孙子孙女,讲一讲他爹小时候的事情。”

  “不是,你等一下啊掌柜,真的假的,不是骗人的吧,这照片真能保存那么长时间?!”有人立刻怀疑的打断了老板的话,以为他在吹嘘。

  “当然能,对了,我刚才忘了说,咱们这个纸基照片啊,它怕水,怕潮,怕暴晒,还怕空气氧化,这个氧化啥的咱也不懂,是首领说的,所以啊,想要把照片保存的时间更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像你们看见的这样,把它用一个木框和玻璃装裱起来,然后挂到室内的墙上,这样就能隔绝潮气,还能避免阳光直晒。

  首领说了,用这种方法装裱起来的照片,多了不敢说,保存个一两百年肯定没有问题,最多也就是和现在相比纸质稍微有点发黄,但是照片上的人还是和现在差不多的。

  另外我要提醒你们一下,这可是首领说的,毕竟摄影术也就刚出来几个月的时间,谁也没保存过几百年不是?所以咱也不敢一定保证,但我肯定相信首领。

  还有就是,就算将来这个照片老旧了,上面的人影模糊了,只要你们还保存着当初拍摄的负片,也就是我刚才给你们看的那个小玻璃片,只要那个负片还好好的,拿过来,我还能立马给你洗出一模一样的新照片来!”

  照相馆掌柜直接把罗冲抬了出来当挡箭牌,这下百姓们就没话说了,怀疑谁也总不能怀疑首领吧?

  再说了,罗冲的个人威信摆在那里,他可是从来没有食言过,再加上罗冲以往各种发明的记录,哪一样不是超级实用的技术,所以既然有罗冲亲自站台,自然也就没有人会怀疑掌柜说的话了。

  “掌柜的,那装裱一个照片多少钱?还有,你们这装裱肯定不便宜吧,要是不装裱的话,有什么办法可以把照片保存的时间更长一点?”围观的人群中再次有人出声问道。

  “装裱自然是要加钱的,还是跟尺寸有关,而且和木材也有关系,最普通的这种木材,六寸及以下的,一般是四角钱,这里面算了工费和玻璃的价格,十二寸的是一元钱,咱们这个选用的是红杉木,如果你们要用其他的木材,咱们到时候再谈好吧?

  然后再说说不装裱的情况下,怎么合适的保存,我的建议是最好找本书,把照片夹在书里,想看的时候呢,你就拿出来看看,平时就夹在书里放着就好了。

  这样既可以利用书纸来吸收水份除湿,又能避免接触光照和空气,多了不敢说,保存个几十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也就是说,哪怕给几个月的娃娃拍一张,夹在书里也能放到这孩子老死为止,话虽不太好听,但这个保存时间是绝对没问题的,请大家放心。”

  掌柜的将装裱的价格和保存的方法都介绍完之后,围观的众人就开始暗自合计价格了。

  拿拍一张全家福为例,底片是一角钱,最大尺寸的照片是两角钱一张,再加上一个基础款式的装裱,也就是一元钱,合计起来,拍摄一张最大尺寸的照片并且将之装裱起来,那就是1.3元钱。

  以汉部落人均月工资三十元的标准,这个价格绝对不算便宜,要知道在汉部落只需要花五文钱,就能吃一顿带肉菜的饱饭了,所以这一张全家福大概就相当于26顿丰盛的午餐?

  Emmmmmm,这就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午饭啊,如果不要肉菜,只需粗茶淡饭的话,两文钱都够一个人吃饱一顿了,这一张照片,基本上就相当于两个成年人一个月的口粮了,确实不便宜。

  不过想到它是能够传承一两百年的东西,顿时就觉得这个价格业不算特别贵,是吧?

  “爹,咱们拍个全家福吧,不用要最大的,也不用裱框,我们学校发了很多书,咱们夹在书里看就行,不用多少钱的。”

  早先那个小男孩听到掌柜的报完价格之后,立刻就对自己爹娘建议了起来。

  的确,如果只是拍一张全家福,还不要最大的尺寸,也不要裱框,那么拍摄一张也就只需要不到两角钱,也就是全家人一顿饭的事!

  这样的价格就让百姓们容易接受了很多,尤其是汉阳八郡地区的百姓,他们在这里生活的时间长,普遍要比其他地区的百姓要富一些,毕竟是攒了几年的家底?

第864章 首饰喜服出租,外景旅行拍摄?

  对于儿子的提意,男孩的父亲只是略微考虑了一下便答应下来,毕竟全家福这个听起来性价比就很高啊,一张照片可以拍全家人,还非常有纪念意义,反正是有负片的,现在家里不算特别有钱,但将来有了钱,手里还有负片,那不是想洗多少张洗多少张?

  周围的其他人也纷纷表示想拍全家福,眼下马上就是正旦年节了,年节的时候拍全家福,听上去就喜庆不是!

  有了拍照片的意向,更多的人就开始研究起细节来。

  照相馆对外展出的这些样品,基本上都是当初罗冲照的那些照片,大部分都是罗冲的家人,当然也有罗冲一家的全家福,看起来就是精致感满满。

  不过也有人注意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首领拍的照片都很好看,首先罗冲本来长的就不差对吧?小蝶和詹荧不说倾城倾国,但也绝对算的上中上水平了,最起码按照罗冲自己的审美观,是可以打八分以上的,满分十分的情况下。

  再有就是罗冲那是什么家庭?他的衣服,他老婆的衣服,全是最好看的款式,最华贵的料子,那么漂亮的华服,你想拍难看也拍不出来吧?

  还有罗冲选择的背景,当初有很多都是在罗冲自己家照的,别的不说,光是背后一整面的玻璃幕墙,看上去就时尚感爆棚,而且还气派,毕竟玻璃贵啊!

  除了首领家,谁还有这么气派的房子?!

  而且罗冲自己家还有漂亮的花园,假山,几个女主角拍照的道具也不简单,有一组小蝶、詹荧、汤瑶三人手扶女式弯梁自行车拍的照片,这普通老百姓上哪找自行车去?

  毕竟自行车还没普及呢,现在基本上还是手工打造的阶段,成本太高,根本普及不开,而且自行车刚弄出来的时候,那时候汉部落还没有橡胶来源呢,用的都是更加昂贵的杜仲胶。

  所以综合起来来看,普通百姓要华服没华服,要背景没背景,要道具没道具,就算拍出来,也肯定没罗冲拍出来的效果好看,这是肯定的吧?!

  于是就有人问道。

  “掌柜的,我看这些首领拍的照片都特别好看,尤其是拍照片的地方,你这里拍照片的话,是在哪拍啊,总不能就在你这屋子里拍吧?”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去病当初和罗冲讨论开照相馆的时候两人就讨论过,罗冲有着前世那么多的见识,当然也没少教给去病,毕竟这是官方和私人合资的产业,汉部落也是要拿分成的好吧,只有照相馆赚钱了,官方才能拿到更多的红利,所以罗冲对于照相馆的经营项目,也没少费心,这些东西自然是给掌柜交代过的。

  就听掌柜的介绍道,“关于照片取景的问题,肖像照和半身照就是在室内拍的,因为这两种要坐着拍,所以最好是在室内。

  全身照或者全家福这种,我们也有自己的取景方案,看见我身后的驿馆了吗?里面有多少房间?

  我们东家已经和驿馆签订了合约,驿馆内的所有地方,只要是没有客人居住的房间,不管是在院子里,还是在客房里,我们都可以用来拍摄,只要是在驿馆内拍摄的,我们都不加钱。

  就拿全家福来说吧,其实驿馆院子里拍就挺好的,驿馆院子里有树,背后还有三层的木楼,门窗都是玻璃的,拿整个驿馆的小楼当背景,其实就挺好看的,你们看看这张,我们有样品的,这张就是用驿馆小楼当背景拍的照片。”

  掌柜的说着话,又让伙计取了几张照片过来,其中就是一个在驿馆入户大堂门前拍的照片,虽然里面的人物就只是驿馆的几个伙计,不是什么正经的全家福,但是看起来还是很气派的,古色古香的木楼作为背景,也非常好看的吧!

  另外这一组照片中还有一张室内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是一间布置的很温馨的房间,背景是一个镂空雕花的木床,上面铺着锦被,两边还挂着透明的丝绸薄纱做成的帷幔。

  正中间的床上,去病和他的未婚妻身穿一套精致的喜服坐在床边拍摄的一张合影,去病带着一顶镶嵌了宝石的铜质发箍,发箍旁边还支愣着一个绒球,他未婚妻也是梳着精致的发髻,头上戴满了各种首饰,什么插花啊,簪子啊,步摇啊之类的东西,看起来就贵气逼人。

  掌柜的见众人瞧见这张照片时,他立刻趁机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少东家和少夫人的夫妻合影,场地就是咱们驿馆里面的一间房间,如果你们也想拍这种的话,我们不光提供拍摄的房间,还出租同款的喜服,包括照片中的这些首饰,也全部出租,你们可以在同样的场景,穿同样的衣服,戴着同样的首饰,拍出一样的照片!”

  这一套说辞,立刻就吸引了在场所有年轻夫妻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刚刚成年,刚刚定亲的小情侣们,这个古代婚纱照的概念实在太吸引人了有木有?

  哪个少女不曾梦想过自己也能打扮的那么漂亮,开开心心的出嫁呢?

  哪个少年不曾梦想过自己的老婆也能像照片中的美女一样漂亮呢?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