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噗——————
满腔的热血如喷泉一般直冲天空,五十颗人头滚滚落地,鲜血将高台染成了一片红色,一排无头的尸体齐齐的倒了下去。
然后紧接着又是下一批。
挥刀,换人,挥刀,换人。
鑫统领一家两百多口,轮流砍了六批才全部砍完,下面的百姓已经被吓傻了,竹岛和平已久,许多人长那么大都没见过战争是什么样,更没一次见过那么多的死人,然而汉部落一次就砍了那么多……
“汉部落太狠了,一个苗苗都没给统领家留啊!”有年纪大的百姓忍不住小声吐槽道。
“是啊,不是说汉首领不喜杀人吗,那些小孩子犯了什么错?为什么连他们也要杀?”听到老头的吐槽,又有妇女在旁边嘀咕起来。
这时突然有个年轻人看了他们一眼,忍不住反驳道。
“要是你们这么说的话,那汉部落犯了什么错,为什么大统领派人去攻打他们的城池,还杀了他们一千多人,难道那些人就该死吗?这才杀了多少?不杀个够本,怎么跟汉部落死了的那些人交代。
你们要是换过来想一想,若你是汉部落的人,好好的生活在城中过日子,别人突然来抢你家东西,还杀了你家的人,你会不会杀光对方全家,给自己亲人报仇?”
年轻人的一番反驳之词,顿时问的周围众人哑口无言,他们也觉得年轻人说的有理,只是亲眼看到大统领家被灭门,终究是有些不忍。
不过汉部落这边可不会这么想,今天的公审处决大会,不仅是要处决战犯那么简单,同样也是为了给汉部落造势,帮薛青窑、杨峰这些汉部落官员立威的,让当地的百姓知道,他们手中掌握着绝对的生杀大权。
前面的高台上,两百多人的无头尸体全都被抬了下去,扔进一个提前挖好的大坑里,他们的那些脑袋,则是被现场筑成了京观。
紧接着,黄金白银两个长老也被拖了上来,薛青窑又是宣读了一番二人的罪行,为虎作伥,助鑫为虐等词语统统被安排上,最后也被判处斩首。
同时一起被斩首的,还有他们直系的亲属,比如两人的兄弟,两人的子侄辈,孙子辈,曾孙辈,其他的旁系表亲堂兄之类则是统统被贬为终身奴隶,当众斩去大脚趾,剃掉了头发。
两个金长老直系亲族共四百多人,台下又放了一轮大炮,排面给的足足的,然后便是开刀问斩。
这一砍就是一刻钟的时间,将近五百个人,一轮一轮的砍死也需要不少时间。
最后就是之前在登陆之战后,早就被砍了的器长老一家,器云早就砍死了,但他的家人还活着,这次也被抓了过来,拉到台上挨个放血……
等该砍的全都砍死之后,汉部落的威风立够了,接下来就该安抚一波民心了。
薛青窑让人把尸体拉下去丢到坑里掩埋,然后又跑到了高台上,开始当众宣布,米、豆、牲、筑、商、五个鑫部落长老的任免情况,从而证明汉部落并不是谁都杀。
你们看,我们这不是还留了那么多长老吗,不仅没杀,还给了他们官儿当!
.
.
.
12:00之前还有一章,老羽爆肝求打赏啦
第860章 照相馆要开业了
架海郡的清泉谷中,汉军砍人砍的兴起,他们整场战争都没杀那么多人,这次直接砍了个爽……
同一时间的汉阳八郡这边,却和架海郡的情况截然相反,这边的百姓全都在欢天喜地的准备节日,毕竟马上就要春天了嘛,到了春天就要开始农忙了,哪还有时间庆祝,于是汉部落的新年就被定在了冬天,只不过不叫过年,而是叫做正旦。
正旦节定在每年第十四个月的初一,也就是冬季最后一个月的月初,过完这一次节,基本上就开始升温了,冰雪会在一个月之内融化,然后上升到农作物可能发芽的温度。
百姓们也会在正旦节之后给耕牛饲喂精料,修理农具,打磨铧犁,挑选粮种,另外就是拿出腌制好的腊肉开始玩命造。
吃好吃的,寓意吃点好的,有力气干活儿,来年能有个好身体,这样粮食才能丰收等等……
距离正旦节还有十天的时候,百姓们正在准备过节用的东西,有的到城里购买新的窗户纸,准备回家换一换,条件好的则是直接购买玻璃,尤其是刚刚成亲的小年轻们,更愿意购买玻璃这种新兴产物。
研究所出产的镀银玻璃镜,同样是年货中的热销产品,同时还有百姓们平时舍不得买的瓶装白酒,也都是热销的好货。
成群结队的百姓们在城里逛街,还有的排队在铁匠铺前定制菜刀的,买布的,买肉的,从浏阳郡买来的鸭子送到汉阳郡来卖的,干什么的都有。
但就是这天,汉阳八郡的所有城池中,同时开始宣传一个消息,首领要给百姓们做身份证!所有成年人必须携带户籍到户籍所在的官署办理身份证。
这是什么操作?身份证是什么东东?为什么非要赶在过节前办理这个东西?
其实罗冲也是没办法,研究所的设备就这个时候正好做出来,要是等到过节之后吧,百姓们就该走亲戚了,要么就是忙着准备春耕的事,要是开春之后吧,大家都在农忙种地,哪还有时间去办身份证?
所以罗冲稍微一想,干脆就这个时候办吧,正好办身份证还能免费照个相不是,就当送给百姓们的过年礼物了……
另外正好宣传一波摄影术,因为去病和汉部落官方联办的照相馆,正好正旦节开业,用办身份证的事,正好能够生意宣传一波。
目前这样的照相馆汉部落一共只有四个,一个在汉阳城,一个在汝阳城,浏阳城和卫山郡的首府也各有一个,四个店的摄影器材全部由官方的研究所提供,店铺是由去病的父母,还有他未婚妻的家人帮忙选定并租赁下来的,至于摄影器材的成本,将来还要从经营的利润里出,反正官方是不可能白给的,毕竟他们也需要科研经费。
要恰饭的吗!
汉阳城中,每个巷子口的水井旁都有一个公告栏,就是一个带有坡顶的木板,平时用来贴一些官方的告示,如今正有一个小吏提着浆糊往上贴着新的布告,他的身边还围着一群百姓正在围观。
“汉部落所有十四岁以上居民(含十四岁),不论男女,请在正旦节前,携带户籍册到户籍所在官署,办理身份证明,首次办理免费,要求,穿戴整齐,有爵者佩戴相应配饰,到官署照相。”
一个上学放假的小孩儿挤在人堆里,在那里一字一句的给周围的人念着布告的内容,念完之后,他又不解的对那张贴布告的小吏问道。
“这位大哥,身份证是啥,照相又是啥?”
“呵!”那小吏笑了声调侃着回道,“是啥也跟你没关系,没看到上面说了只要十四岁以上的成年人去办吗?你又没成年,还是快回家吃饭吧!”
“切,我就问问而已,这都不行?!”那小孩不服气的问道。
“行,告诉你也行,这身份证啊,就是户籍的补充,户籍不是一家子的都在一块吗,这身份证是一人一个的,而且还要照相,把每个人的照片弄上去。
呃,你可以理解成画像,就是不用人也能快速画像的一种技术,是咱们研究所前段时间弄出来的新技术。
偷偷跟你们说一句,那玩意儿可厉害了,就弄个小盒子在人前面放上几息的时间,立马就能把前面的人照下来,那照出来的照片,就跟你在镜子里看见的自己一样,特别清楚。
快去啊,你们不去肯定后悔,记得都把自己洗吧干净,穿身漂亮衣裳,头发梳好看一点,毕竟这照片啊,只要照下来,就是能留一辈子的。”那小吏故弄玄虚的吹捧了一波摄影技术。
“真的假的,有那么厉害?你亲眼见过?”小男孩不太相信的追问道,要是有了那么厉害的新技术,为什么他们学校里没说?
“嘿,咋滴,还不信我说的怎么着?我告诉你,我不仅亲眼见过首领带人拍照片,我还自己被拍过一张呢。
呐呐呐,让你们看看我的身份证,你们看看这是啥,这上面的是不是我?”
那小吏作为官署的内部人员,拿到新设备后自然是要先内部办理的,他的身份证已经制作了出来,因此见到有人怀疑,便当场掏了出来。
其实这些四处张贴布告的小吏,他们身上全都带了新办的身份证,就是为了给百姓们宣传用的,只不过眼前这个家伙比较皮而已,还在这里跟街坊邻居逗闷子。
只见他将自己的身份证从怀里掏出来,那玩意儿是个四四方方的长方形,就跟银行卡一样大,只不过是两页的,一边是铰链,一边是卡扣,正面是用钢印砸出来一排汉字‘汉帝国公民身份证’,然后还有一圈云纹,和一个漢字的图形。
将卡扣抠开之后,里面便是身份证的内容了,左边是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爵位,然后是籍贯,最下面是一串数字组成的身份证号。
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右半面那张黑白大头照,照片照的纤毫毕现,真的就跟玻璃镜里照出来的一样,只不过变成了黑白的而已,而且跟那个小吏本人一模一样,绝对是他本人没错了。
“哇,这就是照片吗?好厉害!请问没成年的能不能照,我也想照!”
那小孩子看着身份证上面的照片,立刻兴奋的问道。
.
.
.
今天的日万完成了!肝还好,明天应该可以继续,求打赏呀!
第861章 勇闯暗房的男孩
“没成年的能不能照?我也想照!”人群中的小男孩看到身份证上的照片后,立刻就拉着那小吏追问起来,实在是新鲜啊,这年头别说照片,就算是画像,能画到这么真实的也根本见不到,而且拍的相片能一直留下去,这其中的意义自然就不同了,非常有纪念价值。
“你想拍当然可以,但只能自己花钱,而且官署那边只负责拍身份证,像你这种情况是不会给拍的,不过咱们汉阳城里有个照相馆,据说是正旦节那天正式开业,你要是想拍,到时候让你爹娘带你去。”小吏一边解释着,一边给照相馆宣传了一波。
结果小吏刚说完这些,那小孩就挤出人群撒腿跑了,他要回家去告诉爹娘办身份证,顺便自己也跟过去看看,照相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小孩一路狂奔回家,还没到门口就开始边跑边喊,“爹,娘,官署要办身份证了,还能免费照相呢,你们快点去啊!”
一进院子,小孩发现自己的爹爹正在劈柴,高高的柴垛已经快要堆到房檐了,冬天里剩下一个月的供暖和作饭全都要靠着这堆木柴,而他的母亲,此时正在饲喂家里的牲畜,男孩家里的条件不错,有一窝兔子,四头肥猪,还有十几只散养的赤尾乌羽鸡。
两人听到自家孩子的喊声,纷纷诧异的看向他,男孩的父亲率先询问道,“什么身份证,这都要正旦节了,怎么又想起弄什么身份证,那东西是干嘛的?”
“官署的人说,身份证和户籍差不多,只不过是个人的,不像户籍一样一家子都在一块,这个是必须要办的,而且正旦之前就要办下来。”男孩立刻解释起来。
“哦哦,那用花钱不?”正在喂猪的女主人也看向自己孩子问道。
“不用不用,听说每个人第一次办的时候是免费的,以后再办就要自己花钱了,不过人家官署的人说了,要穿的好一点,打扮的精神一点,到时候是要照相的!
对了,爹,娘,你们能不能带着我一块去,我也想看看照相是什么样的!”男孩一边解释着,一边期盼的请求道。
“你不去,你给我老实呆在家里,我和你娘都去了,你也去,谁看你两个妹妹?”男孩父亲立刻拒绝道。
“不行,我就去,我带着妹妹去总行了吧?”男孩固执的哀求道。
一番商讨下来,本着要过节了,反正也要出去转转买东西的想法,两口子就答应了男孩的哀求,带着三个孩子一起出门了,当家的男人拿着户籍册,女人拿着钱,他们准备先去官署办完了身份证,然后全家再一起去逛街买东西。
结果当这一家五口来到官署民事办理大堂的时候,才发现办理身份证的人早就排起了长队,乍一看前面少说也有一二十人,好在官署这边给准备了不少的椅子,还有煤炉和热水给百姓供暖。
男人打量了一下屋里的情况,便拿着户籍册自己去排队,让媳妇带着三个孩子先去椅子那坐着休息。
但是那男孩却不老实,在大堂里好奇的四处打量,他挤到办身份证的队伍旁边,便看到了那传说中的照相过程。
只见服务台里面坐着一个小吏,他拿着户籍册对应了一下办理人的信息,接着便写了一张表格,然后给了两张铜质的卡片,让那人去旁边的屋子里照相刻字。
男孩立刻好奇的跟了过去,只见另一个被棉门帘挡住的屋子里,便是传说中的照相室。
这屋也有一个服务台,一共有两个工作人员,一个是捡活字,给身份证砸钢印的,另一个就是摄影师,专门负责照相。
刚才那人进来之后,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然后把刚才的单子和两张铜卡都递了过去,里面就开始办理了,砸钢印的那个小吏已经开始排版了,摄影师则是看了看单子,又看了看面前这人,皱着眉说道。
“告示上不是说了吗,有爵者要束发戴冠,你怎么绑着条发带就来了?”
“啊?我家孩子没跟我说啊,我就是个木匠,虽然有爵位,但平时干活图方便,就没习惯戴冠,您看这……要不我回去戴上再来?”来办身份证的那人诧异的说道。
他真不知道还要戴冠的事,毕竟不懂啥是照相,以前办什么文书之类的东西,只需要记录文字就行了,谁还管你怎么穿衣打扮!
“嗐,这不是耽误事吗?那个谁,新来的那个实习的叫啥?”
“闻山。”旁边挑活字的另一个人接话道。
“哦,闻山,出来给这个人收拾一下,找个冠给他戴上。”
“来了!”
没一会儿,又从里屋出来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打量了那个男人一眼,便领着他到了一边的半身镜前面,重新梳头,束发,找了个对应的冠戴上,再用簪子固定好,接着他又领着这人做到了摄影师对面的椅子上,然后才提醒道。
“坐正,坐直,不要抬头,下巴往里收一点,对,看对面那个盒子,保持姿势不要动,好,保持住,一会儿就好。”
叫闻山的实习生充当了临时的摄影助理,他一边告诉办理者怎么调整姿势,一边自己调整旁边的补光板,这个时候的摄影师已经开始对焦距,用玻璃板取景了。
闻山走到摄影师旁边,那摄影师点了点头,将那张镀银的底片交给了闻山。
这小子又掀开另一个门帘进了里屋,里屋黑黑的没有点灯,闻山进去之后又打开了一扇木门,才真正的来到了暗房里面,早就等在这里的另一名摄影师立刻开始给底片涂抹感光药水,然后将湿漉漉的底片装在遮光盒里,又交给了闻山。
闻山拿起遮光盒撒腿就跑,毕竟银版湿法摄影必须要在药水风干之前完成才行,结果他走出暗房,来到里屋,刚一掀开门帘,便被一个小孩子撞了个满怀,直接跌坐到了地上。
闻山顿时吓了一跳,再看遮光盒,还好没有被摔开,他立刻爬了起来,一手提着那小孩子,一手赶紧将底板交给摄影师。
“你这孩子,谁让你跑这来的,这里禁止入内,听到了没有,回去找你爹娘去,要不小心把你抓起来不给你饭吃。”
“切,不就是照相吗,看看都不行,小气!”小男孩撅着嘴说道。
“呵,你这小子,想偷学啊?”闻山听到他的话,忍不住调侃的说道。
“闻山,好了,快送暗房!”
就在闻山和那小孩斗嘴的时候,摄影师已经完成了拍摄,闻山也不接话,立刻拿着底板进了里屋,结果那小男孩又想偷偷溜进去,却被摄影师一把抓了回来。
“哎哎哎,这是谁家的孩子,都告诉你了那里面不能进,你怎么还往里面钻?”
“为什么不能进,我就看看,我不乱动!”小男孩还在狡辩道。
“那是你乱不乱动的事吗?是根本不能开门,里面不能见光你知道吗,你一开门,这外面的光一照进去,那相片就完了,懂了吗,所以你不能进。”摄影师抓着小男孩的后脖领子教训道,生怕他再往里面跑。
“哦,那我不进去了,我就在这看行不行?”小男孩一听说里面怕光,他眼珠子转了转,又开始打商量的说道。
“呵,你这小孩,你在这看,你爹娘呢,他们不管你吗?”摄影师好笑的问道。
“我爹也要办身份证,他就在外面,一会儿也要进来的,我就看一会儿!”
“行吧行吧,那你在这不许动,不能乱摸东西,不能掀那个门帘,要不我就把你关小黑屋,这个没商量,听到没。”
男孩老实的点点头,虽然答应了不乱摸东西,一双眼睛却在到处乱看,伸着脖子仔细的看那个拍照片用的木盒子,可惜站在他的位置啥也看不出来。
就在这个时候,刚刚进了里屋的闻山也再次拿着底板出来了,只不过这次走的从容了很多,显然照片已经冲洗完成,这次就不用那么着急了。
.
.
.
今天还有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