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解决了以上这些问题,汉部落造出自行车甚至三轮车都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就以现在汉部落的科技水平,罗冲有把握在一年之内将这两样神器造出来。
或者稍微夸张一点,纯木头的零件也能攒出一辆自行车来,只不过玩具的性质更多,没什么实用价值,但是纯木头的自行车依然能骑这肯定是真的,因为他以前就在网上见过国外的技术宅用木头和竹子做自行车,就连链条和齿轮这些东西也都是用木头做的,难度并不是很大。
不过这个暂时还不急,可以慢慢来,先积累一批成熟的工匠和技术再说,罗冲的打算只要在自己孩子三四岁的时候能骑上小自行车就行。
虽然制作自行车的初衷可能只是为了哄孩子,但他丝毫没有心里负担,老子就是拿着整个国家的资源来哄孩子开心怎么了,再说他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汉部落的科技水平,并研制出改善民生的产品,而且整个汉部落将来都是要传给小罗成的,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崇尚科学,他觉得有必要从小就让这孩子长长见识,提升对高科技的兴趣,作为大汉的储君,没有长远的眼光怎么能行。
带着孩子老婆在码头玩了一会儿,顺便也让她们见识见识自己这几个月捣鼓出来的灯塔,还有各种玻璃器皿和照明灯具,然后罗冲就领着她们娘几个去吃饭了,同时也跟她们说了自己打算换个家的想法。
卫山郡的首领行辕,好吧,其实就是个罗冲临时落脚的院子,靠东头的卧室里,一盏挂在墙上的玻璃罩电石灯散发着耀眼的黄光,将整个卧室都照的亮堂堂的,一点不比现代的电灯差,乙炔气灯就是那么霸道。
“这灯真亮。”
詹荧不禁感慨道,她突然觉得当初被部落选为圣女拿去做活人祭祀也许不是什么坏事,这不是就阴差阳错的遇到了罗冲,现在还有如今这般美好的生活,可比以前在粘部落的游耕生活幸福多了,而且汉部落还有那么多外人根本得不到的好东西。
房间里靠近窗户的一面,就是占据了一面墙的大炕,中间摆着一张方形炕桌,罗冲坐在主位,小蝶和詹荧各坐一边,罗成那臭小子已经睡着了,但是他妹妹和他不一样,小罗成是白天玩晚上睡,他妹妹罗澜正好相反,白天睡晚上玩。
罗冲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听妈妈说的,自己两岁之前都是白天睡觉晚上闹人,其实也不是闹人,只要有人陪着玩还是挺乖的,但是大人白天忙了一天哪有时间陪孩子熬夜玩,可是故意纠正的话,罗冲就会上火,然后就是各种嘴上长泡,吃奶都会嘴疼的嗷嗷直哭。
因为有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原因,他也没让詹荧故意纠正闺女的这个习惯,等孩子再大点自己就纠正过来了,没必要现在给孩子强行扳过来,再说罗冲现在也不是那种缺人的家庭,先不说家里雇佣的那些侍女,就是小蝶和詹荧两人都可以做到轮班交替着休息,所以晚上哄孩子也不算累。
此时的罗澜正乖巧的坐在罗冲腿上吃鸡蛋,八个多月的孩子除了母乳已经可以吃点别的东西了,只要别放调味料就行,尤其是盐,还在吃奶的年纪,提早摄入盐分不好,不过罗冲也没敢给她多吃,白水煮鸡蛋,只给她喂了一个蛋黄。
或许是因为没怎么见过自己亲爹的原因,罗澜显得有些怕生,坐在罗冲怀里老实的简直不像话,一点也不哭,也不闹人,连啊啊两声都不愿意,更不会笑,天生自带公主气场,傲娇的一匹,两只白嫩的小手不停的揪着自己的红肚兜,睁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直看着罗冲,睫毛忽闪忽闪的,罗冲一低头看她,她就立刻低下头躲避罗冲的视线,害羞的小模样可爱极了。
“咱闺女好乖啊。”罗冲乐呵呵的笑道。
“哪有,澜儿在家里可爱闹人了,比她哥哥还皮,她就是跟夫君你不熟,有点放不开。”作为亲娘的詹荧立刻揭穿了闺女的伪装,也不知道罗澜是不是听懂了,蹬了蹬腿扭头不看她娘,一头把脑袋扎到了罗冲怀里,似乎是想把自己藏起来。
罗冲笑了笑,愈发觉得当奶爸有趣了,不过想到了孩子,他还是跟小蝶和詹荧说起了正事。
“跟你们俩说个正事,孩子以后也越来越大了,男孩女孩肯定要分开睡,而且咱们在汉阳城的那处房子实在是有点小了,只有两间卧房不说,院子也没多大,将来都不够两个孩子玩的,所以我想换个大点的房子。
地点还在汉阳城里,现在新钢郡已经走上正轨了,汉阳城里那个冶金工坊也就没必要存在了,不管是烧制木炭,还是运输矿石都不方便,效能更是不如设在矿区边上的新钢郡,所以我准备把汉阳城里的冶金工坊拆了,空出来的地皮就用来给咱们建个新院子,多盖上几间房,你们要是喜欢小楼也行,你们觉得怎么样?”
“全凭夫君做主。”詹荧还是老一套,她现在挺满足的,倒是也从来不跟小蝶争什么。
“这样会不会太浪费了,一盖房子又要动用不少人力物力?”小蝶却是有些担心的问道。
“放心,不会有多少花费的,那工坊也才建了几年,青砖又结实耐用,咱们盖房子用拆下来的旧砖就行了,需要花的也就是人工钱,而夫君我又不差那点钱,我现在光是卖灯就有不少收入。”罗冲给小蝶分析道。
“哦,那要是这样的话我就没意见了,咱们现在的那个家确实太小了,你要是不提这茬,我都准备和你说搬去汝阳郡了。”小蝶点头赞同道。
敲定好了建新家的事情,一晚上很快就在啪啪声中度过了,到了第二天早上罗冲刚起床,外面就有侍女急吼吼的来汇报,说是卫山郡的郡守来了,云志郡守还说一个叫游野的人发来了消息,希望首领过目。
第664章 食人族的动向
汉部落建元元年,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不仅是因为建元,而且这一年还是汉部落地理大发现的一年。
或许说地理大发现有点夸张,但是汉部落真的在这一年开拓了很多的世界观,先是游伏南下发现了通往草原大湖的水路,并在途中结交了很多的部落,并为汉部落寻到了大量有价值的矿脉,然后紧接着又继续南下开拓海路,目前南方的发展也不错。
同为游氏一族的游野也不甘寂寞,在花了一年的时间摸清沼泽大湖之后,意外发现了北上的水道,于是招呼都不打一声,立刻乘船逆流而上,这一走就是几个月的时间,现在终于有了消息,也不知道出去那么长时间到底发现啥了。
得到了侍女的通报之后,罗冲很快穿衣服起床,头发都没扎,披散着一头乌黑的秀发就出来了,早晨的天气还算凉爽,罗冲直接到了院子里的一个丝瓜架下面召见了云志。
云志很快就过来了,不过让罗冲意外的是他身边并没有游野的身影,而是拿着一节做了泥封处理的竹筒过来,一看这玩意儿罗冲就知道了,肯定是飞鹰传书送来的消息,这就说明游野现在还没回来。
“首领,这是游野的传书,清早收到的,我还没打开,刚到这我就给您送来了。”云志很恭敬的把竹筒呈了过来。
罗冲也没说啥,拿过来直接看看上面的泥封,上面还盖着游野的私章,确定完好无缺,他这才将泥封磕掉,然后扭开盖子倒出里面的信件。
里面是一沓子装在蛇皮袋中的信纸,捏起来还挺厚的,感觉有一个作业本那么多,不过这也没办法,汉部落正式书写用的是毛笔,拿毛笔写小楷再小也有个限度,所以占的地方大,一张纸也写不了多少个字,弄出一沓子来也很正常。
打开一看里面的内容,立刻让罗冲精神倍增。
游野在信中说,他当初在大湖的东北方向发现了一个季节性水道,也没怎么多想就带着一条船出发了,船上还只有二十三人,也没带什么物资补给,不过由于之前他一直负责和沿湖陌生部落打交道的任务,所以船上的工具和武器倒是齐全,靠着这些东西,他们是一路打渔狩猎来补充物资,算是自费为汉部落冒险了。
罗冲也不禁赞叹,游伏和游野这哥俩就是疯子,那是什么都敢干啊,不过他们能投在自己手下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当初自己比他俩还疯,单枪匹马一个人照样都敢在外面浪,现在想想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介绍了自己出发的情况之后,接下来就是游野一行后续的经历了,他们沿途倒是没有遇到多少部落,按理说游野一行一直走的是水路,而人类部落必定不会离水源太远,路上应该会遇到许多部落才对,但实际情况并不是。
游野在信中说他们在沿途确实发现了不少的人类居住地,但大多都是已经被荒废掉的遗址,其中还发现了不少的人类骨骼,而且上面还有很明显的灼烧痕迹,甚至他们还发现了一些简陋的陶器,里面居然也有人骨存在,再加上那些部落居住地的遗址有很多凌乱和破坏的痕迹,可以看出这些部落一定是遭到了攻击,然后族人匆忙撤离的,或者就是直接被抓走了。
种种迹象叠加在一起,那就只能证明一件事,这些部落无一例外的遭到了食人族的攻击。
“很久没有食人族的消息了啊!”罗冲暗暗想道。
看来经过连续几次在汉部落手中败北之后,食人族仍旧没有罢手,依然在各方肆虐,只不过接连在汉部落手中失利之后,也让他们认清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汉部落不好欺负,目前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存在,于是他们就收缩了汉部落这个方向的攻势,但是对其他地方,他们反而更加猖狂了。
其实这也怨不得他们,细细想来,食人族能像现在这么疯狂的原因,说不定还是汉部落的锅。
前后几次和汉部落的战斗中,他们没有讨到一点便宜,反而每次都是全军覆没,少则几十数百人,多则一两千,几次下来光是损失的人口就不下五千人了。
五千青壮劳力是什么概念,这差不多是一个四万人口基数的部落,所有青壮的总和了,但是从食人族能够先后不停搞事情的架势来看,这显然不可能是他们所有的青壮,由此可见食人族的势力究竟有多么庞大,而汉部落给食人族造成的损失到底有多么严重,这等于直接把他们四万多基数里的男人打没了。
这样的损失是致命的,就算现在的汉部落也承受不起,所以对方肯定是要想办法挽回损失的,既然汉部落他们招惹不起,那他们攻略其他的部落总可以吧,于是才有了接下来的疯狂。
从这个角度分析,正是汉部落对食人族接连不断的打击,造成了现在其他小部落被攻打的局面,换言之,这个锅还真是汉部落的。
游野这个情报的目的,其实就是给罗冲提了个醒,汉部落不能因为三四次战斗的胜利就轻狂自大,而是要时刻保持着对北方的警惕,敌人的活动还很猖獗,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卷土重来。
不过这一点他并没有直接写在上面,也没有那个必要,因为罗冲一看就知道这里面的意思。
但是话又说回来,从另一个方面看待这个事情的话,食人族造成的危机也不失为是汉部落的机会,危机危机,危险中伴随着机会,现在可能就是这种情况了,一些问题瞬间出现在罗冲的脑袋里。
那些被袭击之后的部落跑哪去了,是被敌人抓走了,还是自己跑掉了,如果跑掉的话,他们会不会像以前汉部落遇到的那些人一样自发的组成对敌联盟,互相抱团取暖。
这里面汉部落有没有什么可乘之机,比如说像收编以前那两个联盟那样,继续寻找这些残余部落的势力,打出亲情牌直接收编他们,为汉部落继续扩大人口总量,如果按照以前的情况看的话,这确实是可行的。
但是执行这个计划还有一定的难度,因为食人族每次南下基本上都是沿着河道攻略的,显然他们也懂得越靠近水源,人类部落就越多的道理,这样一来那些被他们攻击的部落,即便有侥幸逃走的,现在估计也不会选择靠河居住了,虽然敌人找不到他们了,但是汉部落想找他们也费劲。
“看来还要想其他的办法。”罗冲嘀咕了一句,就继续看起了手中的书信。
关于河道方面,游野也做了不少的记录,他在大湖东北方向发现的那条季节性水道,其实是另一条河的支流,而且还是那种不稳定的,时通时断的支流,从这条水道进入主干道之后,再往北方走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就到了一个比较大的三岔河口。
这个地方对于游野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上次带人北上侦察的时候就路过过这里,换句话说,这个三岔河口其中一个岔道就是汝阳河的上游,从这里南下是可以直通汉阳郡和汝阳郡的。
大陆上的水网纵横交错,这一点罗冲是有过相关猜测的,所以并没有显得很惊讶,而且从目前来看,游野新发现的这条水道对汉部落的用处也不大。
罗冲现在不想要什么矿产,也不想要什么特殊资源了,就目前来说,汉部落所拥有的资源已经足够用了,他现在最想要只有人口,越多越好,以汉部落目前的人口基数,一次性吞并两万都可以轻松吃下,只可惜游野这次出去并没有发现。
所以说,他基本上出去逛荡了几个月,除了探明一条没啥用的水道外,其他啥好处也没捞着,罗冲倒不是嫌弃他,只能说明汉部落北方的形式不太好罢了。
游野也清楚这个道理,所以他并不甘心就这样回来,那样他觉得自己没有面子,罗冲其实知道,游野内心一直想做出点什么成绩超过他大哥游伏,只可惜前些年这家伙有些不着调,或者不够稳重,所以南下的重要任务都被罗冲派给游伏了,反而把他拴在了家里,这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次发现水道后为什么一声不吭就跑了,一直到走后才给部落报了声信,还不是直接告诉罗冲的,而是告诉了云志,再让云志转告罗冲,这明显就是怕罗冲不同意他去,所以干脆来了个先斩后奏。
从这点来看,他不回来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没有什么发现,让自己白跑一趟,更是怕自己没有弄到什么功劳,回家后遭到罗冲的处罚,没有命令擅自离开部落,基本上等同叛逃,更何况还带走了二十多人,拐走了汉部落一条帆船。
这事可大可小,弄到功劳了说你是去为了部落探险,寻找部落需要的资源,弄不到功劳的话,说你擅离职守,叛逃部落,一个大帽子扣下来就能要了他的脑袋。
所以他怕了,他不敢回来,在信的最后一段,游野说自己准备继续北上,他想再去食人族的本部侦察一下,看看有没有机会弄点人口回来,下面还写了他的分析。
游野觉得食人族遭受了重大损失,现在急于补充人口,但是这些人被抓过去显然是不可能那么快就能融入的,最起码短时间内做不到,这样一来就给了汉部落可操作的空间,如果他能联系到这些刚刚被抓的人,有很大的机会可以策划一次营救行动,把这些人都救出来带回汉部落。
信的最后便是向罗冲询问这个计划有没有可行性。
罗冲看的哭笑不得,这个游野实在太可爱了,居然还跟自己耍这种小心思来试探自己的态度。
问罗冲这个计划有没有可行性,那罗冲要怎么回答,如果罗冲说‘嗯,可以’,那就等于自己同意了游野的计划,这样一来,游野就相当于是奉了罗冲的命令去北边浪的,他就可以逃脱这次私自出走的惩罚。
如果罗冲说没可行性,你给老子快点回来,那这事就大条了,说不定以游野胆小的个性,他会被吓得直接叛逃,用陈胜的话说那就是‘今举大计亦死,亡亦死,何不反秦乎’,反正回家也要被首领处罚,那干脆跑路算了……
反汉是不可能反汉的,他没那个胆子,也跟汉部落没仇,所以他没有对付罗冲的动机,他要是跑路了,那顶多算逃亡。
所以罗冲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稳住他,其实也怪游野自己想多了,这件事本来也不算多大,他出去虽然没有提前告诉罗冲,但如果不是罗冲默许的话,游野早就被他抓回来了,当初游野刚走的时候,罗冲就有机会派别人去抓他,之所以没这么干,是因为罗冲也对外界充满好奇,让游野出去替自己看看也好。
做出决策之后,罗冲立刻让侍女去给自己准备笔墨纸砚,然后亲自修书一封,里面开头就是‘同意你继续北上的计划,但是要量力而行,如果事不可为就别急着动手,可以以侦察情报为主,剩下的回来再想办法。
然后就是严厉的训斥了游野一顿,并警告他下不为例,而且还说了自己并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下次再有这样的事情可以直接跟老子说,要是老子不同意向外开拓的话,你以为你大哥能在外面到处浪吗?’
其他的倒是也没多说什么,就是告诉他们出门在外,万事小心,还有这次游野既然是乘船去的,那就让他顺道再弄点水晶回来,多弄一些,回来自己也好做点特种光学玻璃,别的高科技设备先不讲,但是望远镜什么的实在太需要了,如果能够用透明度更高的水晶玻璃来做望远镜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把信写好之后,罗冲立刻让云志发了出去,等他再次回到卧室的时候,就看到罗成这个小家伙已经醒了,正在他娘的怀里吃着早餐,手里还拿着当初罗冲做的那个拨浪鼓晃来晃去,眼睛还咕噜噜的乱转,看到罗冲进来还蹬了蹬小腿。
罗冲当即过去对着他的小屁股拍了一巴掌,“走啊儿子,今天爹带你去坐大船。”
。
。
。
抱歉,这两天大街刚刚解封,积压了很多事情需要处理,下次更新我尽量早点。
第665章 启明星的三重定义
罗冲带着老婆孩子去坐船了,不过船没开,就一直在码头上停着,孩子太小,真到湖里跑一圈他也不放心,而且卫山郡的灯塔建设项目已经到了最后的安装调试工序,有希望在今晚点亮灯塔,所以他必须在这。
一家人站在甲板的船舷边,小罗成骑在罗冲的脖子上,面朝着灯塔的方向哈哈大笑,他还是第一次这么玩,跟着娘的时候可没有骑脖子的机会。
“夫君,上面那个圆形的房子好亮啊。”詹荧抱着睡着的罗澜看着灯塔顶端那个在太阳下反光的玻璃房说道。
“那个就是玻璃房,所有的墙面包括窗户门都用玻璃镶嵌制成,因为弧面玻璃制造比较困难,所以用的都是平板玻璃,整个灯具室由十六面相同大小的玻璃墙体组成,近似一个圆形,门柱和墙柱还有上面的格子用钢铁锻造,上面再刷上一层白漆,整个房间都是透明的,里面的灯光可以直接照向四面八方,用不了多久咱们家的新房也会装上这样的门和窗户,等一会儿吃完午饭我带你们上去看看。”罗冲把儿子从脖子上抱下来介绍道。
两个女人听完都很兴奋,觉得汉部落真是越来越好了,罗冲也是心潮澎湃,他心里纯粹是那种成就感爆棚,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自己的带领下做出来的,虽然眼前的东西和自己的设计图纸不太一样……
好吧,必须承认这次的错误,罗冲当初画的设计图确实是二十米的灯塔,结果他把塔体的建造直接交给了下面的人,而自己则是领着人攻关里面的关键设备,结果回来一看,好嘛,那群工人直接把塔体建造了二十米高,得,玻璃房只能往上接着摞,所以到了最后的成品,整个塔身加上上面四米多高的玻璃房,再加上塔顶的四翼风车,高度直逼三十米,这和图纸的差距也是没谁了,让罗冲非常无语,好在这个结果并不影响使用,无非是高了一点而已。
“夫君,上面那个尖尖的东西是什么?”小蝶不了解这里面的建设内幕,只是针对那些不懂的问题提问。
“那是一根铁针,也叫避雷针,因为灯塔太高了,打雷的时候很容易就会被劈到,所以要放一根引雷的针,避雷针的下面连着一根钢筋,藏在灯塔的墙体里,一直通向地下,如果灯塔被雷劈到,那根避雷针就能把雷引到地下去,这样灯塔就会没事了。”罗冲再次解释道。
“夫君,你懂的真多。”詹荧也像一个小迷妹一样望着自己,让罗冲内心非常得意。
此时的灯塔正在进行最后的粉刷工作,塔身的里里外外都被刷成了白色,里面刷白是为了提高采光,要不然这样的建筑里面实在太黑,外面刷白则是为了醒目,毕竟灯塔本来就是标识性建筑,当然是越显眼越好。
而且灯塔靠着湖的一面和靠着岸的这一面还分别用红油漆刷上了名字,罗冲亲自取的,非常具有意义的一个名字,‘启明星’号灯塔。
这个名字被罗冲赋予了三个不同的涵义,首先是它为船只指引航向的特殊功能,就像是为迷途的行者指引道路的启明星一样;其次就是单从外观上来说,它在夜晚发出的灯光就像星星一样耀眼;最后则是一个精神象征。
启明星号灯塔是目前汉部落所建造的建筑中,科技含量最高的一个,同时也是第一个采用了大量高级建造工艺的项目。
平板玻璃拿来搞建筑还属实际应用的首例,避雷针也是首次应用,里面的聚光透镜,大型喷灯,电石制气,金属焊接,橡胶密封,风力机械,这些代表了汉部落最顶级的科技产物全都放在一个建筑上,可以说是汉部落目前在冶金,物理,化工,建筑,这四个方面的顶级作品,是引领汉部落发展科学强国战略当之无愧的启明星工程,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实际用途。
哦,对了,还有一个刚刚问世的幻灯片技术,或者叫做投影仪技术,这事还得从一个星期前说起。
当时罗冲已经想好了灯塔的名字,也确定了灯塔的外观颜色,于是就让下面的人直接去粉刷,顺便把名字刷在塔身上。
可没想到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粉刷任务,居然也遇到了难题,因为塔高嘛,那上面的字当然也要大,不然怎么让下面的人看的清,结果负责人实际测量了好几回之后,发现一个字比人都大,这么大的字该怎么写,根本不好掌握啊,因为人写字就要站到跟前,可你要站的太近了又不好掌握字的比例,甚至连歪斜都看不出来,而且底色还是纯白的,万一写错了改起来都费劲。
负责人把这个情况上报之后,罗冲立刻就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把字直接投影到塔身上去,这样就可以把所有的问题一次解决掉,而投影这玩意,以前他或许办不到,但有了玻璃和电石灯之后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罗冲前世小时候见过做广告牌的,那时候的广告布还不像后来那么高级,需要什么图案和字体,直接电脑设计然后打印出来就行,那时候的广告业普遍采用投影仪刻字,干活的时候要选在晚上,先用打印纸把需要的字用合适的字体打印出来,然后刻下来贴在玻璃板上,晚上再用投影仪投放到彩色胶布上,刻字的人先沿着投影描边,再把字刻下来贴在底层的底板上面。
罗冲没有投影仪,但是他有电石灯,那玩意的亮度来做投影仪的光源完全没问题,所以他直接找木匠做了个盒子,侧面开一个插玻璃片的方孔,这简陋的令人发指的投影仪就做成了。
灯塔的底色刷好,等到晚上罗冲预先在玻璃片上写上启明星三个字,往木头盒子上一插,里面再放一盏点亮的电石灯,把这玩意儿往灯塔旁边一放,三个比人还高的大字顿时就板板正正的映在了塔身上,所有的粉刷匠还有来凑热闹的百姓们顿时震惊。
我靠,这东西还能这么玩……
投影这玩意儿原理很简单,无非就是利用光源和影子的关系罢了,只不过东西稍微显得高级了一点而已,实际上呢,那些原始人比罗冲玩的还溜,利用阳光或者火光的自然投影在石头或者山洞里涂鸦绘画,这甚至在人类诞生之初就会玩的把戏了,抛开玻璃和电石灯,投影这东西真没什么好稀奇的。
投影之后的描边工作早就完成了,现在的粉刷匠正吊着绳子在外面上填色,很快就能把几个大字刷好。
而在灯塔下面的大门口处,还有人不停的进进出出,正在往里面补充电石和水,灯塔是个圆柱形建筑,从底部加上顶层的玻璃房一共有七层,下面每层高3.33米,上面的玻璃房是尖顶的,所以层高略高一点。
灯塔的内部装有靠墙的旋转楼梯,不过那玩意儿是给人上下楼用的,真正的补给通道其实在灯塔的正中间,每一层的中心位置都开了一个直径一米的圆洞,使其可以上下贯通,需要补给或者倾倒废料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滑轮和吊索装置,用竹篮或者水桶上下运输物料,这可比从旋转楼梯上料方便的多,不过这样一来,灯塔里最少就要放两个人了,上料时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一个灯塔配属两个人也没什么,总比一个人无聊要强,大不了还可以弄两口子嘛,反正灯塔的内部面积也不小,足有好几层呢。
灯塔的一楼是工具房,除了少量的工具其他什么都没有,显得很空旷,明显就是为了腾出空间用于补货卸货,灯塔二楼和三楼分别是燃料储备室和淡水储备室,由于启明星号灯塔并非是海岸灯塔,根本不缺淡水,所以就把三层改为了厨房和餐厅,四楼是卧室兼具办公功能,五楼是多功能娱乐室,能放点自己喜欢玩的东西,不然整天呆在灯塔里面太无聊,六楼就是设备间,电石仓和水舱都在这一层,只有一个喷灯通过中间的圆孔探到了顶层的玻璃房内。
在最顶层的玻璃房外面,还有一圈环形的露台,露台边缘装着铁质护栏。
之所以弄这一圈露台,其实是为了后期的维护和保养准备的,比如修理顶部的风车,比如擦洗玻璃房的外墙,这些工作你都要到房子外面才行,如果不加这个露台的话就会很不方便。
中午罗冲一家人吃完午饭,又让两个孩子午睡了一会儿,一直到下午临近傍晚时,所有的准备工作才刚刚完成,就连各层的房间也全都打扫了一遍,罗冲当即带着全家一起进入了灯塔。
恰逢傍晚,两个小家伙都睡饱了,一左一右的被罗冲抱在怀里,脑袋枕在罗冲的肩膀上,互相比拼着吐噜嘴玩儿,把罗冲胸前喷的都是口水。
“哇,这个圆形的楼梯好棒,我觉得比那种直弯的楼梯好看多了,夫君,等咱们盖新家的时候可以装一个这样的楼梯吗?”小蝶一进灯塔就看上了这里的旋转楼梯,兴奋的对罗冲建议道。
“当然没问题,咱们先上楼吧,你在前面提着灯,小心一点。”罗冲抱着两个正在对喷的孩子点头说道。
“嗯。”小蝶答应一声,当即提着电石灯就走了上去,罗冲紧随其后,詹荧在罗冲的背后逗弄着两个孩子。
大家一层一层的参观,很快就来到了顶层的玻璃房内,小蝶和詹荧两个顿时被眼前的景色惊为天人,一手捂着张大的小嘴激动的说不出话来,这还是她们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那么多的玻璃。
整个房间的墙壁和门窗全用玻璃镶嵌制成,再加上中间巨大的玻璃灯罩,还有那两个一人多高的聚光透镜,整个屋子全是晶莹剔透的,让人不自禁的产生一种进了水晶宫的感觉。
看到这么一屋子闪闪亮亮的东西,两个孩子也不喷口水玩了,伸着小手想要摸这摸那,罗冲抱着两个小家伙来到一面透镜前,两人顿时把手伸到了透镜上,一个在那里死命的拍,一个在那瞎呼啦,好在这放大镜够厚,结实的很,两个小孩子也没多大力气,就由着他们了。
小蝶和詹荧则是凑到了玻璃幕墙边,此时正值傍晚,天正在慢慢的变黑下来,一半是漆黑的天空,一半是夕阳渐落,再加上几人正处在卫山郡,或者说整个汉部落最高的建筑上,那看到的视野绝对是绝无仅有的,从七楼这里往下看,地上的牛马都成了小不点,她们以前哪见过这场面,甚至还可以透过玻璃远眺整个卫山郡,将周围数公里内的景色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