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36章

作者:羽卿书

  兽牙挑出来的三块备选驻地,其中有两个都在盐部落和食部落的地盘,最后一个则是食部落和渔部落的中间,这三块地各有各的特点,兽牙一时间也不好做出选择。

  罗冲坐在家中的炕上,将兽牙画的几张地图都摆出来,然后再对照文字说明仔细看了起来。

  三块驻地中,位于盐部落的是一块开阔的滩涂,这里无遮无拦,没有巨大的岩石高山,海水边的滩涂比较陡峭,因此水位也比较深,高朝位的时候海边的水深能达到三十多米,低潮位也有十多米的深度。

  这里的海水十分清澈,呈深蓝色,在海面上肉眼未发现明显礁石,靠近海岸的地方大部分都是粗砂和小石子,按理说这个水位的深度足以停靠万吨巨轮了,不过罗冲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倒不是什么别的原因,而是因为潮汐落差太大。

  从低潮位的海岸线到高潮位的海岸线虽然陡峭,但是宽度也有七百多米,再加上这个将近二十米的潮汐落差高度,想要建造一个港口实在太难了。

  如果把港口的栈桥也就是码头建在低潮位的海岸线上,那么等到涨潮的时候,海水就会把整个港口淹到海底去,但要是建在高潮位的海岸线,等落潮的时候栈桥就会悬于海面二十米高,这么高的落差,船还怎么卸货?

  除非建造一个浮动栈桥,否则基本上就没啥用,但是按照现在汉部落的实力和技术,想要建造一个浮动海港,那实在太难了。

  而且还有一个让罗冲看不上这里的原因,就是这个港口的周边地区不怎么好,这里完全就是一片什么都没有的荒地,也不靠近竹岛土著的村庄,周围的土地盐碱性太重,也种不出什么粮食,更没有什么有用的矿产,树木也比较少,都是一些稀树林和竹林,总之就是一句话,没有多大的开发价值。

  第二处备选驻地位于竹岛的北偏东方向,属于食部落管辖,这里倒是景色秀丽,有山有水有绿树,海边就是山,不过是土山,想要施工的话难度不大,树林也不少,山上都是参天的古树,附近还有食部落的几个村庄,有人口居住,虽然村民世代砍伐木柴,但是树木的自愈能力远比他们砍的要快,所以至今仍然很茂盛。

  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山脚下还有一条二十多米宽的淡水河,是周围几个村庄的原住民灌溉良田,汲水生活的重要水源。

  从海边向里翻过土山,山下就是一片平原,那条淡水河就在平原上流淌着,蜿蜒着向东流去。

  至于海边的水文情况,依然是潮汐落差太大,这里的海湾也没有什么礁石,水深也完全没问题,所以除此之外,罗冲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首先是海边的小山都是土山,土层深厚,还有充足的淡水水源,以及大片的林木资源,这些条件对于驻地的建设都非常有用,土多首先是容易挖掘和造型,可以拿来建造夯土建筑,靠近水源,也可以用来发展农业种植,林木资源丰富,不仅自己驻地建设需要木头,将来使团还能就地取材制作一些器具卖给当地的土著,所以罗冲还是非常看重这个地方的,不过他依然没有确定用这块地方。

  没看上的原因有两个,首先还是潮汐落差太大的问题,第二是因为海边的土山,这厚土和森林虽好,但却成了一道阻碍通往竹岛内陆的屏障,如果只是步行那当然没问题,可这是货运港口,每天都需要运输大量物资进入竹岛,但港口与内陆的交通却被土山挡住了,要想运输大批物资就还要修路,这难度虽然不大,却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最后的第三块地让罗冲看的眼前一亮,这里的环境和前两个都不同,此地位于整个竹岛的东北角,是最靠近大陆的一个地方,而让罗冲最喜欢的是,这里居然是竹岛上那条大型淡水河的入海口。

  淡水河入海口,光是看这几个字就不难猜出周围的地理环境,河水冲击泥沙形成的广阔沙滩,整体地势也呈现内高外低的走势,不然河水也不会从这里流入大海,水都是往低处流的嘛。

  另外就是周围势力分布和地貌的问题,这个海角的东面就是兽牙信中所说的崖山地区,海边都是陡峭的石头悬崖,当然也有比较低矮的地方适合当作港口,但是海角的西面则是一片内河平原,河流两岸有着大量的农田和村庄,人口较为集中。

  其势力划分又正好处于食部落和渔部落的中间,在这里建港口的话,首先就是有人,便于使团招募当地土著劳动力,而且这里还是食部落的一个重要聚居地,人口非常多,附近最少也有几千人,都可以顶上汉部落一个郡了。

  食部落又恰好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部落,汉部落也是,在这里建造港口的话,罗冲和兽牙都有信心和对方打好关系。

  而另一边的渔部落也容易解决,他们的日子本来就苦,到时候使团稍微照顾他们一下,便能和渔部落搞好关系了,另外也可以多一个客户不是。

  整个海角的地形地貌也比较合适,海角西面是沙滩,还有淡水河入海口,地势较为平坦,所以海边的泥泞滩涂也十分宽阔,像是沼泽一样难走,还有许多的海生红树林,不过这都不是什么问题,完全可以人为改造,把土地硬化处理。

  海角的东面则是崖山,崖山的外围还有不少的礁石和小岛,那些岛礁大一点的有个小学校那么大,占地几公顷,小一点的只有几十平米,也就和客厅差不多,而且这些岛礁大多为坚硬的岩石基座,一些小岛在落潮的低水位时,就会像一根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海面,而这正是罗冲最喜欢它的地方。

  别看这种孤悬海中的岛礁不大,面积只有几间屋子大小,但却是建立炮台和灯塔的最好位置,就比如在那些高耸的礁石上修建一些巨大的灯塔,上面装上旋转的凸透镜探照灯,还有大钟和喇叭,就可以在夜晚和大雾的时候为船只提供灯光和声音导引,使船只不会迷航,安全的返回港口。

  另外,如果把港口建立在大河入海口的地方,还可以利用东南方向的崖山为港口抵御大风暴,真正的将这里变成一个避风港,使渔民和商队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关于竹岛内陆的运输,如果内河航路能够通行的话,使团完全可以把物资装上小船,然后顺着淡水河逆流而上,将货物卖到竹岛每个有人的角落,毕竟人类本来就是近水而居的,这个方案也不是全无可能。

  最后一个难题就是潮汐落差比较大,港口到底该怎么建的问题了,这第三处备选地是真的很合适,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非常优秀,但这个港口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那最终还是不行。

  罗冲开始发愁了,他不明白为什么这里的潮汐落差会那么大,竟然能够达到十五到二十米以上,这就相当于六七层楼房的高度,想想看都知道这个港口建造起来有多难。

  “难道是因为有两个月亮?引力翻倍引起的巨大潮汐?”罗冲突然冒出这样的一个想法,然后就越想越觉得是这样。

  不过他可不会丧心病狂的想要把月亮捅下来一个,再说他也没那个本事,最后还是要想办法在港口上下手。

  港口这个东西,主要以码头,即人马车辆装货的平台,和栈桥(码头连接船舶的通道)构成,码头倒是好建,可以建在最高水位的水线边缘即可,但是栈桥却要延伸到最低水位的船舶停靠点,而最大的技术难题,就是栈桥的这一段。

  罗冲想了想,用浮动栈桥也不是不行,技术上没什么问题,可以制作几千个容量超过一立方米的大木桶,可以塞下一个人的那种,用来提供浮力,然后直接把空桶密封好后排成方阵,捆扎结实,再往上面铺设木板,一头伸入海中,另一头与码头相连,害怕浮动栈桥左右摇摆的话,还可以在两边依次向海底挂上几个铁锚,用来稳定栈桥。

  这么看的话,似乎没什么问题,就和以前用登陆艇搭建浮桥差不多,技术难度不大,工期也短,完全可以把东西都做好之后在运到当地组装。

  不过罗冲想了想之后还是放弃了,主要还是因为潮汐落差,因为他在脑袋里假设出来这个东西之后,模拟了一下落潮的情景,一头高一头低,几百米长的栈桥有六层楼高的坡度,两侧固定的锚链也因为落潮变的松松垮垮,整个栈桥像条弯弯曲曲的蛇一样趴在斜坡上,简直坑的一批。

  不过想到了弯弯曲曲和高坡度,罗冲就突然想起了上学时学过的一篇课文来,名字是记不住了,但是内容他还知道,是讲的詹天佑在张家口修铁路的事,因为张家口多山,而且山的坡度还很大,火车爬坡费劲,最后聪明的詹天佑用了人字形铁路解决了坡度陡峭的问题。

  虽然罗冲现在要建造的是港口,但是遇到的困难和这个差不多,都是坡度过于陡峭,或许可以借鉴一下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原理,将栈桥分为几个横向的阶梯,通过延长通道的方法来减缓坡度,这确实是个好主意。

  不过说是这么说,自己不去亲自看一眼的话,心里根本没谱,别人就不用提了,没有人会比他更清楚一个港口该如何建设,虽然他自己也不会,但是他见过,别人是连见都没见过,这就是眼界带来的优势啊。

  既然这样的话,那目前就先用浮动栈桥临时对付一下吧,反正没有打通这条航路之前,搞什么港口都是白扯,目前还是先以陆上基地为主要建设目标才对。

  说到这个,罗冲就比较有想法了,汉部落将来绝对是会向海边发展的,他不会甘心去弄一个内陆国家,前世的历史经验告诉他,世界上最发达的城市全都在距离海岸线一百公里之内,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海洋的重要性。

  将来的汉部落绝对会有不止一座的海港城市,甚至是都城,但是目前汉部落探索开发的地区还十分有限,所以说什么海港城市还比较遥远,但是使团驻地就不一样了,这是一个现成的机会,汉部落完全可以将之当作一个海港城市的试点项目来搞,用这个城市积累建造海港城市的经验,为以后发展沿海经济做好准备。

  虽然只是一个使团驻地,但是罗冲想的也没有特别夸张,因为确实需要这么多的东西,比如行政中心,商贸中心,店铺货站,仓储,物流,制造工厂,居民区,农业区,银行,兵营,学校,等等等等,哪怕这些东西一样只建一个,那也足可以称得上城市规模了。

  建城的地点就在清水河的河畔,便于城市用水,主要位置则是渔部落和食部落中间,这里的主权争议不是很大,双方都不太看重这里,再加上鑫部落作为调节,汉部落这边再许下一些好处,足可以弄下来一块建城的地方。

  当然,这么一项巨大的工程,是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的,所以还是用当初的老办法,把工程分期进行。

  首先第一期主要是三个目标,即使团居住区、驻军营地、工厂和仓库三个地方,先把住的地方和安全问题搞好,然后再通过工厂传播一些低级的技术拉拢人心,在当地率先打开局面。

  等当地的土著认识汉部落之后,看到汉部落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有人愿意进入工厂学习技术和打工的时候,使团这个时候再大量的招聘劳工修建二期三期工程,到时候有了充足的劳动力就简单多了。

  想到了这里,罗冲连忙找来纸笔将自己的想法都写了下来,准备让兽牙就按照他的这个思路来办,但是具体的城市规划他却完全没有说,只是提了一些自己的建议,剩下怎么布置全靠兽牙自己发挥了。

第643章 后方的安排

  罗冲把自己最终的选择和驻地建设想法都写了下来,然后把这些东西又都发给了兽牙,让他在当地根据情况随机应变,有什么困难和需要再即使跟自己联系,接着就开始忙活建设大后方的事情了。

  如今已是六月上旬,罗冲也刚刚得到消息,说是有姜氏部落上半年的小米已经收获,全族随时可以准备搬到汉部落来,罗冲得到消息后,也连忙让卫山郡组织船队去接人,并向沿途的郡县做好安置新民的准备。

  把有姜氏全放在一块设县是不可能的,那样宗族的势力就太大了,不利于自己的控制,所以罗冲的打算是让他们在卫山郡上岸,然后直接在卫山郡安置一部分,走到浏阳郡再安置一部分,接着是汝阳郡,最后让剩下的人到汉阳郡休息,再把有姜氏的高层包括直系家眷留在汉阳城,其他族人再分配到各个县城里面。

  这样一来直系高层有罗冲自己震着他们,他们的宗族又被分散到了各地,失去了宗族势力的几家高层在自己眼皮底下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不过罗冲并没有打算在汉阳城等着他们,而是提前去了卫山郡指导工作,顺便看看那里的战俘营,以及游野最近的工作进展。

  卫山郡的郡守云志最近干活很卖力,他当初答应了罗冲,以为汉部落带来五万人口的代价换取一个郡守之位,罗冲答应他了,但是云志来了一年多的时间里,还是没有把他承诺的人口凑齐,去年年末罗冲给他下了最后通牒,让他尽快凑人,还从卫山郡招募了大量的士兵,又把卫山郡的人口抽调了一大半迁移到新钢郡建设新城,整个卫山郡除了留守的技术工种,其他人都快被罗冲抽调光了。

  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弄出来的一个大郡变的比县城还小,云志还哪里能坐的住,再次绞尽脑汁,想尽各种办法从沿湖地区招揽土著移民大汉,现在半年过去了,招揽人口的工作也有了显著成效。

  这还多亏了有之前的家底子在,罗冲虽然从卫山郡调走了很多的人口,但是人走了那些人的房子和地却留了下来,云志正是用这些新建的房子和土地,以及高质量的生活保障来诱使周围的野人加入汉部落的。

  除了对此没有什么意见,只要能让汉部落的人口增长,他不会介意这样的事,虽然新人免费获取住房,看起来对老人有些不公平,但是没有关系,要不了多久,他们这些新人也要为下一波新人盖房子,就算现在占了便宜,将来也得还上。

  和云志一起走在卫山郡的城中,看着往来如织的百姓,罗冲对身旁的云志突然问道,“卫山郡现在的人口有多少了?”

  云志听到这话浑身一颤,立刻哭丧着脸哀求道,“首领,没多少人了,你可不能再往外调人了,这都是我好不容易才又招揽来的。”

  罗冲倒是脸皮超级厚,根本不在乎,他佯装怒道,“谁说要调人了,我就是问问现在有多少人口,难道我一个首领还不能知道自己治下有多少的百姓吗?你怎么那么多废话,快说。”

  “啊?哦。”云志半信半疑的偷看罗冲两眼,这才犹豫的说道,“卫山郡去年年尾已有人口两万余,年前被首领招募走了很多士兵,年初时又被首领抽调一大半去移民新钢郡,至今年年初人口已经不足五千了。

  到现在半年的时间,我也只是招揽了一万出头的新人,目前总计人口一万七千余人,这里面没有算奴隶,之前放在这里的奴隶也被首领分派到新钢郡和湖心岛搞建设去了。

  不过我这里还有一批新来的草原战俘,人数有三千多人,但女人的占比非常大,我还正想问问首领这些人该怎么安排呢。”

  罗冲听完点点头,这些数据和他通过其他途径掌握的情况差不多,最后听到云志问战俘怎么安排的时候,这才面无表情的看了他一眼。

  “怎么,你对这批战俘有想法?”

  云志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然后才试探性的问道。

  “首领,你是知道的,卫山郡中刚刚加入的新民居多,而这些人登记户口的时候,有的还没有正式的配偶,其中是有些光棍汉的,这样的人我不好安排啊,所以,所以……”云志故意没有把话说完,但是那个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相信首领能够听得懂。

  罗冲这个时候却好奇了,那些新加入的小部落会缺女人?这不应该啊,在他的认知中,男的打猎危险性高,非正常死亡率更是要远远高于女性,怎么会出现男人多女人少的事情呢?于是他就将自己的疑惑问了出来。

  “首领你有所不知,大湖沿岸的很多部落其实已经是以农耕部落居多了,他们大多种植来自周边沼泽的野生水稻和甜秆高粱,纯粹靠打猎为生的部落已经很少了,所以这些部落的人口结构保持的都比较均衡,男人的死亡率并不高,反而是女性因为产子的风险死亡率居高不下。”听到罗冲的问话,旁边的云志立刻给他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罗冲恍然大悟的哦了一声,不过紧接着就说道,“不过那些女性俘虏人数也不多啊,你这打算留多少人,反正我不可能都留下给你的。”

  “这,最少也得一半吧。”云志试探性的问道。

  这次的草原俘虏一共三千多人,但是其中的男性很少,还不到五百人,剩余都是女人和孩子,还有些未成年的少年少女,年纪快要成年的那些也被罗冲分到了成年男性的战俘里面,担任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这样一来,剩下的俘虏中就成了以成年女性为主,加上许多不足五岁的小男孩,还有大大小小的女孩和少女组成,人数多达一千五,如果只算成年女性的话,那么就只有八百人左右,云志提出要一半,也就四百来人。

  这个人数倒是不多,但是却可以解决掉四百个光棍汉,为汉部落组成四百个可以缴税的农业家庭,这样算的话,还是挺划算的,于是罗冲当时就答应了下来。

  “行,给你一半没有问题,但是接受那些女人的同时,你也要让那些人负起抚养孩子的责任,这个你必须提前跟那些新人说好,至于剩下的人,我另有安排,对了,游野上哪里去了,他还没回来吗?”罗冲答应了云志的请求之后,这才问起来游野的事情。

  “回首领,游野带着四条船还在侦察大湖的水文情况,这次出去之后已经快两个月没回来了,不过他前些天传回过一次消息,说是在大湖的东北方发现了一个季节性的航道,那边有一条河,是可以直通北方的。”云志作为游野的搭档,听到罗冲的问话后也立刻替他汇报起情况来。

  “啥?通向北方的季节性航道?!怎么不早点告诉我?他现在到哪里去了?”两人正边走边聊的时候,罗冲突然听到这个爆炸性的消息,差点没原地跳起来,于是有些略显激动的问道。

  “呃,这个事情,他也是前几天才传回来的消息,当时他在信里说,不知道那条航道什么时候就会封锁,所以就带着两条船先进去了,剩下的两条船正在回来的途中,至于他们什么时候回来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游野说他们船上带的有弓箭和渔网,能弄来吃的,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他说他要先去看看,等回来再说。”云志也被罗冲的反应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后赶紧汇报道。

  罗冲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连忙调整好心情,这才继续问道,“现在还能联系到他吗?他带了多少人?”

  “能联系到,我们用飞鹰传书,他带了两条双桅帆船去,还是带摇橹的,按照他的船队编制,两条船应该有一百五十人吧。”云志算了算说道。

  “哦,既然机会难得,那就先让他去吧,先不管他。”

  罗冲稳定下情绪后,也就暂时放下了这个事情,现在才刚发现了航道,至于到底是通往哪里的,现在就算联系了游野他也说不出来,还是等他回来再说吧。

  不过对于这个新航道的事情,罗冲还是默默的记在了心里。

  所谓季节性航道,其实就像潮汐差不多,比如连接竹岛和大陆之间的暗桥,只有在每个月初月末,大潮退去的时候才能露出来供人通行,这个季节性航道也是如此,不过它跟潮汐没什么关系,而是跟季节性的降雨量有关系。

  比如雨季降雨量充足,水位暴涨的时候,原本干涸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些季节性的河流,或者原来的沼泽滩涂变成了一望无际的水泽,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也就是说,湖水与河流的水面面积是根据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有可能去年秋天发现的一片沼泽地,现在由于水位上涨突然可以通船航行了,这都是有可能的,而游野碰到的,估计就是罗冲猜想的这种情况。

  当然了,如果仅仅是一条季节性航道那也没什么好惊讶的,最关键的是游野自己判断这是通往北方的航道,那这个事就比较重要了,汉部落至今为止只有过一次向北方的远距离探索,那次也是游野带的队,经过几个月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食人族的聚居地。

  当时的游野就是沿着汝阳河的河道向上游走的,不过当时汉部落还没有造出来合适的帆船,二来汝阳河也没多大,只有十米左右的宽度,根本跑不了大船,弄两条小船去上游搞事情显然也不合适,所以罗冲这些年一直将目光锁定在南方。

  第一是因为南方的草原有汉部落切实的利益存在,第二则是因为汉部落与食人族的战争连胜好几场,将所有来犯的敌人全都抓了俘虏,变成了汉部落的奴隶。

  这几次的战争对于食人族的损失来说是巨大的,要知道现在这个很多地方还在狩猎采集或者刀耕火种的时代,人口本来就不是很多,而食人族在与汉部落的数次作战中,前前后后损失了几千人,再加上双方的距离太远,显然远征汉部落是不划算的。

  罗冲猜想或许是因为他们的人口不足以发动新的战争了,要么就是觉得远征汉部落的损失高于利益,所以停止了南下的脚步。

  从那以后,汉部落就再也没有踏足北方的地界,往北最远也只是到现在的新钢郡铁矿而已,当初发现那两个部落联盟的三岔河口地区都已经好几年没有去过了,还有那个游野发现的水晶矿洞,也因为暂时没有太大的价值而没有开采。

  这次曾经去过北方的游野发现一条可以供帆船北上的航道,那对汉部落来说绝对是有重大意义的,或许他也是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在没有什么准备的情况下主动北上的,又或许只是因为他曾经去过,所以这次对新航道很感兴趣罢了。

  罗冲非常了解游野的性子,他没他哥哥游伏的稳重,总喜欢到处乱跑,这两年罗冲一直把他关在大湖里,不让他跟着游伏南下,估计也把他憋坏了,所以走的时候连告诉自己一声都没有,很有可能就是怕自己不同意他去探险。

  不过游野这次却是猜错了,如果他真的把这事告诉罗冲,罗冲肯定会同意他去看看的,而且还会给他补充精锐船员和装备,也不至于让他像现在这样仓促出航。

  说到了这里,罗冲又想起了游野他大哥游伏,游伏率领的船队沿着浏阳河一路南下,为汉部落开拓了很多有价值的航道,先后找到了煤矿和新铜矿,还打通了去往草原的航线。

  今年年初的时候又配合大军出征,一举剿灭了蛮人部落,不过从那之后他就和大部队分开了,虎贲卫和千牛卫去往了草原,游伏则是继续南下开拓新的航路,如今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也不知道他现在到了哪里,有没有找到浏阳河的尽头,那里是一片没有人烟的荒芜大陆,还是直通大海的入海口,现在一切还未可知。

  不过此时的游伏站在船上,看着两岸陌生的城池,却不知道自己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害怕,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除了汉部落,居然还有人类建立了城池。

第644章 汤部落

  罗冲对于游伏的希望,主要还是想让他尽快顺流而下,抵达浏阳河的入海口,如果这个世界的常理还在他所知道的认知的话,那么像浏阳河这种级别,或者可以称作大江一级的水系,那么它的终点肯定是大海才对。

  只要找到了大海,那么就可以顺着海岸线找到通往竹岛的航路,罗冲也没想着一开始就让游伏搞远洋,那也不现实,汉部落目前的航行技术和船只也根本不支持,在内河里跑跑就差不多了,文明科技的发展是需要一步一步来的,尤其是航海这种事情,仗着自己超越时空的见识就想跳着走,那么对现在的汉部落来说可未必是什么好事。

  游伏显然不懂这么多,他只记住了首领跟他说过的一个目标,顺着浏阳河往下游走,走到尽头为止。

  游伏并不知道那有多远,在他的心里,尽头,这个词大概就和天涯海角差不多,然而天涯海角他就更难理解了,因为心里没有那个概念。

  他当初也疑惑的问过罗冲,“首领,浏阳河会有尽头吗,那里会是什么样的,我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到了浏阳河的尽头。”

  这问题罗冲还真不好回答,毕竟他自己也没见过这个世界的海,更不知道这里的海是什么样,不过既然竹岛的鑫部落都能用海水晒盐,那么海水是咸的总不会有错。

  所以罗冲当时的回答就是,“浏阳河的尽头就是海,那里比湖要大无数倍,四处都是水,最重要的一个标志就是,海水是咸的,里面有用不完的盐。”

  游伏至今还能想起当初听到首领这么说的时候自己的反应有多激动,用不完的盐啊,盐是什么,在这个时代那就是硬通货,是生活必须品,是可以用来当作货币换东西的,要是汉部落找到了一处这样的地方,那不就发了吗。

  有了新的目标之后,游伏的远航探索就有了盼头,他每天都要在新的流域尝一尝当地的水,期待着某一天自己喝到的水就变成了咸的。

  然而几个月的时间,他不仅没有遇到幻想中的大海,反而在江水的岸边发现了一个城池,没错,就是一个用夯土筑成的城池,而且看起来规模还十分庞大。

  城池的外面是大片的农田,种的作物看起来像是小麦和粟米,都是旱田,从远处看去田里的麦子都是一条一条的排列着,这说明对方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农耕技术,最起码知道了条播,而不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种,直接撒一把种子就完事的那种。

  这一段的河流宽度大概有三百多米,游伏的船队是靠着中间行驶的,不过他此时站在二层甲板上却看到了岸边也有不少人正在劳作,男女都有,那些人正在用圆形的渔网捕鱼,也有的从河水中拖出一个长长的渔笼,然后有女人从里面把鱼掏出来,粗略的可以看对方的捕鱼技术比较发达。

  当然,这样的捕鱼方式并未超出游伏的认知,因为汉部落也这么干过,或者说干过类似的,最让游伏感到稀奇的,是另外一种特殊的捕鱼方式。

  远远的看去,在沿岸的水里还有人在撑着筏子,没错,是竹筏,还有少量的独木舟,是那种直接把树干掏空做成的,而不是拼接组装的木船,一人驾驭着筏子或独木舟,另一人摆弄着筏子上站立的十几只黑色水鸟,那些鸟时不时的就会跳进水里,再上来的时候就会从嘴中吐出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出来,然后站在筏子边上伺机再下去一次。

  游伏很震惊,他一直以为像是鸡鸭这种小鸟都是很笨的动物,不像牛马这样的大型牲畜那么通人性,可以通过人类的训练成为劳动力,但是眼前的这个部落,他们居然可以训话水鸟为自己捕鱼,真的很让他惊讶。

  不过就在他惊奇于对方捕鱼方式的时候,那些在岸边劳作的捕鱼人,还有撑着筏子的渔夫,此时看着游伏的几条大帆船,更是惊为天人,他们还从来没见过那么大的‘筏子’,而且不用人撑杆,也不用划桨摇橹,那巨大的筏子就能自己行走。

  难道那东西是靠水冲着走的?不然它为什么是从上游下来的?

  双方都惊奇于对方的技术,不过一时间却显得有些僵持,互相大眼瞪小眼的,都没敢主动向对方打招呼。

  “团长,我们要靠过去看看吗,这可是个城池啊,人口有不少呢!”游伏所在的旗舰船长向他询问道。

  汉部落的造船业由于有罗冲这么个Bug一般的存在,发展十分迅猛,而船只的数量激增之后就会造成职业水手的紧缺,相应的每次有新船下水,都会有大量的新人补充,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那些老人晋升速度就非常快,水手俨然成了最吃香的一个职业。

  不过也只是吃香罢了,汉部落吃香的行业多了,可以说在汉部落只要有一技傍身的人,根本就不用愁生活的问题,但是生活稳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追求就多了,在首领大搞功爵制度的情况下,那些不愁生活的人们想的更多的就是怎么捞个功劳升个一级两级的,也好光宗耀祖。

  别的系统各有渠道,水手这行也有自己的立功办法,能够混到游伏的远航开拓团就是最好的选择,虽说要离家很远,船上的生活也苦,去的又都是陌生地带,每一次和陌生部落接触也有一定的风险,可功劳哪有那么好挣的,肯定都要伴随一定的风险,而且风险越大,得到的功劳就越高,尤其是作为‘先登’上岸与陌生部落交流这种事情。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