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05章

作者:羽卿书

  “没错,就是开拓航道,可是为什么要开拓航道呢?自然是首领打算经营咱们下游的区域,但是东南方向那么远,全都是陌生的地方,经营那边对咱们有什么好处,不仅先期投入很大,见效也很慢。”

  游伏给众人分析着说道,其他人想不明白,但也下意识的点点头,然后就听见游伏继续说道。

  “但是西南方不一样啊,那边咱们汉部落可是熟悉的很,如果能够打通西南的航道,那是不需要投入,短时间就能见到利益的,这样对我们汉部落的发展更为有利。”

  听了这话,有的人还是没懂,但游智却是眼前一亮。

  “族叔说的是西南草原的大湖?!”

  “没错,咱们以前都是走陆路去的草原,需要从中间的山谷南出山区,才能到达西南方的草原,但我们一直知道,草原的东部有一个大湖,此湖十分巨大,从北到南看不到头,几乎把草原与大湖东边的世界一分为二。

  所以按照我们现在的位置来看,很有可能已经到了大湖东边的世界,但应该还是比较靠北的,如果接下来走东南那条河,说不定就真的到大湖东面去了,但是走西南这条河,说不准我们就能进入大湖。

  你们想啊,那么大的一个湖,我们以前去了草原也好几回了,都没有看到它的入水口在哪里,那些在当地土生土长的草原部落也说不知道,可是难道这个湖的水源真就来自地下吗?我看不见得。

  万一它的水源是陆地上的明河,而入口就在东北方呢,那我们说不准就能进入这个湖了。

  你们想想看,如果这是真的,是不是对我们汉部落很有利,也是对各位很有利的啊。

  如果我们找到一条可以连接草原和汉部落,能够通行大帆船的水道,那汉部落以后和草原部落进行交易是不是就更加方便了。

  帆船比马车要快,载货量又多,还可以大量的运输人员,怎么看船运都比陆运要方便是不是。

  你们想想,如果这件事真的成了,以后还少得了各位带船队行商的日子吗,到时候恐怕天天都要跑在船上,功劳大把的,工资也大把的,咱们汉部落现在总共没有十艘帆船,不过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的,你们作为第一批有经验的帆船船员,还怕以后得不到重用吗?”

  游伏一番分析和对未来的展望,在他的描述中,金钱,功名,在向着众人招手,听的大家热血澎湃,恨不得立刻就闯出一条新航路出来,于是乎就听有人挥舞着手臂喊道。

  “团长不用说了,大家跟着你去西南。”船队中另一个船长拳头举向天空豪迈的说道。

  “对,去西南。”又一人喊道。

  “去西南,去西南……”没过多久,随着船队几个大佬的相继喊话,连各船上的水手们也跟着喊了起来。

  船队再次拔锚启航,水手们调整风帆的受力方向,这次却齐齐的向着西南方向的支流驶了过去。

  开拓新航路的目标充斥在船队中每一个人的心头,再加上船队的物资充足,不需要停船补给,而且船上的空间有限,就算再找到什么有用的东西,恐怕船上也装不下了,所以这次干脆就不靠岸了,船队一直没有停下,只要前面还能通船,那就可以一直走下去。

  人员充足的好处就是可以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的行船,从进入支流开始,船帆就没有降下来过,一直是满帆前进,就这样走了五天五夜之后,船队再次有了新发现。

  “又是一个三岔口。”游智站在船舱上面的二层甲板上眺望着说道。

  “那么宽的大河,还是从北边过来的,会不会是汝水河下面的金沙江,一路南下,然后和这条浏阳河的支流汇合了。”游伏手托着罗盘,一边辨别着方向一边推测道。

  “很有可能,那我们要继续向下游前进吗?”头船上的船长问道。

  “当然,继续往下游走,大湖肯定还在前面,不可能跑到我们的后面去。”游伏坚定的说道。

  其实游伏这样判断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他们正处于一个倒Y字形的河道岔口,而且发现岔道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入了前面那条更为宽阔的河道之中,这次不是选择题,而是送分题,岔道是出现在他们身后的。

  而浏阳河西边唯一的一条大型河流,应该就是汝阳河跟金沙江了,金沙江出了乌峡之后的走向也是向东南方向流淌的,但是流去了哪里就不知道了,现在看起来很有可能是和浏阳河的西南支流汇合到了一起,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就能肯定,从汉阳郡和汝阳郡,也是能够直接坐船到达草原大湖的。

  经过这次的岔道之后,船队在相同的速度下又行驶了两天一夜,在第三天的拂晓十分,河面上就被大雾弥漫了,游伏不得不下令抛锚停船,这样的天气继续全速前进那就是找死了,他们又不是很着急,没必要那么冒险。

  “族叔,喝碗粥吧。”游智从大锅里盛了一碗肉粥递到了游伏的面前。

  “嗯,怎么,我这几天看见你在削什么东西啊。”游伏接过了碗笑呵呵的问道。

  “啊?没,没什么……”游智心中一惊,下意识的捂住自己的胸口。

  “哼哼,还瞒着我,是梳子吧,准备送给那个有姜氏的女孩?”游伏一脸坏笑的看着他这个同族的侄子。

  “您看到了,嗯,船上无聊,闲着也是闲着,我就随便削的,嘿嘿……”游智不好意思的挠着头笑了笑。

  “这有什么,你也不小了,这次咱们回去肯定是人人有功的,到时候得了赏赐,你也早点成家吧,你喜欢那个叫蕾的女孩,那咱们回程的时候就把她带上,然后就不让她走了,留着给你当老婆。”游伏随意的安排道。

  “这能行吗,他们会愿意加入咱们汉部落?”游智不太有信心的问道。

  “你怕什么,这种事情自然有咱们首领想办法,到时候只要首领知道了有姜氏有两千多人口,你觉得首领会放过他们吗,肯定会想尽办法把他们吸收掉的。

  再说了,如果你和有姜氏的联姻能够促成这件事的话,说不准又是一个大功劳,这是好事,反正你都不亏。”游伏边喝着粥,边给这小辈的侄子分析此事的可行性。

  两人就这么边吃边聊着,等船上的众人都吃完饭的时候,时间也差不多到了上午九点左右,河面上的大雾也开始散了,一缕缕的阳光穿透雾气照了下来,让眼前的视野豁然一亮。

  “族叔,前面的河面好宽啊,都看不到边了。”游智兴奋的大叫道。

  “是湖,那是湖,我们应该是到了,前面就是大湖的入口,来人啊,起锚,扬帆,全速前进。”

第577章 草原上的蝴蝶效应

  草原东部有一大湖,从北到南绵延上千里,将整个草原和大湖东岸的世界一分为二,在无数草原部落的眼中,因太阳总是从湖面升起,因此大湖又被称为日出海,被认为是太阳出生之地,大湖延绵数千里的水岸,则是草原部落赖以生存的夏季牧场。

  这些游牧部落每年夏秋两季就会迁徙至湖边,这里水草丰茂,淡水极其丰富,还有众多的野生动物可供狩猎,是他们重要的栖息地。

  这个过程一直会持续到秋末,在彻底进入冬季之前,他们就会迁徙到草原西面的山谷中度过寒冬,那里有森林可供他们砍伐,为他们提供过冬的燃料,以及畜群赖以生存的食物。

  不过现在还是九月初,离寒冷的冬季还早着呢,所以游牧部落自然不会离开大湖沿岸,秋季是农耕部落收获的季节,游牧部落其实也一样,他们会赶着畜群多吃一些草料,在身上储存一层厚厚的脂肪,这样才能度过寒冷的冬天。

  千羊部落只是草原上众多游牧部落中很普通的一个,他们就驻扎在大湖西岸最北端的位置,算是草原的边缘地带,按照地理位置也能推断出千羊部落的实力,这只是一个排不上号的部落而已。

  然而就是这最边缘的位置,也有边缘独有的好处,那就是离着北部的山脉很近,几年前曾经有一支十几辆大车的商队从大山中出来,打算到草原行商,他们当时遇到的第一个部落,正是这地处边缘地区的千羊部落。

  千羊部落很高兴的和汉部落行商做了交易,用不值钱的牲畜换取了一些白盐,还有他们的陶瓷器皿,以及布匹等物,顺便还交流了一下血脉,这让他们的生活渐渐好了起来。

  到了第二年,那些汉部落的商人再次到来,这次还带来了铁锅和剪刀等铁器,更是让他们的生活方便了不少,甚至汉部落的商人为了减少他们的牲畜供给,还主动提出可以不要羊,只用羊毛来换商品即可。

  这样好的一个部落,作为千羊部落的首领,千羊伊犁是非常喜欢的,前些年,他用自己的老婆招待了那个汉部落的行商,现在孩子都快三岁了,也被他视为自己最聪明的一个孩子,相距越远的血脉造就的后代才是最聪明的,他们一直这么认为。

  可是今年,千羊伊犁左等右等就是没等到汉部落的商队,起初他们以为汉部落也许有事耽搁了,所以今年没来,但是一直等了半年,最合适的交易时间都错过去了,汉部落的商队依然不见踪迹,千羊部落就开始哀叹起来。

  以前汉部落没有卖盐的时候,草原上也是有盐的,那是极南之地的鑫部落用马队驮来的,带的不多,还死贵,最关键的是,那些鑫部落的商人根本就不会跑到草原的最北端来,因为就他们那点可怜的载货量,带的那些海盐走不到草原最北端就卖干净了,那还继续往北跑个屁,直接就掉头回家了。

  所以千羊部落一直处于吃盐难的状态,在汉部落行商以前,他们只能不吃,靠饮牲畜鲜血来补充一点点盐份,或者用很高的代价,从南部那些换到盐的大部落换些二手的盐回来,每每都要被中间商盘剥一下,简直苦不堪言。

  今年就更惨了,上半年汉部落没来,千羊部落又过上了没盐的日子,不过奇怪的是,鑫部落也不卖盐了,而是把盐全部换给了草原南部一个叫冒顿的游牧首领,然后这个家伙又放出消息去,想要盐就要带着牲畜去他那里换,要价比鑫部落和汉部落都要贵,不仅要牲畜,还要间接的向他臣服,比如冒顿命令他们做什么事,他们不能反对,不然断了他们的白盐供应。

  这情况一出,自然是有很多部落不同意的,你让我干嘛我就干嘛?我又不是你的下属,凭什么要听你的,既然你不卖给我盐吃,那我正好就不买了,老子直接去抢。

  于是草原上就这样打了起来,起初的时候,还真让那些不肯俯首的部落抢到了一些,但是很快局势就翻转过来了,冒顿的部落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批青铜马镫,靠着这些铜马镫,冒顿组建起了一支身披重甲的骑兵队,简直所向披靡,难逢敌手。

  去年的时候,汉部落商队和鑫部落原商长老发生了一场冲突,歼灭鑫部落商队大部,抢掠粮种海盐牲畜无数,引起了原商长老极大的仇恨,后使计谋诱使草原西南高原的雪原狼部落抢劫汉部落商队,结果没想到夜袭的时候遭遇汉部落商队的车阵阻击,又遭到商队重骑兵的反复冲杀,最后不仅东西没有抢到,反而损失惨重,汉部落还用敌人的尸体在草原上筑起京观,上面插的“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大旗至今还在飘扬。

  此战之后,汉部落的大名威震草原,大多数游牧部落都只能瑟瑟发抖,谁也不敢打汉部落的主意,但也有极个别的强大部落从中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汉部落的笼头,马镫,高桥马鞍,重甲,长刀,这些东西给战斗力带来的提升,冒顿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就学着汉部落商队重骑兵的样子,模仿出了一支类似的队伍,在跟新任商长老‘牛尾’谈判之后,从鑫部落获得了青铜的马镫,虽没有高桥马鞍,但仅靠马镫就让自己的战士有了质的飞跃。

  马镫让骑手在颠簸的马背上有了支撑点,可以让骑手做出更多的战术动作,穿更沉重的厚甲,拿更重的武器,冒顿的骑兵就是如此。

  他们没有汉部落的草漆,做不出汉部落的牛皮扎甲,但是用普通的生牛皮做成衣服,也是能够当作铠甲使用的,一层不够就用两层,甚至他还学着汉部落重骑兵的头盔和面具,用生牛皮缝制成桶状的头盔装备给自己的骑兵,全身上下只露出两只眼睛,重骑兵全部丢弃弓箭,以长矛和投枪作为武器。

  这样的防御能力对于草原上的其他部落来说,简直就是变态,由于草原上的游牧部落不擅长冶炼金属,所以他们使用的箭矢安装的都是骨头和石头做成的箭头,这样的箭头对冒顿的重甲骑兵来说根本没什么卵用,两层生牛皮做成的板甲足以抵挡这样的箭矢攻击,而重骑兵掷出的投枪和长矛却不是他们能够抵挡的。

  当然这样的重甲骑兵冒顿也没有多少,人数最多只有五百人,被他当作精锐中的精锐,但就是这么点重骑兵,往往一个回合的冲杀就能把敌人杀的溃不成军。

  冒顿就靠着一手重骑兵,一手白盐的政策,在草原上迅速崛起,收了一班愿意臣服于自己的部落为手下,用大量的白盐拉拢住他们,打仗的时候就拿这些小弟的轻骑当炮灰,等打的差不多了,再把自己的重骑兵派出去碾死敌人,最后抢到的牲畜,人口,全都给自己的小弟们分了,于是小弟们就更加忠心的围拢在冒顿的身边。

  仅仅半年的时间,冒顿能够掌控的势力就达到了十二万人口,控弦持弓者万八千人,成了草原东南部的一霸。

  但也有不鸟冒顿的胆大者,比如和汉部落关系较好的中部草原苏日图的部落,当初在游伏领着重骑兵截杀雪原狼的时候,还让苏日图的部落出过人帮他们守护商队。

  苏日图虽然没有冒顿的青铜马镫,但是他却另辟蹊径,自己用骨头竹子等物做出了自己的马镫,比如在一根竹管中穿入麻绳吊在马背两侧当作马镫使用,这样的马镫虽然容易坏,不禁用,但制作容易,造价低廉,哪怕用一回就扔他都用的起。

  再加上这家伙之前从汉部落买了些马车,竟然也学着汉部落的车阵玩起防守战来,当然这点车肯定是不够的,但奈何冒顿在草原上现在是人心尽失,有很多被他劫掠过的残部都投奔了苏日图,以及一些没有信心能够挡住冒顿进攻的部落,也跟风加入了苏日图的阵营。

  他们把从汉部落买来的车辆集合起来使用,又用鹿角和木栅栏做了防御工事,再按照苏日图的法子制作了一些简易马镫,也组建出了一支数百人的“重骑兵”队伍,只不过在质量上还和冒顿有一定距离,但依然挡住了冒顿的工事,在草原中部挡住了冒顿北伐统一草原的进程。

  不过苏日图这边是个部落联盟,大家只是都害怕冒顿而已,因此才找到苏日图联合起来抵抗冒顿,奉他做联盟盟主,并没有像冒顿那边一样效忠,所以苏日图只能持守势,攻是不可能攻的,就这样心思各异的乌合之众,聚在一起防守还行,因为大家都怕死,谁也不敢不出力,但要是去主动攻击,先不说他们敢不敢,估计就算出兵了,稍有不顺就会四散而逃。

  草原上的两大势力就这样暂时形成了诡异的稳定局面,不过冒顿手里有盐,他就掌握着主动权,丝毫不惧苏日图的顽强反抗,在他的眼里,那只不过是无谓的挣扎而已。

  自己的手下忠于自己,而且自己还掌握了白盐的分配,又处于主动进攻的一方,劫掠来的好处都可以分给部下,说白了,自己掌握着实际的利益,他苏日图有什么,要啥啥没有,用不了多久,这个毫无利益瓜葛的联盟就会自行崩溃,都不用自己去打,只要等着就行了。

  剩余的草原部落要么各自站队,要么离着他们两个势力远远的,谁也不参与,都躲着他们走,不过千羊部落就比较安稳了,两边都跟他不挨着,他就是一个边缘地区的小部落而已,谁都不会在意他,千羊伊犁反而更自在了,就是没有盐的日子,让人活的没劲而已。

  千羊伊犁看着北边的山脉望眼欲穿,天天盼着汉部落的商队能够再次重返草原,解决这场因为白盐而发起的战争,不只是他,就连苏日图的联盟也是如此,他们反抗冒顿的代价,就是被断绝了白盐的供应,现在的鑫部落是指不上了,也不知道他们和冒顿达成了什么阴谋协议,居然一边倒的支持冒顿,所以联盟只能盼着那个连鑫部落和冒顿都不敢惹的汉部落再次出现。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千羊伊犁连汉部落的影子都没发现,原本他正打算放弃的时候,一支奇怪的队伍却出现了,这支从北方的大山中走出来的队伍,居然打着汉部落和鑫部落两个势力的旗号,这是什么奇葩组合?!他们不时去年还打生打死的吗,今年怎么走到一起去了?

  经过接触之后千羊伊犁才知道,原来是鑫部落派人去了汉部落主动求和,汉部落答应了,所以这次汉部落要派出一支使团回访鑫部落,因此才会走到了一起。

  不过这些他都不关心,他只想从汉部落这里买一些白盐,但是提出这个请求之后,兽牙带领的使团却没有直接答应,他们本来就没带多少盐,这一次也不是为了到草原交易的,弄了支商队随行,也只是为了给使团提供后勤支援,以及和鑫部落算账的。

  但是在千羊伊犁的恳求下,兽牙还是答应,在入冬以前,商队回程的时候,如果还有多余的白盐,会卖给他们,不过这可不是准话,兽牙自己也没底。

  接下来使团继续南行的时候,苏日图的联盟也提出了白盐交易的意愿,兽牙还是同样的说辞,我们这次就不是做生意来的,而是有别的任务,带的不多,有剩余的话回来的时候就卖给你们一些。

  苏日图他们也没别的办法,只能继续等着,也是想不通,鑫部落和汉部落这两个卖盐的大户,为什么会走到了一起。

  汉部落的商队就这样继续向南走了,眼看着秋季一天天的过去,商队却没有回来的意思,距离冬季迁徙的日子迫在眉睫,如果不能在迁徙之前换到足够多白盐的话,那他们接下来的半年都会很难过。

  可就在这个时候,苏日图的联盟突然再次看到了汉部落那色彩鲜明的旗帜,只不过并不是来自跟随使团的商队,而是从他们背后的大湖中飘了过来,第一次见到帆船的草原人,再次被汉部落强大的制造能力震惊了,汉部落居然从日出海上飘了过来。

  “族叔,你快看,我们要到草原了,那里有好多的羊群啊,还有好多人,都在看着咱们呢,还冲着咱们招手。”游智再一次的站在船舱上面的二层甲板上欢呼道。

  “嗯,我看到了,来人啊,传我命令,降半帆,把水文侦察艇派出去到岸边侦察一下,这里的湖边咱们没来过,可别太浅了,把咱们的船搁浅在这里。”游伏也望向了西边的湖岸,然后发号施令道。

第578章 让诸位失望了

  三天之前,在游伏率领船队抵达大湖的时候,船队的众人都是兴奋的,因为他们想起了前几天游伏所说的那些功名利禄,但是真的抵达大湖之后,但是兴奋感过去之后,众人只觉一盆冷水当头浇了下来,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汉部落发展的脚步是飞快的,从有第一条木船开始,到现在帆船下水出航,总共也就三年的时间,以前汉部落的船只都是在河道中航行,不管是几十米宽的小河,还是数百米宽的大江,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管怎么行驶,都能看到两边的河岸。

  但是现在,他们一头扎进了大湖之中,四周都是茫茫无际的水面,目光所及之处全是一个样子,如果就这样乱走的话,他们很可能会在这个大湖中迷航,再也找不到回去的水道,这是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没有地标的情况下,在看不到边的水面上怎么航行。

  在一个陆地上的淡水湖中迷航,说起来很丢人,可这就是他们当下正在经历的事情。

  困难是肉眼可见的,也是无法避免的,不过好在他们也不是全然失去了辨别方向的能力,至少他们还能看到太阳和月亮,他们还有首领配发的罗盘。

  游伏安抚了船上的众人,然后把几个船长叫到了自己的头船上给他们分析道。

  “假设咱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草原东部的大湖,那么咱们现在就处在大湖最东面的入口,如果我们沿着湖岸慢慢转过去的话,那肯定是不会迷航的,就算走错了,咱们也可以掉过头来原路返回。”

  众人听完没有说话,但全都点了点头,表示这是最稳妥的方案。

  “可是这样太慢了,我们很可能在入冬之前回不了家,哪怕是原路返回,回去的时间也要比来的时间长,你们不要忘了,咱们来的时候可是顺流而下的,回去的时候是逆流,就算我们能用的上横风,那也肯定比来的时候用的时间长。”

  众人再次点头,确实如游伏所说的一样,只是之前有人忘了这一点,以为只需要花和来时一样的时间,就能回到部落,殊不知回程全是逆流,速度肯定快不起来。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难道真的要往大湖中间扎吗,那里可是什么参照物都没有。”次船的船长出声问道。

  “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往中间走。”游伏无奈的摊了摊手说道。

  “那,这样的话……”

  “你们不用担心,按照咱们的船速,这个湖再大又能有多大呢,顶多走上几天的时间,不管咱们往哪个方向走,都是能到达对岸的。

  不过必须要记住一点,咱们现在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也没办法在水面上标记航路,所以我们需要直行,认准一个方向走直线,这样就算到达对岸之后,只要我们能记住那个点,再从对岸那个点掉头走直线,我们还是能够找到这个河道入口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路向西直线前进吧,反正咱们手里有罗盘,不怕找不到方向。

  另外,为了避免罗盘出现问题导致方向错误,咱们必须要把罗盘集中起来使用,头船上最少需要三块罗盘,这样就算其中一个出了问题,咱们也不至于跑错方向,后面的船只要紧跟着头船就好了。”游伏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众人再次点了点头,认为这样安排十分妥当,虽然还是有些冒险,但他们只能想办法把风险降到最低了,尤其是这个集中使用罗盘的提议,首领发明的东西是好,但是谁也不能肯定这东西关键时刻不会出错啊,所以多弄几块,增加容错率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

  大家一致通过了这个方案,船队共分配了六块罗盘,每船两块,现在几个船长也各自贡献了一块,这样游伏所在的头船上就有四块罗盘了,容错率更高,众人都想着,就算出了问题,也不可能四块一起坏吧。

  船队就这样再次开动起来,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把两具船帆全部升起,调整成最快航速,游伏还在头船上安排了四个人同时观察罗盘,每过一段时间就对一次方向,然后及时的调整航向,让船队的行进路线始终指向正南。

  船队就这样行驶了三天之后,终于在第三天的下午看到了期待已久的湖岸。

  远处的湖岸边,形形色色的水鸟在水面上嬉戏进食,岸边的陆地上水草肥美,大群的马匹和牛羊在肆意的游荡,不远处的牲畜群中,一朵朵白色的帐篷点缀在黄绿相间的草原。

  这样的场景对于那些曾经跟着游伏在草原行商的船员来说,简直再熟悉不过,这果然就是他们的目的地。

  “放小船,过去看看岸边的水有多深。”在船员们激动的叫声中,游伏也发出了自己的命令。

  而在另一边的岸上,那些在赶着牲畜放牧的人也早已发现了水面的异常情况,于是立刻有其实奔马跑向自己的部落,去禀报首领了。

  哒哒哒……骏马疾驰,几里外的帐篷转眼就到,随即就传来骑士的大吼声。

  “首领,我看到的汉部落的旗帜了,首领,汉部落的人来了。”

  那骑士一路大喊着奔向首领的大帐,沿途引起无数族人的观望,不过他也没有理会,只顾向首领的大帐狂奔。

  不过还没等他到地方,苏日图自己就从大帐中钻了出来。

  “汉部落的人来了?在哪呢?是从南边回来的商队还是使团?”苏日图还一边问一边朝四周张望着,可是却没有看到那熟悉的车队以及汉部落独有的旗帜,不由的有些暗恼。

  “首领,汉部落的人在,在日出海上。”那骑士连忙说道,说到一半自己也犹豫了,人会从水里出现?要不是自己亲眼所见,别人这么说,他也不会相信。

  “啥?!在日出海上?你胆子肥了是吧,还敢拿这种疯话来骗我,那人还能从水里出来?你咋不说汉部落的人都是鱼变的呢。”苏日图上去就是一脚将那放牧的骑手踹翻在地。

  可怜那骑手一阵委屈,又不好还手,只能嘟囔着说道,“我没说谎啊,他们真的是从东边的水上来的,不信首领自己去看啊,刚才还有段距离呢,这会儿应该已经到岸边了。”

  苏日图听了这话也是半信半疑了起来,要说是别的部落,他肯定不信,可是汉部落,再奇怪的事情只要跟汉部落挂上钩,那都是有可能实现的,没办法,苏日图只好按这个家伙说的亲自去看看了。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