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16章

作者:羽卿书

  总的来说就是,人有自己的欲望不怕,但一定要引导到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使人充满动力的去完成自己的目标。

  言归正传,时间很快又到了新的月份,鑫部落的商队也趁着圆环月落潮的机会,再次从海中的暗路来到了草原大陆这边。

  他们这次过来的人很多,足有120人,另外还有300匹牛马随行,一般情况下自然不会有那么多人的,可这次鑫首领特意派了商长老带队。

  首领的命令,商长老自然不敢违逆,不过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他还是安排了好多人保护自己,另外增加的那些牛马,除了用来驮运平时和草原人交易的货物,另外就是给汉部落准备的那些用来换车的物资,还有整个队伍外出期间的生活补给。

  这些东西林林总总的加在一起,让整个队伍显得比较庞大,这是鑫部落第一次出动那么多人的商队,同时他们的目标也是走到更远的地方,去汉部落经常活动的区域寻找。

  上次来过的小队长早就说了,说是因为汉部落从那些游牧民族手里收购了羊毛,所以下次也一定会再去那些部落卖给他们毛布。

第345章 汉部落的重骑兵

  鑫部落那边已经向着草原出发了,他们想要走到目标地点也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而且还要一边走一边卖东西,速度肯定不会那么快。

  而在汉部落这边,游伏带领的商队也在罗冲的叮嘱中踏上了征途,这次汉部落这边的商队和鑫部落比起来更加的夸张。

  在罗冲的命令下,由这次加入汉部落的草原野人为主要首脑,而刚刚组建的两支骑兵总旗,合计共76人。

  这些人可以说是汉部落目前绝对的精锐力量,每人都是三匹战马,还有一套能够覆盖到全身98%的盔甲,包括战马都有配套的甲具,虽然甲具是牛皮扎甲,但是对于敌人使用的主要武器还是有不错的防御力的,比如假想敌手中的竹弓竹箭。

  新一代的骑兵铠甲都是按照重骑兵的方向设计的,因为汉部落现在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批量制造骑射用的反曲弓,所以也就没办法搞骑兵游猎的作战风格,不过这没关系,轻骑兵不行咱们可以直接来重骑兵嘛。

  新组建的两个骑兵总旗就是真正的重骑兵,不管是他们装备的武器,还是训练的作战模式,他们战斗的时候就只有一个方式,那就是冲杀。

  重骑兵的武器很多,每人配备一个套筒刺刀,其实就是一个细一点长一点的枪头,刃长加上后面的套管能达到50厘米,但是却没有给他们配枪杆,因为骑枪这种武器大部分都是一次性的,当你真的扎中敌人之后,很难有机会再把枪收回来。

  所以罗冲干脆只给他们配枪头,枪杆就靠他们自己去找,可以是缴获来的,也可以是自己找的树苗什么的。

  除了这种一次性骑枪之外,还有一种杀伤力强大的主武器,就是之前想要装备,但是却没有时间批量生产的御林军刀。

  这些制式的御林军刀刃长一米二五,柄长四十公分,末端还有一个铁环,立起来几乎有一个人那么高。刀刃整体虽然是直的,但是前半部分也有个明显的上翘弧度,便于持刀者发力。

  这就是罗冲给重骑兵配备的主武器,作战的时候全部人马俱甲,先来一波骑枪冲刺,等把敌人的阵型撞散之后,再调转马头,横持制式大砍刀,再次冲进敌阵之中,只要这样跑上几遍,基本也不会有活人存在了,因为刀够长,马速又很快,所以根本用不着挥砍,只要端着长刀像收割机那样冲过去收人头就好了。

  重骑兵的甲还是生牛皮刷黑漆做的扎甲,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这次给他们加了比较长的护臂,小臂的牛皮圆筒能从手背一直覆盖到胳膊肘,而铠甲的上半身还增加了护肩,和批盖型的大护臂,能从肩膀位置一直盖到胳膊肘,这样就把整个上半身除了手掌的其他部位全都盖起来了。

  下半身也是一样,牛皮的短靴本来就可以看作是皮甲,小腿上也增加了从脚踝到膝盖的护腿,上半身连接下来的铠甲裙摆也直接垂到脚腕,当骑兵坐在马上的时候,宽大的裙摆绝对能把两条腿护得严严实实。

  另外除了这些,新式的重骑兵头盔也作出来变化,从原来的牛皮缝制加装青铜护额,变成了现在用金丝细藤编制头盔骨架,然后再外罩牛皮的方式,坚固程度根本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的创新,那就是原来的青铜护额变成了一个挂钩,用来挂青铜面具的挂钩。

  每错,罗冲给这些重骑兵装备了金属面具,把最危险的面部也武装了起来,而且除了面具之外,头盔的下沿也增加了一圈的牛皮扎甲,像是一个裙摆,把脖子,咽喉,肩膀全都覆盖住了。

  虽然不是金属的铠甲,可用在现在来说已经足够了,草原上游牧民族最常见的武器就是弓箭,至于刀,那是不可能有的,石斧倒是可能有一两个,长矛?更不会有。

  就算有的话,他们也没办法使用,确切的说,在获得马镫这种装备之前,他们只能骑着马射箭,要是用骑枪捅人的话,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场面,两个人互相快速冲刺,双方相向而行,平均冲刺速度在七十多公里的时速,那么对冲的速度就有可能达到150公里每小时,比高速公路的限速还快。

  这样的极限高速下,一个没有马镫的战士,举着长长的骑枪扎中了敌人,那么他会是什么下场?他会因为没有马镫,无法控制自己的身体,而被对冲的力量一起顶下马,然后惨死在战场的乱蹄之下。

  所以说在马镫发明之前,什么骑枪,什么砍杀,都是玩笑而已,就连他们经常玩的骑射,也因为没有马镫这种东西,而限制了发力的大小,有马镫的绝对比没马镫的能拉开更重的弓。

  汉部落现在没有适合骑兵短弓箭,所以发展的重骑兵,就要冒着敌人的箭雨冲到敌阵之中再杀,这也是重骑兵的正确用法。

  这两个总旗的重骑兵可以算作游伏这次的王牌杀手锏,但是游伏自己带的人也不少,原来就跟着他出去的那40个老队员,这次依然会跟过去,同时载货方面,还有八辆双牛拉动的四轮高帮货车,用来继续收购羊毛,估计也是今年最后收的一次了。

  除了这八辆大车之外,还有40辆单马双轮的小型板车,每辆车由一匹马拉动,另外还配有一个车夫,这是准备卖给那些草原游牧部落的马车,他们不是自己提出的想要马车嘛,那正好,罗冲直接搞出一批简略版的卖给他们,而且还要卖个高价。

  一辆双轮的大板车必须用两头牛四匹马来换,牛要一公一母,马还要年轻的骏马,超过四岁的汉部落都不要,别以为光是这样就算了,这样的双轮马车,卖的真的只是车,拉车的马和赶车的车夫,汉部落是绝对不卖的。

  当然了,这些马车虽然说是拉出去卖的,但也不好直接空车过去,40辆马车上也拉了不少的货物,新织出来的两米宽的毛布,一卷50米,光是这些毛布就足足装了400多卷,把这些日子生产出来的存货直接清空了。

第346章 郁闷的首领炬

  这400多卷原色的羊毛布是汉部落这一个来月的所有产出,全是加紧赶制的,而且并没有染色,不仅因为费工费料,而且时间上也不允许,再说这本来就是外贸的货,也没必要搞得那么精致,能用最短的时间换来最多的利益才是王道。

  不过汉部落作为一手货源,从中间赚的利润也是不少的,汉部落收购一只成年绵羊的羊毛,平均下来每只羊差不多有8公斤的羊毛,经过加工之后大概能生产幅宽两米,长十米的一块布。

  也就是说,16斤羊毛生产20平米的毛布,这样的毛布很薄,一平方米的克重不足500克,用来做春夏秋三季的衣服很合适,是汉部落外贸布匹的一款主打产品,毕竟冬天那些游牧部落还是要穿兽皮的,生产的毛布再厚也没有直接穿羊皮大衣暖和,就算做出来厚毛布也卖不出去。

  有句话说的很对,市场决定产品,放在这里就很合适了。

  而就是这样的羊毛薄布,汉部落的售价和进价却相差离谱,罗冲给出的售价,就是两米长两米宽的一块布,要用两只羊的羊毛来换,或者一张带毛的羊皮换四米毛布,一只活羊换6米的毛布,也可以是羊羔,公母和大小都不做限制。

  呃,这个价格很高,单从羊毛和毛布来看,直接差了十倍,一只羊五分之一的毛经过汉部落加工之后,就能换两只羊的毛,然后汉部落收购回来又能生产20米毛布,然后再换回来十只羊的羊毛,又能生产100米毛布……

  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优势,商业形式的财富掠夺,按照这个差价来算的话,长此以往下去,汉部落人人都能盖上羊毛被,罗冲那个用羊毛代替棉花的计划就不会是个空谈,是很有可能实现的,就拿现在生产的400多卷毛布来说,其实才用了五分之一的原料,剩下的五分之四都是汉部落赚的。

  只要给汉部落一些时间,这些羊毛就能变成族人们身上的衣服,床上铺得单子,身上盖的被子,汉部落就能逐步告别冬天全部依赖兽皮过冬的困难。

  而且这些还只是换羊毛带来的利益,要是用来换羊皮呢,用来换活羊呢?

  如果按照六米布换一只羊的话,汉部落的一名普通女性织工,使用飞梭织布机每天就能织10米布,等于一天的时间就赚了一只半的活羊,这可比打猎要牛叉的多啊,关键是又安全又稳定,上哪去找这样的好事。

  从前汉部落通过集市来扩大影响力,现在又通过集市来招收劳工,扩大人口规模,如今的对外贸易,则是让汉部落变得富有,这才是让国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最大进项,也就是罗冲说的,贸易兴国的国策。

  将近300匹的马,十几头拉车的牛,四十八辆大小车辆,76个精锐重骑兵,80人的商队成员,满载的铁锅铁勺,铁质剪刀,各种陶瓷容器,木制水桶,原色的羊毛布,纯净无暇的白盐,这就是汉部落这次出动的商队,所携带的商品和人员车辆配置。

  他们将会从小河东岸一路南下,先在沿途和那些山林里的部落交易一波,然后再出峡谷进入广袤的草原,抵达这次的交易的终点站。

  不过罗冲这次对游伏提出了要求,让他们尽可能的向南方探索,寻找到那个拥有竹子的部落商队,尝试和对方接触一下,然后通过谈判将他们驱赶到一定的范围之外,给汉部落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不然以后见一次揍一次,敢跟汉部落抢生意,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游伏也将罗冲的话谨记在心中,能够出去过着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日子,还能为部落带来很多的利益,让族人们生活的更好,这个工作实在太对游伏的心思了,他很热爱这种四处漂泊的生活方式,同时也很想有个稳定安全的后方基地作为休息的港湾,这两种要求其实很矛盾,但罗冲无疑把他这些问题都给解决了,所以游伏这个家伙对罗冲也很是忠心,努力的完成着罗冲交代的一条又一条命令。

  ……

  就在商队出发的同时,新城区的几千亩农田已经耕种完毕了,用来引水的沟渠也被奴隶们挖掘畅通,大树在新城区总管一切事务,现在也按照罗冲之前的要求,让大力带队,领着200族人还有300个奴隶,和一些牛马车辆,各种生产生活的工具,还有汉部落的木船,一起开赴盐湖区域挖掘磁铁矿,汉部落的铁矿石已经消耗殆尽了,今年还要储备一大批才行。

  汉阳城的北方,由两个侦察小队带领的部落联盟观察团,也已经到达了他们说的高原草地,找到了另一个以合作围猎生活的部落联盟,双方正在就参观汉部落的事情协商,而之前的这帮学会养殖的人,很明显在劝说他们一起去汉部落看看。

  双方目前的沟通还是比较顺利的,这个以围猎为生的联盟大部分首脑都对汉部落感兴趣,估计用不了几天,他们就会跟着一起南下去汉阳城。

  可是有人欢喜有人愁,北面的两个部落联盟都在为参观汉部落的事情而高兴着,而汉阳城南边的山林里,噜部落的首领炬已经快要愁哭了。

  他现在非常的后悔,特别后悔当初告诉游伏南边有大湖的事情,结果他自己都没想到,游伏他们为了探寻那个大湖,居然意外的找到了草原,还在那里相识了游牧部落,又和他们做了大生意,每次从自己这里经过,都能带回数不清的牛马羊。

  噜首领很郁闷,之前明明自己才是汉部落的大客户,自己部落养的花猪都能卖个好价钱,尤其是第一次和汉部落做交易的时候,那时候游伏还没有加入汉部落,所以对那些货物也没什么可惜的,给了他很大的方便,卖货的价格都十分低。

  可是自从汉部落有了新的牲畜来源,他们噜部落的花猪就开始贬值了,现在贬得连白盐都快吃不起了。

第347章 逆流的劳工

  炬非常的烦躁,以前汉部落只能从他这里买来活猪,可是现在呢,是他主动找着汉部落卖猪。

  为啥,因为噜部落还要继续吃盐,而汉部落却可以从草原获得大量的牛羊,看着游伏带回来的牛羊都是一群一群的,他就是主动找游伏卖猪都不敢开高价,你要的贵,那好,我不买了,反正没有猪肉还有羊肉呢,我又不是离了猪肉不活,干嘛还非要买你的,有那些物资多换些牛马不好吗,还能用来帮人干活儿。

  可是卖就卖吧,最起码还能和汉部落换取一些白盐和物资,但是汉部落的好东西太多了,他看着哪一种都很想要,可噜部落养的猪却是有限的,总数只有几百头。

  这些猪对于汉部落来说可能不算啥,但对于他们噜部落来说,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全部财产,他不可能把所有的花猪都卖给汉部落,但是白盐又不能不吃,所以炬想了一个主意,那就是用花猪从别的部落来换。

  汉部落的商队从北一路南下,途中肯定不止经过他们一个部落的地盘,更不可能只有噜部落和汉部落的商队做过交易,那么问题就简单了,附近其他的部落也肯定从汉部落那边获得了一些白盐,所以既然在游伏的手里卖不出好价钱,那就从周围的邻居手里买吧。

  这个想法是不错,可现实就像是老天爸爸跟你开的玩笑,总有那么点意外发生。

  这天噜部落的首领炬,领着几个自己的族人,赶着几头小猪来到邻居部落的地盘,希望能用小猪从他们手中换到一些白盐,但是等他们一行人赶到地方的时候,却看到他们的邻居正在收拾东西,看样子好像是要搬家或者迁徙的样子,顿时就让他心中大为疑惑。

  要知道原始人的生产能力差,每次搬家或者迁徙就需要重建家园,而且还要想办法获得每天的食物,可以说搬一次家就会大伤元气,甚至可能需要一两年才能恢复过来,这还是比较顺利的情况下,如果搬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整个部落都可能因此覆灭。

  所以他们一般都是选择一个水源食物都很充足的地方,然后建立一个安全的庇护所,一住就是几代人,如果没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危机,他们可能几百上千年都不会动,可是眼前的这个部落,他们居然在收拾东西搬家。

  噜部落的首领炬非常的疑惑,看着眼前来回忙碌收拾东西的邻居,他赶忙上前拉住一个男人询问起来。

  “这位小兄弟,你们这是要搬家吗,为什么要搬走,要搬去哪里,你们部落的首领呢?”

  那个男人本来正在干活儿,突然被人拉住,心里还有点不高兴,可是看到了几头正在地上拱来拱去的小猪,再一看炬的长相,立刻就认出了这是邻居噜部落的首领,于是脸上立刻露出了微笑,然后耐心的解释了几句。

  “原来是噜部落的首领,你要找我们首领啊,他现在不在这里,要是有事情的话,也可以和我们长老去说,那不,现在就在那边呢,你去问长老吧。”年轻的邻居族人如此说道。

  “哦,那好吧。”

  炬看这家伙顶多就一普通族民,也不一定知道准确的情况,于是就干脆按照指引来到了对方长老的身前。

  “长老,请问你们为什么要搬家,要搬去哪里,这搬一次家要浪费不少人力物力吧,你们这怎么说搬就搬了?

  对方的长老明显也是一愣,不过他立刻就认出了眼前的人正是自己邻居部落的首领,所以也是连忙招待。

  ”我们这确实是在搬家,至于原因吗,那就有点复杂了,总之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能让部落过的好一点,所以才要搬走,不然我们会很不方便的。“长老肯定的回答道。

  ”呃,要不您还是说麻烦的吧,为什么要搬走呢,搬走了就能让部落过的更好吗?这是什么道理?“

  炬虽然是个几百人的大部落首领,但他还是很尊重这些长老一类的智者的,这些人虽然年纪大,可是年纪大同样也是优势,这代表了无数的生存经验和生活阅历,而这正是年轻人所不具备的。

  ”嗯,你要是不着急我就跟你念叨念叨,去年的时候,从北边过来一队赶着牛车的人,他们的男人全都扎着头发,自称是汉部落的族人,专门跑到这里和别的部落交换东西,这你知道吧,我记得他们还从你的部落换过很多头猪。“长老开始说起了事情的起因。

  ”对啊,这个我也知道,你们搬家是和汉部落有关吗?“炬肯定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让长老继续讲故事。

  ”没错,就是那个汉部落,他们有一种白盐,是咸的,吃了能让人长力气,干活不会累的那么快,我们也从汉部落的手里买了一些那种白盐,可是他们卖的太贵,我们买过几次之后就买不起了。“说到这里的时候,长老深深的叹了口气,像是表达了自己心中深深的无奈,然后他继续说道。

  “我们原本打算以后大不了就不吃白盐了,可是今年年初,我们北边的一个部落却传来了一个消息,说是更北边的那个汉部落在找人干活儿,就是帮他们建造房子,挖土或者别的什么活,然后汉部落给这些来干活的人每天提供三顿加盐的饱饭,等到想走的时候,还能用干活的天数跟他们换一些生活用品,比如他们卖的白盐,陶器那些东西。”

  “什么?居然还有这种事?真的假的?那个汉部落就是来咱们这里卖东西的那个汉部落?只要给他们干活儿,每天就给三顿饱饭?还是加盐的?!临走还能拿回来一些?这也太好了吧!!!”噜部落的首领炬惊诧的说道,忍不住打断了长老的叙述。

  “谁说不是呢,要真是这样,那我们还打什么猎啊,都去给汉部落干活儿就好了,可我们北面那个邻居就是这么说的,我们当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是第三次去了,之前两次也确实从汉部落带回来不少东西,我看那些东西确实没错,的确是汉部落的,于是我和首领商量了一下,我在部落留着看家,让他带几个人跟着我们那邻居也去汉部落看看,结果到那一看,你猜怎么着?”说到这里,长老还故意卖了个关子。

  “是啊,然后呢,然后怎么了?”噜首领炬好奇的问道。

第348章 劳工见闻

  “然后我们首领带人去的时候,在路上就发现,不只是他们,这附近还有很多部落都在朝着汉部落的方向去,他们互相说了一下,才知道都是去汉部落干活的。

  而且他们在路上还发现了一些小部落遗留的居住地,里面都已经被搬空废弃了,听说整个部落都去了汉部落干活儿,那些废弃的居住地就被他们当作了中途休息的地方。”长老继续对噜首领炬说道。

  “搬空了?整个部落都去了汉部落干活儿?汉部落有多少活儿要干,居然找了那么多人,他们居然还能提供那么多食物,每天三顿吃什么啊,总不能是吃果子吧!??

  还有,那些整个部落都搬过去的,他们的女人孩子跟过去干什么,小孩子也能干活换东西吗,还有那些吃奶的孩子呢,跟过去干什么?”噜首领炬十分不解的问道。

  “嘿嘿,这就要说到汉部落厉害的地方了,你是没去过汉部落,不知道汉部落的强大,你刚才问汉部落有多少活儿干,你知道他们有多少人吗,我们首领说北边那有一个汉部落的居住地,人口都有7000多人,呃,差不多有你们十个噜部落那么多的人,而且这还不是汉部落所有的人,听首领说,像是那么大的居住地,汉部落还有一个,他们管那样的居住地叫‘城’。”

  长老继续炫耀着从首领那里得来的消息,其实他自己也没见过,所说的这些见闻都是自家首领打工回来告诉他的。

  “那,那么多人,汉部落这也太强大了吧,诶?好像也不对啊,他们既然有那么多人了,干嘛还招人干活儿?”炬先是被震惊的目瞪口呆,然后又产生了新的疑惑。

  “嗯,你说对了,他们人是很多,但是他们也要想办法获得食物啊,我听首领说了,北边那个是汉部落一个新建的居住地,里面还空着呢,听说他们要给所有的族人都建房子,就是那种特别结实,冬天还可以在里面烧火,不会冷的房子。

  可是他们自己的人还要储备食物啊,所以房子就只能找人来建了,所以才会招那么多人。

  另外还有你刚才问的小孩子的问题,汉部落确实也要小孩子干活儿,汉部落有很多的羊,就是那种长着角的四腿小兽,是吃草的,我们首领说,汉部落的那个新城,不算牛马,光是羊就有4000多头,比七个你们部落的人口还多。

  那些小孩子虽然搬不动重的东西,没多大的力气,但是可以给汉部落放羊啊,就是每天赶着那些羊出去吃草,傍晚再赶回来,和你们部落放猪差不多。那些放羊的孩子每天也能得到三顿食物,不过他们干活儿不能用来换东西回去,只管当天的饭食。

  但是只要他们放羊,汉部落也会给那些特别小的孩子提供食物的,而那些成年女人,也可以给汉部落做饭,然后还能顺便看小孩子,男人们则是干重活儿换白盐,所以有些自己打猎都困难的小部落,干脆就全都搬过去给汉部落干活了。”长老给噜首领炬一项项的解释道。

  而炬则是听的越来越震惊,不过震惊的同时他也释然了,汉部落都有那么多的羊了,他们的花猪自然也就不算稀罕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他还有更多的问题要问,之前不了解汉部落还好,现在听了邻居家的长老说了那么多,他反而更好奇了。

  “那他们自己就有那么多人了,现在又要养那么多人,他们吃什么啊,还每天三顿,就算是养了几千只羊,可也不能都杀了吃肉吧,那也不够吃几天的啊?”炬继续问着自己最感兴趣的东西。

  “哈哈哈,你这回还真来对了,我这里正好有一点首领之前带回来的吃食,正在让人做呢,一会熟了也让你尝尝。”长老大笑着说道。

  “哦?是什么东西?羊肉吗?”噜首领旁边跟着的一个小弟问道。

  “不,那是一种白色的草籽,就是草的种子,他们管那叫大米,用大米加水就能放进锅里煮成米粥,如果水放的少了,还能闷成干米饭,米饭就是他们的主食,那些去干活的人,每天也是吃米饭。

  除了米饭之外,每顿还会有加盐的煮肉,或者肉汤,也有用一种叫作油的东西炒的野菜,哦,对了,他们还会偶尔吃鱼,就是那种住在水里,没有长毛和腿的动物,吃的东西比我们部落平常吃的还好。

  诶?!你看这不是就好了吗,说啥来啥,来来来,快尝尝我们首领从汉部落带回来的大米,还有这做饭的女人,这可是之前在汉部落做过饭的,你看看这鹿肉煮的汤多白,里面可是加了白盐的,你也来点尝尝。”

  邻居家的长老正说着话,一个之前在汉部落做过饭的女人也把食物送回来了,一陶盆的白米饭,一小盆清炖鹿肉,白米饭特有的甜香味,肉汤虽然是清炖的,可也放了白盐,把骨头砸断了一起炖,把汤水都煮的白白的,看起来十分诱人。

  女人又拿来了两副碗筷,给两人盛上米饭,这才退下去给别人弄食物。

  “来,吃吧,这应该是最后一顿了,首领带回来的大米也不多,吃完这顿就没有了,不过我们很快就能继续吃上这美味的米饭了。”长老端起碗扒了一口米饭说到。

  噜部落的首领炬也端起碗尝试吃米饭,只是他还不会用筷子,但是长老也不会用,两根木棍根本在手里张不开,只能用来往嘴里扒饭,炬也只好跟长老笨拙的学着扒饭吃。

  “长老,你刚才说的继续吃这米饭是什么意思,你们还要再去给汉部落干活儿吗?对了,我来的时候看你们正在收拾东西,这是要到哪去?”炬边吃边问道。

  “唉!能干什么,当然是全都搬到汉部落去了,有个事你不知道,汉部落的那个新城虽然有几千人,但是我们首领听说这些人也是从几十个部落过来的,而且才刚刚加入汉部落没有多少时间。”

第349章 北迁的旅途

  “而且不光是这些,我们首领说那些之前整个部落过去给汉部落干活的人,其中也有一部分决定了加入汉部落,他们加入汉部落之后,原来的部落会变成一个氏族,以后这些族人还能通过名字找到原来的族人……

  我们首领看着那些人加入汉部落真的过上了好日子,而且也没受到什么区别对待,那些老族人该有的东西他们也都分到了,就想带着我们也加入汉部落,他这次回来就是找我商议这个事情的,我也同意了。

  我现在是看明白了,如果能过上这样衣食无忧的日子,部落叫啥又有什么关系,族人好好活着才重要,再说这不是还有个姓氏么,之前的部落也不算消失,所以我就答应他了。

  噜首领,下次再见……说不定我们也是汉部落的族人了,吃完这顿饭我们也要赶路了,我看了你还让人赶了几头小猪来,要是我没猜错的话,你这是想和我们换东西吧。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