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695章

作者:大司空

  “老哥哥,您见多识广,您说说看,佟佳阿瞒,能不能成其大事?”

  “唉,难得很呐,大清拥兵百万,佟佳阿瞒手里才多少人?嘿嘿,练兵三十万,鬼都不信,银子难道会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是啊,是啊。”

  就在京城的老百姓,议论纷纷的时候,从朝阳门前,一直到东华门前,忽然戒严了!

  一辆硕大的马车,在近卫镇官兵们的簇拥下,浩浩荡荡的从东边驶来。

  马车里,玉柱喝了口茶,笑问周荃:“竹生兄,以这种形式回京,吾兄有何感慨呀?”

  周荃抖开折扇,也跟着笑道:“东翁,实话说,我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啊!”

  坐在对面的蒋盛,也拈须笑道:“老十四不动手,咱们还真没合适的借口,带兵回京。”

  凡事,总要讲个道理嘛!

  玉柱猫在天津练兵,千真万确。

  但是,玉柱并未大权独揽的把持朝政,这也是事实。

  不管老十四,还是老四,无旨带兵进京,都是谋逆之举,这就给了玉柱以口实。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老十四打着奉遗诏的旗号,也需要朝廷下旨沿途各地关隘放行。

  不然的话,阿猫阿狗,都可以利用所谓的遗诏做文章了。

  问题是,垂帘太后和小皇帝,怎么可能替老十四张目呢?

  不管老十四打出了什么旗号,无旨起兵,就是谋反!

  玉柱奉旨带兵进京勤王,理所当然尔!

  当玉柱的马车,缓缓的驶入朝阳门时,守门的新军战士们,在长官的命令下,一齐举枪致敬。

  “立正!”

  “敬礼!”

  由于沿途戒严了缘故,马车一路疾驰到了东华门前。

  守门的侍卫们,异常惊恐的望着门前黑压压的新军战士们。

  想关门,真不敢。

  不关门,心里又怕极了!

  不大的工夫,玉柱马车稳稳的停在了东华门前。

  玉柱钻出马车,手里举着黄澄澄的旨意,厉声喝道:“奉旨带兵保护大内,胆敢阻拦者,格杀勿论!”

  “是。”近卫镇镇统牛泰,接到了命令后,当即把手一挥。

  眨个眼的工夫,近卫镇的官兵们,如同潮水一般,涌进了皇宫之中。

  宫里的八旗侍卫们,哪有胆子反抗,老老实实的被缴了械,成了新军的俘虏。

  玉柱迈着四方步,带着牛泰,来到了南熏殿。

  这时,守在南熏殿内的老五和老七,已经得到了新军进宫的消息。

  玉柱进殿之后,就见老五和老七,正怒气冲冲的瞪着他。

  唉,玉柱的心里,不由暗暗一叹,曾经的好安答,好兄弟,因为大道不同,终于走到了决裂的这一刻了。

  但是,玉柱丝毫也没有后悔。

  只因,人间正道是沧桑!

  恢复华夏衣冠,是玉柱毕生的梦想,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玉柱当牛做马,伏低做小的伺候老皇帝,长达十余年之久,图就是有朝一日,可以扬眉吐气的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玉柱,你这是何意?”老七还想有个台阶下,说的比较婉转。

  “玉柱,你莫非是想谋逆不成?”老五疾言厉色的质问玉柱。

  玉柱深深的看了眼老五和老七,此时此刻,多说废话,还有何用?

  “恒亲王允祺,淳亲王允佑,接旨吧!”

  玉柱从袖口摸出了旨意,高高的举过头顶。

  老五不服,厉声喝道:“我一直守在南熏殿,你哪来的旨意?”

  玉柱微微一笑,老五的意思是说,他是实际执政的辅政王大臣,宫里的旨意必须经他之手。

  老七虽未说话,却站得笔直,丝毫也没有跪接旨意的意思。

  既是如此,玉柱也懒得讲究表面上的形式了,展开旨意,朗声念道:“特谕,辅政王大臣允祺及允佑,勾结叛贼,图谋不轨,著革去一切差事,拿交宗人府从重治罪。”

  “这是乱命,我不能接受。”老七神态平静的拒绝了跪下接旨。

  “玉柱,你竟敢矫诏?”老五抬手指着玉柱的鼻子,厉声喝斥。

  玉柱不动声色的将旨意,摊开在了老五和老七的眼前,淡淡的说:“我怎敢矫诏呢?”

  老七的眼神不错,只看了一遍,就知道,确实是真旨意。

  但是,旨意再真,也不能接受啊!

  “来人,请五哥和七哥,去宗人府歇歇脚吧。都听好了,不许虐待我的五哥和七哥。”

  “是。”近卫们一拥而上,分别架起了老五和老七的胳膊,就抬出了南熏殿。

  解决了老五和老七之后,一直躲在偏殿的马齐和张廷玉,赶紧出来拜见玉柱。

  “请主上安。”马齐明显受了惊吓,嗓音微微发颤。

  “拜见主上。”张廷玉则泰然自若的大礼参拜了玉柱。

  江南的二十家大户捐款之中,安徽桐城张家,赫然在目也!

  张廷玉早就投靠了玉柱,原本没必要捐出巨款,做出锦上添花之事。

  无奈何,江南的大户人家,同气连枝,儒门领袖亲自上门募捐,桐城张家也不好意思不参与。

  不过,张廷玉为官清廉,从不贪污受贿,只是靠着桐城张家的万顷良田收租过日子罢了。

  结果呢,桐城张家,硬是卖了九成的良田,这才勉强凑齐了捐款。

  张廷玉的家底子,玉柱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所以,玉柱悄悄的派人用宇宙行银票的形式,把捐款还给了张廷玉。

  但是,玉柱只字未提张家卖地的事儿。

  张廷玉何等聪明,他当即意识到,已经卖出去的万顷良田,再也买不回来了。

  外头都在传,玉柱想做王莽。

  马齐听了之后,一直不太相信。

  别人做王莽,倒可理解。

  可是,佟佳氏是正儿八经的满洲镶黄旗下,从佟图赖一直到玉柱,老佟家四世四公一王,可谓是累受国恩矣!

  玉柱又是正经的旗人,全天下的汉人,有可能信任他么?

  众所周知,整个大清朝的旗人,满蒙汉加在一起,也就几十万人而已。

  据康熙五十八年的各地奏报,全天下的汉人们,已经超过了一万万五千万的大关。

  就算是玉柱当了皇帝,旗人肯定不服,汉人又怎么可能服他呢?

  所以,马齐一直认为,玉柱想当王莽,那是不可能滴!

  玉柱想当多尔衮,那是大大的可能!

  PS:大戏正式开场了,求赏票票。票票越多,码得越精彩!

第981章 前怕狼,后怕虎

  母后皇太后和小皇帝,在养心殿单独召见了玉柱。

  整个皇宫漏的像个筛子似的,老五和老七幻想封锁消息,肯定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蒙古的王公们,早就上了密折,向垂帘母后和小皇帝,禀报了老十四起兵造反的真相。

  实话说,蒙古人打不过大清,也惹不起老十四,给朝廷紧急报个讯,那是必须的。

  谁不怕朝廷秋后算帐啊?

  结果,老五和老七疯了,居然想封锁消息。

  于是,母后皇太后征求了小皇帝的意见后,果断叫了张廷玉进来,发了两道密旨给玉柱。

  大沽口到京城,近在咫尺。

  玉柱早上接的密旨,后半夜的时候,第一镇的新军就进了京。

  在大清,养马和养兵的开销,迥然不同。

  对于大清的骑兵来说,用黑豆喂出来的战马,异常之肥壮。

  但是,黑豆的产量有限,十万新军,暂时不可能实现全员骡马化。

  因为,养一匹马的精饲料,外加黑豆之类的加餐,至少顶十五名士兵的口粮。

  不管在哪个朝代,养马都是巨大且沉重的财政负担。

  不过,早就实现了全员骡马化的第一镇,在新军的作战体系之中,也就充当快速反应部队的重要角色。

  光武帝的幽州突骑,曹阿瞒的虎豹骑,李老二的玄甲军,成吉思汗的怯薛军,岳飞的背嵬军,都属于是精锐的快速打击部队。

  接到了命令之后,从集合到出发,再到抵达京城的安定门前,第一镇只用了不到九个时辰。

  这样的快速反应部队,的确做到了,其疾如风也!

  大军出动,这么大的消息,显然是瞒不过人的。

  若无邬思道和孙承运的紧密配合,利用守城门的巨大优势,拦截了回来报信的所有急脚递,老五和老七也不至于一直被蒙在鼓里。

  信息战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也。

  “臣玉柱,恭请母后皇太后、皇上安。”

  “伊立。”小皇帝叫了起后,便闭紧了嘴巴。

  垂帘母后问政的时候,伊立和跪安吧,是小皇帝唯二可以说的词汇。

  “玉柱,你都知道了吧?”慈康皇太后问玉柱。

  玉柱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装傻的说:“回母后皇太后,臣只听说,老十四奉大行皇帝的遗诏,班师回京。老十四毕竟是大行皇帝钦封的大将军王,兹事体大,具体的详情,恐怕还需要派重臣前往查探才是。”

  新军尚未完全练成,决战的时间越晚,对玉柱越有利。

  对于这个逻辑,母后皇太后知道,小皇帝其实也很清楚。

  玉柱肩膀一滑,想溜过去,以拖延决战的时间,以小皇帝的精明,岂能不知?

  对于小皇帝而言,老十四和玉柱这两个家伙,显然都是大祸害。

  但是,真要比较起来,老十四对小皇帝的危害性,明显大得多。

  藩王起兵,一旦打进了京城,别人皆有活命的机会,唯独小皇帝本人,只能是死路一条!

  朱棣打进了南京城,明面上,说是建文帝逃了。

  实际上,那是骗傻子的说法而已。

  明摆着,是朱棣宰了建文帝,又不想背上弑君的骂名,这才故意谎称建文帝溜了。

  毕竟,靖难的旗号是清君侧,而不是清君。

  老十四伪称奉遗诏班师回京,咳,除非脑袋进了水,谁还不知道他的狼子野心啊?

  玉柱呢,谎称回府守制,却暗中溜去了天津大沽口练兵。

  在小皇帝看来,掌握天下大权的旗人,都不可能支持玉柱篡位,却极有可能支持老十四登基。

  毕竟,老十四也是大行皇帝的亲儿子嘛。

  天家之中,手足相残,闹内讧,其实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