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了康熙 第631章

作者:大司空

  中日甲午战争,日方获胜后,就明目张胆的吞并了朝鲜半岛,割走了台湾岛,正式崛起为东亚的军事霸主,赌输了国运的大清,则陷入到漫长而又痛苦的下坡之路,完全无法自拔。

  凡事就怕比较!

  装备了新式武器,接受了新式军事理论指引的少量罗刹军,自西向东,一路侵略过去,所向披靡,并最终成为了中国的心腹之患。

  这就说明,即使是近代三流工业国的罗刹帝国,在征服西伯利亚游牧民族之时,依旧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形成了降维打击。

  再看大清朝这边,老皇帝不仅漠视于西方军事技术的进步,而且,还把大口径的火炮都封存了,八旗火器营只留下了子母小炮和少数鸟铳等远远落后于时代的武器。

  18世纪初的大英帝国海军里,最弱的三级风帆战列舰,大约1300-1800吨左右,配备了26门24磅炮,26门12磅炮,18门6磅炮。

  同一时期的大清水师,最厉害的大赶缯战船,不足300吨,配备了大炮4门(6磅)、斗头炮1门(2磅)、百子炮4门(霰弹)、子母炮2门(半磅)、鸟枪28杆。

  这还怎么比?怎么打?

  试问,这样的大清,怎么可能不亡呢?

  罗刹国和准噶尔汗国,时友时敌,根源是罗刹国对于领土的吞并野心,实在是太过强烈了。

  只要准噶尔汗国的国力稍弱,罗刹人就要南侵。

  问题是,装备火枪和火炮的罗刹人,居然屡屡败于准噶尔人之手。

  准噶尔人的武器装备,肯定不如罗刹人那么先进。但是,准噶尔人的运气很棒,拥有不世出的名将——大策凌敦多布。

  一般人,几乎没有听说过大策凌敦多布的名字。

  但是,真实的历史上,大策凌敦多布只带了六千人,就击败了拥兵数万的拉藏汗,灭了和硕特汗国。

  罗刹国的布赫戈利茨中校,率领配备了专业炮兵的两个步兵团,以及700多名骑兵组成的三千殖民军,实施南侵计划,企图在亚梅什湖地区建立殖民要塞。

  大策凌敦多布,这个军事天才率领不足一万人的游牧骑兵,居然正面击败了火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布赫戈利茨侵略军,将罗刹人赶出了准噶尔汗国的领地。

  老皇帝告诉玉柱,半个月前,一万余名武装到牙齿的罗刹人,突然围攻额驸策棱治理下的胡图斯要塞。

  罗刹人选的进攻时机,恰到好处,因为额驸策棱刚刚被老皇帝召回京城述职。

  胡图斯要塞的重要战略意义,勿须多说废话。

  一言以蔽之,这里若是丢了,整个蒙古地区,从此就不太平了。

  老皇帝三次亲征准噶尔,为的就是平定蒙古,确保京城以北几千里内,平安无事。

  “是可忍,孰不可忍,罗刹人欺负朕老了,打量着我大清无人乎?”

  玉柱一听就知道,老皇帝彻底被罗刹人激怒了,这是打算丢出王炸。

  如果是别的军事行动,玉柱多半会装傻。

  因为,玉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首相了,再捏着庞大的兵权,那就太犯忌讳了。

  但是,罗刹国南侵,如果不及时的把他们赶出去,后患无穷!

  国战当头,玉柱也顾不得计较太多了,当即主动请战。

  “汗阿玛但有所命,臣儿绝不推辞。”

  老皇帝和罗刹人打过多次交道,颇知道罗刹火枪和火炮的厉害。

  没有攻城重炮的加持,罗刹人占据的军事要塞,简直就是清军的噩梦。

  实话说,打这种近代化的战争,整个大清朝,也就是玉柱最擅长了。

  “你带着弘皙和策棱一起去增援喀尔喀蒙古,若是胡斯图要塞已经丢了,务必给朕抢回来,明白么?”

  没办法,老皇帝即使再不想玉柱继续刷军功,积攒军事威望,被逼无奈之下,也只得启用他了。

  不过,老皇帝留了一手,安排弘皙跟着玉柱一起去。

  咳,谁还不知道老皇帝的小心思呀?

  从无作战经验的弘皙,他懂个球啊?

  但是,此战若是打赢了,弘皙必须捞到首功,玉柱不过是衬托红花的绿叶罢了。

  在大事上,玉柱从来不糊涂。

  实话说,这是一道单选题。

  假如打了胜仗后,只要玉柱的军功折子里,没把弘皙列为首功。嘿嘿,等他回京之日,就是下狱之时。

  当然了,若是打输了,黑锅也只能由玉柱去背,和弘皙没有半文钱的关系。

  这种亏本的买卖,玉柱偏要主动揽上身。

  唉,怎么说呢,只能说玉柱毕竟是接受过现代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抗击罗刹侵略的家国情怀,始终斩不断,割不尽。

  老皇帝盯着玉柱,看了很久,方才许诺说:“此战若胜,哪怕再多人反对,朕必晋你固山贝子。”

  玉柱肯定要推辞,他抬起头,老皇帝便摆手制止了他。

  “是你应得的,不许推辞。”老皇帝含而不露的表态,随即堵了玉柱的嘴。

  嗨,具体指挥打胜仗的玉柱,若是不晋贝子爵,老皇帝又怎么好意思狠狠的抬举弘皙呢?

  唉,绿叶就是个悲剧,只能衬托红花的鲜艳和美丽啊!

  当天,旨意就颁下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中和殿大学士玉柱,拜定国大将军,特赐白虹刀……二品及以下武臣,皆可先斩后奏,钦此。”

  旨意连发了数道,弘皙被授为征西将军,任大军的副帅,额驸策棱则被授为靖边将军。

  不懂历史的人,只知道所谓的抚远大将军很厉害。

  实际上,从清军入关,迄今为止,只有和硕豫亲王多铎,被拜为定国大将军。

  在大清朝所有的大将军里边,排第一的是多尔衮担任过的奉命大将军,其次便是定国大将军。

  顺治四年,多铎进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随即取代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登上了辅政王的宝座。

  不夸张的说,只要此战获胜,让弘皙顺势捞足了军功,也就奠定了玉柱是托孤诸辅臣之首的崇高地位。

第886章 托孤的老本

  此次出兵,老皇帝确实下了血本。

  除了6000多名新军和完整的八旗火器营之外,常驻于西山下的八百索伦铁骑,三千热河驻军以及丰台大营的三千精锐重甲八旗兵,外加直隶通永镇总兵的五千绿营兵,全都交到了玉柱的手上。

  加总计算,玉柱掌握的精锐兵马,足足超过了两万五千八百人。

  不夸张的说,自从清军入关后,赖以定鼎的真正老本,尽入玉柱之手矣!

  这且罢了,几十门封存已久的,二千多斤的神功将军炮和三千多斤的无敌大将军炮,也都给了玉柱。

  有朝一日,若是和这些人对阵,步军衙门管辖的三万卫戍轻步兵,必成一击即溃的笑话。

  幸好,玉柱不是汉臣,而是老皇帝母族出身的上三旗满洲贵胄。

  不然的话,就算是老皇帝的脑袋被门夹了,也不可能让汉臣掌握如此要害的兵权。

  几万兵马的集结,绝非儿戏,更不可能聚集于京城附近。

  按照老皇帝的部署,十日后,大军将于张家口厅的兵营里,集结待命。

  张家口厅,位于宣化府以北,乃是京城往返蒙古大草原的咽喉要道。

  陛辞这天,老皇帝盯着跪在玉柱身后的弘皙,感慨万千的吩咐他:“切切不可擅作主张,一切行动皆须听大将军的军令,明白么?”

  “臣孙谨遵汗玛法的教诲。”弘皙克制住心里激动情绪,双目含泪的望着老皇帝。

  实话说,为了帮弘皙刷出显赫的军功,以震慑群臣,老皇帝真的梭哈了。

  老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又看向玉柱,亲热的说:“柱儿,汗阿玛等你奏凯而归。”

  “臣儿有信心赶走罗刹人。”玉柱重重的叩首,并慷慨激昂的表了态。

  实际上,玉柱暗暗冷笑不已。此行的主帅,并不是他,而是弘皙。

  说白了,也就是老皇帝想给弘皙充分亲近八旗精锐的机会。

  玉柱呢,主要负责行军作战。弘皙呢,沿途之上,肯定少不了拉拢军心的各种花活。

  “来人,取刀来!”

  马齐双手捧着白虹刀,举到了老皇帝的跟前。

  老皇帝抬手摩挲着珠光四溢的刀鞘,意味深长的说:“柱儿,朝廷定鼎名刀,汗阿玛就托付给你了。”话里显然有话。

  名为赐刀,实则托孤,玉柱焉能不懂?

  玉柱赶紧碰头谢了恩,高举双手,从马齐那里,接过了沉甸甸的白虹刀。

  老皇帝毕竟老了,无法亲自完成京郊送帅出征的那一整套礼仪流程,便命老四代为送玉柱他们出京。

  近年以来,诸如代祭太庙,去盛京拜谒太祖陵和太宗陵等重大礼仪活动,基本上都由老四包揽了。

  实话说,老皇帝的这种安排,很容易帮着老四助长夺位之心。

  在皇权砖制社会,代天祭祀,往往具有浓厚的暗示意味。

  陪同玉柱出京的时候,老四笑眯眯的说:“好弟弟,等你凯旋而归,也该操办孩子们的婚事了吧?”

  玉柱微微一笑,说:“成,此行西征,我必多抢点浮财回来。”

  老四浅浅的一笑,说:“我可都听说了,罗刹国的小美人儿,个个俊俏水灵,别有一番异域风情,你难道不打算多抢几个回来?”

  “哈哈,借四哥你的吉言,金发碧眼的毛子小美妞,多多益善。”玉柱哈哈大笑。

  两个死冤家,活对头,硬是把聊天的气氛,炒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别提多亲热了。

  人在庙堂,上一秒比亲兄弟还要亲,下一秒翻脸比翻书还快,乃是基本技能也。

  此次西行,玉柱家里,只要有名分的妻妾,尤其是生过儿子的女人,一律不许带出京城。

  玉柱是个地道的明白人,兵权越重,人质越多的道理,他岂能不知?

  所以呢,玉柱也没纠缠着和老皇帝讨价还价,只是带了两个编外的情人,王熙凤和吴梅娘。

  只是,比较恶心人的是,老皇帝硬塞了两名俊俏的宫女过来,美其名曰:方便沿途伺候玉柱。

  玉柱心里有数,这两名宫女,名为侍奉枕席,实则是就近监视他。

  离京之后,去张家口的路上,玉柱在马车里谋划作战方略,弘皙则天天找各级将领们聊天喝茶。

  不过,弘皙也颇有自知之明,他没敢把手伸进新军和八旗火器营之中,而是集中精力的拉拢热河驻军、丰台驻军和通永镇的绿营将领们。

  热河驻军,和丰台驻军,都属于京营八旗兵的范畴。

  京城一旦有事,从热河赶到京城北边的安定门,充其量只需要两天时间。

  若是轻骑兵突进的话,一日可抵地安门城楼之下。

  玉柱明知道弘皙的意图,却故作不知,任由他上窜下跳的忙得不亦乐乎。

  实话实说,此前的老皇帝,对玉柱确有知遇之恩,重用之情。

  但是,自从老皇帝把大清朝的最精锐的力量,都交到玉柱的手上之后,也等于是断绝了玉柱将来的活路。

  将来,弘皙登基称了帝,坐稳了江山之后,岂能容得下玉柱这种功高盖主的权臣?

  更重要的是,欲立弘皙为皇太孙,就必然涉及到了,如何果断处置老二胤礽的问题。

  按照森严的礼教规矩,岂有其父尚在,却立其子的道理?

  玉柱即使用脚去思考,也猜得到,老二胤礽若是暴毙了,凶手必然是他,干坏事的证据也肯定会捏在弘皙的手心里。

  唉,老皇帝啊,为了江山永固,你可真的是用心良苦啊!

  客观的说,老皇帝部署的险恶勾当,对巩固皇权,极其有利。

  然而,代价却是,玉柱和他的儿子们,携手共赴黄泉。

  不过嘛,这样也好,玉柱可以完全没有心理负担的挥洒自如了。

  晚上宿营的时候,玉柱拥王熙凤入怀,享受着和风细雨的快活。

  “爷,我听说,兵营里应该禁止大声喧哗吧?”夜风中传来饮酒作乐之声,王熙凤有些嫌弃的发出抱怨。

  玉柱微微一笑,每日晚间,弘皙的营帐那边,都要点起篝火,大宴各路将领。

  诸如烤羊啊,煮羊啊,送美人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歇过。

  玉柱的态度,也很明确,只要弘皙不去新军或火器营里边摆宴,他就不会主动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