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化军
周厚叉手应诺,拿了名帖飞也似地去了。鹿邑已是亳州治下,杜中宵是本州推官,县里本当派人护送的。只是他在繁华地方待惯了,一时忘了此节。
等了约半个时辰,周厚同本县的曲都头,同五个弓手赶了过来。
交回名帖,曲都头向杜中宵唱诺:“小的是本县都头,县令差来,听官人吩咐。”
杜中宵道:“我适才听主人家说,最近路上有些不太平。你带几个人,一路上小心,护送我们两人出境。我甫来本州上任,切莫出了差错。但有一点差池,惟你是问!”
曲都头连道不敢,口中道:“官人切莫听人胡说,现在太平时节,路上怎么不太平。这些路边做生意的,专一抖嘴,显得自己多有见识。官人只管安心赶路,小人伺候着便是。”
杜中宵点了点头,不多说什么,只是让曲都头一路小心。
歇息了一会,见路上的行人渐渐多起来,杜中宵和苏颂才起身。曲都头带着弓手在前,一行人向渡口行去。弓手只是一种组织的名字,实际与弓箭无关。他们是本地丁壮,轮流当差,维护地方治安。
离着渡口不远的一处长满芦苇的汊口里,一只小船上,三个汉子坐在一起,撕着一只鸡饮酒。远远看见路上曲都头和杜中宵一行,坐在里面的一个汉子啐了一口:“可不晦气!好不容易看见一只肥羊,应该有些身家,不想却是个官宦人物,引了县里曲都头护送。”
他对面的汉子转身看了一会,道:“大哥,曲都头不过带了五个人,里面还有一个与我们熟识的蒋二郎。那个书生,一看就手无缚鸡之力,算是搭头。不如我们劫了他们,无非分些与曲都头便了。”
先前的汉子大骂:“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能让曲都头老实护送,必然是官宦,说不定还是本州的官人,怎么敢去招惹!这些人都认得我们,只要走了一个,我们就难以逃脱。算了,只当晦气,今天不做买卖了!我听说,有一个宋四公,甚是有手段,前些日子在京城做了件大案,被官府捉拿,跑到我们这一带来了。你们都警醒些,有了他的消息,及早报与我。”
另一个汉子道:“那宋四公做了大案,手中必有金银宝物,哥哥是要发他的财么?”
“你知道什么!这个宋四公在江湖上甚有名声,我们搭上了他的线,也做大买卖,才能发财。”
第2章 城狐社鼠
知道路途险恶,杜中宵再不敢大意。由曲都头护着到了卫真,换了人员,一路到了亳州。
到亳州已是天黑,杜中宵与苏颂在驿馆歇了,第二日换了官服,入城直到官衙来。杜中宵是经韩绛推荐,韩艺辟来的,是他的自己人,早在后衙排下了筵席,为杜中宵接风。
亳州城里,除了知州韩亿,杜中宵的上司还有通判刘几,签判赵挘溆嘀畈懿尉闶峭拧�
接风宴直到日中方散,韩亿对杜中宵道:“州里最近并无紧急公务,你且歇息些日子,官衙附近找处院子居住。这处州衙多年未修,后衙委实无处居住,只好委屈你。赁屋的租钱,库里拨付就是。等到安顿下来了,到永城县去走一遭。那里正临汴渠,漕运繁忙,不可有丝毫差池。其余随从等等,自有签判安排,你不需操心。”
杜中宵拱手称是,与苏颂一起辞别众官,出了州衙。
签判赵挵才帕艘桓鼍裥牛宋甯雠啪魑胖邢某に妫黄鹑ユ涔莅嵩诵欣瘛�
城门处的一处茶铺,三个汉子围着一张桌子喝茶,看见杜中宵一行直往驿馆去了,为首的汉子低声道:“看见了没有,那个我们前几日见的年轻官人,果然是本州新来的不知什么人物。此番没有了都头弓手在身边,却多了一个节级几个排军,如何能够惹得?”
另外两人也直咂舌。一个道:“我听蔡三郎说,本州有一个新来的推官,是新科进士,莫不就是这位年轻官人?此人看起来如此年少,却做了如许大的官!”
为首的汉子道:“进士们多是少年郎,在本朝最是重用,稀奇什么!州城眼线众多,我们切不可闹事,被抓到官里去便一切皆休。吃了茶,寻个相熟的人家歇息一夜,明早去寻宋四公是正经。”
三人吃了一会茶,看太阳西移,便算了茶钱,一起向城门而来。
到了城门处,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蹲在城墙边,衣衫褴褛,一双黑亮的眼睛扫视着进城的人。
为首的汉子低声道:“以我见识,这个乞儿必不是正经人物,只怕是个偷儿。这种人物对地方格外熟悉,我们去找他探探消息。”
说完,走到少年面前,弯腰道:“城里有个黄大官人,你可知道?”
少年抬头看了一眼,目光满是警惕,道:“什么黄大官人,闲汉黄六郎就听说过。”
“不错,正是黄六郎。你带我们去他家里,我给你两文钱买个烧饼吃。”
少年站起身来,看着汉子道:“你是什么人?若是与黄六郎有仇,我带你去他家里,将来岂不是说不清楚?再者,只肯拿两文钱出来,太也小气。”
汉子笑道:“我是鹿邑贩羊的沈大郎,那两个是我的兄弟,一个名李细,一个名孙崧,都与黄六郎熟识。以前在外地相会,说好到黄六郎家里喝酒耍子。好吧,你带我们去,给你五文钱。”
少年看了看另外两人,伸出手来:“先给我钱,我自带你们去。”
沈大郎从身上摸出五枚铜钱,放到少年手里,连连道:“依你,好,好,快去!”
少年收了钱,带着三人入了城门,走不多远,拐入一条小巷。走到尽头,却是一个荒废的菜园,少年指着道:“便是这里了。黄六郎日常在这里招人聚赌,不定什么时候就捉进官里去,我却不敢进他的园子。好了,到了地方,你们自进去。”
跟在后面的李细听了这话,上前一把捉住少年,恶声道:“这小泼皮如此可恶,不过两三步路,就要五文钱,还不带我们进去。拿回钱来,快滚!”
说完,从少年手里抢了五文钱回来,一把就把少年甩了出去。
少年跌倒在地,一滚爬了起来,觉得嘴角湿甜,摸一下才发现摔破了嘴角。在身上擦了擦手,少年目射凶光。瞪眼看着三人,过了一会自知不是对手,恶狠狠地道:“好,今日不与你们讲较。记住我陶十七的名字,若有一日落到我的手里,让你们生不如死!”
孙崧听了大笑:“这小猴子没三两力气,口气却大。你若还在这里纠缠,我先叫你知道什么是生不如死!亳州以西,谁不知道我们三兄弟大名!”
陶十七冷哼一声,看了三人一眼,转身大步去了。
看着少年的背影,沈大郎摇了摇头:“这小猴子有些古怪,不知什么来路。”
说完,三人进了菜园。只见园里乱七八糟长着杂草,许久都没有人打理了,里面两间茅屋。
黄六郎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六郎在家么?我是鹿邑沈大郎,前来拜访。”
话音刚落,从茅屋里出来一个敞着怀的粗壮大汉,瓮声瓮气地道:“既然是自己兄弟,尽管入来喝酒便是,只管在外面大呼小叫做什么!”
见来人正是黄六郎,沈大郎满脸堆笑,带着两个兄弟迎上前去。
随着黄六郎进了茅屋,只见有四五个汉子围在地上,正大呼小叫地掷铜钱。
沈大郎对身边的黄六郎道:“听说州城里做公的眼线众多,六哥这里怎么还敢赌钱。”
地上的一人笑道:“六郎跟司理院的哥哥便如一家人,哪个还管这里的闲事!你们三人,若是也来赌钱耍子,趁早寻个位子坐下,真金白银拿出来。”
沈大郎陪着笑:“我们都是乡下穷汉,哪里来的闲钱赌。今日寻六哥有些事情相商,你们只管玩就是。这里地方偏僻,又无四邻,正是玩乐的好地方。”
赌钱的几人听说这三人没钱,便就没了兴致,只管自己掷钱,不理他们。
黄六郎寻个凳子坐了,看着沈大郎道:“你这厮寻我做什么。前几个月,到你那里做买卖,一文钱都没有赚到,还请你们酒肉。莫不是吃得口滑,又想到我这里蹭吃蹭喝?”
沈大郎看了看地上赌钱的几个人,凑到黄六郎跟前,低声道:“不瞒六哥,我们这几个月没做成一笔买卖,着实穷得狠了。前些日子听说,有一个京城来的宋四公,甚是有手段,因为官府捉拿,逃到了我们这里。六哥认识的人多,必然听说他的行踪。”
说到这里,见黄六郎看着自己只是冷笑,知道他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忙道:“六哥莫要多疑,我们不是贪图赏钱,只是想寻宋四公入伙,赚些衣食。若不趁这几个月赚些钱财,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弟兄们如何存活。六哥可怜则个,给我们指一条明路。”
第3章 新家
亳州城东,离着涡河不远的一处院子里,黄六郎带着沈大郎向柿子树下坐着的人作揖:“节级,这是鹿邑贩羊的沈大郎,甚是有手段。前几个月,我到那里与他们做过买卖,虽然没得钱财,甚是得他们关照。这几人在乡里混不下去,欲随着四公做些生意。”
柴节级斜眼看了几人一眼,漫不经心地道:“看你们倒是孔武有力,想来也是好手。只是,四公要做的买卖不是能打就行,最重要的是脑子灵活,你们行吗?”
沈大郎急忙作揖:“节公放心,四公放心,我们行走多年,并不曾失风过。”
柴节级看了看坐在对面的一个干瘦老头,点了点头道:“如此最好,四公这里也需要人手。且在城里住向天吧,过些日子,四公要到永城县去,那里才能做买卖。”
说完,又吩咐道:“州城不比乡下,你们切记不要闹出事来。这几日永城有公文解来,到时你们随着来的人一起去。秋天了,汴渠上的生意做不了多少日子,便要放冬,都警醒着些。”
沈大郎听了大喜,心中猜测坐着的老实就是宋四公,心中奇怪这样一个老头怎么做下大案。转念一想,人不可貌相,江湖上能人异士大的是,自己岂可因貌取人。
看着黄六郎引着沈大郎几个人出去,柴节级对宋四公道:“京师的公人追得紧,四公还是到永城的乡下去。那里离着州城又远,又临汴渠,四方人物辐凑,既好隐藏行迹,又有生意好做。”
宋四公点头:“我也听说过永城那个地方,虽然只是一县,因守着汴河渡口,甚是繁华。而且船家纤夫不计其数,商贾云集,甚是个好去处。那里有个马大官人,甚是有势力。”
柴节级笑道:“马大官人是永城那里的牙人,钱财无数。四公到那里发财,自然离不了这人。我与他结识多年,四公只管安心去就是,一切都由他安排,管保无数。”
宋四公叹了口气:“我在京城闹出事来,如今被官府追得紧,只好胡乱躲一阵子。节级劳心,等躲过了这场灾祸,日后必有所报。”
柴节级笑道:“我们自家兄弟,说这些做什么?来,饮酒!”
第二日,杜中宵带着柴信,寻了牙人,在离州衙不远的街边寻了一个小院,商定每日两贯足,立了文契,指挥排军搬了过去。这个年代的商业往来,牙人几乎是必备的,这跟杜中宵的前世不同,他们不只是介绍的作用,还要文契上具名,兼职保人。
苏颂有官在身,又是在去赴任的路上,在驿馆居住吃住全免,自然依旧住在驿馆里面。
一切收拾停当,杜中宵与苏颂饮了几杯酒,直到午后,才送他回去。
看着苏颂离去,杜中宵转身要回新的住处,一转头,却见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不时向自己这里探头探脑,逡巡不去。这一路上小心翼翼,杜中宵几乎是条件反射,就看出这少年路数不对,对身边的柴信道:“那边的少年鬼头鬼脑,只怕不是什么好人。你带两个人过去问问,是什么来路。”
柴信笑道:“官人安心,这个少年是本城的乞儿,我认得。看着尴尬,其实不曾做过什么歹事。他本是南边蒙城县的人,前些年随着父母做些生意,来到州城。后来生意破败,父亲不知去向,母亲随人跑了,这少年便在州城里游荡。这处房屋原是他家的,生意败了,转手卖给别人。”
杜中宵道:“既是已卖给别人,他在这里转来转去做什么?”
柴信叹了口气:“唉,这人唤作陶十七,为人其实甚是精明,只是认死理。因家里破败的时候,他年纪还幼小,不知听了什么人的话,一直说有人害他家。这是他的故宅,是以常来看着。”
杜中宵想了一会,又看看陶十七,道:“若真是有人害他,不曾报官么?”
“前两年这孩子不知道在官衙闹了多少次,查下来却都是胡乱猜测。后来都知他痴,再去报官无人理了,他才死了这条心。”
杜中宵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不过房子已经租了,不好再说什么。
柴信带了几个排军在对面小巷里租了两间民房,在那里安歇,日常轮流在杜中宵这里排班。因是新官上任,柴信生怕出了差池,这几日都是自己在这里。
送杜中宵回房,柴信取了一张凳子,摆了坐在新居门口。
杜中宵初来乍到,也不知道这里的规矩,见有人替自己守门,也就放下心来。再者说了,这里是州城,衙门附近,哪有人吃了雄心豹子胆,敢来这里闹事。
韩月娘梳洗罢了,坐在窗前,见杜中宵进来,出了口气:“奔波多日,可算是到了地方!我长了近二十岁,还是第一次走这种远路。经了这一次,再也不随你奔波了!”
杜中宵笑道:“做官的就是游宦,哪里有长居一地的事情?我得了这个缺,全托子华兄之福,若是到边远州军为官,奔波数千里,那才叫苦。”
韩月娘吐了吐舌头:“我们这才几百里,我就觉得吃不消,数千里如何走得?你若是去那种地方为官,我可不随你去了。听说极远的如岭南,还有瘴气杀人,哪个敢去!”
杜中宵走上前去,扶住韩月娘的肩头,低声道:“做官本就是这个样子,哪有挑三拣四的道理。我们现在年轻,怎么就敢说吃不了苦。你不知道有些官员,胡子一大把了,还要四处奔波。好了,左右我们已经安顿下来,你好好歇息一番。也不知道州城里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这几日带你四处转一转。”
这本就是夫妻闲话,韩月娘随口一说。其实她本就是穷人家的孩子,哪里有吃不了的苦。而且从许州到这里一路坦途,不过这几日杜中宵不知怎么有些紧张,让她格外觉得累罢了。
让杜中宵在身边坐下,韩月娘道:“我们既已安顿下来,这家收拾起来还要费番工夫。此番来只带了我一个贴身女使,家里没人使唤怎么能行?这两日还要雇两三个僮仆,买些居家物是,有得忙呢。”
一边说着,韩月娘从身边取出一张单子来,递给杜中宵看。口中道:“爹爹妈妈知道我们不会居家过日子,临行前特意给我写了一张单子,照着上面操办。左右这几日你不用到衙门料理公务,便与我一起照着单子把事情办了。唉,我们这里总要有个家的样子。”
两人都是少年,以前家务有长辈操持,对于家庭的日常生活有些手足无措。韩月娘只有十几岁的年纪,以前家里也没想到嫁给个进士,一下跑出几百里来,没有教过他这些。现在面对新的生活,韩月娘既有些惶恐,又有些期待。
第4章 随从与属下
第二日一早,杜中宵早早换上公服,准备去州衙画押。韩月娘一直送到门口,小声道:“既然知州相公不让你这些日子处置公事,去画过押后,早早回来。我们初来,好多事情要做。”
杜中宵笑了笑:“我自然理会。只是为人属下,又是新来,这些事情不好怠慢。”
说完,带了柴信和两个排军,也不骑马,向不远处的州衙行去。
进了州衙,径直去长官厅。到了地方,知州韩亿和通判刘几两人都不在,只有几个公吏在那里一边处置公文,一边闲聊。杜中宵画了押,便到都厅来。
州衙办公最重要的三个地方,知州和通判的长官厅,杜中宵等幕职官需每日前来画押,看知通两位长官有没有什么命令。韩亿是以资政殿学士的重臣身份出任知州,基本不理庶务,刘几不单设通判厅,一起在这里办公。另一个就是判官、推官日常处理事务的都厅,也称使院,源流上来自于晚唐五代的节度使属官,是杜中宵日常上班的地方。还有一个录事参军等诸曹官办公的地方,称为州院,顾名思义,源流来自于以前的州郡属官。诸曹官不需至长官厅画押,政务大多是在他们那里处置。
宋朝地方制度源自唐代,设置上明显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沿袭自隋朝的州郡诸曹官,再一个是沿袭自晚唐的节度使体制的幕职官,只是幕职官不再管理军政而已。诸曹官是主体,幕职官是补充,地位上幕职官高于诸曹官,有把关、审核的职能。
都厅是州级官员联合办公的地方,日常由签判管理,到了节假日,知州在此当值,因为这里的公文大多都要知州、通判通签。杜中宵的推官属于这个系统,不过他在旁边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只要每日过来画押,经常过来走动就可以。所谓诸官会集,其实主要是他们下属的公吏,每天这里不能断人。
到了都厅,拜过了正当值的签判赵挘搜海饺讼凶�
赵挼溃骸敖┤兆樱堇镒畲罅郊拢皇谴呤涨锪福倬褪倾旰愉钤恕=衲昀堤熘遥骞确岬牵锪甘盏眉笆保恍瓒嗬托摹O衷谇锾欤亲詈笠淮武盍阜⒃说氖焙颍旰愉钤耸麓蟆c昵局菰谟莱牵抢锞嘀莩墙显叮昴瓯赜兄莨僭谀抢镏魇隆G凹父鲈拢吠乒偃温剖榧腔叵缡厣ィ堇锶肆ψ浇蠹狻D憷吹谜鞘焙颍谥莩抢锕┤兆樱憔鸵头车接莱侨チ恕!�
杜中宵拱手:“但凭签判吩咐。”
赵挼阃罚玖丝谄溃骸澳阏倌辏喽戒钤耸鹿刂卮螅胁豢傻粢郧嵝摹N艺饫锘崤汕扛衫粼庇肽悖虿豢沙鋈魏尾畛亍c旰恿桨叮皇录陴R磺醒鍪秤阡钤苏咧诙啵锩娌环τ问趾孟兄恕T谀抢镒颍灰⌒慕魃鳎稀H粲形シêγ裾撸卑煸虬臁!�
杜中宵静静听着,不时点头。他当然不想出为办事,刚来亳州不久,便就被派到百里之外去,担当重任,不是什么好事。只是幕职官里,自己官职最低微,这种任务当然会落到头上来。
正在两人闲聊的时候,一个五十多岁的吏人前来行礼。
赵挾远胖邢溃骸罢馐强啄抗俳鹗檎伲恢敝魍铺拢鍪律跏乔诿恪1纠粗堇锢氩豢钅愠趵矗盟嬖谀愕纳肀摺K舳嗄辏畎闶挛袷煜ぃ惺裁词戮」芙挥杷臁!�
金书召急忙向杜中宵行礼。
推厅并不是杜中宵办事的地方,而是泛指从事刑狱的推吏们,与州院的同行法司相对。如果州里没有签判和判官,都厅便就由推官主事,那时这里称推官厅,才是推官的地盘。
金书召行过礼,站在一边,对杜中宵道:“官人的随从州里已经安排妥当,小的让他们候在旁边的推官房里,专等官人一会过去训话。”
州的公吏众多,一般分为衙前和人吏两种。衙前主要负责各种公事,特别是与官物有关的公事,责任重大,需要殷实之家充任。人吏较杂,其中就有官员的随从,杜中宵的推官以七人为额。
与赵捤底畔谢埃粤思刚挡瑁庞幸桓鲆桓錾聿母叽蟮淖澈航矗秸話面前唱诺。
赵捴缸糯巳讼蚨胖邢溃骸罢馐墙掏妨纸ǎ背Q涸斯傥锔熬=衲旮倜祝丫擞闪纸掏费涸耍┤兆佑肽阋黄鸬接莱侨ァ!�
林建已经知道自己要随新来的推官去汴河,忙转身向杜中宵叉手唱诺。
杜中宵看林建,身材极是强壮,浓眉大眼,身上不知多少力气,是个赳赳武夫,暗自点头。
押运纲物是个苦难差事,一旦损耗,就由押官赔偿,多少人因此倾家荡产。这个林教头能够多次押运,想来是有些手段的。林建是本州衙前的教练使,故称教头,其实与教练无关。
衙前源自晚唐五代,那时多是位高权重的武官,入宋之后成为公吏,但保留了原来的名称,所以很多名称听起来相当唬人,如兵马使、教练使、山河使等等。如若不知道的,一听来的是本州兵马使,很容易误认为是什么大人物,其实只是一个吏人而已。宋朝的官场上多用姓加官职互称,民间学着来,因为很多低级小吏名称源自前朝,反而比很多官员都更加威风,以致百姓称呼经常高过官员。甚至这些吏人还发有正式官告,其名称与官员的散官相同,以至公吏官称位比宰执,朱紫华贵,也是一景。
都厅里人多眼杂,来来往往的都是各厅的公吏,处理各种公事。杜中宵与赵捤盗艘换峄埃穹泵Γ槐愦蛉牛愀娲抢肴ァ�
判官是州衙里最忙的人,很多知州不大理事,都是把州务交给判官。用杜中宵前世作比,这里就是本州的办公厅,判官身兼办公厅主任和秘书长,以及其他众多杂职。一州事务,几乎无所不与,都在他这里拟成初步意见,才交到知州和通判那里签署。做过了判官,对地方事务就熟悉无比。推官是判官的下属和后备,判官不视事,则由推官来主管都厅。
辞别赵挘胖邢嗔巳喽钔罚隽丝谄G笆赖挠∠螅芫醯霉糯墓俸芎玫保绞泵挥惺裁垂隆O欣春群染疲率艋惚ㄒ幌拢姹惴愿懒骄渚秃谩U孀约鹤隽耍胖涝恫皇悄敲椿厥隆R恢菪矶喙倮簦簿椭菘梢阅茄凑窒掠行矶嗍艄佟6萸逑械拇郏憔褪亲约赫庑┦艄僮鏊雷龌睢�
韩亿已经年老,外任有养老的意思,州里事务多不插手。如此一来,判官和推官便就格外忙碌。杜中宵一来,便就早早安排了他到永城监督汴河漕运,根本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永城临汴河,在那里专门安排一名州官,不只是因为漕运事关重大,不可有丝毫闪失,更因为那里离州城较远,偏处一隅。县境内各种船家加上梢公纤夫,格外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