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侯 第666章

作者:漫客1

  他顿了顿之后,补充道:“只是臣的一己私见,很多不在臣的职权之内,未必是对的,也未必有用,但是觉得还是应该说给陛下听一听,陛下权且听听就是。”

  听到这句话,皇帝才来了兴致,笑着说道:“沈卿从来老成谨慎,不在自己职责之内的事情从来不肯多说一个字,今天怎么愿意多说话了?”

  “臣的这些建议,不犯忌讳。”

  沈毅整理了一番思绪之后,开口道:“第一件事,新朝至今已经十四年,陛下亲政也已经八年,朝局已经安稳了。”

  “先前陛下办工部侍郎程彬,建康上下吏治,立刻为之一清。”

  “不过陛下碍于朝局,没有继续查下去。”

  沈毅轻声道:“臣以为,朝廷肃贪,可以继续了。”

  皇帝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沈卿是想,从那些贪官手里拿钱,以充作北伐之用?”

  “不是只为了钱。”

  沈毅轻声道:“朝廷贪腐之风,就如同暮气一般,暮气不除,就如同沧桑老人一般,手脚都会不太灵活。”

  “刷新吏治,朝堂上下风气为之一新,再加上洪德朝的进士慢慢填充进朝堂,时间一长,朝廷的风气就会变了。”

  “再有……”

  沈毅犹豫了一下,开口道:“如今,地方上的巡抚,虽仍名为御史,但已实为封疆,与御史台没有太大干系了,地方上的巡抚衙门以及三司衙门,都需要新的机制监管。”

  说到这里,沈毅不等皇帝评价,继续说道:“臣的第二个建议就是,朝廷出面,筹办农学院。”

  皇帝也没有急着回答沈毅的第一个问题,而是问道:“农学院……”

  “虽然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朕还是第一次听见这个提法。”

  “陛下,民以食为天。”

  “天底下,吃饭的事情最大。”

  沈毅沉声道:“现在,大陈多种水稻,但是稻谷的产量并不高,有些地力不够的田地,一亩地所出,只有二百斤出头,出米之后,只有一百五十斤左右。”

  “肥沃一些的田地,至多也就是三四百斤。”

  沈毅神色严肃,开口道:“臣请陛下,以朝廷的身份,开设农学院,招一批有兴趣致力于农学的人进入,由朝廷供养,划给他们实验田。”

  “稻子,麦子以及其他种种,只要是地里能种的,都可以交给他们研究。”

  “研究习性,培育良种,再推行全国。”

  “臣叮嘱过,许复他这一次下西洋,会带回来一些神州所无有的作物,也可以交给他们育种。”

  “另外,还可以研究,如何增加土地肥力等等。”

  沈毅抬头看着皇帝,沉声道:“陛下,臣当年在江都的时候,就考虑过这些问题,臣中举人之后,当时可以免二百亩田田赋,家里的族人找上门来,要把土地拖挂在臣名下,臣碍不过家里的长辈,就应了下来。”

  “不过臣只挂了一百亩地在名下,给自己留了一百亩地,想着有一天回江都了,能有一些自己的田地,钻研农学。”

  古往今来,对于农学有兴趣,并且深耕数十年,乃至于一辈子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些人还写出了《农经》这种大作,千古留名。

  这些人里,有些人是真的对种田感兴趣,而有些人,则是抱着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投身于此。

  一亩地多出十斤米,一年就可以多让许多人吃饱饭了。

  虽然民间一直有人在研究这些,但是研究的方向还不成系统,也没有官方出面,因此在产量上,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进展。

  当然了,影响最大的,还是几千年的中庸,以及天道自然的思想。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然是一体浑圆的,不增不减,今年多收一点,明年就会少收一点,还有种几年地就要修养一段时间,恢复地力的说法。

  这个思想,甚至延绵到了意识形态上。

  很多主政的官员,都觉得人世间财富恒定,不增不减,商人多得一点,百姓就会少得一点。

  于是,不少主政的宰相名臣,都对商人嗤之以鼻,很是不屑。

  但在沈毅看来,财富是通过生产资料来锚定的,只要生产资料变多,社会财富的总量,自然也会变多。

  当然了,沈老爷上辈子,也不是什么经济专家,他对于财富的认知,也就到这里为止了。

  但是他对于粮食,还是很有执念的。

  毕竟关键时候,一碗米饭乃至于一碗粥,就可以活人性命。

  另一个世界挨饿已经不多见了,但是来到这个世界的八年时间,挨饿的人,沈老爷见了太多太多了。

  而许复这一次出海,沈毅已经开始让他搜罗一些作物回来,比如说红薯和玉米。

  皇帝认真考虑了一番,然后开口道:“这个农学院,朕会让人办起来,在民间搜罗农学大家。”

  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道:“朕刚才想了想,沈卿提的这个农学院,或许可行,但是等到见功的时候,朕恐怕已经看不见了。”

  不管是育种还是培苗,还是研究人工肥料,都不是一年两年能够完成的事情,毕竟一次简单的实验可能就要一年时间才能完成。

  这注定是一项慢工,但是不一定出活的行当。

  沈毅微笑道:“陛下,这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开头的。”

  “哪怕二十年三十年,只要略有成效,便是天大的功德,不仅功在本朝,更是泽被万世。”

  “后世之君,也会永远记得洪德朝的好处。”

  皇帝两只手拢在袖子里,站了起来,笑着说道:“说话还是沈卿你会说话。”

  “一个农学院,不是什么大事,明年上半年,朕就让人做起来。”

  沈毅低头道:“陛下做好要千金买马骨的准备。”

  皇帝若有所思。

  “沈卿的意思是?”

  沈毅回答道:“高官厚禄。”

  皇帝微微摇头,开口道:“恐怕不成,这样一来,那些科举出身的人,便要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科举一乱,国本就乱了。”

  沈毅想了想,说道:“至少要五品官才成,给予重禄。”

  “科考一途,之所以无数人去走,就是因为有个高官厚禄可奔,如果从事农学也有前程,将来也会有人投身于此。”

  “人多了,便不用再以千金买马骨了,可以以成果论功劳。”

  “臣私以为。”

  沈毅低头道:“农事,才是真正的国本。”

  皇帝哑然一笑:“沈卿你这个两榜进士,却是后生反骨。”

  沈毅低头,说了声不敢。

  皇帝开了句玩笑之后,正色起来,问道:“沈卿当初考学是为了什么,为了高官厚禄?”

  沈毅想了想,摇头道:“当时没有想那么多。”

  “考学,只是为了求个出身,有朝廷庇护,不至于死在范家人手里。”

  皇帝摸了摸自己的下颌,问道:“后来呢?”

  “范家人没了威胁之后。”

  沈毅面色平静:“臣就想着要为国家,做点事情了。”

  皇帝不再追问,而是看向桌子上的那张白纸,开口道:“这似乎是水龙吟。”

  “只是只有上阙,沈卿何不填上下阕?”

  沈毅也看向那篇水龙吟。

  他想起了那位一生意难平的词中之龙,微微低头。

  “下阕臣暂时还没有想好。”

  “异日扫荡北廷之后,臣再为陛下……”

  “填上这下阕。”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洪德昭武

  洪德五年,沈毅在江都县大牢里,破茧重生。

  一个不一样的灵魂,出现在了这个世界。

  到今天,接近九年的时间里,沈毅一直尽力与这个世界磨合,在这里落地生根。

  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有一些差异,是不太好磨合掉的。

  比如说,沈毅一直想在一定程度上,改造这个世界。

  改造这个世界的农业,让老百姓,或者说绝大多数老百姓,都能吃得上饭。

  引进更多的物种,让这个世界更像另一个世界。

  引进新作物的事情,许复他们已经在做了,过个几年十几年,大概率就能做成。

  而改造农业,是沈毅一直想做的事情之一。

  今天,他跟皇帝说的这些内容,不是突发奇想,也不是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现什么,事实上,有些事情,他在九年前就想做了。

  只是那个时候,人微言轻。

  哪怕后来当了官,在朝廷,或者说在皇帝心里的份量也不够重,说了之后,未必就有用处。

  一直到现在,终于成为朝堂重臣的沈毅,才把这些埋藏了很久的想法说出来。

  他说出来了,皇帝去做自然是好的。

  皇帝不去做……

  将来沈某人自己也会去做。

  因为他当年中举人的时候,就想要给自己保留一块实验田了。

  先前朝廷赏赐,他在江都老家还有五千亩地,是三哥沈陵在代管,怎么也是够用的。

  不过皇帝既然应下来了,那么官方出面,自然效果会更好的,毕竟如果沈老爷自己搞得话,招了门客大概只能给人家钱,没有办法给身份。

  在甘露殿一直待到夜色渐深,沈毅才告辞离开,回到了家里。

  ……

  次日一早,爆竹声在建康城响起。

  伴随着声声爆竹声,也就意味着到了新洪德十四年,洪德朝也来到了第十五个年头。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洪德皇帝即位的第二天,才改元洪德。

  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三这几天时间里,沈毅除了出门给几个长辈拜年之外,其他时间都呆在家里陪着家里人,偶尔会陪着老岳父一起下下棋,说说话。

  当然了,更重要的事情,是处理一些比较重要的军务。

  沈毅虽然人回了建康,但是手里的权力,或者说核心权力并没有完全放心,淮安军里所有涉及到拿方向的事情,基本上都还是他在处理。

  只不过遥控淮安军的情况下,办事效率会低上不少就是了,因此一些紧急的事情,都是淮安军的三个主将自行处理。

  到了年初四这天,沈老爷起了个大早,吃了早饭之后,就领着陆夫子一起坐着马车出了门。

  两个人坐车,一路来到了鸡笼山山脚下,沈毅搀扶着小老头,一路上了鸡笼山的半山腰。

  陆夫子是个书生,多年注书教学,身子骨自然不是很强壮,爬了一会儿之后,便有些气喘吁吁了。

  不过他还是爬上了半山腰。

  沈毅搀扶着他的胳膊,指着前面一处空地,笑着说道:“恩师您看,这里便是陛下赐下来的地方,等开了年,工部便会来这里起院子。”

  “半年之后,一座新的甘泉书院,就能建成了。”

  陆安世看了看这处空地,又抬头看了看这座并不是很高的小山,轻声道:“这是鸡笼山……”

  “对。”

  沈毅眯着眼睛,轻声笑到:“鸡鸣寺就在旁边不远的地方,这里虽然环境不错,但是将来,说不定会被香火鼎盛的鸡鸣寺打扰到。”

  “不过这里,单按建书院来说,已经是建康城里,最好的位置了。”

  陆夫子走的累了,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然后看着沈毅,微微摇头道:“请为师出仕的是圣上,甘泉书院的地方,也是圣上赏赐,这里头原本与子恒你没有什么干系的,怎么陛下赐了地,未曾告知为师,却提前告知了子恒你?”

  “施恩嘛。”

上一篇:死亡巫师日记

下一篇:进球吧!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