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天龙慕容家,斗转星移打诸天 第770章

作者:月影清涟2

  轩辕黄帝治理人族,人族虽然说不上大兴,不过却也算得上是和平安定。

  城邦进程推进速度很快,不知不觉间,人族主要聚集之地,就已经完成了城邦建设,主要地区,几乎摆脱了部落的形式生存。

  人口逐渐恢复,却是一片欣欣向荣。

  七年之后,轩辕黄帝泰山封禅,通告天地,以及火云洞诸多人族祖先。

  称天子,废除华胥国,创建新的城邦——唐!

  以此向世间表态,人族摆脱旧制,推行新制,尤其是选拔制度。

  少不得又要侵犯许多人的利益,可是却没人敢忽略轩辕黄帝,这位五帝之首的威严和权柄。

  废除华胥国以往那种群官议政的制度,选取三公三少,治理国家。

  完善以华胥国为基础的官员议政,以及官员体制,更是细致划分了各项官员权柄职责,一百二十多个司职官吏,治理国家。

  早期的三公三卿,制度由此而生。

  更是大肆改革历法制度,推行以伏羲历法为首的耕种体系。

  又推行了以神农传下来的本草书目,推行医学,五谷种植等等农政。

  更是推行纺织业,陶器,手工业等等发展,推广商贸,加大各个部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

  短短几十年时间,人族气运成倍数的增长,聚拢向火云洞,又被镇压在伏龙鼎之下。

  一众人族先祖,看著人族发展,对此,倒是没多说些什么,此时的轩辕黄帝,聚拢的人族气运,已经不比伏羲少了。

  人族以一己之力,凭借大量的气运功德,横压人道百族,这种局面,却是看的洪荒大能目瞪口呆,眼热不已。

  慕容极心中早有预料,能够将整个人文定下基调,也是一件好事。

  时隔四年,唐国国都之中,有一位青年创下文字,却是仿制妖纹、先天道纹等体系,绘制出来的更加简易的文字。

  后天文字降世,除了人道气运之外,并没有功德降下,却是在黄帝大肆推行改制的过程之中,大大的加大了人族之中识字的人员。

  几乎是打破了,以世家团体垄断的官员体系。

  慕容极高坐青云山,不问世事,可是却依旧关注著人族的发展,尤其是黄帝的孙子……

  他对轩辕黄帝还是比较满意的,萧规曹随,是一个极其良好的政治环境。

  最难的便是在“曹随”二字之上。能够按著原本的体系维持运行下去,这种功劳不明显,但作用极其的大。

  政治体系和文化的推行,并不是一代人能够进行下去的,有一句俗话说的好,一朝天子一朝臣。

  若是轩辕黄帝继承人,并不是他的儿子,那么新任君主上来,就会有新的政治主张,大概率的会搁置掉轩辕黄帝的政治主张。

  到那时,很多制度不能得以延续,或者只是仅仅延续了一部分,就会产生新的问题。

  各种矛盾的积累和爆发,都会集中在一起,整个政治环境就会变得极其的恶劣。

  一个稳定的环境有多重要?

  开国之初所创建的律法体系,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漏洞,但是第二任继承者上来,直接废除了原本的法律,又重新订立法律的就没问题吗?

  甚至还有著很多数不清的问题,看不见的问题。

  那么,萧规曹随,在原本的主张和律法之上,逐渐完善,填补漏洞,使其更符合整个国情的发展,又如何算不得一件大功?

  慕容极退位之后,燧人氏将很多制度虽然延续,但是不够重视,诸多制度都成了摆设。

  伏羲上位之后,对于燧人氏的主张也是如此。

  之所以没出问题,是因为他们都是能人,心中自然有著计较。好马不同槽,他们能够完善自己的执政体系和方式。

  用自己的方式反而更顺手。

  如果轩辕黄帝不主张推行,那么,伏羲推演的历法,神农改革的种植方式,以及本草医药,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推行?

  等到轩辕黄帝逝世,那下一任人王,又该是怎样的政治主张?

  很无奈,这就是禅让制的弊端。

  神农未能拿出有效的功绩来,就会被诸多人质疑、反叛。而且古往今来,王侯将相又有几人是神农?几人是伏羲?

  平平常常的人王才是常态。

  很无奈,这种环境之下,家天下,确实是更加稳定。

  否则的话,人族出现‘三王争权’的情况,绝对不是最后一次,以后的权利制度传递,一定都是腥风血雨的。

  慕容极叹息一声,站起身来,背著手一步步走上玉清殿外,站在玉清殿外,放眼整个青云山,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

  人心难测,人性更加复杂,想要让所有人,都如同伏羲神农一般,那是不可能的。

  燧人氏有著更高的追求,所以不会在意脚下的泥泞,更不会去在意这些俗世权柄。

  而伏羲和神农是先天神圣,在其本性上就有著趋道的根源。

  那么以后的人王呢?他能能够安排一两个,三四个,五六个先天神圣带领人族走的越来越高。

  那么之后呢?!!

  世间哪有那么多先天神圣,来带领人族一代代前行?

  家天下,势在必行!

  在这个时间段,只有这种方式,才能更稳定的推行下去一些东西,给后世定下一个基调。

  如同伦理,如同历法,如同农耕……如同权利的交接。

  让后世人族形成习惯,刻在骨子里,任重而道远。

  时间一晃,匆匆而过,便是百年过去。

  轩辕黄帝却是因为修行,人身不老,精力越发旺盛,渐渐有了贪权的念头。

  广成子心中担忧,再次登上青云山。

  青云山上。

  慕容极看著满面忧心的广成子,却是轻笑一声,并未多言。

  “姜师兄!又何须如此嘲笑于我?我就这么一个弟子,如此异常,怎么能不让我担忧?”

  慕容极微微勾起嘴角,广成子倒还算是很不错的,随即伸了个懒腰。

  “有什么好担忧的,你且说来听听。”

  广成子稍稍思虑片刻,叹息一声,说道:“轩辕既为人王,已经有百年时间,上位神农百年便以功德圆满,又留于世间百年,治理人间。”

  “现如今,轩辕却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德圆满的迹象。反倒因为涿鹿大战的惨象,业力缠身。”

  “修为进步缓慢了不说,如果没有大功德、大愿力的洗涤,轩辕证道的路途,将会遥遥无期。”

  “而且,他心中也生了贪恋权柄的心思……于道途无益啊……”

  慕容极稍稍收敛一些笑容,看著火炉之中的诛仙剑,熔炼的还未到火候,随即转过头来,看著满面忧心的广成子。

  “这有些什么?他证道的时间越长,底蕴就越深厚。说不得还要超过神农的底蕴呢,得了一个圣人道机,又如何不可呀。”

  广成子确是不以为然,圣人道机哪里是那么好获得的。如果不是有著一些根底,或者在某一条大道上深耕。

  怎么可能摸得到圣人的门槛?

  轩辕资质确实是不错,对于人族的功绩来说也很大,但若是如同伏羲那般,直接获得成圣的大道机缘,却是万万不可能。

第1022章 绝地天通!

  如果是帝俊转世,那么还没问题的,可是轩辕就是一个纯纯正正的人族呀!!

  “好了,不要担心了。我且下一道旨意,让他来到山上修行,干脆去做天帝算了。”

  慕容极却是打心眼里觉得,黄帝这人适合做天帝的。

  目送广成子离开之后,立刻下发旨意,让轩辕黄帝退位,拜厄青云山。

  时至第三次封禅,轩辕黄帝祭拜先祖之后,宣布退位人王,扶持长子少昊继承人王之位。

  权力的过渡,相对平稳,没有太多的波澜,等到几年之后,稳定局势,轩辕黄帝便直接去了青云山上。

  慕容极让其在青云山修行一段时间,便去拜会玉虚宫了,不管如何,这位终究是玉虚宫的门人。

  三年后,天帝神农退位,镇守火云洞,轩辕黄帝继任天帝。

  少昊人王延续轩辕的制度,治理数年,依旧平稳。

  可是这平稳的日子,却是忽然被一道进言破。

  大殿之上,少昊昏昏欲睡的听著下方的臣子不断地禀报各项事务。

  忽然之间,有一人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间,缓缓说道:“启禀大王!轩辕大王定下一百三十七道立法。”

  “选拔、增设一百二十位官吏治理唐国,现如今唐国权柄分散,治理困难加大,实在是乱象纷飞。

  “臣,还请大王废除轩辕大王遗留弊法,为民思虑!”

  一句话,整个朝堂上的人瞬间清醒了过来,少昊从茫然,再到惊愕,最后到愤怒。

  “你在说什么?!”

  一声压制著怒火的低声质问,就听见群臣起身而立,恭恭敬敬的齐声呼呵,“臣等!还请大王恢复旧法,为民生计!”

  少昊忽然直接变得平静下来,呵呵笑了两声,目光落在站在众人前方左侧的儿子身上。

  高阳。

  “我儿,你以为如何啊?”

  高阳上前一步,冷冽的目光扫了众人一眼,随即说道:“孩儿以为,诸位大臣所言有理。”

  “不过……这是不是废除应该废除旧法,不该由我等说的算!而是人族诸多部族、民众说的算。”

  “父王且等我去调查一番。”

  少昊满脸笑意,点头应下,?“好!甚好!退朝!”

  随即站起身来,朝著后殿而去,丝毫不给那些大臣一丝说话的机会。

  时日不久,人族部族之中,就有因为黄帝新法起兵造反的,势力是越来越大,人族战端再起。

  高阳奉命讨贼,一战即胜,却是让所有人都没想到,更是打了那些叛逆一个措手不及。

  战争从兴起到结束,前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高阳便班师回朝了。

  其后不久,少昊借著这个由头,大肆的杀戮群臣,清理朝堂上的人手。

  一场杀戮,却是再次激起了无数的反叛,这些官员,背后关系盘根错节,几乎都是一些从各个时期兴起的权贵诸侯的后人。

  高阳一次次征战,战无不胜,却是打出了当年初代人王的气势来。

  慕容极看著传来的消息,微微勾起嘴角,帝俊东皇兄弟两人,在一众先天神圣之中,那都是极其强横的存在。

  伸了个懒腰,以后得计划,就可以省心一些了,就等著颛顼大帝出世了。

  “绝地天通啊……”

  慕容极背著手,朝著后殿走去。

  少昊治理百年,便算的上是功德圆满了,泰山风铲禀告天地先祖,传位高阳,号颛顼。

  随后拜厄青云山,不久便直接朝著火云洞而去。

  现如今的天帝是轩辕,少昊如果没有大功劳的话,想要摸一摸这天帝的位子,那几乎就是不可能了。

  颛顼上位之后,依旧是延续了黄帝的制度,等到所有都理顺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废除祭祀。

  重新设置祭祀适宜、神职体系。禁止民间随意祭祀通神,将祭天和祭祖的利益流程分开。

  使玉器成为祭天的专用品,而民间则使用陶器祭祖。

  这一项措施,自然是引得许多人不满,可是那又怎样?能奈颛顼如何,战无不胜,就是颛顼最大的底气。

  几乎剥夺了各大城邦部落的祭祀权柄,只允许他们祭祀自家祖宗。

  祭祀人族先贤等等各种与上天沟通的措施,只有唐国才能进行,若有私立祭祀者,便为淫祀!杀无赦!

  真有犯上作乱的,被颛顼杀绝之后。

  一时间,人人自危,人族战乱又起,被颛顼亲自率军攻破城镇,简单又明了,速度极快,一连破城破寨,近乎无敌。

  等到这件事情稳定之后,颛顼又在黄帝的官员制度上再次完善,九寺九卿制度。

  平稳治理世间,人族说不上气运大涨,倒是也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