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人间如约
一股皮肉焦糊的恶臭瞬间弥漫开来。汉子浑身猛地一僵,发出最后一声凄厉至极的嘶哑嚎叫,随即头一歪,再次昏死过去。
小吏提起一桶冷水,“哗啦”一声泼在他头上。
那冷厉的推官这才放下茶杯,淡淡开口:“行了,别真弄死了。让他画押。”
书吏连忙拿起一张早已写满字的“供状”,抓起汉子血肉模糊的手掌,蘸着他自己的血,在供状上按下一个清晰的血手印。
唐陌眼神淡漠,他见过的残酷场景多了去了,自然不会因此动容,他看向引路的周百户,问道:“此人所犯何罪?”
周百户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低声道:“回侯爷,此人名叫铁臂猿胡猛,是‘铁掌门’的掌门人,也算个小有名气的江湖人物。前些时日,他……他聚集了数千流民,冲击几个县,杀了十几个官员,其中不乏县令,强行打开了县里的备用粮仓放粮。”
唐陌立刻明白了。武州大旱,赈灾不利,流民遍地,这胡猛是看不过去,采取了极端手段。
然而那粮仓就连县令没有命令都不得打开放粮,他带人冲击强行开粮仓,简直就是死罪中的死罪。
而官府抓到他后,显然不想仅仅以“聚众闹事、杀官抢粮”定罪,那功劳太小。他们想给他扣上更大的帽子。
那推官拿起按了手印的供状,看了一眼,冷哼道:“万龙本尊教余孽,煽动流民,杀官造反,罪证确凿!好生看管,别让他死了,等候上峰裁决!”
以“聚众闹事、杀官抢粮”和以邪教谋反定罪,这功劳便天差地别了。
前者估计都传不到神京去,而后者,则是能到皇帝案桌上,最后论功行赏的。
唐陌听完,心中对胡猛生出一丝同情。这汉子或许手段激烈,但其初衷,恐怕更多的是不忍见灾民饿死。
第143章 有意见?让他来找我!
他迈步便走向那间血腥气弥漫的牢房。牢内的推官、行刑小吏以及记录书吏见两位百户大人陪着一陌生青袍年轻人走来,皆是一怔,下意识地站了起来,脸上露出疑惑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戒备。
周百户见状,立刻上前一步,厉声喝道:“放肆!朝廷钦差、安定侯爷在此,还不快快打开牢门?!”
那推官脸色骤变,慌忙从腰间摸出钥匙,手忙脚乱地打开了沉重的铁锁,推开牢门,躬身退到一旁,声音带着惶恐:“不……不知侯爷驾到,下官有失远迎,侯爷恕罪!”
唐陌面无表情,踏入牢房,空气中浓重的血腥和焦糊味扑面而来。他目光扫过刑具和昏死过去的胡猛,最后落在那推官手中紧攥的供状上。他伸出手,淡淡道:“拿来。”
推官不敢怠慢,双手将那份墨迹未干、按着血手印的供状呈上。
唐陌接过,快速扫了一眼,目光如刀,直刺那推官,声音冰寒:“这上面所写,勾结万龙本尊教,意图谋反……可是罪证确凿?”
推官额头瞬间渗出冷汗,眼神闪烁,求助似的瞥向周百户。
周百户微微摇头,使了个眼色。
推官咽了口唾沫,压低声音,带着几分哀求道:“侯爷明鉴……这……这都是上峰的意思,下官……下官只是奉命行事,按流程……走个过场。还请侯爷……莫要为难下官啊……”
“我问你,”唐陌打断他,声音陡然加重,其中蕴含着一丝无形却凌厉的气势,直逼推官心神,“是、不、是、罪、证、确、凿?!”
这声音并不响亮,却如同重锤般敲在推官心口。
推官只觉心脏猛地一缩,随即狂跳不止,一股难以抗拒的威压让他浑身血液仿佛都要凝固,双腿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栗起来。
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好半晌,才挤出一句如同生锈铁器摩擦般刺耳难听的话:“回……回侯爷……经……经查……无……无论怎么查……此……此獠与万龙本尊教……确……确无关联……”
“哼!”唐陌冷哼一声,掌心微一发力,那份捏造的供状瞬间化作一蓬细碎的纸屑,纷纷扬扬飘落。
他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众人,漠然道:“此人聚众杀官,冲击县衙,按《大夏律》,自是死罪无疑。该是什么罪,便定什么罪,我不会干涉。但若想搞莫须有,屈打成招,罗织罪名,我既然见到了,就绝不会装作看不见!”
他顿了顿,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管你上面是谁,上面的上面又是谁,若对此有意见,尽管让他们来寻我理论!”
推官吓得面无人色,连连躬身,声音发颤:“下官明白!下官明白!谨遵侯爷钧旨!”
唐陌不再理会他,走到被倒吊着、气息微弱的胡猛面前,对旁边的狱卒道:“放他下来。”
狱卒不敢违逆,连忙上前解开铁链,将胡猛放下。
胡猛瘫软在地,剧烈地咳嗽着,勉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唐陌,猛地啐出一口带血的唾沫,含混不清地嘶吼道:“呸!狗官!少……少在老子面前演……演戏!滚!老子一人做事一人当!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和……和旁人无关!”
唐陌侧身避开唾沫,看着汉子虽濒死却依旧桀骜的眼神,沉声道:“你不惜己身,开仓济民,这份胆魄,本侯确有几分钦佩。”
他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冰冷:“但你聚众杀官,冲击数县,触犯国法,按律当诛,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我能做的,是让你在伏法之前,少受些零碎折磨,留个全尸,死得痛快些。”
胡猛闻言,布满血污的脸上肌肉抽搐了一下,狂躁的眼神略微平息,陷入沉默。
他虽恨透了官府,但也听得出来,眼前这年轻权贵,似乎与那些一心构陷的小人有所不同。
唐陌看着他,又问:“可还有家人?”
胡猛喘息着,眼中闪过一丝痛楚,嘶哑道:“有……有个丫头……被……被充入教坊司了……”
唐陌点了点头:“我会将她从教坊司中捞出来,妥善安置。”
胡猛愣了一下,随即发出一声惨笑,带着讥讽:“呵……老子……可没银子贿赂你这大官……”
唐陌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我之行事,无需你贿赂。只是敬你算是条敢作敢当的汉子,了你一桩心愿罢了。”
说完,他不再多言,转身对周百户道:“找个郎中来,给他治伤,别让他死了。按律审理,明正典刑。”
随即,便迈步离开了这间充满血腥的牢房,向着地窖深处那存放宋存遗体的冰室走去。
胡猛望着唐陌离的背影,眼神复杂,最终化作一声长长的、意味不明的叹息,瘫倒在地,不再挣扎。
穿过阴森血腥的牢房区域,周百户引着唐陌一行人走向地窖更深处。越往里走,空气愈发阴冷潮湿,温度骤降。推开一扇厚重的、裹着铁皮的木门,一股混合着腐臭与冰寒的刺鼻气味猛地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门后是一间更为宽阔的石室,四壁和地面都堆砌着大块大块的白色冰块,寒气弥漫,使得石室内温度极低,与外面盛夏的酷热形成鲜明对比,恐怕只有零上几度。
饶是如此,也无法完全阻止腐败的发生。石室中央的石台上,停放着一具用白布覆盖的尸身,那令人窒息的恶臭正是从中散发出来。
“侯爷,宋通的遗体就在此处。为延缓腐坏,卑职命人日夜更换冰块,但……时日已久,终究难以完全保全。”周百户指着石台,面色凝重地说道。
唐陌微微颔首,示意赵文龙、薛涛等人:“你们去仔细查验一下宋存留下的所有遗物,衣物、随身物品,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
“是,侯爷!”赵文龙等人领命,立刻开始在石室一侧摆放的几个木箱和包裹中翻查起来。
唐陌则深吸一口气,走向石台。越是靠近,那股难以形容的腐臭味就越是浓烈,仿佛化作了实质的触手,钻入鼻腔,直冲脑门。
饶是唐陌经历过无数生死搏杀,见识过各种血腥残酷的场面,但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具高度腐败的尸体,还是第一次。他的胃部一阵剧烈翻滚,强烈的恶心感涌上喉头。
第144章 长青山
他强行压下不适,屏住呼吸,伸手缓缓揭开了覆盖尸体的白布。
宋存的遗体暴露在眼前。
皮肤呈现出一种灰败浮肿的色泽,多处出现暗绿色的腐败水泡,面部五官因肿胀而扭曲变形,难以辨认生前的模样。尸斑遍布,颜色深暗。
整个尸体都散发着一股死亡和朽烂的气息。
唐陌强忍着生理上的极度不适,仔细检查尸体表面。
他解开尸体的衣物,从头到脚一寸寸地查看。
果然如尸格所记载,体表并无任何明显的外伤创口,没有利器伤痕,没有钝器击打痕迹,也没有绳索勒痕。
当检查到腹部时,他看到了一条缝合粗糙的纵向切口,从胸骨剑突下方一直延伸到肚脐附近。切口周围的皮肉翻卷,颜色异样。
“这是怎么回事?”唐陌指着切口问道。
周百户连忙回答:“回侯爷,这是仵作验尸时剖开的。当时怀疑是中毒,但体表无迹可循,便想切开腹腔,查验内脏是否有中毒迹象或内部损伤。不过……据仵作回报,脏腑虽有些许腐败,却也未见明显的中毒表征或致命内伤。”
唐陌点了点头,这个解释合乎情理。他凑近些,仔细观察那道切口以及暴露在外的、颜色暗沉且有些糜烂的内脏。
尽管腐败严重,但他敏锐的感知还是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若有若无的异样气息。
这气息并非单纯的腐臭,而是带着一种阴冷、诡谲的特质,与他曾经在临渊城那个伪装成逐日王朝摄政王之子身上接触过的某种东西隐隐相似。
他回想起当初在神京,为了应对可能的暗算,曾特意通过锦衣卫的卷宗和某些特殊渠道,深入了解过江湖上一些诡秘手段,其中就包括令人闻之色变的——蛊术!
“是蛊!”他几乎可以断定,“宋存是中了某种极其厉害的蛊毒而死!”
虽然无法确定具体是哪种蛊虫,但蛊术杀人,往往诡异莫测,杀人于无形,正符合宋存这般离奇暴毙的特征。
但重点不是宋存如何死的,也不是查杀他的凶手是谁,重点是需要查到宋存身上,或者他的遗物中有什么能和那印章扯上关系。
一行人迅速离开了这阴冷腐臭的地窖,重新回到地面,温暖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让人恍如隔世。
“走,”唐陌翻身上马,对众人道,“去钦差公馆,见李文山大人。”
他需要将目前的发现与那位正使通个气,也要看看这位在武州蹉跎这么久的老臣,究竟掌握了哪些线索。
大夏东北边境,与辽阔的逐日草原接壤之处,横亘着一片绵延的山脉。
其中一座山,名为长青山。此山不高,不过一千多米的海拔,山势平缓,并无奇峰险壑,林木也只是寻常的松柏桦杨,混生于北地常见的山石之间。
在寻常樵夫、猎户眼中,这长青山与周边无数山峦并无二致,平淡无奇。
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自从三十年前慕容狱选择在此山隐居后,长青山在天下有心人眼里便拥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它不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山,而成了一处需要心怀敬畏、谨慎靠近的地方。
据说,慕容狱之所以选择此地,并非因为什么洞天福地,仅仅是因为他的亡妻生前喜爱此处的宁静,死后便葬在这青山之中。
于是,这位已然超凡脱俗的神仙人物,便在此结庐而居,长伴亡妻之侧,鲜少踏足红尘。这份情愫,更为长青山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这一日,一队人马沿着蜿蜒的山路逶迤而上。为首者,正是从神京远道而来的徐文瀚。他身着锦袍,面容肃穆,身后跟着十数名气息沉稳、眼神精干的徐家心腹护卫。
一行人马蹄轻快,却无人高声喧哗,气氛显得格外凝重。
行至山腰处,约海拔四五百米的地方,地势豁然开朗,一片依山而建的山庄映入眼帘。
山庄规模不算宏大,青砖灰瓦,格局古朴,与山色融为一体,透着一股返璞归真的意味。
山庄门前冷清,只有两名穿着朴素灰衣的童子静静洒扫,不见什么豪仆健妇。
这便是慕容狱清修之所——长青别院。院中常住之人极少,除了慕容狱本人,便只有他早年收下的几位早已出师的徒弟轮流前来侍奉,以及少数几位徒孙在此打理杂务、聆听教诲。慕容狱的直系后人,并不居住于此,以免扰其清静。
徐文瀚在庄门前勒住马缰,示意随从停下。
他整了整衣冠,亲自上前,将一份制作精美、用料考究的名刺交给门前洒扫的童子,语气客气地说道:“有劳通禀,神京徐家徐文瀚,特来拜见慕容太舅公。”
童子接过名刺,乖巧地点头,转身小跑入内。
不多时,庄内走出一位青年。此人约莫三十出头年纪,身穿一袭简单的蓝色布袍,身形挺拔,面容俊朗,眉宇间带着一股山泉般的清冽之气。
他步履轻盈,落地无声,眼神明亮而沉稳,虽年纪不算大,却已显露出不凡的实力。
这正是慕容狱的一位徒孙。
“青师叔。”
两人年龄虽然相仿,但徐文瀚却口称‘师叔’,毕竟慕容狱是他爹的舅爷爷,他爹和这个青松才是同辈。
若不出意外,一年两次徐文瀚是雷打不动的来拜访慕容狱,因此两人是认识的。
青松点点头,伸手指向云雾缭绕的山顶,说道:“师祖此刻正在山顶。文翰你若欲相见,可随我上山。”
“如此甚好,有劳师叔带路。”徐文瀚点头。
第145章 龙象大法王和慕容狱的论道
就在徐文瀚一行人准备随青松前往山顶之时,山庄门口另一侧,还等候着另外一伙人。这伙人衣着华贵,气度也不凡,显然也是来自某个颇有势力的家族或门派,为首者是一名面色焦躁的中年人。
他们似乎已在此等候多时,却未能得到接见。此刻,他们见到慕容狱的徒孙青松竟然对徐文瀚如此客气,还要亲自引领其上山顶去见慕容狱,脸上顿时露出强烈的不满和嫉妒之色。
那中年人忍不住低声对同伴抱怨道:“我等在此苦候半日,连门都进不去!他们徐家一来,便能直上山顶?真是……”
他身旁一人连忙拉住他,压低声音警告道:“慎言!此地是长青山!在慕容前辈的地盘上,岂容放肆?徐家与慕容前辈渊源匪浅,岂是我等可比?忍一忍吧!”
那中年人悻悻地闭上了嘴,但眼中的不忿却难以掩饰。在陆地神仙的地盘上,再大的怨气,也只能强行压下。
青松仿佛没有听到那边的窃窃私语,对徐文瀚做了个请的手势,便转身在前引路,沿着一条更为陡峭隐秘的小径向山顶行去。
路上,青松一边步履轻盈地在前带路,一边看似随意地开口说道:“文翰来得正巧。昨日,逐日王朝的龙象大法王前来拜访师祖,此刻正在山顶,与师祖坐而论道,此时去看,或许能有所领悟。”
徐文瀚脚步微微一滞,眼中闪过一丝惊诧之色。
龙象大法王!那可是逐日王朝地位尊崇无比的国师,亦是威震草原的陆地神仙之一!他竟无声无息来到了长青山。
长青山顶,景象与山下截然不同。
这里并非尖峭的峰巅,而是一处略显平坦的开阔地,中央汇聚着一汪碧绿的湖泊,湖水清澈澄净,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苍松翠柏,静谧而幽深。
然而,此刻这湖面的宁静之下,却蕴含着足以令天下武者心神震颤的磅礴力量。
湖心之处,两道身影相隔百米,跌伽而坐,悬于水面之上。其身下虽是波光粼粼的湖水,但在他们周身无形气场的笼罩下,那水面却仿佛化作了坚不可摧的琉璃地面,不起丝毫涟漪。
左边一人,身着玄色布袍,须发皆白,面容古拙,正是此间主人,慕容狱。
右边一人,身形魁梧异常,披着象征逐日王朝至高身份的绛红色镶金边法袍,头顶宝冠,面如淡金,眼帘低垂,宝相庄严,乃是逐日王朝国师,龙象大法王。
两人皆闭目不语,如同两尊凝固的雕像,既无言语交锋,亦无招式往来。在寻常武夫看来,这场景未免太过枯燥乏味,远不如刀来剑往、罡气横飞来得精彩刺激。
上一篇:职业每升1级,获得一个神级天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