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第273章

作者:甲壳蚁

  梁渠眼下书院去的少,学生身份越发淡薄,日后再想维系,远不如今日方便。

  梁渠听得出话中含义,左右想想也是,答应下来。

  曾经的上湖书院,如今一跃得以改编,成为县学,赵山长的地位水涨船高。

  任何一个有一定身份的读书人皆不能小瞧。

  一如杨东雄认识徐文烛这位伯爵,且能通过徐文烛联系上徐国公一般。

  参加过科举,同期皆是同窗,总认识几个厉害人物,厉害老师,兜兜转转,自然而然的能触及帝都。

  梁渠环顾左右。

  “除此之外,弟子还有一事要告知师父。”

  杨东雄心下了然,屏退左右下人。

  许氏本可以留下旁听,但她从不参和武者之事,跟随南娣一同离开。

  整个厅堂内仅剩下梁渠跟杨东雄师徒二人。

  “左右无人,但说无妨。”

  “师父可还记得暂居弟子家中的佛学宗师?”

  杨东雄点头,一位宗师住在自己亲传弟子家中,想忘都难。

  梁渠则把老和尚关于溃堤的猜测告知给杨东雄。

  “厄气,大雪山教……”

  杨东雄皱眉沉思。

  梁渠不过奔马武师,离臻象差出十万八千里,不知食气不足为奇。

  杨东雄身为大武师,此境过后便是宗师,不可能不知道如何食气。

  但大雪山一事,头一回听说。

  “按你所说,或许真有可能……”

  作为河泊所跟缉妖司双重掌故,杨东雄有一定义务将情况上报。

  梁渠的目的便在于此。

  “师父,消息来源,劳您多操心。”

  “放心,我自有分寸,不会涉及你与那位宗师。

  只是那所谓邪僧,至今未曾有线索?”

  梁渠摇头:“未曾,宗师此次前往华珠县,便是去找寻线索。”

  “真会藏。”

  杨东雄发出的感慨和梁渠一模一样。

  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知晓淮阴府里有一个能耐不小的大武师流窜,或许已经在暗中招风惹雨,着实有一股不小的心理压力。

  师徒沉默。

  半晌,梁渠突然问道:“师父,您距离迈入宗师,差有多少?”

  “你问这個作甚?”

  梁渠挠挠鬓角:“弟子好奇,问问。”

  梁渠如今手上有两缕长气,赤气疑似属性不合,除去升华垂青外,暂时没多大作用。

  若是师父需要,借此成为宗师,梁渠能获得的好处绝不会少。

  至少横行府州无碍。

  杨东雄瞥弟子两眼,没有多想,只当梁渠偶然间获知迈入宗师的法子,求知欲作祟。

  “跨入宗师有三步,莫说最难的食气,再往前两步,为师一步未曾踏完,估计此生无望。”

  “啊这……”梁渠哑然,没想到自己师父差那么多,沉默片刻,憋出一句,“师父你要多努力啊。”

  杨东雄一愣,靠上座椅。

  “你是不是跟老四厮混太久,把他一身混不吝的本事学去了?”

  梁渠打个哈哈。

  许是徐子帅平日给的震撼太多,让杨东雄习以为常,他并未计较,从怀中抽出半本册子。

  “你的青龙枪法,四五两式全在此处,帮你换过来了。

  我翻阅几遍,练过几天,没感觉出问题。

  招式思路与行气和前面三招一脉相承,且与前三式组合起来,多出不少变化,有罡气化生之象。

  一个大功价值不菲,你自己好生修炼。”

  “多谢师父!”

  梁渠接捧过册子大喜。

  有四五两式,七杀枪一下全了过半!

  梁渠得到枪法,顺带着和杨东雄说了自己贴补大功,换《青龙杀经》一事。

  “《青龙杀经》……”杨东雄思索片刻,“感觉不太像七杀枪啊,但名字上颇有相似之处。”

  青龙七杀枪,按理说是招式界定非常明确的一门武学,组合起来有莫大威能。

  偏偏青龙杀经听起来不太像招式分明的武学。

  “弟子怀疑,青龙杀经类似于统合总纲,不属于七杀枪中的任何一式,却能引发一些额外变化?”

  杨东雄颇为认同:“的确有这个可能。”

  师徒二人探讨一阵,临别之际,梁渠从怀中掏出一本小册子。

  “师父,弟子身上有三项特殊法门,想让师父转交给几位师兄师姐,尤其是大师兄。”

  “耳,眼,鼻识法?”

  杨东雄扫上几眼,对法门的名字颇感好奇。

  待他翻阅一遍,听梁渠解说过效果,心头一颤。

  “世上竟然有此等法门?伱从何得来?”

  “水中。”

  “水中……”

  杨东雄收敛神色,不再惊奇。

  水下啊。

  那没事了。

  正常。

  “弟子听闻西军时常征战,多有危险,是故弟子建议大师兄先从《眼识法》开始修炼,及时察觉到旁人敌意,把握生存之机,提防小人。

  其次为《鼻识法》,辨别入口之物,免于毒物威胁,再其次修《耳识法》,听得万物,对寻找机缘极有帮助,以此三者为紧要顺序。”

  尽管和大师兄的交集不多,但起手送一件灵兵让梁渠记忆犹新。

  他自然不会吝啬。

  能感知到别人敌意的法门,梁渠觉得对大师兄分外重要,尤其是在师父二儿子军中阵亡的前提下。

  至于老和尚那边无所谓外传不外传,从《耳识法》开始,明确任由梁渠自己支配。

  毕竟《唯识论》从源头上来讲,是梁渠找到的。

  杨东雄郑重收下:“有心了。”

  此三项法门,于修行者本身实力并没有多大提升,但就帮助生存上,极为重要!

  不怕死的明白,就怕死的不明白。

  “弟子应当做的。”

  厅堂内光芒渐暗,梁渠不再久留,跑去和师娘道别,拒绝晚饭邀请,赶回家中。

  用过晚饭。

  老和尚背上梁渠准备的行囊,消失院中。

  梁渠抱上蜃虫,开始紧锣密鼓地修行起新获得的众多法门。

第356章 大泽来客

  江淮大泽望江埠口,远近闻名的养蟹湾。

  一个晴朗无云的夜晚,零星两艘舢板静静地泊在江面上,江水倒映着星月银辉。

  五节芒茎秆斜垂,芦花触江,大半蓬松花絮浸没水中,浮散出一层霜白花粉,顺遂涌动的大泽流向远方。

  哗啦!

  长尾破开圆月,水浪淹没花粉。

  巨大的阴影游蹿水下,涌起层层波涛。

  肥鲶鱼胖颈上挂有一根细编绳,两侧鱼鳍紧搂住竹编鱼篓,贴靠大泽河岸寻蟹。

  水流轻搅,鱼虾逃窜,河蚌闭壳,爬石鱼蹦蹦跳跳地藏进岩隙。

  钳住小鱼撕扯进食的螃蟹察觉危险,眼柄晃动,丢掉猎物,八足横行逃进泥穴。

  肥鲶鱼不慌不忙,摇尾上前,甩动长须探入洞穴,稍稍拨动,再挑出时,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蟹挂上梢尖。

  螃蟹挥舞毛钳,牢牢夹住长须,殊不知自己早已上当,大祸临头。

  肥鲶鱼拎起螃蟹凑到跟前,拨开怀中鱼篓盖子与里面大蟹对比,失望摇头,长须一甩,不到六两的螃蟹飞出水面,砸落草丛。

  侥幸逃过一劫的螃蟹艰难翻身,尖足点地,逃窜入灌木。

  肥鲶鱼合上竹盖,甩动尾巴继续前进,转眼又于拐角处找到一只大蟹。

  大蟹蜗居洞穴,半藏半显,吐露气泡,夹住抖动的长须,旋即整只蟹被长须吊起。

  一番对比。

  肥鲶鱼美滋滋地收蟹入篓。

  望江埠附近有许多专职的养蟹大户,沿岸围出大片蟹塘。

  时常有螃蟹迈动八足爬出栏栅,溜进大泽,与野蟹繁衍生息。

  久而久之,望江埠附近螃蟹的品质与数量,要比其他埠头高出数头!

  圆头四处探寻找蟹宝地,率先察觉到此地不凡,大蟹,肥蟹众多。

  然而等它告知麾下江豚消息,自己去别处寻找捕蟹地方,肥鲶鱼不知从哪听到风声,抱上鱼笼匆匆赶到,强行恫吓赶走其他江豚,霸占整片泽口,独自搜寻大蟹。

  江豚们没有首领带头,不成组织,完全不是肥鲶鱼对手,敢怒不敢言,只得任由肥鲶鱼施为,默默跑到别处抓蟹。

  独揽宝地,鱼篓缝隙处早已挤满蟹足,满满一筐少说上百只。

  肥鲶鱼不免浮想联翩,幻想起天神对自己的鼓励夸赞。

  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会抓螃蟹的鱼?倒是稀奇……”

  河底礁石林立,水草丰茂。

  两个体格“魁梧”,比之梁渠手下河长寇壮只高不矮的“壮汉”掩藏其后,对肥鲶鱼指指点点。

  俨然无水下呼吸之困难。

  “大哥,那鱼筐里头的螃蟹个顶个的大,小于七两的根本不入篓,咱们从里面出来,许久没吃螃蟹,如今秋高气爽,黄满膏肥,正是好时候,不如把那筐螃蟹抢过来?”

  個头稍小,仍有二米三左右的“壮汉”手舞足蹈,比划起先前见闻。

  “别耽误事,我们到南边是来找转世龙君的,那鱼长得怪模怪样,从未见过,不知是何品种,又如此聪慧,指不定是个有主异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