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工作制的朝廷鹰犬 第78章

作者:乐事薯片黄瓜味

  远远地,李淼就看到朱载正负手站着,对着卜磊说话,应当是在调配人手,准备强攻少林山门。

  李淼就想要走过去。

  朱载一抬头看见了他,却是抬手摆了个制止的手势,眼神分明是在示意李淼不要过来。

  李淼停下了脚步,皱眉看向朱载。

  两人十几年的交情,李淼一眨眼朱载就知道他打的什么盹,朱载一瞪眼李淼就知道他要扔哪个碗。

  无需交谈,李淼就能明白,朱载那一个眼神里蕴含的情绪。

  “老头子,在……担心我?”

  “为什么?”

  泰安城的事情已经由王海告知朱载,李淼的武功到了什么境地,朱载已经知道。

  这少林寺里有什么东西,能威胁到李淼?

  况且眼下山门外都是锦衣卫的人手,都是自己人,朱载为什么会担心李淼、不让他过去?

  李淼心下奇怪,但他很清楚,朱载不是个无的放矢的人。他这么做,一定有足够充分的理由。

  李淼回身交代尹敏君和永戒几句,让他俩先找个地方躲一躲。

  等到两人离去,李淼交代了张百户几句,让他不要说出自己已经到了的消息。

  而后李淼闪身进了一处密林,脚步轻点,就上了一处树梢,踩在一根手指粗细的树枝上,遥遥观察着山门外的情况。

  见李淼会意躲了起来,朱载好似松了口气,转头对着卜磊说了几句话。

  卜磊领命离去,朱载转身面对山门,负手站立。

  李淼清楚的看到,朱载的手在背后比划了个“三”。

  “三更。”

  这是让李淼等到半夜三更时分,偷偷去见他的意思。

  李淼又等了一会儿,就见一座木雕彩轿缓缓行到了朱载身侧。

  这轿子朱漆泥金,衬以绣片、珠翠、流苏、彩绘,无比奢靡。可以说就单这一座轿子,就抵得上数千两银子。

  要知道,大朔开国皇帝是下旨限制过乘轿的,一般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或是年老、残疾之人才能乘坐。虽然这规矩后来渐渐废止,但一般人乘坐轿子也不会过多装饰,以免僭越。

  再看那四个抬轿之人,竟然都是二流高手!

  那轿子行至朱载身侧停下,旁边一个跟在一旁的人就连忙上前,竟是直接噗通一声趴在轿门前面。显然是要做“人肉轿凳”,让轿内的人踩着他下来。

  李淼凝神细看,那趴在地上的人,赫然就是当日带人去泰山抢功的都知监掌印太监,程元振!

  这轿子里到底坐的何人,让一个绝顶的四品太监做人肉轿凳?

  就见那轿帘缓缓掀开,从里面伸出了一只苍老干枯的手臂。

  一个轿夫上前扶住了那只手臂,将那人搀了下来。

  只见那人老态龙钟、两鬓如霜、发疏齿松,满脸皱纹密布,走路颤颤巍巍,好像是个风烛残年的老人。

  再看衣着,一身窄袖的曳撒,胸前绣着蟒纹。竟是穿着与朱载同级的赐服。

  这人踩着程元振下了轿,颤颤巍巍的被人搀扶着,走到了朱载身旁。

  朱载转身对其施了一礼:“大兄。”

  “嗯。”那人安然受了这一礼,竟是一点还礼的意思都没有,仿佛理所当然的说道。

  “莫等了,先轰几炮看看。若是籍天睿那贼子还在,正好拿下。”

  “是。”朱载转头吩咐锦衣卫,竟是就要直接炮轰这千年古刹。

  李淼隔得老远,听不见两人之间的对话。但凭他的眼力,已经将一切都尽收眼底。

  他笑了笑:“果然。”

  “若是朝廷里没有这般人物,不可能坐得稳这江山。”

  那人看着老态龙钟,却不是真的老到了这个地步。以筋骨来看,这人怕是只有五十多岁。

  他这幅样子,李淼熟悉的很。一月之前刚在泰山派上见过。

  “天人五衰”。

  这人,赫然也是一位身具两路以上的“绝顶之上”的高手!

第120章 行秀

  天人五衰,在佛教中意指天人寿命将尽时,所出现的种种异象。

  衣服垢秽、头上华萎、腋下流汗、身体臭秽、不乐本座。

  它的出现,代表着切切实实的迈向死亡。

  一旦身具两条绝顶之上,立刻就会陷入“天人五衰”。从出现的那一刻起,余下的寿命就开始以刻计量。武功越高,死的越快。

  以李淼为例,他身具三条绝顶之上,只是在三条路上都刻意留了一步没有踏出。所以他的三条绝顶之上都是“假的”,失去了神异,这才能活蹦乱跳的到处蹦跶。

  在泰山上那一战,他为了跟妘泽霖交战,自行圆满了“金刚”。看似只是头发变白,好像并不严重,但如果他不回退境界,那这“天人五衰”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演愈烈。

  不出一天,李淼也会死。

  但这个指挥朱载炮轰少林的人,看这好整以暇、慢慢悠悠的态度,可不像是只剩不到一天寿命的样子。

  这人身上的“天人五衰”征兆,虽然比李淼在泰山上严重,但好像被某种手段停滞住了,并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的意思。

  李淼无声地笑了笑。

  他在顺天府的时候,少有显露自己的武功。即使是在朱载面前,也对自己的进境避而不谈,就是为了防备这些,藏在幕后的人和东西。

  仗着自己的一点特殊,就觉得自己是天之骄子,肆无忌惮,只会像左黎杉那样死的不明不白。

  武功的本质是一种暴力,而一切的权力,都是建立在暴力之上的。

  吃的最多的那个人,或许不是最正义的,也或许不是最得人心的,但一定是最能打的。

  大朔朝廷鼎定天下已近二百年,享有四海。如果没有掌握绝顶之上的秘密,那才是咄咄怪事。

  那人下令之后,朱载便吩咐了下去,要先开几炮试探试探。

  正当几个锦衣卫把火炮拉来,就要直接把少林的大门轰开的时候。

  却见大门缓缓打开。

  从门内出来了一个老僧,见到寺外众多锦衣卫和已经点燃了信子的火炮,也不惊慌,双手合十,朝着朱载施了一礼。

  “朱大人。”

  朱载猛然抬手握拳,示意准备开炮的锦衣卫停下,而后朝着那老僧也是施了一礼:“行秀大师。”

  “朝廷收到少林被明教贼子围攻的消息,特意前来相救。明教贼子已经退走了吗?”

  这个开门走出的老僧,正是当代少林主持行迟大师的师弟,也是少林存世的唯二行字辈高僧之一。

  少林与武当并称江湖上的泰山北斗,自然少不得与锦衣卫打交道。朱载来过少林,与他相识。

  “是,有劳朝廷挂念,敝寺铭感五内。”

  “大人远道而来,不如先进敝寺歇息一下,用些斋饭、茶水。”行秀说道。

  朱载转头看了一眼那个“天人五衰”的人:“大兄,如何?”

  那人轻笑了一声:“既然少林无事,我就先回去了,乏了。”

  “你去问问当日的情状,写个折子递上去,不必来回我了。”

  说罢,转身就回到轿子上,缓缓离去。

  朱载吩咐了一声,让众多锦衣卫先在少林寺外扎营,又点了几个亲信,跟着行秀一起进了少林山门。

  进了寺门,朱载就看到地上满是还未清洗干净的血迹,只是不见尸体。

  再看周边建筑,已经垮了大半,只有几座偏远的佛堂还算完好。

  朱载暗自点了点头。

  看来朝廷收到的消息真实不虚,以少林的底蕴,当日明教一定是倾巢而出,才能将少林弄成这般样子。

  他旋即对着前面的行秀问道:“不知行迟大师现在如何了?”

  行秀听到这句话,脚步不停,淡淡的说道:“师兄受了重伤,还有三日可活。”

  朱载脚步一顿:“如此吗……以贵寺的手段,是谁能将行迟大师伤到这般地步?”

  “明教的籍施主。”

  “不可能。”

  朱载斩钉截铁的说道:“他已经死了,死在苗疆。当日我看的清清楚楚。”

  “为防巫蛊之术的邪异,我们把他的尸体切分了数块,用生铁做的箱子运到了顺天,又让人细细剖了,最后由我亲手烧成一堆焦炭,撒入河中。”

  “他武功再高,也还是人。巫蛊之术再邪异,也不可能让他死而复生。”

  行秀依旧是淡淡的说道:“我从未习武,只一心钻研佛法。当日师兄让我躲了起来,未曾亲眼见到当时的情况。”

  “一应事情,朱大人见了师兄,再来问他吧。”

  说罢,就带着朱载朝着少林正堂而去。

  见寺门缓缓合上,李淼轻飘飘落下树梢,站在原地捻着手指,思索了片刻。

  少林好像没有出太大的问题,这点倒是没有出乎李淼的意料。

  少林传承至今已有千年,怎么可能没有点不同寻常的手段。

  这千年来,天下出过不少绝顶之上的天骄,要是一个籍天睿就能把少林灭了,那少林这千年的传承就有些好笑了。

  就是不知道明教攻上少林,是为了什么。

  李淼转身离去,找到了尹敏君和永戒。

  “尹长老,你拿着我的腰牌,去找方才那个张百户。让他转告指挥使,我今夜三更去见他。”

  “要是那个人在,就让他在营帐外挂一盏灯笼。要是不在,就挂两盏。”

  “是,大人。”尹敏君接了腰牌,领命而去。

  李淼又转头看向永戒:“大师父,看少林的情况,应当已经安全。”

  “你可自去。你本就是行迟大师的弟子,锦衣卫不会拦着你,只是不要透露与我有关的消息。”

  “若是见到行迟大师,替我问一句话。”

  “就说,末学后进李淼,与明教有些过节,愿意替贵寺出一出气。只是有些问题,想向行迟大师请教一番。”

  “今夜我去寺内找你,你我先约定一个地方。若是行迟大师愿意见我,有劳大师父带我去见一见。”

  永戒点点头,与李淼约定了见面的地点,转身走向少林寺山门。

  被锦衣卫拦下之后,说明了一下,便进了山门。

  李淼站在原地,遥遥看着少林这千年古刹,一言不发,不知在想些什么。

第121章 行迟

  太阳西落,转眼之间已经天黑,时间到了二更。

  李淼翻过院墙,进入少林,朝着与永戒约定的地方走去。

  少顷,就进入一处院落,永戒正站在院中,低着头,肩膀松垮。

  “大师父。”李淼招呼了一声。

  永戒抬头,双眼之中密布血丝,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见到李淼,勉强笑了笑:“大人。”

  李淼上下看了看他,说道:“可是行迟大师有什么不测?”

  “师父受了重伤,还有三日的寿命。”永戒说道。

  “如此吗……节哀。”

  李淼心中叹息一声,行迟是他在这个江湖上为数不多的、真正怀有敬意的人。一直想着什么时候手上的差事了了,一定要见上一面。

  谁知这第一面,竟也成了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