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第412章

作者:大唐风骨

红尘喧嚣仿佛被无形的屏障隔绝。

子受的目光从万里之外的灾厄景象收回。

投向院内一株虬枝盘结、流淌着淡淡月华的古茶树。

这茶树,是他取一片鸿源道树的嫩枝,在永恒时间之中炼制。

种在这里,正是整个小院周围万里大阵的阵眼。

他嘴角噙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玩味笑意,指尖轻轻摩挲着温润的玉盏:

“那小猴子入人间红尘,已有一年。”

“准提的目光,亦如影随形,落在他身上一年了。”

“既然准提愿意看,那就给小猴子找些事做。”

他知道准提在找什么,但准提注定什么也找不到。

就在此时。

月华如水,无声流淌入小院。

嫦娥仙子踏着月光面则至,她步履轻盈,足下似有月晕生莲,不染半点尘埃。

在她身后,跟着一位约莫及笄之龄的少女。

少女容颜柔美,气质却如初露,眼神清澈,尚未被世俗侵染分毫。

嫦娥仙子对着子受盈盈一礼,周身清冷月华微敛,道:“先生。”

在人前,她谨遵大王之意,以“先生”相称。

那少女也连忙敛衽施礼,声音清脆如空谷莺啼,带着天然的纯净气息,道:

“先生,蓉儿回来了。”

子受的目光落在少女身上,深邃的目光柔和了几分,唇边笑意真切了些许道:

“端木蓉,昨日所授‘九转回春针’的行气关窍,可曾了然于心?”

少女端木蓉连忙点头,眸子里闪烁着认真的光芒道:“回先生,蓉儿已谨记在心。”

子受微微颔首,不见他有何动作。

面前那张古朴的檀木书案上,一部非金非玉、材质奇古的卷轴凭空浮现。

卷轴表面流淌着温润的青色光晕,隐约可见无数细密的符文如活物般游走。

散发着草木精粹与生生不息的道韵。

“善。今日,便授你这《岐黄医道》中,关于‘引天地灵机,祛邪祟疫毒’的篇章。”

子受的声音平和,却蕴含着大道至理。

端木蓉乖巧地应了一声,走到书案前,在蒲团上端端正正坐下。

双手小心地捧起那灵光氤氲的卷轴,神情专注无比。

嫦娥仙子静立一旁,宛如一尊月光凝成的玉雕。

她目光柔和地看着端木蓉,思绪却飘向过往。

眼前这唤作端木蓉的少女,并非寻常凡人。

她乃是人族先贤墨子的血脉后裔。

昔年七曜封天锁人间之劫。

人间诸贤为护人道气运,皆以身合道,如今真灵居于万寿城,受万民香火供奉。

这也让几位先贤的血脉后裔,以及传承在如今的人间,有了些变化。

其中,墨子圣贤的墨家,分化最为显著。

一支精研机关造物,驾驭土木金石之精,在各国中搅动风云,声势煊赫。

而另一支,则由墨子圣人的直系血脉秉承,专精岐黄医道。

以血肉之躯体悟天地生机,救死扶伤,传承着墨子“兼爱”之本心。

可惜,时光流转,医家一脉日渐式微。

到了端木蓉这一代,已是孤脉,连姓氏也没保留下来。

若非大王以天命神眼推演,都无法知道此女身份。

嫦娥仙子回忆起一年前。

她与大王在一片被战火与灾殃蹂躏的废墟中,发现了蜷缩在母亲遗骨旁的端木蓉。

大王救下这孤女后,便不再漫游人间。

而是择此镜湖灵秀之地,挥手间筑起这方小院,开坛授业,名为“镜湖医庄”。

嫦娥仙子的目光从端木蓉身上移开,透过小院疏朗的窗棂,望向外界。

医庄其实就在秦国境内,坐落于一片浩渺无垠的大湖中心。

此湖之水澄澈至极,平滑如镜,倒映着九天星月与流云,故而得名:镜湖。

湖面终年氤氲着一层薄如蝉翼、流转着七彩霞光的灵雾,将湖心小岛包裹其中。

这小岛,连同岛上的一草一木、一亭一阁,皆是大王信手点化而成。

之后大王更在岛屿周遭,布下了三十六重混淆天机的玄奥禁制。

此等禁制,圣人难察,仙神不扰。

唯有心存善念的凡人求医者,方能循着冥冥中的一线生机指引。

穿过迷雾,寻到这镜湖医庄户。

这一年来,越来越多受三灾的百姓,前来求医。

镜湖医庄之名,在人间也算小有名气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秦王遇刺

当人王在镜湖医庄,开坛讲道,传承医道。

当孙悟空踏入秦国,寻找三灾源头。

当人间六国聚起兵戈,要趁秦国虚弱,鲸吞秦国气运之时。

秦国,咸阳宫。

继位一年,已经十四岁的秦王嬴政,端坐于王座之上。

稚嫩的脸庞却透着远超年龄的沉静与冷峻。

王阶之下,相邦吕不韦,正慷慨陈词。

“陛下,三灾肆虐,六国环伺,虎视眈眈!”

“魏、赵、楚已陈兵边境,借口‘吊民伐罪’,实则欲分我大秦膏腴之地!”

“当此危难之际,国库空虚,军粮匮乏,臣斗胆进言,推行‘纳粟拜爵’之策!”

“凡商贾地主,纳粟千石者,赐爵一级;纳粟万石者,赐爵五级!”

“以此聚粮于国,既可赈济灾民,安定民心,又可充作军资,震慑宵小!”

“此乃权宜之计,望王上明察!”

在人间,“大王”的尊称,只属于人王。

人王之下,各国君王,皆有称呼。

秦国向来自诩为当年的殷商正统,所以也延续了当年武庚传下来的“陛下”称呼。

此时。

咸阳宫中。

群臣闭口,唯有吕不韦声音洪亮。

然而,一直待吕不韦说无可说,言无可言。

王座上那沉默的身影,依然没有任何开口的意思。

吕不韦的眼神深处,闪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挣扎。

自他以“奇物可居”之术,扶当年还是质子的异人子楚归国称王,到如今。

他的地位早已经今非昔比。

然而,哪怕他如今身居秦国相位,成为秦国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他依然过得如履薄冰。

因为他很清楚,他能崛起,是因为仙神的操弄。

而仙神助他坐上相位,目的却是要让七国中,唯一不奉仙神的秦国倒下。

“搅乱泰国,让秦国最终被六国吞并。”

这就是他当年带着异人子楚,以及年仅三岁的嬴政入咸阳时。

从仙尊那里得到的法旨。

当年的他,贪恋权势,享受奢靡,为了私欲,理所当然地臣服于仙神。

现在,仙神开始向他索取代价时。

他又犹豫了。

越是身居高位,他越是能看清仙神对人族的漠视与狠毒。

越是手握大权,他骨子里那份属于人族的血性,与对“功业”的渴望越是灼烧。

当他看着秦国境内饿殍遍野,听着边境告急的烽火时。

过往他从来没有想象过的折磨,竟然让他寝食难安。

他苦思多时,才想出这“纳粟拜爵”之策。

既能解秦国当下燃眉之急,又能将那些富可敌国的商贾,绑上秦国的战车。

如此,可保秦国百姓,同时也可以完成仙尊法旨,为秦国埋下隐患。

若秦国注定当灭,那就尽量为人族多存一些血脉吧。

吕不韦低下头,静静等待秦王的决策。

王座之上。

嬴政沉默不语,手指在冰冷的青铜扶手上缓缓敲击。

他厌恶这种以爵位换粮食的方式,这会让秦法赖以强大的军功爵制度蒙尘!

但现实三灾残酷,六国又陈兵边境。

一年前,他登位之时,师尊老子,便已经离去。

离去时,一句话也没说。

如今,万事只能他自己决定了。

最终,嬴政无表情,声音冷冽如冰地道:

“准。相邦全权督办。然,爵位只授虚名,不授实职实封,更不得世袭。”

“所纳之粟,若有半分克扣流入私囊,或引发民变……相邦当知后果。”

为了百姓,他可以隐忍一时。

吕不韦心中一凛,躬身道:“臣,遵旨!必不负陛下王命!”

……

是夜,咸阳宫深处。

嬴政寝宫。

上一篇:极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