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唐风骨
……
玉虚宫深处。
“大兄,你也要背叛吾!”
元始天尊的脸色铁青,额头青筋根根暴起,周身玉清仙光狂涌,将周围的时空撕扯得支离破碎。
他的大道是掌控一切,然而从人王回归洪荒开始,没有一件事,他能掌控。
盘古圣殿复苏,祖巫复活,他可以忍。
西方二圣被斩,他可以不在乎。
昊天证道成圣,他也能事后谋划。
但太上借人王之力,斩去圣位,他就忍无可忍了。
他的目光穿透重重宫阙,落在那个身披凤凰王袍的身影上。
“人王,你以为让太上自斩圣位,就能撼动本尊?本尊倒要看看,你如何斩我这盘古正宗、玉清圣人!”
十二金仙跪伏在殿外,头深深埋下,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师尊那几乎要毁灭一切的滔天怒意,以及怒意深处那丝令人心悸的寒意。
人王……竟真的连斩两尊天道圣位!
下一个,会不会真的是……师尊?
这个念头让他们如坠冰窟,道心蒙尘。
……
太清天。
老子诏告天下完毕后,转过身目光平和地看向负手而立、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小事的人王。
“人王,这太清天就交给你,老道要去求道了。”
他淡淡一笑,向子受一礼,转身而去。
走出一步,他已经立于太清天之外。
走出第二步,一头板角青牛,不知从人间哪里腾空而起,来到老子面前,道:“恭喜大老爷。”
老子骑上牛背,笑了笑,道:“你这老牛,舍得回来。不在万寿城享受天伦之乐了?”
板角青牛摇头晃脑地咧了咧嘴,脚步迈动间,已落入人间。
“先伺候大老爷,回头再去看着那些小崽子。”
“絮儿那丫头,竟然真想和武庚那臭小子,生九百九十九个孩子,这不胡闹嘛。”
“现在十八个孩子,已经快把俺老牛折腾死了。”
老子哈哈大笑。
大笑声如同水墨一般,浸入人间那烟火缭绕、红尘万丈的大地。
然后,老子与板角青牛,再无痕迹。
……
当时之时。
子受立于太清天中,身上的凤凰王袍流淌着暗金色的神华,映照得他宛如这方新天的主宰。
他目光扫过空寂辽阔的天穹,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弧度。
“这里有些太空荡了。”
人王金口出,响彻整个太清天。
刹那间,虚空震荡,大道轰鸣!
无数流光自他袖中涌出。
这些流光如同拥有生命的星河,在太清天中纵横穿梭,勾勒出玄奥莫测的轨迹。
大地在流光过处拔地而起,白玉为基,紫金为柱。
琼楼玉宇在法则的编织下凭空显现,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仙池涌现,灵泉叮咚,奇花异草瞬间繁盛,吞吐着浓郁的先天灵气。
嫦娥仙子在一旁看着这一幕,突然觉得这些宫殿极为眼熟。
片刻后,她才认出来。
这正是当年被大王整个搬到人间的八景宫。
如今,兜兜转转后,八景宫又回到了太清天。
然而,如今的八景宫不再有太上圣人,氤氲在宫阙格局中的,也变成人间气运。
此刻,在嫦娥仙子的眼中。
八景宫散发着温润如玉却又坚不可摧的气息,与大王身上的人王气运完美交融。
仿佛这八景宫本就该属于大王,是大王人道统御天道的一处重要节点。
子受满意地看了看这重新布置后的太清天,他嘴角微微扬起,淡淡开口,道:
“鬼谷子前来见孤。”
人王王旨蕴含无上威严,瞬间传遍洪荒天地。
人间,鬼谷。
玄都法师睁开双眼,拊掌笑道:“终于轮到贫道了。”
大王召见,那可向来都是机缘啊。
他一甩道袍,道:“大王旨意至,尔等随为师速往太清天觐见!”
话音落,数道身影已恭敬地侍立在他身后。
玄都法师袍袖一卷,一道清光裹挟着众人,冲天而起,直破九霄。
刹那间,就出现在焕然一新的太清天八景宫前。
宏伟的宫门无声开启,内里道韵流转,气象万千。
玄都整肃衣冠,领着弟子们,步履沉稳地踏入大殿,道:“臣鬼谷子奉诏,携门下弟子,参见大王。”
八景宫主殿的玉阶上。
子受负手而立,无形的威压弥漫,让玄都身后的弟子们无不屏息凝神,心生无限敬畏的低下头。
不敢有半分失礼之处。
子受淡然一笑,道:“鬼谷子,太清天就交给你了。”
他伸出手,手中一点鸿蒙紫气氤氲起伏,不断变化。
玄都法师看到鸿蒙紫气的瞬间,气息就是一震,他明白大王的旨意了。
子受收回那道从太上圣人体内斩出的鸿蒙紫气,道:“孤会在殿中将之炼化,之后就会交给你。”
“你应该明白,接过此物意味着怎样的责任。”
“孤可以给你一次拒绝的机会。”
玄都法师当然知道,大王所说他的责任是什么。
真正的替天行道,真正的背负众生。
同时,也是帮师尊偿还天道的因果。
他并没有犹豫,起手一礼,道:“臣接旨!”
子受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很好,孤下一次再来太清天时。”
“就是敕封你证圣位之时,在此之前,守好太清天。”
玄都法师再行一礼,道:“是。”
到此时,他的那些弟子才终于明白,大王与师尊对话中的含义。
大王要敕封师尊为圣?
第四百六十三章 人王去哪儿?
八景宫中。
玄都的弟子们终于明悟大王召见师尊的用意,他们目瞪口呆地抬起头。
子受此时也打量了这些弟子一眼。
他目光如实质,平和,却带着洞悉一切的力量。
这些弟子与当年,玄都以鬼谷子身份收的弟子,大有不同。
显然是这几百年才在人间所收。
大部分面孔都带着新晋弟子的青涩与崇敬。
当子受的视线掠过其中两人时,却微微一顿,深邃的眼眸中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
他看到了某种熟悉却又隔世的轮廓。
一名弟子立于玄都左侧,身姿挺拔如松,面容俊朗,眉宇间自带一股飘逸出尘的剑意。
其束发扎冠的是一件灵宝:紫阳巾。
除此之外,这名弟子最引人注目之处。
这名弟子眉宇间,有一点若隐若现、似道似仙的灵光印记。
另一名弟子则站在稍后位置,体态……颇为“富态”。
好吧,是过于富态了。
这名弟子面庞红润,带着几分天生的憨厚笑意。
但其眼神深处藏着的狡黠与灵动,却瞒不过子受的目光。
这名弟子腰间松松垮垮地挂着一件奇门兵刃。
巴掌大小,形似钉耙却又隐去了锋芒。
只余九道奇特的云纹烙印其上,偶尔闪过晦涩的寒光。
子受心中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
只是那深邃的目光,在两名弟子身上多停留了一瞬。
他嘴角似乎掠过一丝极淡、仿佛看穿了万古轮回的笑意。
心中却是一笑,暗道:“太上不愧是太上,竟然已经开始为后面的量劫布局了吗?”
“也罢,皆是太上记名过的弟子,孤给太上一个面子。”
太上圣人虽然一直只有玄都法师这么一个正式的嫡传弟子。
但圣人座下,记名弟子和童子却并非只有一个。
金角,银角,蓝采和便不说。
洪荒录还有记录:在东王公和西王母统御天地男女仙神的时代,太上还有两名记名弟子。
一位名为东华。
一位名为卞庄。
后来两者皆因东王公的紫府仙庭,与上古妖庭争夺权力时,殒落在仙庭。
若封神量劫的命数,没有被子受改变的话。
这两位的转世会在封神结束后,一个成为南天门守将,一个成为紫微帝四大护法神之一。
而这两位转世之后,还会有另一世则更加有名传洪荒。
他们一个姓吕,一个姓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