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结束,觉醒签到系统? 第175章

作者:大唐风骨

在无面慈航吞下始麒麟精血的刹那。

玉清天。

麒麟崖骤然崩开一条巨大的裂缝。

但只是刹那间,麒麟崖就如同活过来一般,裂缝迅速愈合。

而在麒麟崖底,那神秘而无垠的牢笼中。

就是这一刹那,就不知有多少关押在此的生灵,化作飞灰。

麒麟祥瑞之力,可避因果业力。

只要找到替因果的生灵就行。

元始天尊在麒麟崖下,关押了岂止亿万生灵?

玉虚宫中。

元始天尊睁开双眼,目光在人间与七神国中扫过,最后落在西秦之上。

只见,西秦之地,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哪怕圣人目光,也不能轻易看透。

而西秦与人间边界,隔着一座山脉,以及一片平原。

如此,正好让位于西北的晋,正南的楚,可以不经过西秦,而战于高山之下,平原之中。

这局面,正是西方教在神国降临之时,故意所留的破绽。

元始天尊对此,毫不在意,淡淡道:

“旁门左道之辈,从成圣之前,一切所得,皆是盗来。”

“如今,还想盗本尊七曜之局的因果?”

“七国降临,故意让西秦远离人间,让出一条空白之地,无非是知道七曜在变,想要让我阐教六国先斗,随后再由西秦问鼎人间。”

“七国之变,有纵横之势,此局则是纣王所做。目的是想让七国自斗,而人间可从中取利。”

元始天尊的目光,越发冰冷,冰冷之下,则有浓浓的嘲讽。

他伸出手,圣人之力,化作虚无巨手,在七国运势之上,轻轻扫过。

“尔等又可知,七曜之变,在于一统吗?”

七曜在于变,他如何不知?之所以还是要七曜锁人道,正是因为,七曜如何变,在他一念之间。

……

这一刻。

七国之心,皆在变。

北方。

燕国国主,燕昭王连夜请见其师郭隗,道:“本王欲取齐国,迎天子驾临北燕。”

“老师游学经年,修得纵横之术,还请老师有教于我。”

郭隗淡淡一笑,道:“人间曾有典故,有君王欲求千里马,以五百金买马骨而闻名于世。”

“于是,天下千里马,由天下人亲送至君王之前。”

“人间虽逆天行恶,却也有先贤之理。大王何不效仿千金买马骨之典故?”

燕昭王若有所思,道:“老师之意是?”

郭隗一挥手,道:“臣请大王修黄金台,招揽天地之贤才。”

“登黄金台者,可得享我燕国国运,如此大王还怕没有贤才,助大王迎天子,霸七国,代天伐商吗?”

燕昭王双眼放光,道:“此计甚妙,就依老师。”

……

当燕昭王在国都修黄金台,与天下贤才,共享黄金台之时。

晋国南下之兵,与楚国北上大军,已经相遇。

晋文公在听闻楚庄王御驾亲征之后。

也带着苏秦,同样御驾亲征。

当此之时。

两军在平原相遇。

晋文公站在灵宝战车之上,看向前方,只见楚军身披五色祥瑞之光,兵力虽不如晋国,士气却更盛。

他恨声道:“圣人何其不公。其他七国, 或有仙师坐镇,或得地利之便。”

“齐国不但有仙师邹衍,还得天子。”

“如今楚国也得麒麟之力。”

“偏偏我晋国,与西秦最近,既要伐商,又要戒备西秦乱我阐教大局,却一无所有。”

苏秦在一旁淡淡开口,道:“国主,现在可不是抱怨之时。”

“圣人通天晓地,一切自有安排,国主不敬圣人之言,不可再说。”

晋文公知道苏秦是在提醒他,不要乱议圣人。

圣人赐予他一切,也可将一切拿回去。

晋文公深吸一口气,道:“苏秦,如今楚国气盛,你以为当如何应对?”

苏秦早有定计,淡淡一笑,道:“臣闻国主,在神国降临之前。曾与楚庄王有旧?”

“既然有个,那我晋国仁义之师,当退避三舍,以念旧情。”

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我过来,满足一下仙神的小人之心

西秦之东,有山名为涵。

涵山向西,有一处地势极为险要之山谷,名曰涵谷。

涵山向东,一直前行三万五千里,一直到人间三危山边关,皆为大平原。

此平原正好夹在涵山与三危山之间,因而名曰涵危平原。

春秋历,五年,十月。

涵危平原,晋国与楚国两军对垒。

晋国携带大军三百万。

楚国则是举国之力出征,其计八百万大军,气势如虹。

当此之时。

楚庄王身披麒麟袍,坐于一头金刚麒麟上,傲然看着前方,喝道:“晋文公,出来见本王。”

晋国中军。

刚刚听罢苏秦献策的晋文公,吐气开声,道:“楚庄王,相见就不用了。”

“本王知道你要说什么,你也当知道,本王为何进兵。”

“能身负天命者,得天之大功者,只有一人,本王正是要取这贪天之功。”

“不过,当年还在圣人道场时,吾等皆为圣人治下神民。”

“你我有旧,本王曾经承诺,若你我有一日为敌,本王当先退为敬。”

比起楚庄王气势凌人的霸道,晋文公却极为谦和,谈吐间,尽显风度。

他抬起手,晋国国运随之从攻势,转为守势,开始向后退。

“楚庄王,本王今日退避三舍,以示诚意。”

话音落下。

晋国大军竟然真的开始转向,向后退去。

洪荒天地,一舍,千里也。

退避三舍,就是退三千里。

晋国这一退,楚国上下,全体哗然。

令尹孙叔傲立刻道:“国主,晋国必然在用诈。国运之争,不可轻启。”

“一旦开启,一进一退间,皆是国运兴衰。”

“晋文公有贪天之功的野心,又岂会在国运上有任何退让?”

果然,就在孙叔傲话音落下之际。

晋国已经退出一舍。

然而,晋国国运不但没有任何衰退,反而在增涨。

国运下降的反而是楚国。

楚国上下,目瞪口呆抬起头。

就见晋国大军上方,有经纬之线,纵横交错,犹若棋盘。

有气运凝聚,有若棋子。

晋国大军每退一里,楚国就有一份气运被抽离,落于棋盘之上,化作棋子。

棋盘上的棋子越多,晋国国运越盛。

反之,楚国国运则在迅速下降。

令尹心中一动,道:“不好。晋文公在用计。”

“他以承诺化因果,退避三舍,就是用来化解当年,与国主之间的因果。”

“他以因果全自己的美名与贤德,从而以退为进,舍土而夺我楚国国运。”

众文臣武将一怔,这才明白过来。

晋文公这是在做戏啊。

表面上,是宁愿舍土三千里,也要完成当年的承诺。

然而,这舍掉的三千里土地,根本就不是晋国之有,而是无主之地。

这下晋文公是得美名,还了因果,还用不知何手段,会了楚国国运。

付出的代价,就是三千里无主之地。

楚庄王知道晋文公善于心计,却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有如此手段。

他如今已经成就麒麟道体,有麒麟祥瑞之力,镇压国运,竟然还被对方用如此手段戏耍。

岂能不怒?

他怒哼一声,道:“全军向前。”

“既然晋国想退,那就让他们退无可退。”

于是,战鼓擂响。

楚国八百万大军,开始向前推进。

而楚庄王,则在大军向前之时。

突然转头看向三危山的方向,目光如电,似有警惕之意。

三危山中。

两道身影,在人间气运的笼罩下,关注着这场神国之争。

敖甲与玄天火凤,各领三千兵马。

敖甲所领,是人间水族。

玄天火凤所领,是人间飞禽。

敖甲感应到楚庄王的目光,淡然一笑,道:“他已经发现我们了。”

上一篇:极道暴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