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唐风骨
“周室虽然衰落,然而天命依然在其血脉。此天命,可长我国运,而利我大齐。”
齐桓公这下终于彻底明白过来,点头道:“幸得仲父指点,否则本王要误大事。”
姬宜臼到底是哪来的姬氏血脉,不重要。
重要的是姜子牙是封神之人,是命定的周室相父。
所以,姜子牙说谁是周室血脉传承,谁就是。
而这个血脉传承的周王,就是身负天命者。
管仲抱拳一礼,道:“臣这就去再请太公望。”
齐桓公道:“是本王误事,劳驾仲父再走一趟。”
片刻之后。
管仲就已经在齐国国都之外,一处山岗上,找到了姜子牙。
在见到姜子牙的瞬间,管仲眉心张开一只天眼,毫光百丈,威不可言,他向姜子牙一礼,道:“拜见姜相。”
姜子牙一身仙风道骨,立于山岗之巅,道:“闻太师,你且来看,这天地江山如画。”
“小小一个人间,装不下你我之志,唯有这七曜锁人道,方可显你我真本事。”
齐国国相,管仲,额间有天眼,出手间有阴阳蛟龙相随,乃是仙胎化身。
其真身前世,名曰:闻仲!
十余年前。
姜子牙携封神榜出走人间之外,同时还带走了以西方神打妙法,所复活控制的赵公明,三霄仙子,金灵圣母,吕岳六仙。
以及,闻仲,黄飞虎文武二臣。
如今,阐教已经破解西方神打妙法。
只要气运足够,随时可以再复活控制新的入榜者。
而管仲入齐国,正是姜子牙奉玉虚法旨而为。
天降神国,七曜锁人道,既是元始天尊最为精妙的一笔,但也是他不得不为的无奈一笔。
否则,人间真的不管不顾冲入洪荒,能不能活不一定。
反正封神量劫肯定没戏。
到时候,被封神量劫因果压住的,可不只是人间,还有阐教。
姜子牙看向管仲道:“齐桓公,已入贫道彀中,可伐商之先锋。”
“只要为广成子师兄他们争取足够的时间,那么七国之势一成,人间再无任何反抗之力。”
管仲点点头,道:“我回去之后,就会让齐桓公准备迎接周王东迁。”
两人交谈之时,将周围一切气息,全都遮掩。
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有一双可以看穿一切因果的眼睛,正看着他们。
寿仙宫。
子受用天命神眼,从姜子牙与齐桓公见面开始,就在围观。
此时,他呵呵一笑,道:“尊王攘夷?翻译一下,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可惜,你们的天子是个假货。人间也不是什么诸侯。”
他收回天命神眼,喃喃道:“太师,你也该回人间了。”
他心念一动,道:“哪吒。”
只是眨眼间。
一道六丁神火,就落在子受面前。
哪吒踏火而出,双眼放光地道:“大王,去哪儿杀?杀多少?”
他知道,大王叫自己,从来不会商量什么国策。
他乃是大王敕封“威武平乱大将军”,只管杀乱臣与敌人。
子受:……
哪吒早就摆脱曾经的一千七百杀劫,灵智不受杀劫控制,但似乎……这家伙非常乐意如今这般,只管动手,不管动脑的日子。
果然不愧是,号称天庭三大反骨仔之一。
哪怕对他忠诚无比,也总得反点什么。
子受心中诸多念头一闪而过,但立刻又都放下。
他其实知道,这和哪吒在参悟的大道有关,所以也任由其发展下去。
他随手拍散了哪吒身上的六丁神焰,道:“齐国。”
“七日之后,齐国要演一场天命大戏,孤准备让你去,添一把火。”
“帮他们把气氛炒热一下。”
第二百零一章 周室东迁,天命向东
帝辛五十一年,夏。
人王下旨,为见证大商,终将打破神国围困,将年号改为春秋。
如今,是春秋历,一年,六月。
……
齐国国都,临淄西北,有两条万里大江流过。
其北,名为汶水。
其南,名为洙水。
洙水再南,则为大商边界。
汶水与洙水之间,留下一条如同长柄勺一样的狭长区域,名曰:长勺走廊。
此刻。
一支万人大军,正在缓缓从长勺走廊走过。
而这一切,皆被魑魅魍魉尽收眼底,通过万象天机鉴,同步传回九间殿。
九间殿。
满殿文武冷眼看着这支东迁大军。
只见,那万人队伍摆开仪仗,行走于大地,脚下却是泛起粼粼波光,仿佛天河坠入尘世,而队伍行走于天河之间。
那居中的车驾,乃是三丈高的玄玉车辇。
辇顶二十八颗明珠,暗合星宿方位,垂下的九重鲛绡纱上,用天蚕金线绣着山川河岳。
一个看起来相当年幼的人,端坐辇中,十二旒冕垂下的玉珠遮挡面容,衮服上的日月星辰纹却在自行流转。
有仙童捧着的青铜鼎伴随玉辇,鼎中紫烟升腾,在半空凝成“奉天承运,天子移驾”八个篆文。
两侧仙神各持法器,青玉琵琶无风自鸣,每根弦动都漾起肉眼可见的灵气波纹。
有仙兽行于车队最外,添作护卫。
有仙鹤振翅带起七彩霞光。
队伍末端,有三丈高的金麒麟。
麒麟踏步,每步落下,蹄印处便开出琉璃般的仙葩,转瞬又化作星尘消散。
车队中,更有八百名道官齐诵《玉清心经》,声浪激得云层翻涌如浪,竟在半空显化出昆仑玉虚的幻影。
这队伍中,人族没有几个,草头神灵,散仙妖修,仙兽仙禽却是不少。
九间殿中。
满殿文武齐齐不满地哼了一声。
方弼极为不屑地道:“玉虚走狗,自称天子,没有骨头的东西,也敢摆这么大仪仗?”
又有大臣道:“大王出巡,便服轻装,不动百姓,不惊山林。”
“这小小天子,安敢如此张扬?”
最懂阵法的无当圣母,则在向满殿文武讲解,道:
“此乃阐教的太乙神数大阵,又名太乙仙光气运阵,正是用来供奉转移气运之用。”
“那些仙神,每百人队对应一个天干地支组合。”
“其手中所持法器,虽非灵宝,却暗合周天星辰,与那车辇顶部的二十八星宿珠,遥相呼应。”
“周围那些妖兽……仙兽,则是脚踏玉虚八卦阵纹,有守护之意。”
“这整个仪仗车队,就是一个移动的祭天法坛。”
老丞相商容须发飞扬,不怒自威,道:“姬氏叛逆,想代表我人族,跪于仙神脚下。”
“这一次东迁,定然是想和齐国合作,对我人间动手。”
一名文臣开口,道:“姬氏不争,却坏我人族大事。”
“大王曾言,封神不停,天命不止。姬氏血脉依然身负伐商天命。”
“现在这个可笑的天子仪仗东迁,就是想将这伐商天命,转移到齐国去。”
“有此天命,那齐国就可挟天子以伐人间。”
众武将顿时不屑地嘲笑起来,道:“挟天子就敢来伐我大商人间?他们就算是挟圣人也没用。”
于是,满殿武将开始纷纷向监国的武庚请命,道:
“殿下,末将请命,领十万军,前去灭了那狗屁天子。”
“殿下,末将请命,只要八万军。”
“你们安敢轻敌?大王说了,轻敌必败。殿下,末将请命天地玄黄四军齐出,灭了齐国。”
武庚摆了摆手,道:“众将少安毋躁。”
“父王早有言在先,七国国运相连,除非我们可以同时灭掉七国。”
“否则我们单独灭掉任何一国,都没有意义,他们会很快重新恢复过来。”
“因此,父王早就定下国策,先让七国疯狂,再让七国灭亡。”
众将一听,是大王安排,立刻就不再言语。
……
此刻。
长勺走廊中。
两江河畔泛起血色霞光,天子仪仗所摆出的太乙神数大阵,每向东一里,天命气运,就向东移一步。
到此时,其气运之势已成。
天子车辇旁,姜子牙身披玉清玄元辟水道袍,再一次骑上四不象,手中打神鞭,化作一竿钓竿。
那钓竿悬于天子车辇之上,其上一根天命所化细线,落在天子身上。
姜太公垂钓,钓的不是鱼,也不是人,而是天命气运。
他当初在渭水,把钓竿指向姬昌,于是姬昌就是身负天命气运之人。
后来指向了小姬发,于是小姬发就是天命气运之人。
现在,他将指向了天子车辇中的那个年轻人。
一个刚刚九岁的姬氏血脉后裔。
姬宜臼。
其实,此子,原本不叫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