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截教写日记,通天被玩坏了 第436章

作者:暴走的葡式蛋挞

土地、山神在此处任职千年,亲眼目睹了大圣陨落…世间哪还有大圣?

眼前神猴,或许是花果山一脉大圣爷的猴子猴孙,那自然就是小圣了。

孙古月一直视大圣爷为王,如今被尊称为小圣,在外人看来,是大圣的传人。

孙古月并未出言反驳解释。

孙古月除了寅先锋后,向刘开山抱拳行礼,“多谢刘兄设宴款待,大妖已除,其尸身便交由刘兄处置了。”

“兄弟要去两界山,便不久留了,告辞。”

刘开山欲言又止,想请孙兄再住几日,但又知晓对方万里迢迢,是来吊唁齐天大圣的。

齐天大圣陨落之地就在眼前,其肯定是想立刻动身前往的。

刘开山重重点头,“我送兄弟出双叉岭。”

“好!”

虎尸拖回村里后,有土地、山神照应,刘开山便放心离去。

与孙古月行走小半日,至双叉岭边缘。

刘开山抱拳行礼,“兄弟,前面便是两界山地界了,那乡的狼与虎不归我管教,便送到这里。”

孙古月抱拳还礼,“山水有相逢,多谢刘兄二百里相送。”

“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兄弟后会有期。”

刘开山目送着孙古月离去,高呼喊道:“兄弟…注意安全!”

……

孙古月进入两界山,心中愈发迸发熟悉之感。

一草,一木,似都见过。

两界山,早已没了山,成为了山丘林地。

山丘连绵,罕有人烟。

孙古月依靠着本能走着。

不知走了多远。

走进一处山谷。

蓦然停下了身。

孙古月身躯微微的颤抖,目不转睛的盯着前方。

那里,有几座石碑,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

但却依稀可以辨认。

齐天大圣之墓。

悟空之墓。

大师兄之墓。

孙古月身躯颤抖的走至石碑前,眼眶中的泪水再也止不住的流……

“大圣…大圣爷…就是陨落在了这里吗?”

“千里无人烟…孤独凄清…野草遍地……”

“芭爷爷说大圣爷最喜热闹……”

孙古月长跪墓前,磕头大拜,“大圣…花果山猴孙孙古月拜见大圣……”

孙古月拔除了周边的野草,重新镌刻了墓碑。

小心翼翼打开了怀里的包裹,里边是香蕉、灵桃。

花果山的香蕉、灵桃!

孙古月长跪墓前七天七夜,说了许多。

说了大圣走后,花果山的危机,解除了危机……

说起了自身的奇遇,并成功的拜入了金鳌岛,有一群可亲可敬的师兄师伯师叔们。

“大圣…古月必定为大圣洗清冤屈!”

“大圣绝不会陨落的不明不白!”

“古月必定要向这天地、要向那灵山万佛讨回一个公道!”

“大圣!”

七日七夜后。

孙古月恭敬三叩首,小心收起了一捧墓土,装进怀里,带回花果山!

带大圣爷回家!

三叩首结束后。

山谷墓地,骤然一亮。

一块晶莹剔透的仙石,不知从何处飞出。

硬生生融进孙古月胸口中。

孙古月微闭双眼,并未惊恐,识海内已然知晓,“这是大圣爷的传承……”

天命人:孙古月

法力:玄仙境初期

肉身:玄仙境初期

资质:日月映空(补全仙骨中)

天命点数:65500

功法:日月玄功

神通术法:天罡地煞神通、苍穹乾坤拳、灵猴破妄棍、法眼等。

……

金鳌岛,临渊道场。

应渊身着一袭黑衣,静坐在山崖之巅。

背对苍生,独钓万古。

日记随笔。

【补全了仙骨,接下来的路,更有意思!】

【佛门!接招吧!】

第466章 两界山外,牧牛老翁

资质这个东西,很是玄妙。

资质包括对道法亲和力,吸收法力速度,施展神通的威力等等。

当然,不包括悟性这个东西。

昆仑山阐教十二金仙,便是例子。

广成子、太乙真人、赤精子等哪个不是资质极佳?跟脚极为深厚。

资质虽然无敌,但悟性却是不行,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

资质可以,悟性一般,背靠圣人大教乘凉,可以成为洪荒高手,但却成不了顶尖!

再观西方。

准提天天嚷嚷着门中弟子,有大福缘、大悟性、大毅力。

能在贫瘠的西方修炼出点东西,悟性与毅力是有的,但福缘却是一般。

故而西方弟子,也可以成为一方高手,但却难成为顶尖。

最后再看截教。

截教众仙,资质极佳,悟性不俗,且有大福缘,故而准圣弟子如雨后春笋,陆续冒头。

佼佼者,多宝、三大圣母、云霄、赵公明已然成为洪荒顶尖大能……

总之!

孙古月在两界山,补全了仙骨。

仙道之骨融合的过程极为痛苦,非常人不能忍受。

融合的过程,长达五年!

直至仙骨归体,完美的归体,没有任何排斥!

孙古月周身法力陡然暴涨,气势蓬勃,席卷山谷。

胸中五气朝元,顶上出现三朵花苞!

胸中五气朝元,金仙境标志!

孙古月认真感受体内磅礴的法力,比玄仙境时浑厚了何止十倍?

法力质量的跃迁!

孙古月运转玄功,天地间的仙灵之力,以铺天盖地之势涌入道躯。

吸收仙灵之力,法力运转速度,快了十倍不止!

孙古月知晓,这是大圣爷的恩惠。

“多谢大圣!”

“孙古月必定会为大圣讨个公道!”

孙古月再三大拜后,出了山谷。

出了两界山,行走了几十里路。

见着一个村落。

村口前,有一棵大槐树。

一耄耋老者穿着朴素的衣裳,悠闲的坐在树下,眼睛有些浑浊,望着远方,时而轻笑,时而发呆。

一穿着开裆裤的稚童,好奇的询问,“太爷爷,您天天在这坐着,看什么呢?”

老人摸了摸孙儿头,笑而不语。

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回忆…有趣的事。

忽然。

老人双眸目光望到了村口之外。

身躯开始微微颤抖,浑浊的目光激动的泪花点点。

拄着拐杖,颤颤巍巍,走向村口,很激动,很欣喜的喊出了声,“大圣,大圣,您保唐长老取经回来了?”

“大圣,您何时回来的?怎么不见唐长老?”

老人快步上前。

孙古月亦快步走上前,缓声开口,“您认识我?”

老头激动,闪烁着泪花,“大圣,您不记得了?小时候我上山放牛,还跟大圣在一块吃过桃呢。”

孙古月神情愣怔,‘跟大圣一起吃过桃…那至少一千多年了……’

老头连忙解释,“俺之前生病了,魂魄去地府了。”

“那判官说俺跟大圣您同吃一颗桃,沾了口水,得了仙寿,有寿一千载。”

孙古月这才明悟,一普通凡人,竟活了千余载。

老头激动抓住了孙古月的手腕,“先前俺拜过土地庙,土地爷说大圣死了,我就知道大圣是不会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