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当闲散赘婿,你陆地神仙 第69章

作者:卫四月

  萧婉儿看着屋外细雨,不觉间拢了拢身上大氅,苍白脸上映出一抹复杂神情,轻声呢喃:

  “也好。”

  ……

  此时,乌东街以东,临近蜀州府城东城门的一处酒肆内。

  柳浪仍旧一副放荡不羁的样子,独坐在窗边角落,桌上一壶酒、两盘羊肉,自顾自的吃着。

  原本挂在他腰间的长刀,正平躺在他左手边,刀柄朝外,由细密丝线缠绕,刀鞘质朴,看不出任何纹路。

  约莫一炷香后。

  柳浪喝完那壶酒,打了个酒嗝,方才开口道:“大老远让我来,不会为了请我吃饭吧?”

  声音轻微,几不可闻。

  没想到接着便有一道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找你来自然有事。”

  “有人出了大价钱,劫一批货。”

  “劫?”

  柳浪皱眉,“你把我当什么人了?”

  那道声音不为所动,继续道:“是萧家的货。”

  柳浪顿时有了兴趣,“可是那萧惊鸿押送?”

  “虽不是,但押货的人倒也师出名门。”

  “哦?”

  “天山派嫡传沈画棠,剑道已有小成,应是能让你耍两下。”

  闻言,柳浪面露失望,砸吧砸吧嘴道:“完成之后,我可否去寻那萧惊鸿?”

  “听说她一柄剑一杆枪堪称同辈绝巅,恰好与我刀、枪两道一会。”

  沉默片刻。

  那道声音悠悠传声:“随你,只要你不怕死。”

  柳浪咧嘴一乐,“江湖人不说死,这叫‘证道’。”

  胜者生,败者死。

  如此证道,岂不快哉?

第82章 百草阁

  进入六月,蜀州地界阴雨不断。

  一连下了十天的雨,自是驱散了夏日的燥意,但也令府城北面的赤水河河面上涨一尺,堪堪与水则碑“平”字线齐平。

  虽还没达到往年洪涝的大线,但已令蜀州布政使司上下重视起来。

  右使杨烨亲自带人去大堤查探水情。

  除了命人日夜值守外,他还特意下令蜀州知府衙门做好准备,物资调拨、人员调配和预防等等。

  一时间,府城内随处可见身着蓑衣的衙差步履匆匆,跑遍每条街巷,通知每个住在低洼处的人家疏通各自屋前的排水渠。

  便连济世药堂都有衙差登门。

  不过与民宅住户不同,东市属于商户集中区域,按照惯例都是由各铺子出钱雇人维护沟渠。

  银钱不多,每间铺子出三两银子。

  因而陈逸便让账房先生刘全取了银子交给衙差,登记后由他们带去集市行会。

  刘全将人殷切送走,转头回到药堂,瞧见正坐在医师身侧聚精会神观看他们诊断病人的陈逸,不禁心下纳闷。

  这位掌柜的据说是位书生才子,怎么看着他对医道也有涉猎?

  刘全朝门边的学徒询问道:“掌柜的这几天是不是都在跟着你师父他们瞧病?”

  学徒回忆片刻,点点头:“掌柜的来了后,倒的确一直坐师父他们边上。”

  “不过他是不是在瞧病,俺就不清楚了。”

  刘全了然,便让他继续擦拭门窗。

  在瞧了瞧仍旧专注的陈逸后,他也跟着去柜台内,将算盘打得啪啪响,盘算上月账册。

  连掌柜的都在忙碌,他可不敢清闲下来。

  对此,陈逸自然是不在意的。

  距离药堂众人签字画押已经过去三天,期间他都是卯时就来,直到酉时才回。

  除去正常的休息时间外,他都在结合医道玄奥,提升医技。

  不可谓不用功。

  再又将一名得了风寒的病人送走后,陈逸给出与医师相同的诊断结果后,便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思索片刻。

  他开口道:“李老,下回方子里的白芍降一钱,效果相同,价格能便宜两文。”

  李老是济世药堂四位医师中年龄最长的人,岁数已过半百。

  虽说他不算名医,但从出师至今,行医也有三十年,药方从未有过错漏。

  此刻听到陈逸的话,李老面露古怪:“掌柜的,您懂医术、药方?”

  陈逸并不解释,反而笑着说些和医道无关的话:“咱们这儿来的都是穷苦人家,能给他们省点钱也好。”

  东市内多是偏远山族来人,或者中原过来讨生活的手艺人。

  每日风吹日晒,卖艺为生。

  这几天阴雨天气,便是有来到东市的行客,也都匆匆来去,使得那些手艺人没了收入。

  就如方才受了风寒的那位,听口音应是兖州人。

  抓药时便是掏出一文钱他都满脸肉疼,着实看得陈逸暗自摇头。

  虽说他见多了穷苦人,也没想过援手一二,但是分内的事情,他能做就顺手做了。

  李老闻言,却是没应下来,反而一脸严肃的说:

  “掌柜的,您若真懂医术,方子改一钱就改了,不过您若不懂……”

  没等他说完,陈逸抬手打断道:“听我的。”

  李老见他如此说,愣了片刻,方才说道:“稍后老朽尝试一下新方子,若是无碍,白芍少一钱也不打紧。”

  陈逸笑着点头,起身去里间倒水。

  待他走后,李老面露难色的叹了口气,嘴里嘟囔着门外汉懂什么医术?

  旁边的医师听到他们的对话,跟着小声劝说:“李老啊,您别管掌柜的懂不懂,暂且先听他的。”

  “您别忘了他手里可还有着咱们的‘罪状’呢。”

  李老瞪着他们:“便是老朽真的做错事,药方都是老一辈的心血,岂是说改能改的?”

  其他三位医师劝说不动,便不再劝,转而说道:“掌柜的也算好心,给那些人省钱。”

  李老兀自不忿,“他真要好心,就别让老闫搬走。”

  “先前王掌柜订的规矩就不错,堂内药材价格贵,旁边的药材铺子价格便宜,倒是的确能给病人省钱。”

  “掌柜的来了,别说了老李……”

  他们的话,陈逸听到了,却也不去理会。

  药材铺子搬离东市是必须要做的。

  否则王纪跟那位闫老板闫海,与济世药堂之间的牵连太大,容易被有心人察觉。

  至于改药方……些许小事,值得去说?

  陈逸本就不在意什么故老规矩传承,何况他这三日医术进境顺利。

  四诊、针灸之术都已达到熟练级。

  结合医道小成境界的玄奥和《伤寒杂论》,改个医治风寒的小药方,实在不足挂齿。

  很快一天时间过去。

  酉时不到,葛老三驾着马车带着萧无戈、小蝶赶来。

  萧无戈离着老远就喊:“姐夫,我来接你回府了。”

  陈逸闻声走出济世药堂,笑着说道:“我看你是想出来玩吧。”

  萧无戈被他说中心事,嘿嘿笑了几声。

  他也不再提回府那茬儿,饶过陈逸就进了济世药堂。

  左瞧瞧,右看看,一副对哪儿都感兴趣的样子。

  小蝶凑到陈逸跟前,和他一起看着萧无戈,嘴里不忘解释道:

  “姑爷,您不在府里的这几日,小侯爷可想您了。”

  “若不是大小姐拦着,他前日就已经跟来了。”

  陈逸心下了然,瞧着一时半会儿出不来的萧无戈,索性走过去带着他在药堂内转了一圈。

  还介绍刘全等人给他认识。

  刘全等人自是恭敬。

  别看萧无戈年幼,可他的身份在刘全等人眼中,却是十成十的最贵。

  即便这间药堂不是萧家所有,他们在见到萧无戈时,也要行礼,道一声小侯爷。

  待了片刻。

  陈逸叮嘱刘全他们关好门窗,便带着萧无戈打道回府去。

  路上,不需要他询问,小蝶和萧无戈就说起这几日府里的大小事。

  大致还算安稳。

  除了他这几日不在,乾国公张瑄和孙辅两人每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小蝶嘴上是这么说,不过陈逸听来却是不绝对。

  至少孙辅算是尽兴。

  只因萧无戈在旁补充说:“姐夫,那位孙爷爷好生古怪啊,昨日和今日他都考校我背诵经史典籍,还问了我好些个问题。”

  陈逸哪儿还不明白孙辅的心思,问道:“那你回答的怎么样?”

  萧无戈想了想,点头道:“孙爷爷应是满意的,还夸我呢。”

  小蝶在旁附和:“孙老先生的确有夸小少爷,还说让他有时间多看看书,少钓鱼。”

  陈逸一乐,看来孙老这是已经把自己当成萧无戈的老师了。

  这可还没拜师呢。

  不过想归想,陈逸仍旧和先前一个态度——不掺和。

  一方面萧无戈的事,自有老太爷和萧婉儿定夺。

  另外一方面,他自己近来事情也不少。

  三日来,他除了在济世药堂学习医道外,王纪时不时找来。

  新的药材铺子已经找好了位置,从东市搬到了西市。且按照他的意思,特意找了一间宽敞的两层木楼。

  同时,各类药材也在逐步补货。

  王纪这方面进展还算顺利,唯独在药铺名字上犯难,询问陈逸主意。

  最终,陈逸给出三个字:“百草阁。”

  取自神农尝百草。

  虽说他的志向不在医治天下黎民,但是寓意总归能沾上一点儿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