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俯卧撑开始肝经验 第347章

作者:海风有多久

  陈阿姨一边换鞋,一边絮絮叨叨地抱怨着天气,语气中带着习以为常的平和。

  女孩苍白的脸庞上没有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阿姨,辛苦你了。”

  “哎,不辛苦,不辛苦!”

  陈阿姨笑呵呵地应着,提着菜走向厨房,放下东西后,便开始麻利地收拾起屋子里的卫生。

  她的嘴也没闲着,一边忙活一边和女孩唠着家常,关切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

  随后又提起医生的叮嘱,说等会儿要帮她按摩双腿,活络活络气血。

  女孩只是偶尔淡淡地应几声陈阿姨的话,心思却有些飘忽。

  她不自觉地再次望向窗外。

  然而,公路上空空如也,那个模糊的身影已经消失在了茫茫雨幕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电视机依旧播放着新闻,声音不大不小,只听到播报员字正腔圆的声音回荡在屋内:

  “……东都市警方近日展开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于昨夜凌晨时分,经过缜密侦查,成功抓获一名伪装成普通市民的连环杀人犯。据悉,该罪犯手段极其残忍狡猾,涉及多起恶性杀人、分尸案件……”

  “此次抓捕,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有力维护了社会治安,也彰显了警方打击犯罪的决心与能力……”

第305章 继续提升,被链接者们

  清晨七点钟刚过。

  暴风雨仍在城市天际肆虐,没有丝毫停歇的迹象。

  房间内没有开灯,一片沉郁的昏暗。

  窗外,雨点疯狂地砸在玻璃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密集声响。

  小区里偶尔有早起的人打着伞,步履匆匆地穿过积水的路面。

  更远处,公路上车辆驶过的声音,被雨幕切割得断断续续,模糊不清。

  方诚收回投向外面的视线。

  将手中最后几个肉包子塞进嘴里,腮帮子鼓囊囊地快速咀嚼着。

  他的吃相算不上雅观,甚至可以说有些夸张。

  如同饿了数天的猛兽在进食,仿佛要把食物连同包装一起吞下。

  房间的角落里,堆着一大堆被清空的塑料袋和包装盒,显示着惊人的消耗量。

  拿起桌上的卷纸,方诚胡乱擦了擦沾满油渍的嘴角和手指。

  随后,从丢在一旁的挎包里取出手机,拨通了工程队领班师傅的电话。

  “喂,邱师傅。”

  方诚语气平和地说道:

  “今天雨下得太大了,路上出行不方便,你们暂时休息一天吧,不用过来了。”

  电话那头传来王师傅略显洪亮的嗓音:

  “哎,好的好的,方老板,这雨确实吓人啊,往年在东都也没见过下这么大的……”

  寒暄了几句后,他接着询问道:

  “那我们明天再过去?”

  “看情况再说,等雨停了再过来,注意安全。”

  方诚简单交待完装修的事情,便挂断了电话。

  目光环顾一圈,望着这间即将完工的毛坯房。

  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施工,这里已经大变样。

  原本粗糙的水泥墙面和地面早已不见踪迹,取而代之的是相对平整的墙壁和初步铺设的地板。

  虽然还未彻底完工,但整体框架已经搭建起来,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生活起居。

  唯一还处于装修状态的,就是被计划打造成“搏击训练室”的客厅。

  四周的墙壁上,目前已经安装好了专业的隔音石膏板。

  据王师傅说,墙体内部的空腔里还填充了厚实的聚酯纤维吸音棉。

  这种材料广泛应用于酒店、KTV等对隔音要求较高的场所,性价比很高。

  能够有效吸收声音能量,防止噪音外泄。

  接下来,墙面还需要进行刮腻子处理,然后刷上一层乳胶漆。

  方诚本来对美观度没什么要求,觉得能用就行。

  但王师傅坚持解释道,仔细填补石膏板的接缝和钉眼,不仅能提升整体美观,更能进一步增强隔音效果。

  墙壁的隔音处理相对简单,真正麻烦的是地面和天花板。

  这两个部位是承受冲击力的主要区域,减震隔音措施至关重要。

  否则日常锻炼产生的巨大动静,足以让楼上楼下的邻居不堪其扰。

  方诚抬起头,看向天花板。

  那里也做了隔音吊顶,施工方法与墙体类似。

  先构建轻钢龙骨框架,然后在龙骨间隙中填充吸音棉,最后再覆盖上一层厚实的石膏板。

  在客厅中央,一个用于悬挂沙袋的粗大铁架,已经牢牢固定在天花板下方承重作用最强的支撑梁上。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震动传递,在铁架与上下楼板的接触部位,都安装了厚实的黑色橡胶减震垫。

  客厅的地板也刚刚开始铺设。

  这并非表明方诚追求生活品质,铺在上面的也不是普通的家用木地板或瓷砖。

  因为那些硬质面层反而会放大冲击噪音,让锻炼时的动静更加扰民。

  现在,房间原有的混凝土楼板上,已经铺设了一层厚约两厘米、由高密度橡胶材料制成的黑色减震垫。

  这是减震隔音的第一道屏障,主要用于吸收和缓冲训练时产生的巨大冲击能量。

  按照计划,在这层橡胶垫之上,还会铺设一层类似环球精英搏击俱乐部那种专业的蓝色PVC运动地板。

  这种地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吸能特性,能够进一步吸收冲击力,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楼上楼下的隔音措施,主要依赖于这种双重减震处理。

  方诚暗自点头,王师傅他们干活确实专业细致。

  说起来,等这间“搏击训练室”完全装修好。

  这种近乎录音棚级别的隔音条件,不仅仅适合进行高强度的身体锻炼,用来练习冥想也非常不错。

  可以最大限度地隔绝外界干扰。

  方诚收敛思绪,将地上的食物垃圾全部收拾干净,装进一个大塑料袋里,暂时放在了门口。

  片刻后,他走到房间一角,盘膝而坐。

  闭上双眼,挺直脊背,双手自然搭在膝上。

  没有外人的打扰,方诚准备开始每日例行的冥想。

  窗外的风雨声依旧喧嚣。

  雨点敲打玻璃的声音,远处车辆碾过积水的轮胎声,甚至隐约可闻的楼道脚步声,汇聚成一股巨大的背景音。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些来自外界的白噪音反而像一层天然的屏障,将一切可能干扰心神的杂音都遮掩了下去。

  正好可以静下心学习、工作,或者躺在被窝里睡懒觉。

  但对于感官异常敏锐的精神能力者来说,外面的雨声如同无数蚊蝇在耳边嗡嗡鸣响,仿佛要将人逼疯般。

  对于心性不够坚韧的人来说,在这种环境里打坐冥想,本身就是一种严峻的挑战,无异于感官上的酷刑。

  方诚此刻心如止水,早已适应了这种状态。

  反而利用这种环境,在巨大的噪音中进行精神磨砺,更快地进入冥想状态。

  他熟练地过滤掉那些无意义的杂音,任由它们在意识的边缘流淌,却无法侵扰内心的宁静。

  呼吸变得悠长而平稳,因为剧烈晨练而略显急促的心跳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意识缓缓沉入一片空明澄澈的境界,仿佛潜入了无边无际的深海。

  外界的一切喧嚣似乎都已远去,如潮水般悄然褪尽。

  黑暗中,精神力在高度凝聚,最终化作一缕在识海中静静燃烧的、赤金色的灵性之火。

  火焰的光芒柔和而明亮,将整个“精神体”都照得透亮。

  方诚观照自身,感知着身体内部每一处细微的变化,修复着高强度锻炼带来的肌肉疲劳和能量损耗。

  同时,也在不断地打磨着那高达50点的精神属性,使其更加凝练、纯粹、敏锐。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失去了意义,彻底静止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方诚沉浸于这种深度冥想状态时,异变陡生。

  突然之间,无数细碎的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像是无数人附在他耳边,轻声低语。

  紧接着,一幅幅模糊不清的画面如同快速剪切的电影镜头般,在脑海中倏忽闪现,又倏忽消失。

  有苍老的面容,有稚嫩的孩童,有神色疲惫的中年男人,也有谈笑风生的年轻女性。

  他们的面目显得模糊不清,声音也嘈杂而混乱,汇聚成一股难以分辨的洪流,冲击着方诚的自我意识。

  这些幻象和幻听,比起上次在灵泉寺修炼冥想时遇到的情况更加复杂多变。

  那一次,主要是受寺庙宗教氛围渲染,以及金奔巴瓶本身隐藏的精神印记影响,从而幻化出念诵经文声和凶神恶煞的魔神金刚。

  而这一次,这些声音和影像更加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琐碎而庞杂。

  方诚眉头微蹙,但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借助“心之钢”的能力对抗这些精神干扰。

  而是选择保持冷静,仔细地倾听,认真地凝视。

  渐渐地,那些模糊的声音和影像开始变得清晰起来。

  “小宝,还在看动画片?作业写完了没有?你爸今天开车回来,要检查的。”

  一个系着围裙的女人正在厨房里忙碌,声音略显疲惫。

  客厅里,电视机画面映入眼帘。

  有个光着脑袋的小男孩趴在茶几上,磨磨蹭蹭地从书包里掏出作业本。

  “王哥,上礼拜说的那批货什么时候能到啊?客户那边催得紧。”

  一个略显油滑的男声,带着一丝讨好。

  画面随后又切换到一个灯光昏暗的仓库,几个纹着花臂的男人正围着一张桌子打牌,烟雾缭绕。

  “医生,我这腿还有救吗?我不想下半辈子都坐轮椅啊!”

  带着哭腔的声音,充满了绝望。

  画面再次变化,医院的病房里,一个好像出了车祸的肥胖男人躺在病床上。

  旁边站着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神色凝重。

  这些都是些很寻常的、属于普通人的生活片段。

  此刻却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在精神世界中不断上演。

  方诚知道,这并非真正的幻觉。

  而是与自己建立了精神链接的那些个体,其意识在不经意间散发出的信息片段,通过无形的精神链接传递了过来。

  这正是“心灵共鸣”能力在无意识状态下的一种体现。

  方诚深吸一口气,识海中的灵性之火剧烈摇曳了一下。

  旋即,很快就稳定下来。

  方诚开始尝试用自己的精神力,去梳理这些驳杂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