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流浪的十七少
天明艰难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没想到今天上课却弄得一团糟,真是流年不利。少羽看着天明的狼狈样子,不由得苦笑摇头。
第0019章 全是坑
咸阳大殿,众人似笑非笑的看着淳于越,儒家做事讲究有礼有节有情有据,这厮被蒙毅一顿呵斥,脸青白不定神色大是尴尬。
除奸佞这句话是他说出来的,却被执掌律法的大臣批驳的体无完肤,扭头看了一眼正襟危坐的皇子扶苏,心中顿时勇气倍增:“臣和三十三名博士联名上书,再次恩请终止郡县制,效法夏周商三代,分封天下以立诸侯,做事不以古人为师而不能长久,为了大秦千秋万代计。恳请皇帝陛下恩准。”
“臣等附议!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未尝闻也!”三十三名博士齐声高呼,声势汹汹,众臣骤然震惊而沉默了,让一众大臣感到困惑的是,这群儒家博士在大秦平定天下八年之后,再次推行诸侯分封制,背后究竟是谁在推动,皇帝,皇子,不然就是大儒为官,也不能如此目无法度,敢用强横的言辞攻击国政。
扶苏从大臣行列中走了出来,躬身一礼:“恳请父皇决断。”
嬴政嘴角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这件事是你推动的。”
“启禀父皇,扶苏这段时间学习儒家学术,大感受益匪浅,深感夏商周三朝政务圣明,国泰民安,为了大秦长远计,恳请父皇恩准群臣所奏,施行诸侯制度。”扶苏言辞恳切的道。
“群臣。”老顿弱顿时不干了:“皇子所言群臣,可有老臣否,可有上将军王翦,蒙武否,可有帝国丞相李斯否,可有廷尉府长吏蒙毅否,可有三公九卿任何一个人否。皇子一言而弊之,分明是儒生上书,何以夹裹群臣。”
顿弱站起身来,仰头看着嬴政皇帝:“老臣对此事一无所知。”
“臣等也对此事一无所知。”群臣纷纷起身,躬身道:“还请皇帝陛下明察。”
扶苏瞬间毛骨悚然,抬头看了端坐在御案之上的父皇一面,双眸之中闪烁着狠厉之色,“噗通”一声跪倒在金水池前。
按照他和群儒测度,朝中的三公九卿,全都是帝国功臣,父皇施行诸侯制度,每一个人都可以不管大小,都会得到一块封地,共同分享利益,这也是他敢将众臣夹裹其中的原因。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朝中众臣无视随手可得的封地,竟然如此旗帜鲜明的反对诸侯分封制,难道他们都被猪油蒙蔽了心智。扶苏又是惶恐又是骇然。
将闾坦然微笑,一群大儒和扶苏虽然饱读诗书,却不懂大秦律法,所以才变成了大大的闷坑。
按照大秦土地法规定,土地属于国有,即便是分封诸侯,他们得到的也只是是土地之上三成的收益,而这三成收益还得给朝堂提出官员的费用,这三成收益也不是用粮食支付的,而是朝廷用市价购买,折算成银钱送到众臣家中。
这是一种变相的分封,却成功的阻止了大臣拥有土地黎民之后,拥兵自重。
大秦建国八年却没有屠戮重臣,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嬴政从来就不用担心任何重臣拥兵造反,因为他们手中没有兵,就连土地,负责耕种的黎民都不属于他们。唯一属于他们的就是土地之上三成的收成。
当年尉聊初到咸阳,众人都是大秦之重臣,尉聊精通相面,曾经说秦王的面相刚烈,有求于人时可以虚心诚恳,一但被冒犯时却会变得极之残暴,对敌人也毫不手软。
尉缭认为这样的秦王欠缺照顾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多次尝试逃离秦王为他安排的住处,嬴政多次求教,尉缭多次拒绝,后来出走。秦王大怒,本欲杀之。
但是当时刚刚从骊山遇难归来的将闾,却在城门口拦住被逐客令连累的李斯和尉聊,一番长谈之后,才得到尉聊的首肯,被嬴政授予国尉,忠心辅助大秦,最终得到了天下。
而尉聊之所以肯留下,就是因为将闾提出变革,想尽办法避免秦王和大臣之间的猜忌,从而杜绝皇帝屠杀功臣之虞。
而后来王翦宁死不肯挂帅出征楚国,就是几次灭国大战已经有了功高震主的嫌疑,也正是这种律法,才让王翦出征。从而让大秦得到纵横五千里的楚国。
对这一切都了然于胸的重臣,如何还肯为了虚无的利益,而拥护诸侯分封制度。
变制而不改法,完全是无用功,还引起皇帝陛下的猜忌。连做一个千古名臣的机会都没了。
“淳于越之言,食古不化也!”老顿弱苍老的声音依然透着名家名士的犀利气势,“就今日这番话,淳于越明着为皇帝叫屈,其实就是为诸侯制开脱,大秦郡县制业已推行八年,‘华夏一治,民不二法’,天下黎民无不康宁,大儒这样攻击郡县制度,究竟想要做什么,山东老世族汹汹复辟,尔等则汹汹主张诸侯制,岂不是早有图谋?”
第0020章 将军虎威
扶苏眼前一黑,顿弱之言,分明是连自己也夹裹在山东老氏族复辟的暗潮之中,那可是杀头的罪过。
将闾也是一声哀叹,不懂法而想要改制,这种闹剧也只有被儒家学说蒙蔽了心智,变成了愚儒的扶苏说出来。掌握法律很重要啊!现在不用自己动手,扶苏也会被父皇唾弃,被朝臣疏离。
淳于越也豁然色变,顿弱的这番话,分明是将矛头指向了儒家,怒声道:“山东六国老世族,大多已经迁入咸阳,沦为寻常民户,如何复辟耶?上卿诛心之论,大为不当!”
“诛心之论!大为不当!”博士群齐声一喝。
“铛铛”一连串的敲击声从案几上传来,将闾怒叫:“肃静,这是朝堂大殿,一个个说话都有机会,乱哄哄的就像是闹市,一点大儒的矜持都没有,孔老夫子的话你们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如果是别人这样放屁,肯定会遭到所有大儒攻击,但偏偏大秦太子是儒家宗师荀子的弟子,小圣贤庄舌辩三儒已经朝野皆知,齐鲁三杰一个吐血,一个晕倒一个诺诺说不出话来,人家才是根红苗正的儒家,不是一群野儒可比的。
一群儒生之所以敢这样放肆,一个是因为有皇长子扶苏支持,另一个原因就是将闾也是儒家弟子。不管怎么样都不会让儒生太难堪。一个个满怀希望的看着这个新进大儒,大秦太子。
将闾笑嘻嘻的看着满朝文武一眼,这才脸色一变,冰冷明朗的怒道:“氏族复辟,谁敢说诛心。”
朝中大臣强行忍住笑,一项强势的太子终于忍不住说话了。太子虽然比不上扶苏温文尔雅,但也有一种飘逸如仙的气质,但是满朝文武全都知道,那全都是骗人的,他才是披着羊皮的狼,还是吃人不吐骨头的饿狼。
大秦以武力立国,朝中大臣也是经历了几年的腥风血雨,最钦佩的就是太子虎狼之性,对于学习儒家学术,一身温和气质的皇长子实在不感冒。
扶苏对朝中大臣并不熟悉,但是朝中大臣对这个皇长子并不算陌生,这种熟悉,来自于公子伯秦的传说。
大秦帝国建立之后,嬴政皇帝深感军旅对皇子的锻炼巨大,所以,将一直苦读儒家诗书的扶苏也送到了九原军中,化名伯秦,传闻中的公子伯秦,掩饰了皇子的身份,以微末之身起于卒伍,曾经率领十余骑,千里深入狼居胥山,一举探清了匈奴单于庭的兵力隐秘。一年之后,伯秦积累军功成了千夫长,数次不避危险,率领所部维护阴山牧民脱离匈奴飞骑的追杀。
还有一个故事,说伯秦曾经和一个胡人部族统领相约,以海盐丝绸交换胡马。约定的时间已经过了三天,胡人却没有按照约定到来,部下担心他的安全,伯秦主张等候,说这个部族的头人不是失约的人。
一个月之后,伯秦一千部族和一百辆牛车已经断了粮草,但是伯秦部依然原地不动,等待胡人头领带着伤痕累累的数百男女赶来,这一支劲旅已经奄奄一息了。
也就因为这样,因为遭遇兵变而失约的胡人统领大是感激,当时就要带领数百族人投靠大秦。
但是伯秦去拒绝了,对胡人头领说:“你的族人刚遭遇大难,这时候投靠大秦放弃族人是对族人的不信,而这时候大秦接受你,也是乘人之危,是为不义,所以我愿意帮助你平定叛乱,三年之后,你族中康宁兴旺,倒时候在投降大秦,伯秦当大礼迎之,永世以老秦人视之。”
胡人感激涕零,伯秦率部和胡人头领杀了回去,平定了叛乱,头领重新统治了部族,而伯秦却率领所部离开了。
三年之后,这个头领果然带着举族万余男女并十余万头牛羊马匹,来到九原投奔了大秦。
“我投靠大秦,并不是畏惧大秦的武力,而是感激扶苏公子的大仁大义!”胡人头领这句话,让扶苏的身份真相大白,同时这句话,也震撼了老秦人的信念,胡人豺狼之心,非战无以服之。老秦人从伯秦的故事中,依稀看到了全然不同于强兵尚武的另外一种力量,既新奇又不安。
国有英才,让一群大臣全都很欣慰,但是胡人统领的那句话,却像是魔咒一般的困惑了朝中重臣数年。对于扶苏,总有一种不明不白的担忧。
战国几百年,弱肉强食已经成了各国君臣的心念,信义之类的作为和心念,太容易让人走入迂腐的仁政,等同于空乏的王道了。
但是谁也不敢断定,扶苏这种仁义没有迂阔的王道根基,如果真是这样,从来就奉法尚武的帝国,将来会不会卷入一场治国理念的纷争。
而这时候,嬴政皇帝却越过了皇长子扶苏,提前给力主郡县制度的二皇子将闾加冠,赐予玉剑,让他成为冠剑视事的太子。
这让满朝文武佩服的五体投地,大赞皇帝陛下英明,提前断绝了这种隐患。而扶苏也因为这个原因和太子宝座失之交臂。而这种时候,扶苏再次提出王道之制,自然会遭到群臣的鄙夷。
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样大腻,皇帝老子早就防着你了还这样作死。
而就在这时,静寂的大殿传来了清脆的脚步声,一身白色儒袍的晓梦迈着轻盈的步伐,亦真亦幻的走了进来,而身后却跟着巍峨如山的大将军王贲。
抱着一只青铜箱子,放在将闾的案几之上,肃立在一旁不在说话。将军虎威,冷眸扫过,顿时让所有的大儒心中一寒。
第0021章 将军按剑
将军按剑,所有大儒瞬间都不敢说话了,大秦两个将门虎子,一个蒙恬一个王贲,但是蒙恬忠于的是大秦皇室,而王贲却是将闾的死党,掌握着南阳老军营二十万铁骑。
而这种时候,王贲带剑上殿,绝对是经过嬴政同意的,这时候一群大儒才发现,今天不光是王贲佩剑,就连嬴政也是佩剑上殿。一股寒意瞬息之间涌上心头,面面相觑不发一言。
王翦眼观鼻,鼻观心,郑国同样也是如此,而一向精明敢言的李斯,索性闭上了眼。
只有蒙武和尉聊,看着跪在地上的扶苏,目光中全是悲催。
将闾转身面对嬴政,朗声道:“儿臣有话要说。”